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46个人次参与评价】

[择校] 质疑是否在的择校上有点过了,小学的影响力并不是很大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大家要搞清楚,奥数不是为了培养数学家用的,只是选拔的一种方法,就好比你小学中学学的东西,没有多少是将来用的到的.

TOP

回复 217#ccpaging 的帖子

健康,理智,务实的育儿思路,赞。在现在的大环境比较一窝蜂的情况下,很多父母迷失了,没有看到自己孩子在学习上的能力强弱,天赋高低,性格的差异,一味用功利去衡量孩子取得的成绩或者是进步。很多情况下,耐下心来等待孩子的成长,在需要我们的时候点拨一下,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分析一下,在孩子碰到障碍的时候鼓励一下,在孩子学习状态和成绩下降的时候宽容一些,让孩子有空间和时间自己去体悟学习的方法,感觉自我学习,自我肯定和自我反省,自我提升的快乐和成功远比今天测验成绩不理想,上次月考没达到目标来得更有意义,而且这种能力一旦获得是伴随孩子终生的。是我培养孩子的终极目标。从眼前的利益来说,一旦孩子获得这些能力成绩的提高也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

TOP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10-5-28 11:15 发表 \"\"

本来就一怪物,没有身体,只有头尾!
唉,见怪不怪了。人的结构如此,知识结构也如此,无根无头,玩儿的就是漂浮。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5-29 21:04 编辑 ].

TOP

回复 218#和你在一起 的帖子

.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0-5-29 19:09 发表 \"\"


您把学校看得太重了,顺从未必就会得到青睐,小人是不会因为顺从而变得伟大的。要是学校都这样,咱就把孩子养在家里,让他自己读书写字看报,长大以后到乡下种地搞循环农业去,一个人自己拉屎种菜种粮。看看历史 ...
视所谓的名校如粪土,的确是一种勇气和境界。爱迪生就是领回家自己教的,但大多数凡人的家长,貌似都没到那个境界。是先有有勇气的家长,还是先有不被学校接纳的孩子才不得不挖掘出勇气的家长,谁知道。.

TOP

引用:
原帖由 水之形 于 2010-5-29 19:36 发表 \"\"
一个北大的金融专业毕业生,在他们公司做出纳。
不是北大金融毕业的大学生,估计连出纳的位置都不会给。这就是为什么家长都看重名校的因素之一了。当然,除了打工还可以自己创业,等等,条条大路通罗马。说更大一些,幸福快乐不等同于读多高的学位,做多大的职位,赚多少钱,但作为家长,哪个不希望孩子好上加好。不过再深究下去,到底这个“好”,是啥呢?自己认为好,自己能感觉到幸福和快乐,哪怕开主租车又未尝不可啊。从这个角度来说,读不读书,读多少书,读什么样的书,都无所谓,教导孩子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心态,那才是最好的目标了。.

TOP

回复 304#ccpaging 的帖子

突发一想,其实搞个不记名投票不是更好。我自然不是说您,您的勇气我坚决相信。不过看看旺网竞赛版块、小学初中择校版块那么火热,自然有几类家长的。无外乎几种:
1、坚决从心到口到行动,都是反奥数,反择校,对以奥择生的名校嗤之以鼻的
2、心里反奥数,但摒弃不了名校热,为择名校不得不低头去奥的
3、心里反奥数,但摒弃不了名校热,为择名校不得不低头去奥,但嘴上坚决不承认的
4、热衷奥数,孩子的确有此天赋能力,家长希望发扬光大的

我先承认,我是第二种.

TOP

引用:
原帖由 m宝贝 于 2010-5-29 22:10 发表 \"\"

视所谓的名校如粪土,的确是一种勇气和境界。爱迪生就是领回家自己教的,但大多数凡人的家长,貌似都没到那个境界。是先有有勇气的家长,还是先有不被学校接纳的孩子才不得不挖掘出勇气的家长,谁知道。
为了叙述方便,我把BBMM投入到孩子身上的金钱也好、精力也好都称为投资。教育上的投资是很不靠谱的,比股票投资都还要不靠谱。也许你投资了10万下去,在孩子那里能得到十倍百倍的回报。也许你投资了100万下去,在孩子那里颗粒无收。为什么说投资呢?上名校就意味着投资,而且是额外的投资、高于义务教育数倍数十倍的投资。如果玩得起,有这个精力有这个钱,以轻松的心态玩玩,无所谓,能承担颗粒无收的结果。如果玩不起,要借贷、要牺牲生活质量,要牺牲正常的情感,那可能在无形中对孩子造成压力和额外的负担,最终使他不能达到原来可能的那个高度。在有限的条件下,视名校为粪土不过是因为现实的原因。谈不上勇气和境界。很简单,没那个资本去追逐名校,咱就不去追,想都不去想。
当然,还要考虑到各种可能。名校未必是名校,比如我就不把搞题海提倡刻苦训练的学校视为名校,也不把那些不提倡独立思维的学校视为名校。择校也未必就是追逐名校,比如人户分离,就近择校等。不过有一点我也相信的,尽管植物各不相同,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土壤。人与人不同,学校与学校也不同。认题海+杯赛的同学能找到认题海+杯赛的学校,这个学校当然以题海+杯赛作为入学指标。不认题海+杯赛的同学也能找到不认题海+杯赛的学校,这个学校自然也不以题海+杯赛作为入学指标。各得其所,各归其所。

关于奥数争论太多了,每次争论中我想的也很多,越想越坚定自己的看法。
1、奥数不是数学,它不鼓励探索,不鼓励思考,它把自然的数学体系割裂开来,鼓励一种投机取巧、貌似走捷径的方式去获得某种认可,这种认可跟数学没有本质联系。
2、奥数不以培养数学素养为最终目的。结果也很公平,可能就是一纸证书,而不是数学。至于证书重要不重要,数学重要不重要,哪个更重要,各人只能基于自己的情况考虑,恐怕难有统一的结果。
3、题海是一种透支生命和思想的糟糕的学习方式。没有兴趣不行,证书不能产生长期和良好的兴趣。没有基础学习不行,题海不能代替基础。没有思考不行,题海中没时间思考。同样有限的时间,不如学习对人生真正有用、长期有用的东西,如阅读名人名著、如探究思考等。

另外,旺网的竞赛板块,我也看过。但有一个事实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竞赛板块几乎是不讨论数学问题的。倒是普通板块里边有hxy007的数学贴置顶,更经常有BBMM问数学,讨论数学学习。我也从来不到竞赛板块发数学探究,为什么?别人不关心数学。竞赛就是竞赛,数学、语文、英语都无所谓,拿奖就行,有证就行。谁要办个“七十二孝”阅读奖,照样有人去,只要所谓的名校认,谁管一夫一妻还是三妻四妾。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5-30 00:01 编辑 ].

TOP

相信有很多家长是上了论坛才抓狂的。.

TOP

我在没上论坛前,根本没有听说过很多民办学校的大名。.

TOP

引用:
原帖由 不二周助 于 2010-5-29 23:47 发表 \"\"
相信有很多家长是上了论坛才抓狂的。
你是有主心骨的人,不会抓狂的。.

TOP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0-5-29 19:09 发表 \"\"
您把学校看得太重了,顺从未必就会得到青睐,小人是不会因为顺从而变得伟大的。要是学校都这样,咱就把孩子养在家里,让他自己读书写字看报,长大以后到乡下种地搞循环农业去,一个人自己拉屎种菜种粮。看看历史 ...
你真有家庭教育的想法?.

TOP

引用:
原帖由 baby100 于 2010-5-30 13:59 发表 \"\"

你真有家庭教育的想法?
目前没有,只是最坏情况下的打算,幸运的是最坏情况并未发生。相信将来也不会发生最坏的情况,人一定要信点什么的。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5-30 14:05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0-5-30 14:02 发表 \"\"目前没有,只是最坏情况下的打算,幸运的是最坏情况并未发生。相信将来也不会发生最坏的情况,人一定要信点什么的。
如何啥时候家庭教育了,喊上我。让我家同年级的陪读。
干嘛等到最坏情况,再说啥情况算最坏情况啊?.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0-5-29 19:09 发表 \"\"


顺从未必就会得到青睐,小人是不会因为顺从而变得伟大的。要是学校都这样,咱就把孩子养在家里,让他自己读书写字看报,长大以后到乡下种地搞循环农业去,一个人自己拉屎种菜种粮。看看历史 ...
赞同.

TOP

引用:
原帖由 水之形 于 2010-5-29 19:36 发表 \"\"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老师不可能偏离升 ...
赞同.

TOP

回复 313#m宝贝 的帖子

“自己认为好,自己能感觉到幸福和快乐,哪怕开主租车又未尝不可啊”
是啊,如果是明明有更“好”的职位,自己选择开出租车,想开时开开,不想开时,又能去做自己想做的其它事,自然未尝不可,可是如果是被迫以开出租车为生,恐怕就没那么幸福和快乐了吧?又如果长大后看上一个女孩(男孩),却因为是开出租车的而不可得;又如果长大后他的小孩有天赋,却因为开出租车的老爸老妈没钱培养而放弃;又如果长大后年迈的爸爸妈妈生病,却因为没钱没关系,不能得到最好的治疗,而......时,你还认为他会感到幸福和快乐吗?如果这样,富士康的员工为什么要跳楼而不是去跳舞呀

[ 本帖最后由 糖果她妈 于 2010-5-30 17:05 编辑 ].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1#三月雪 的帖子

同意.

TOP

自然的学习环境

我们在初中高中的时候,有的同学某次成绩好了,BBMM就会去找老师感谢一番,说一些类似“教的好”之类的好话。你知道吗?在同学中间,这种家长是非常令人反感的。毕竟是同学们在学习,初中以上都是有头脑的人,大部分时候是知道自己这段成绩为什么好的,即使不知道那么详细,但他至少知道,这跟老师的教学有关系还是没关系。通常情况下,倒是老师不知道同学为什么这段时间成绩好,而且老师一般是不会为某一个同学调整教学思路、教学计划,老师的教授是有一定的稳定性。

好,现在家长这么说了,如果家长是真诚的,确实就把成绩好的功劳给老师了,同学会怎么想?我的努力白费了,或者我刚提起来的兴趣白费了。想不通的同学会不再努力,不再兴趣,我就看看你老师怎么提高我的成绩,当然,实际的伤害是他自己。如果家长转身就对同学说,其实我是忽悠老师的,我知道是你努力的结果,那么同学会怎么想?很多同学,特别是诚实的同学会瞧不起这个家长,有必要去撒谎吗?有必要去忽悠老师吗?

过于强调学校、老师。同学对孩子的影响,很可能会忽视自己孩子学习的内因,最终对孩子造成伤害。孩子中考成绩很好,妈妈可能说,“这不是你的功劳,是我挑学校挑的好!”就这一句话,足以伤孩子的心。再譬如说,妈妈给孩子选了一所名校,同学好,老师好,外因都是好的,但是名校比较远,MM和孩子每天要在路上花无谓的2小时,这样孩子的内因发生作用的时间少了2小时,要多好的外因才能弥补?假设这个MM自以为所有的外因条件都很好,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把成绩好归于外因,成绩不好归于内因,那这个孩子最后的结果会怎么样?

我们家的传统是把对学校、老师道德上的尊重和学术上的尊重分开的。也许你这个老师水平不咋地,还没事就骂我,给我取外号,读的英语那叫一个烂,但是毕竟我在学校这几年,老师是跟我一起走过来的,冲这一点,我老爸和我都会见到他们鞠躬致礼的。但是数学是我自己学的,自己悟的,英语是我自己背单词的,话还是要分开来说。优等生的老师绝对不都是名师,优等生一样被穿过小鞋、一样被同学欺负过和呵护过。如果优等生是依赖于老师都是圣人,那肯定不能算是优等生。

当然,也要杜绝另一种想法,让同学们去承受不良老师的洗礼,似乎在恶劣条件下的成长更有含金量,那绝对是变态的,司马迁写史记不是因为他小JJ被割掉了。

而且,外因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它毕竟是外部的,不完全受BBMM和孩子们操控,很多时候我们面对不良的外因,作为的能力真的很有限。当碰到无法作为外因的时候,何不将注意力放在能作为的事情上呢?陪同学看小说、看电影,多跟同学一起散步,交流人生心得。同学因此而有一个独立的、强大的精神内核,不是也很好吗?

成长的环境自然就好,既不刻意呵护,也不刻意折磨。该来的暴风骤雨,就让它来。该来的雨露滋润,也绝不拒绝。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5-31 00:29 编辑 ].

TOP

回复 329#ccpaging 的帖子

非常赞同。
学校没有魔法,老师不是魔术师。
所谓好学校是好学生造就的。
我是上海70年代生人。在我的求学时代小学、初中都有所谓重点。
小学运气比较好,户口在区重点,顺理成章地读了6年重点小学。
初中和高中在同一所市重点。
初中各班前15名可以免试进入本校高中,直升了。
高中有全区各中学考来的。年级前10名的,有一半是外校考入的。其中还有几个稳定的优秀分子是普通中学上来的。
大学是上海录取分数线最高的大学。同专业小班里有一个优秀分子,是杨浦一家普通完中考上来的。这个人毕业后到国外一所大学留学,现在已经是海外大学副教授了。
博士课程有一个学兄,年龄还比我小。高考没上本科线,后来曲线救国专升本,因为喜欢做学问,又执着地上了上师大的硕士、继而执着地上了上海本地本科录取分数线最高的大学的博士。毕业找工作碰到了一点挫折,现在在海外做博士后。(他不要读博士境遇会好很多,但这人做学问是绝对可以的。至少不比名校本科上来的人差。)
因为目睹过这些例子,所以我从来不小看“普通学校”“非重点”,藏龙卧虎着呢。
那些好学校,还不是因为好学生送上门去他才好的吗?
小学和中学都没什么入学考试,上哪里我觉得真差不多。
好好学才是真的。到时候中考可以客观评估一下,高考可以客观评估一下。但这些都是“考试”能力,不等同于学习能力。
考试不行的人,做人做事出色的有得是。
所以顺其自然,孩子自然找到他应该在的位置。
人在自己在的位置上才能自在。

[ 本帖最后由 和你在一起 于 2010-5-31 01:35 编辑 ].

TOP

就是一个概率问题,没有必要把特例当普遍规律推广,仅适合参考。
鞋子合脚与否其实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
当年在大学混的时候,有一“老同志”好友。43岁了,在大学做哲学博士,年龄比其导师还大一岁。此老兄是我至今接触过逻辑性最强的,连说话都滴水不漏,可以经得起录音的推敲。他导师是这个专业最顶尖的学者,对他是赞赏有佳。但此兄的履历说起来,才更让人咂舌。对那时的我是一大激励。
23岁前,此兄是甘肃天水一个半专业秦腔演员,初中未毕业,以搭草班戏台为生。 23岁时家里安排了个亲事也就结婚了,婚后托关系进了一个工厂做工。孩子出生后,觉得人生如此实在无法接受,恰逢国家开始了自学考试,就参加了中文专业的考试。3年的时间考出大专文凭后,又花2年时间自学背出许国璋英语的教材,一次性考上了甘肃师范大学(好像)的哲学专业研究生。硕士毕业后,就留在大学任教。40岁快满了,觉得人生还可以折腾下,为了自己和儿子再次考上了博士研究生。博士毕业期间,恰逢儿子高考,他综合几方面因素选择去厦门大学任教。如今做教授都7、8年了,有时还能在专业刊物和网络上看到他的文章,想起来就很亲切。
当年,我对他的经历是好奇加崇拜,有次朋友们一起聊天到半夜2点时就问他一个问题——如果人生可以选择你依旧会走这样的道路?如果有另外的选择你会选择一条什么样的路?
他很沉重的说,这是一条无奈的道路,他不会希望自己的儿子来重复他的经历。面对我,他是无限嫉妒我的年轻,希望年轻人可以珍惜宝贵的光阴。他当年的朋友多数在20出头就做好了终身与无奈做伴的准备。。。。

[ 本帖最后由 假居士的跟班 于 2010-5-31 10:02 编辑 ].

TOP

好学校是好学生造就的:兼说“可以教差生是一种莫大的专业荣誉”

引用:
原帖由 和你在一起 于 2010-5-31 01:28 发表 \"\"
非常赞同。
学校没有魔法,老师不是魔术师。
所谓好学校是好学生造就的。
我是上海70年代生人。在我的求学时代小学、初中都有所谓重点。
小学运气比较好,户口在区重点,顺理成章地读了6年重点小学。
初中和高中 ...
  “好学校就是好学生造就的”,说得准确,说得深刻,至理名言哪!
  从这一点上看,教育界真不好跟医学界比,尽管现在的医德医风也很成问题。
  医生以治病救人、促进健康为天职,但医生真正的本事在于治愈患者,从来没有哪个医生会以给没生病的人开补药为荣,好医生是因为治好了许多重病或杂症,好医院是危重患者造就的。
  教师以长善救失为天职,但现在的名校名师却只想招教好学生。教好学生算什么本事?算啥子“名师”?算哪门子“名校”?好学生的学业成功,跟老师的教关系甚少。好学生需要支持性的成长环境,并不需要太多的教。有本事就去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帮助困难生取得学业成功,那才是体现教师的本事,体现名师名校的价值。
  据007所知,在美国,最有专业水平和专业精神的教师(用中国话来说“名师”),多在特殊教育机构里,专门帮助那些有学习困难的儿童和青少年。“我可以教困难学生了”,或者用中国话说,“我可以教差生了”,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莫大的专业荣誉。

  无限崇拜你!有独立思想,有见识。所谓“杰出”,所谓“卓尔不群”,所谓“鹤立鸡群”,都是在说“跟常人很不一样”。从众的,随大流的,扎堆的,嘎闹猛的,人奥我奥的,人星我星的,都是在追求一种安全感(也就是大概率事件),而不是在追求卓越。这种人家的孩子会成为“精英粪子”?偶怀疑!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10-5-31 10:48 编辑 ].

TOP

"据007所知,在美国,最有专业水平和专业精神的教师(用中国话来说“名师”),多在特殊教育机构里,专门帮助那些有学习困难的儿童和青少年。“我可以教困难学生了”,或者用中国话说,“我可以教差生了”,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莫大的专业荣誉。"

非常同意,把好孩子教好了是不错,能把差孩子也教好了才叫真的好学校.

我的小学老师,非常有才华,后来到工读学校去做校长,说他最大的成就是什么,就是需要帮忙的时候,学生一呼百应..

TOP

别小看中小学教育

引用:
原帖由 s1100 于 2010-5-29 20:32 发表 \"\"
大家要搞清楚,奥数不是为了培养数学家用的,只是选拔的一种方法,就好比你小学中学学的东西,没有多少是将来用的到的
  首先,你写出这些汉字,这种表达方式,是你在小学语文课里学来的。
  其次,你说“只是选拔的一种方法”,没有说“选拔的两种方法”,这种精确的数的概念是在小学数学里逐渐培养出来的。
  再次,你的论证里使用了类比推理,这也是在中学专门学过的。
  总之,是中小学的基础教育,使你能够接受更多的教育,使你有了参与和分享现代文明(包括来WW上交流)的基本素养。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10-5-31 11:03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0-5-27 19:14 发表 \"\"


这几天,同事里边谈中医比较多,最活跃的话题就是因为某某名中医说每天煮几斤绿豆吃,可以治愈癌症,结果绿豆价格迅速上涨。

有人问:“有根据哇!”
“有啊!有古书为证。”
“可是古书以何为证啊?”
“ ...
哈哈,ccpaging在5月27日对“悟本”中医提出了质疑哦。小学数学学得好,是可以具备基础的科学精神的。不重视小学数学知识,只是死记硬背考试成绩好,将来难免被忽悠。
1、谎言不会因它出于老师之口而变成真理。
2、未经证实的想象只能是猜想。
3、谎言不会因为它存在了几百年而变成真理。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5-31 11:2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0-5-29 23:40 发表 \"\"


为了叙述方便,我把BBMM投入到孩子身上的金钱也好、精力也好都称为投资。教育上的投资是很不靠谱的,比股票投资都还要不靠谱。也许你投资了10万下去,在孩子那里能得到十倍百倍的回报。也许你投资了100万下去,在 ...
1、任何一个事物,我都不会认为它一无是处,包括奥数。

2、任何事物,过度才是不正常,才是招人反感和抵触的,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

3、任何事物,都未必适合每一个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奥数、日晷、英语......等等,都有一部分人的确适合,而其他人未必适合。

4、三妻四妾的比喻我不喜欢,就用没有绝对对错的东西来比喻吧。
假如有一天“日晷”也被妖魔化、唯一化,搞成像现在的奥数一样的大规模竞赛,无市级获奖集无资格获得“名校”的面试资格,我一样认为不可取。而那时,是否喜欢奥数的家长也要哭诉日晷一无是处,还是奥数才能开发孩子的数学能力。

5、青菜萝卜各有所爱。
一直说每天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对身体好,很久以来大家都公认这个事实。后来在旺网我才知道,原来有的人对牛奶鸡蛋不耐受,也就是说,你每天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可以增加营养,但对他来说,却是阻止营养吸收的关键症结。你之熊掌,彼之毒药。

6、父母爱孩子,大多数是无条件且不计回报的。
你可以因为自己对牛奶鸡蛋的偏好而去引导、去影响、去强迫孩子也是每天牛奶鸡蛋,各家所用方法不同。有的家长是自己吃了牛奶鸡蛋身体好;有的家长是看了别人家给孩子牛奶鸡蛋,我怎么能让孩子营养比人家差了;还有的家长,是因为道听途说吃了牛奶鸡蛋会长成姚明那样的大个子就拼命塞给孩子,也不看看自家基因能不能长到2M开外……

7、他要的才是最好的。你给他的爱,仅仅是你自己想给予的,还是他需要的?
孩子长大,无外乎有两种情况。一种家庭你去看,差不多子承父业,父母是做什么的,他们的子女基本上也差不多,思维方式等,都和父母很接近,父母认为好的,他们基本上大差不差,在父母的基础上跨前一个台阶。而有的家庭,孩子却和父母相去甚远,大多情况下称这样的孩子为“叛逆型”。我不同意这样的说法。每个人都是不同的,父母的思想,父母的准则,就一定是唯一选择吗?为什么和父母相悖就不行?也许我们生了个服从型的孩子,那么皆大欢喜,你给他什么他就喜欢什么,家长的痕迹在孩子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但也许你的孩子就是个与众不同或者说与你不同的呢?小的时候你不给他自己做选择的机会,长大了他也一定会要自己做选择,到那一天,如果父母还不接受这点,那才是痛苦。当然,也许在成长过程中,孩子的自主和独立,以及他想要有自己的想法的那些棱角,已经被家长老师磨灭的没有了。

8、回到学习上来。为什么现在大规模的奥数这么令人反感呢?
①教学方式太枯燥乏味。你带着孩子玩日晷,也是强调“玩中学”,那么假如奥数老师也有这样的“玩中教学”的方法,学习就未必很枯燥。

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的孩子对奥数完全没兴趣(就像牛奶鸡蛋他不耐受一样),但家长因为前面说的各种因素各种想法,非要塞给他,你说他怎么可能学得好。久而久之,恶性循环。

③压力太大。玩之所以“好玩”,是因为玩过拉倒,不需要考试,无所谓竞赛,玩的好和不好,家长不会愁眉苦脸说自己孩子“玩”的不如别人。而任何东西,一旦家长要拿自己孩子和别人孩子比,一旦家长要规定这个东西必须达到家长预期的程度(而不理会孩子需求),又怎么可能成为有趣的东西。一样,恶性循环。

④任何一刀切的东西,都让人反感。为什么不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呢?每个人喜好的东西各有不同,10个手指何必要用一个手指的长度标准去衡量其他啊。

ps:其实我个人认为,有些奥数题还是蛮好玩的,也蛮动脑子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糖果她妈 于 2010-5-30 16:57 发表 \"\"
“自己认为好,自己能感觉到幸福和快乐,哪怕开主租车又未尝不可啊”
是啊,如果是明明有更“好”的职位,自己选择开出租车,想开时开开,不想开时,又能去做自己想做的其它事,自然未尝不可,可是如果是被迫以开出 ...
什么是更“好”?赚钱多么?说到底,又是用钱来衡量孩子的能力大小。

难道,自己过得开心,自己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不才是人生最大的追求和目标么?当然,这个目标可大可小……有时候有的目标,也是需要依靠钱来完成。没有钱是万万不能,但有钱,也真的不是万能的。钱,买不到你想要的自由和快乐,买不到幸福和满足感。

跳楼,难道只是因为没有钱呢?恰恰相反,跳楼是因为他们感觉不到快乐幸福,甚至连他们的家人,都不能给他们内心的安宁,于是,他们扔下眷恋的父母(或许也是用赚钱能力大小来衡量孩子有没有出息的父母),离开这个没有希望的世界了。

不要把家长的意愿和价值观强加给孩子,他们很累。

[ 本帖最后由 m宝贝 于 2010-5-31 12:49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伊万豆夫 于 2010-5-30 20:17 发表 \"\"
奥数还是讲究思路的,思路决定出路。

未来的中考改革、高考改革对父母有钱有势、孩子成绩一般的最有利;父母有钱有势、孩子成绩较好的影响不大;父母无钱无势、孩子成绩一般的影响也不大;父母无钱无势、孩子成绩 ...
同意。但现阶段有钱的不如有权的,这才是不争的事实。有钱的父母,最多也只能送孩子出国读书,没法左右在国内的命运。.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0-5-31 00:11 发表 \"\"
我们在初中高中的时候,有的同学某次成绩好了,BBMM就会去找老师感谢一番,说一些类似“教的好”之类的好话。你知道吗?在同学中间,这种家长是非常令人反感的。毕竟是同学们在学习,初中以上都是有头脑的人,大部分 ...
说的是没错,学校老师只是一部分因素,更多的因素在家里,在家长。这也是我一直认为的。进什么名校,都还得家长孩子自己努力,很多东西是校内学不到,也改变不了的。老师不可能为个别学生作出改变,甚至像你说的有些老师还阻碍了孩子的学习和发展,这些都需要父母去引导孩子回到正确的、适合他的路上来。

但是,你不能否认了一点:
1、一个班级中,假如多数人对乘法口诀的理解和消化需要2节课的时间,老师不可能为你个别同学只听一遍就领悟了其中奥妙而讲解其他新的内容;反之,假如大多数同学对此只需要1节课的时间,那么另一节课,老师就可以加上新的内容。

2、孩子在班级中处于什么位置。假如他是和大多数人一样,需要老师讲N遍才能懂的,那么,他就适合到老师会讲N遍的学校去。假如他在班上属于那少部分一讲就懂的,那么,他适合去老师只讲一遍的学校,否则岂不是浪费孩子的时间和学习积极性。这个工作,是否应该由家长来做?

充分并正确的摆正自己孩子的位置,找到适合他能力大小的学校,这也是父母要做的。当然也可以认为孩子在学校里学不学到东西都没关系,反正回来我自己会教,他自己会自学,那就可以完全脱离学校的作用。.

TOP

引用:
原帖由 cslx 于 2010-5-24 17:39 发表 \"\"

这句话我非常不赞成,我们班当年高考有10个重点本科,其中9个是男的,而且个个都是小学时候的尖子生,在我们那个年代,就算是小学,前十名中也是男的比女的多,虽然没有高中时候9:1哪么夸张
对的,我们以前小学成绩好的几个班长班委,到了大学以至后来成人后也是很优秀的,因为她当时就定位了好学生,乖孩子.
这虽然只是一个案,但是小学时候引导得好不好,对以后是有很大影的.

古有云,三岁定终身,.

TOP

引用:
原帖由 和你在一起 于 2010-5-31 01:28 发表 \"\"
非常赞同。
学校没有魔法,老师不是魔术师。
所谓好学校是好学生造就的。
我是上海70年代生人。在我的求学时代小学、初中都有所谓重点。
小学运气比较好,户口在区重点,顺理成章地读了6年重点小学。
初中和高中 ...
嘿~我是不是也该庆幸,我当年家门口的学校就是重点学校

那时候没有什么择校,或者说不流行,那时候家长也没空接送孩子的,所以都读家门口的学校,生源也都是附近的,虽说重点,但还都是地段生,那时候班上还有留级生来。但我就是那种老师讲一遍就能听懂的孩子,然后上课有一半时间,老师在反复讲例题讲课本的时候,我悄悄的看课外书……老师讲到后来,那些专心听讲的孩子叫起来都回答不出,喊我起来都能回答的出,甚至在看课外书的间隙指出老师板书的笔误。那时候也常把老师气得不行,但是拿我没办法,考试总是很好。 而现在,我却要求儿子上课必须专心听讲,不要随便指出老师的错误……很纠结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10-5-31 10:18 发表 \"\"

好学校是好学生造就的:兼说“可以教差生是一种莫大的专业荣誉”
话说得都没错,但是:这就是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我也很想知道,中国现在有哪一所学校,是以“可以教差生是一种莫大的专业荣誉”为办学目标的。.

TOP

回复 341#m宝贝 的帖子

是这样的。
所以你小时候可以开小差、看小说。因为老师一半时间在给平均以下的孩子讲课,所以平均乃至以上的人就可以开一会儿小差。
就像那些肥皂剧,没有紧张到你不敢去以下WC。有时候三五天不看,他还在原地踏步。
我印象中小学就是那样的。

我估计你家公子上了个好小学。
同学都是挑选过的。老师们也特别带劲,要教点符合他们接受水平,有点难度的内容,否则怎么体现这所学校的“好”呢?
所以走神一会儿都不行的。
小小年纪好像在500强上班一样。
不过还在他们都是经过挑选的,优秀,受得住。

没有人要择的校就比较原始,跟我们小时候上的学校差不多。
轻松一点。学得比好学校慢一点,但是孩子比较放松,上课偶尔偷个懒也可以。
我觉得这对大多数孩子还是必要的。

[ 本帖最后由 和你在一起 于 2010-5-31 13:23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m宝贝 于 2010-5-31 13:03 发表 \"\"

充分并正确的摆正自己孩子的位置,找到适合他能力大小的学校,这也是父母要做的。
赞同。.

TOP

引用:
原帖由 和你在一起 于 2010-5-31 13:22 发表 \"\"
是这样的。
所以你小时候可以开小差、看小说。因为老师一半时间在给平均以下的孩子讲课,所以平均乃至以上的人就可以开一会儿小差。
就像那些肥皂剧,没有紧张到你不敢去以下WC。有时候三五天不看,他还在原地踏步 ...
俺家小儿就读的学校是还不错,不过他也还是和我那时候一样,开开小差依然成绩不错。而现在的“好”学校,要求的不光是学习好,还有更慎人的“行为规范”,称之为学习好习惯。从头到脚,一言一行,都有“规范” 。于是,只能教导小儿在哪儿就得遵守哪儿的规范,回家来咱再“个性”。.

TOP

引用:
原帖由 m宝贝 于 2010-5-31 13:28 发表 \"\"

俺家小儿就读的学校是还不错,不过他也还是和我那时候一样,开开小差依然成绩不错。而现在的“好”学校,要求的不光是学习好,还有更慎人的“行为规范”,称之为学习好习惯。从头到脚,一言一行,都有“规范”[tt2 ...
内外兼修,真是好学校。.

TOP

回复 332#hxy007 的帖子

您的阐释比我的思考深刻。
我也崇拜一下。.

TOP

回复 276#糖果她妈 的帖子

呜呜,你姐姐她孩子所在的学校是公立的还是私立的啊?
这老师也太特色了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m宝贝 于 2010-5-31 13:03 发表 \"\"

说的是没错,学校老师只是一部分因素,更多的因素在家里,在家长。这也是我一直认为的。进什么名校,都还得家长孩子自己努力,很多东西是校内学不到,也改变不了的。老师不可能为个别学生作出改变,甚至像你说的有 ...
能找到刚好适合同学的学校当然是好的。不过其实是找不到的,因为找到了适合的,说明在这个水平还是中等,这个水平的优等生仍然是吃不饱,优等生又离开了,要再找更适合他们的学校。找啊找,找到最后优等生的数量都不够开班了,最终还是屈尊在不适合他的学校里边学习。这是个悖论的怪圈。
为了打破这个怪圈,我老爸告诉我:“别全听老师的。”我老爸从来不要求我在数学课上专心听讲,当然要守纪律,不影响他人的学习。于是,上数学课,我就开小差啊,老师讲一个角落的事情,我脑子里边就把另外三个角落翻了一个底朝天。老师们也知道我在开小差,有的老师睁一眼闭一眼,有的老师拿我教训TX们说,“你们别以为XX同学上课不专心、吊儿郎当地就向他学习,你们不知道他在家里花了多少时间学习数学?”有的老师一上课就在黑板的边角上出几道思考题,让我去翻去开小差。偶然碰到过一个英语老师,英语水平差不说,还要我们专心听她的地道中国普通话英语,那实在是让同学们倒足了胃口,同学们就想做一件事,从家里偷点棉花把耳朵塞上。不过大家现在不用担心了,那个英语老师不会出现在的课堂上了。
这件事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当你开小差的时候,说明这个学校的水平不适合你了,要换更好的学校,二是如果你无法换学校,那就开小差吧,别影响别的同学上课。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5-31 14:02 编辑 ].

TOP

回复 337#m宝贝 的帖子

我的更好其实更指一种更能体现自我价值的职业,一种能给周围人带来幸福的能力,而不是把注意力仅仅放在自身,当然,因为我没那么伟大,所以也不要求自己的孩子具有拯救人类或外人的思想和能力,我希望她长大后,首先能做到独立自主,不依靠或拖累他人,其次,能在家人或亲人需要帮助时有能力帮助他们,包括钱或社会关系等等方面,不需要一遇到事就怨天尤人,我永远记得我们老师在我们毕业找工作时告诉我们的话:“你们不要一味的埋怨社会,埋怨有人找关系走后门什么的,这是最没用的体现,真有本事的话你们要能让你们的孩子以后不再抱怨。”当然,能让我们的孩子以后不再抱怨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有能力改变社会现实?比如去适应社会现实?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TOP

回复 349#ccpaging 的帖子

会不会有这种情况: 就是你开小差了,老师讲的重要的东西没有听进去呢? 我小时候好像还可以,不大开小差的,所以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感受。但我儿子就不对了,老是开小差,老师讲前面,他看后面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0-5-31 13:51 发表 \"\"


能找到刚好适合同学的学校当然是好的。不过其实是找不到的,因为找到了适合的,说明在这个水平还是中等,这个水平的优等生仍然是吃不饱,优等生又离开了,要再找更适合他们的学校。找啊找,找到最后优等生的数量 ...
您有一个非常宽容的老爸~.

TOP

回复 348#aileen 的帖子

公立的老牌名牌小学,那时教育局管的不严,虽然户口不对口,通过面试考试还是进去了,唉,她运气不好啦,另外几个班的同学同样成绩都得A,其实他们那班主任本来挺好的,只是因为太关注学生,所以自己的孩子小升初不理想,他们那种学校,教职员工的孩子一般象样点的都可以进以前对口的初中的,她的孩子不知怎么回事,于是迁怒于学生了

[ 本帖最后由 糖果她妈 于 2010-5-31 14:23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糖果她妈 于 2010-5-31 13:59 发表 \"\"
我的更好其实更指一种更能体现自我价值的职业,一种能给周围人带来幸福的能力,而不是把注意力仅仅放在自身,当然,因为我没那么伟大,所以也不要求自己的孩子具有拯救人类或外人的思想和能力,我希望她长大后,首先 ...
哈哈,大和小其实一样的,关键是具有让自己幸福,让身边的人幸福的能力和心态,这样就已经很好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shxuco 于 2010-5-31 14:07 发表 \"\"
会不会有这种情况: 就是你开小差了,老师讲的重要的东西没有听进去呢? 我小时候好像还可以,不大开小差的,所以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感受。但我儿子就不对了,老是开小差,老师讲前面,他看后面的!
如果前面的懂了,自然可以看后面的;如果该懂的没懂,那倒是必须遵守规范,跟着老师思路走吧。我儿子是老师讲新内容的时候他注意力很集中,听的很认真,老师重复讲解了他就开小差了。不过我还是和他说,老师重复讲解的时候,你就当复习多好啊,巩固学会的东西。可小子我行我素,又能怎么办。.

TOP

引用:
原帖由 shxuco 于 2010-5-31 14:07 发表 \"\"
会不会有这种情况: 就是你开小差了,老师讲的重要的东西没有听进去呢? 我小时候好像还可以,不大开小差的,所以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感受。但我儿子就不对了,老是开小差,老师讲前面,他看后面的!
那就不应该开小差,因为其实孩子还没到能开小差、会开小差的程度。这个时候的懂,只是自以为懂了。我也经常骂Alex,说的话跟我老爸当年骂我一样的,“还没学会走路,你就想跑了。”
发生这种情况跟老师也是有关系的,有的老师追求把问题讲透讲简单,就数学而言,简单到极端就讲个万能公式,让TX们机械地把数字往里边代。个人感觉这是不对的,教育学上的理论,我讲不清楚,等hxy007有兴趣,听他讲吧。
我这只讲我怎么应付这种情况,方法很简单,一是私下里注意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只有兴趣才能使他开进一步的小差,二是培养孩子探究问题的习惯,BBMM平时研究问题就要示范出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和步骤,不是只给孩子一个答案,简单地说养成孩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归纳问题的习惯。按理说这就是学校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说句可能不恰当的话,好的老师就是要能培养出开小差的同学。好的大学老师就是要培养出能站出来反对他学术观点的学生。
什么时候能开小差了呢?我的看法是他想自学且能自学就可以开小差了。如果你没法给他安排一所新的学校,没法让小三上小四的数学课的话。
私底下自学什么呢?自学教科书或者是名人名家的专著。遗憾地说,针对小学和初中的专著太少了。

以上只是个人意见。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5-31 15:10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