297 123456
发新话题
打印【有226个人次参与评价】

正确解读卢梭的著作(不怕卢梭显灵的请进!)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仗的是教职工子弟的待遇,儿子的户口也对口
如果我有这个条件我也不着急了,呵呵

[ 本帖最后由 soso 于 2010-6-22 00:38 编辑 ].

TOP

非正确理解之三:制度与愿望的对立(一)

不知道我是否正确理解了楼主言论?择校的原因在于应试,而幼升小采用应试的手段更加深应试之恶。我同意我的这个理解,这好像有点废话,被砸过多次以后,自己也有点吃不准怎么才算是“正确理解”别人的话了。但这个理解很重要,因为下面将围绕这个理解而展开,所以,为避免错误理解,大家就权当是我自己的观点看好啦,对错在你。
幼升小考试、小升初的证书、中考、高考,可能某些人还要面对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应聘面试等等,在这些所有的考试中,高考无疑是重中之重。为了集中注意力,下面只就高考展开分析。

高考是什么?为什么有高考?说到高考,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科举,先让我们看看科举是怎么回事?

关于科举,我前面是列举过材料的,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翻阅。可能也有些BBMM没那么多时间,所以在这里还是准备以鄙人有限的知识对科举做一个非正确的解读。但我确实不喜欢那种两句一个引用出处的考据式学术文章,写起来力有不逮,读起来也是费力,所以,我只保证做非正确的解读,对错在你。

科举始于隋朝,主要功能是选拔官员。在此之前,官员主要是贵族世袭和现任官员推荐,在生产力不发达,人口不多的情况下,管理工作比较简单,这种世袭和推荐的制度可以支持当时对官员的需求。随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疆域拓展,管理工作复杂了,国家所需的官员不足。而且,国家管理者还发现,贵族的素质一代比一代差,官员的缺口更大。种种因素融合在一起,科举这种从民间选拔智者补充官员缺口的制度就诞生了。这一诞生就不得了,一直延续了一千多年。不仅中国人搞科举,英国人也从中国学习了这套制度。

所以,科举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种制度安排,是管理国家的需求,跟考生父母望子成龙的愿望不是一回事。.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251#红树林 的帖子

其实,你的选择还是1。
可以说你是一个“既得利益获得者”:你不用为孩子的学校操心,恰恰是因为你的孩子可以从现有制度中获益。
而作为一个“既得利益获得者”,在这里大讲制度的不公平,的确会给观众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

仔细地考虑一下下面这种情况,然后真实地回答我:
如果你住在一个边缘地区,这个地区既没有什么好的学校,你的家庭也不是什么教工子弟,你的孩子能进的最好的学校,在区里的排名是倒数10位的,你会怎么做?.

TOP

引用:
原帖由 红树林 于 2010-6-21 00:23 发表 \"\"




辩论,或说是争论,甚至是掐架式的辩论争论,是所有探讨、探索知识的方法中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与其他的相比,具有其特殊性。这种竞争意识很强的方式,通常能使各方欲罢不能,说俗些,反正都撕破脸了,都“ ...
楼主这篇回帖是给WW最佳辩手的吗?
一般来说,育儿贴中不需要有这么激烈的言辞,在WW上时政板块才会如此。所以你让大多数人觉得惊诧。既然你是新来的,就好意告诉你这规则。自己家的孩子想怎么教就怎么教,网上讨论只是务虚,撕破脸有这必要吗?
不过,你要坚持不反对。WW最近没什么火药味,有点没意思。.

TOP

非正确理解之三:制度与愿望的对立(二)

前面说过,科举是一种制度,目的仅仅是用于补充官员。在二月河写的《康熙大帝》曾经写过两件事,一件是举办鸿儒科把明朝遗存有学问的人召集起来,编写明史,避免他们在民间结党反清,另一件事是,康熙初年(不确定)举办科举考试,因兵祸连连,国家初定,书生缺乏,竞使粗通文墨的明珠中举。由此两件事可看出来,康熙视科举为工具,缺什么取什么,要什么干什么。康熙后期,更有一些书生越过科举考试,被康熙直接提拔,如高士奇。不过,大部分的考生视高士奇之提拔为奇遇,可可遇而不可求。
那么,科举是不是可以由皇帝说了算,予取予夺呢?不完全是这样。国家初定,官员缺口大,需要科举,这不是以皇帝意志为转移的。国家定了,生活安逸,官员缺口也不大,是不是就可以不办科举了呢?不行,因为大家为了科举考试接受了“头悬梁,针刺骨”的教育过程,有很多的才俊之士,不把他们弄到翰林院里边去搞研究,难保他们心中没有怨气,难保有怨气又有才华的几个人,结为朋党作乱。有才气有智慧的人是得罪不起的,把他们选出来去抄书吧。这是乾隆干得事。前面永乐帝也干过。
有没有不信邪的,不搞科举,最后被推翻了的呢?有啊,有人说辛亥革命跟清朝废除科举,以及传统科举不能纳西学之士如孙中山等入朝,有一定关系。当然,我也不认为这是唯一的关系。
不过,历史上才俊之士不能通过科举入仕、施展抱负的,一种是焉了,改写游记、鬼故事、爱情故事什么的,一种是毛了,百无一用是书生,书生毛了可能就是以一顶百。其它情况有吗?我不知道,你来补充补充?

(好像有点跑题了,跟择校、考生父母没什么关系,不能怪俺,科举是跟这没什么关系。)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6-22 00:18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子玖妈妈 于 2010-6-22 00:06 发表 \"\"

楼主这篇回帖是给WW最佳辩手的吗?
一般来说,育儿贴中不需要有这么激烈的言辞,在WW上时政板块才会如此。所以你让大多数人觉得惊诧。既然你是新来的,就好意告诉你这规则。自己家的孩子想怎么教就怎么教,网上讨 ...
适合人来疯,像007这样的,旺爸好像也有点。.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非正确理解之三:制度与愿望的对立(三)

有人问:A,你说了这么多科举,好像也有点歪楼哦!你都没说科举和高考是不是一会事?让我想想、、、
科举的时候,所有的考生都是要脱光衣服接受检查的。
高考呢,现在有女生,不好意思搞这个调调的,不过每临高考,当地无线电管理局有一个特殊任务,开着无线测向车追查永不消逝的电波,开着无线电干扰车实施全频谱的无线电压制。
科举考试期间一律不能上公厕,拉屎拉尿在一个屋。
高考期间可以上厕所,现代文明,以人为本嘛,好像有老师陪同的(是吧),这也算是一种压制性干扰。

当然,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属性,即它们都是制度之一种,有着独立的利益诉求。这种制度还有各自的机构予以实施,(我承认,这是废话,没有机构制度怎能实施呢,不准随地吐痰都有专门的机构管,何况是这么大的大事)。科举的机构是学政,高考的机构是教委(我吃不准,对错由你)。它们从国家那里拿到拨款,然后使用这些拨款,最后把国家需要的人才还给国家。

所以,科举是制度,高考还是制度。

说到这,如果我们把一系列的问题都归于应试,然后把矛头指向教育行政官员,把他撤掉换一个,能解决教育问题吗?
不行,他的任务就是从国家那里拿钱,花出去,再选拔人才。换谁,他也是这个事。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6-22 13:35 编辑 ].

TOP

回复 262#红树林 的帖子

别急别急,如果需要等待一个高质量的回复,俺愿意的。不过,我还是视自己是插科打诨的,其实还是再等玉们。.

TOP

非正确理解之三:制度与愿望的对立(四)

前面了讲了这么多制度的事儿,这次咱们说说愿望吧!我这里指得是受教育的愿望。

要上小学,要上中学,要上大学,如果这位同学还不厌倦的话,还可以读研究生,博士,博士后。我相信每个人都有教育的愿望,我对《爱弥儿》的非正确理解好像支持这样一个结论,卢梭也相信这一点。如果有一位同学不愿意上小学,肯定落在了ccpaging这种非正确理解卢梭的人的手里,被带坏了。

那么,这些愿望是不是一定能得到实现呢?你学政不是搞教育的吗,我要教育啊,你怎么能不给我教育呢?

我的非正确理解是,不一定。他所谓之教育,与我愿望之教育不是一回事。当他的利益与我教育的愿望一致的时候,我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不一致的时候,我就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如果我的愿望很强烈,非这么干不可,那就必须付出非常之代价,包括但不限于金钱。

譬如说,我的运气很好,83年参加高考,正好碰上俺们那旮旯高中两年改三年,省重点出第一批高三,市重点没毕业生,俺们区重点是获利了,全冲进大学、大专。那时大学大专是享受国家拨款的,每月还有额外补贴。国家缺人才啊。像我这种略通文墨的人也混进去了,惭愧的说。
但是,俺运气在高考时被用尽了,大学毕业后,我的愿望是读第二学位,不是读研究生哦。但是,不行,国家缺人才啊,赶紧送到国营企业吧。我的愿望没有被实现,甚至都不好意思提。国家太缺人了,也不富裕,给你钱读本科,就烧高香吧你。我的愿望不可能得到实现。

你说美国?美国也这样啊,前几天看见一个报道,说美国碰上金融危机了,州政府劝大家不要上大学了。州里边最需要的7种人才,如超市售货员等,都不需要大学知识。哈哈,现在的美国高中生跟我当年一样,不能实现教育愿望了。看到这报道,心里是有点幸灾乐祸的。

回过头来,看到儿子,我又高兴不起来了。高考这个制度是为哪些部门培养人才的?公务员、行政人员、国营企业,不包括私营企业(它们有自己的利益诉求)。现在需要公务员吗?好像有个公务员与人口的比例的排名,俺们好像蛮高的,不过据说对公务员的统计口径有争议,大家自己感觉吧。国营企业需要人吗?笑话。国营基本等于垄断,那就是说,它不需要员工赚钱,多一个员工就多一个人分钱,人越少越好。当然,有一些国营企业是好的,他处于完全竞争的市场,他是努力的,譬如说,你所在的那个国营企业。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6-22 13:37 编辑 ].

TOP

非正确理解之三:制度与愿望的对立(五)

(绕了一大圈,你肯定累了,我也累了,立刻收官。)

非正确地理解卢梭,卢梭在《爱弥儿》是否定制度对自我教育之益处,他对学院(应该是指当时的)嗤之以鼻,他认为制度只会扼杀人类之天性(非正确地理解为受教育的愿望,对错由你)。
他好像在告诉我们,制度只会去做它想要做,符合它利益的事情,制度跟你的愿望是对立的。
当然,我不这样认为,就像旺爸说的,咱得了便宜,不能把它说得太过不堪。但是,我认为,当制度的利益和我们教育的愿望是不一致的时候,那冲突就发生了。而我们离制度的要求越近,越是迎合它的要求,我们离自己的愿望就越远。
如果要实现自己被教育的愿望,而高考又是必需要参加的,那我只能参加。

中考能省哇?小升初能省哇?期中考试能省哇?期末考试能省哇?教学水平抽查考试,能省哇?幼升小的考试,能省哇?
能省的都省了吧,上赶着去迎合制度的需求,制度是不会感动的一塌糊涂,然后稀里糊涂地满足你的教育愿望的。

(完,洗洗睡,累死我了、、、).

TOP

回复 249#红树林 的帖子

哦,对不起。我错怪了您使用大字。
你试试,左手按住 Ctrl 键,右手调节鼠标中间的滚轮,看看能不能放大缩小网页上的字体?很多新版本的浏览器都支持这个功能的。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6-22 13:4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红树林 于 2010-6-21 03:04 发表 \"\"
一位国内读者给我来信,谈到她儿子的离奇经历:小峻(化名)上幼儿园,很爱玩,是个快乐的男孩。妈妈也没逼孩子学数学、认字什么的。她想让孩子在幼儿园时多玩一些,等到小学再开始学习。谁知到了上小学时,学校要求孩子参加“入学考试”。内容从两位数的加减法,到笔画繁多的生字。小峻不懂两位数加减法,也不认字,连什么是考试都不知道。天真的孩子在“试卷”上随意涂鸦一番,没交“白”卷。结果,学校拒绝录取小峻,理由是成绩没上线。
我国实行的是9年义务制教育。任何公办对口学校不得拒绝符合政策的孩子入学,也不能进行“入学考试”。这个“国内读者”是不是误导了黄先生?.

TOP

回复 268#家有考王 的帖子

如果这个“国内读者”是在为孩子择校,则学校以考试“择生”未必有错。.

TOP

引用:
原帖由 家有考王 于 2010-6-22 02:44 发表 \"\"
如果这个“国内读者”是在为孩子择校,则学校以考试“择生”未必有错。
还是考王厚道,所有的选择都是双向的。
如果只有单方面的选择权,不如称为选妃。偏偏参与选择的都想当皇帝,这样矛盾就激烈起来。.

TOP

黄先生的文章我没看过全文。但这篇文章,黄先生是以两个例子的对比导出他的观点的。可惜的是,第一个例子并不妥贴。
其实,申请美国学校也是要考试的,托福、SAT1、SAT2。提供成绩接受选拔,因成绩而被淘汰。就这一点来说,概莫能外。.

TOP

黄的作品在2000年左右其实很风靡,很多学校的校长、老师人手一册《素质教育在美国》。
我印象中素质教育的名称由来及后期官方统一称谓口径与黄的这本书关系很大。.

TOP

通篇看下来,我最感兴趣的是这个  嫑  .

TOP

回复 260#红树林 的帖子

所以,归根结底,你还是要择校的,而且(如果条件不够好的话)会在更大的范围(不同城市)内择校。

其实择校并不可怕,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在任何国家都存在,其他国家的家长也有择校的情况。
真正可怕的是在择校背后隐藏的那些猫腻:条子,关系,金钱,房子,竞赛,考级................当这一切的一切都被动用起来作为择校的砝码时,加在家长和孩子身上的压力就变得非常可怕了。

而这些也并不能完全怪罪到教育制度身上。在设计教育制度时,设计者肯定是希望以公平的方式选拔人才的,但是当公平的选拔方式遭遇到不公平的社会风气时,整个教育的目标就到受了扭曲,而这种扭曲最终影响到的就是每所学校、每个家长和每个孩子。

我们现在应该考虑的是如何避免这种扭曲的影响,我个人认为就目前的状况看家长自己的心态才是最重要的。.

TOP

有选择代表一种自由,这样的自由其实来之不易。至于因为自由而影响心态则是个人的问题。.

TOP

要行使自由的权力,很累,想得脑仁疼。想通的,成了思想家,想不通的,搞民主去了,还是投票比较简单。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6-22 11:12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假居士的跟班 于 2010-6-22 10:33 发表 \"\"
有选择代表一种自由,这样的自由其实来之不易。至于因为自由而影响心态则是个人的问题。
择校如泽偶,择不上总是影响心态的。现在是自由恋爱,看上个美女,人家不要你,天天盯着你的是如凤姐卖相的。边上还有人可劲跟你说,你其实跟凤姐才配,正常人都会影响心态的。所以我觉得影响心态不是因为自由,而是因为本来觉得很自由,最后发现这事情没法自由的人。呵呵,。.

TOP

回复 275#假居士的跟班 的帖子

说的没错,择校是种自由,我相信,在未来多元化的社会里,择校会更加普遍,范围、种类更加广泛。现在的择校更多是种被动(某些对口学校教育资源匮乏),选择面也很窄(学校除了比较升学率之外,没什么理念、特色),再加上不公平、不公正,家长们怨声载道,也是人之常情。

[ 本帖最后由 子玖妈妈 于 2010-6-22 17:29 编辑 ].

TOP

这是一个好贴。
我初步站在正方一方。
即赞同要给孩子适当的教育,而不是拔苗助长的教育。
就是不知道俺理解是不是正确。

就是长了一点。
而且,拗口了一点,留印,以后细看。.

TOP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10-6-16 22:24 发表 \"\"
  在卢梭的之前时代,人们对儿童和教育的认识都相当浅薄,甚至把圣婴耶稣都画成小大人。卢梭的《爱弥儿》开启了一个时代,引导人们发现儿童,关注儿童的特点,捍卫童年的生活。
  他把爱弥儿未成人阶段划分为四 ...
有关儿童教育应该根据其个性心理,不同时期的不同任务,当以埃里克森八段论为准。
不过,卢梭要早他几个世纪,他的观点和划分,显然也是非常科学的。
我也是非常赞成家长们先学点该学的,然后再来教孩子。
你家孩子需要学这学那的,你倒好,一生下来就懂教育啊?
天才!.

TOP

清秋大梦

引用:
原帖由 桥哥 于 2010-6-22 19:37 发表 \"\"
我初步站在正方一方。
同意。我们站在一方。开个玩笑。

会不会我们把“择校”和学校的想象得过于可爱了?

有时,我也坐在家里想,要是咱们镇上有十所风格不同的地段学校就好啦,咱可以自由的选啊择啊,这个学校不满意,换下一个,这个班不满意,换下一个,这个老师太年轻,经验不足,换个年龄大点有经验的老师,年龄还不能太大、、、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突然,孩子他妈把我摇醒了:“分发的SB门票下来了,是7月的。”
我惊呼:“完蛋,儿子他爷他奶9月才能来啊!咱就不能另择一个时间吗?”
老婆说:“想得美,你以为你是谁啊?做你的清秋大梦吧。”
于是,我倒头又睡下了。

醒了再想想,十所学校,怎么可能呢?现在就造了三所小学(两所民办),儿子班上超员到50人。能多造一所学校,满足制度规定的每班30人,我就要烧高香了。
再仔细想想,十所学校,这么大的校园面积,这么多的老师,为了打造不同的教学风格,班多而学生少,咱们这个镇付得起吗?能维持吗?会不会倒闭掉几所学校。这好像完全可能发生的哦,毕竟学政只管为国家提供人才,够了就行。拨款也只有这么多,都按人头给的,多请老师,老师的工资就要下降、、、诸如此类。

想了又想,算了又算,好像都不可能实现似的。除非这个BBMM倍儿有钱,赞助一个学校出来,除非这个BBMM倍儿有权,市里区里的学校随便选。要是我这么想,我能超越权和势,超越其他老百姓获得更优质的教育,那我还是老百姓吗?怎么想,这事儿好像都不靠谱,像做梦一样。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6-22 22:44 编辑 ].

TOP

其实楼主不主张择校,其实主要一,自己是对口小学好;二,是孩子天生聪明,你什么都没教,儿子就什么都会了。象你儿子那么聪明的孩子,我只从书上看到过。据说钱钟书的女儿就是这样的,没人教就会认字了。但是人家是大师呀,我们只有羡慕的份。但是你能对我们对口学校不好,智商又平平的孩子提点啥建议呢?你总得让我们这些家长看到点盼头吧。.

TOP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既然认定了一种培育自己孩子的方法,就坚持下去,不要彷徨,不要焦虑。.

TOP

留个记号,明天来看。.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285#红树林 的帖子

哎,楼主。我们也许是校友,或者你还是我师姐或师妺,或者你们在菁菁校园中还曾擦肩而过,看了你的长篇大论,你在校时一定是个优秀辩手。但说实话,我看了你这么多的言论,只看出你在夸你儿子如何优秀,其他的,没看出来。

    你强调你不送孩子上兴趣班,其实我觉得孩子长大以后不一定会感谢你。在国外,孩子们也在课余时间学很多东西,只是家长们的心态有些不同,中国的妈妈希望孩子的兴趣都要学有所成,要考级,而外国家长用一种很放松的心态去学习,当作乐趣和兴趣去学习,而不是为了考级。国外的一流大学还是很看中孩子的全面发展的,而不仅仅是看孩子在几岁的时候就认识多少字了。许多在小时候被父母逼着流着眼泪学琴的孩子,长大出国以后都说感谢妈妈,有些还会怪妈妈为什么不再逼一下,再多学一门乐器。当孩子在学习的时候,也学会了一种生活的态度,而且当他们有着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时,他们长大后,孤独时寂寞时伤心时压抑时,就可以有聊以排遣的寄托,拉拉琴,下下棋,踢踢球,画画。。。。。都会让他们获得快乐。

   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都是只有一个孩子,没有人能够肯定地说,自己的选择是绝对正确的。有些话也许十年以后,你可以说,而现在,你说得太早了。还有些话,你应该说给管理者,改革者听。而不是说给在这种教育体制下辛苦服从的家长们听。

     朋友,不要把这里当法庭吧。就象我在另一个贴子里说的,多做些有意义的事吧。如果有妈妈说你在另外一个论坛里是正义的代表的话,希望你在这里也保持这种本色。

[ 本帖最后由 阳光妞妞 于 2010-6-23 06:28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豆豆爸爸 于 2010-6-21 12:07 发表 \"\"
赞同你的观点。
其实教育哪里有这么复杂,只一句话,教会孩子做人。
我们现在是追求成绩,追求成绩是为了尽可能在自己的经济能力范围内,追求好点的校园氛围。追求好点的氛围,也不过是让孩子晚几年被污染。
我没 ...
.

TOP

回复 286#阳光妞妞 的帖子

.

TOP

回复 286#阳光妞妞 的帖子

顶!.

TOP

回复 286#阳光妞妞 的帖子

.

TOP

我也非常反对目前各类考证。不会让孩子(至少小学阶段)牺牲运动、玩耍、睡眠的时间,高负荷的学习为了小升初。
你不给孩子上各类培训班,是觉得这些技能不需要学,还是培训班的教育方法不满意?
我想你不是我们父母那代无作为的散养吧?说说你的教育理念具体实施的方法吧?
优秀的定义千差万别。如果有时间,也说说你眼中优秀吧!.

TOP

回复 285#红树林 的帖子

>教育资源的匮乏是人力可以改变的,多培养老师、多建学校,但说说容易,真做起来也很难。以前教师都是事业编制,由国家养着的,要建多少所学校和多少教师呢?这样的教育建设,经费是多少呢?国家出钱,对,但羊毛出在羊身上,国家的钱还不都是从国民生产力中获得吗?

国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必须承担义务教育经费。
目前我国的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还落后于一些非洲国家。这方面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TOP

歪楼不是我的错

引用:
原帖由 红树林 于 2010-6-23 01:26 发表 \"\"
改着改着,中间不断出的事,最后也和我们这里一样,改歪楼罗!
…… ...
有一个公司接了一个批量生产大衣柜的活。做这个活的经理原来是做财务的,把这个活安排给一个电焊工出身的工头。工头一直认为木头做的东西不如铁做的结实。他要求下面的木匠员工们在所有经过精挑细选的木料上包一层铁皮,再把铁皮的部分焊起来,这样做出来的大衣柜才能令他满意。可是,木匠们不会焊啊。于是工头就给大家办培训班,定期考试、评比,用奖励、奖金等激励木匠们学好电焊技术。最后,大衣柜终于被批量的生产出来了,木匠们还按照电焊技术的要求对大衣柜的设计进行了改良,完全达到了工头所要求的标准,外形也很美观,基本等于埃菲尔铁塔的家庭版吧。公司把货交给了甲方,甲方收到以后勃然大怒,我们要的是大衣柜,你们怎么给我埃菲尔铁塔啊。甲方退了货。现在公司的仓库里边堆满了埃菲尔铁塔家庭版。
木匠们很委屈,拿不够工资啊!
工头很委屈,尽心尽力了啊!
经理很委屈,我一干财务的,我容易吗我!
木头们很痛苦啦,我们都是被选出来的精英木头,干吗给我们包铁皮,干吗用焊枪把我们烤焦!
种树人很伤心,十年树木啊!

如果是你接手这个烂公司,你打算怎么从哪里动手?

关于歪楼:
事实上,我自认对歪楼是有很大贡献的,但这不能怪俺,俺是学数学的。让学数学的谈论教育,还大量的写各种文字,不歪楼是不可能的。
如果搞教育的多写教育、搞人文的多写文字,把那个学数学的想说的话都写在前面,让学数学的无话可说,让他灰溜溜地回去搞数学,这楼就一定不会歪。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6-23 19:39 编辑 ].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294#红树林 的帖子

楼上的,我闪走啦。
如果一个观点,能看懂的人很少,是什么原因呢?你慢慢地分析吧。.

TOP

回复 294#红树林 的帖子

我在268、269有过跟帖。.

TOP

引用:
原帖由 红树林 于 2010-6-16 20:26 发表 \"\"
 
卢梭会怎么说,你应该去问卢梭本人去,盯着我发啥老急呀,我又不姓卢。
LZ,您一方面“正确解读卢梭的著作”,俨然已成为卢梭的代言人了,另一方面,人家真向你讨教卢梭咋说的时候,您又说“你去问卢梭本人去,我又不姓卢”。真真难为死人。卢梭已经过世了,没办法直接去问本人了,本以为找到了他的代言人,可以正确解读了呢,你这儿又谦让了。既然如此,烦劳LZ把标题改为“我对卢梭著作的解读”。.

TOP

 297 123456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