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比——使自己活的很累
摘自
http://blog.readnovel.com/article/htm/tid_1054956.html
作者: 独剑飞天 发表日期: 2008-01-31 18:44 点击数: 1003
抛砖引玉
攀比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内在潜力,给人以内在动力,另一方面它却可以使人失去心理平衡。攀比最忌讳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来比,用自己的缺点对抗别人的优点,这么的攀比结果可想而知。
人生没有永远的赢家,不要让攀比搅乱自己的心理平衡。有人说“与他人比是懦夫的行为,与自己比才是真正的英雄。”把眼光放在自己身上,生活就会多一份快乐与满足。
攀比饿死一头驴
一头驴饿了,走到一个干草垛前打算吃一些干草。
它低下头刚要开始用餐,却发现旁边的另一垛干草似乎比较大。等它走到那垛干草前,回过头来看一看,发现还是原来那垛干草比较大。
这头驴就这样在两垛干草之间走来走去,最后饿死了。其实呢?两垛干草原本是一样大的!
得失之感源于攀比,或与别人,或与自己的过去,或是跟眼前既得利益与未得利益之间的攀比。人都有长短,攀比或使人虚荣,或使人抱怨,这对人良好心态的调养是很不利的。
人比人,气死人
人比人真的会气死人吗?人是一个多元复合体,相对其他人来说,自己有优点也有缺点。如果总习惯于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做比较,人比人总会气死人的。对于如何一个人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如果无法克服自己爱攀比的心理,请不要忘记自己的优点。
有些人看不到自己的优点,甚至认为自己的优点很普通,甚至不愿意和比自己差的人比。不愿意和自己差的比是一种积极的心态,不过问题是如果自己因忽略自己的优点就会使自己很难获得心理平衡。
一些人总是对别人的优点望洋兴叹,不断的自责,不停地埋怨,甚至认为自己很没有用,简直是一个废人,多余的人。如果攀比的结果是使自己陷入自卑和烦恼,那么这样的攀比是不值得的。
自身性格和心理存在问题才会出现人比人气死人的情况。老王在一家国企当干事,一次评级中,他被少评一级,于是就终日耿耿于怀、喋喋不休。他发现别人都比自己强,日子久了,他居然发展到精神失常,不能自控。
看到老王成这个样子,许多同事去劝他,开导他,然而他一句都听不进去。后来,他竟然得了不治之症去世了。试想,如果老王俄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也许结局就不会如此了。
心理洞悉
攀比恐慌综合症
攀比就是刻意将自己在智力、能力、生活条件等方面与别人进行比较,并希望超越别人的一种心理状态。生活中,许多人都有攀比的习惯,孩子们会比谁学习成绩好,谁父母有钱、官大;中年人会比婚姻、事业、生活,如“在哪里发财”、 “一月能赚多少钱”、“找到对象了吗”、“买房子了吗”、“房子有多大”等。
从物质角度来说,人生来就是不一样的。既然不一样,人与人的差距在攀比之间就显而易见了。攀比会使人产生怨恨、愁闷,失去了自己本应有的一份好心情。
人都有攀比心理,通过攀比能够能够把比自己强的人作为榜样,向别人学习,那自然也是件好事。如果攀比的结果是只看到自己的短处,并因此而伤心感概、怨愤,甚至颓废、堕落,那就有些心理问题了。
过度攀比会让人产生“攀比恐慌综合症”,这是一种特有的心理疾病。轻度患者会出现心慌、气短、胸闷、失眠等症状,重则有可能出现血压、血糖升高,脑供血不足。人应当学会自我解压,放松心情,计划未来的奋斗目标其实更要紧。
盲目攀比只能刺伤自己
李建是一个机关公务员,每天过着安分守己的平静生活。一天,他接到一个高中同学的聚会电话,高中毕业后,他们也是很多年没有见过了,他满怀喜悦地前往赴宴。在宴会上有的同学经商有道,开着名车,住进豪宅,一副功成名就的派头。有的仕途宽阔,前途似锦,这使他从心中莫名地浮起一阵阵尴尬。
回到单位后,他像变了一个人,整天唉声叹气,逢人便说自己心中的烦恼。“这小子现在为什么这么牛,以前考试总是不及格,为什么他能住进豪宅,开着名车?”“我们坐办公室的真是命苦,按我们现在的收入,就是一辈子也买不起一辆名车啊!”
他的同事开导他“我们整天坐在办公室,就是有钱也不用买车啊,再说我们每个月挣的钱也不少,是完全够花的呀!”然而,他还是整日郁郁寡欢,后来竟得了重病,卧床不起了。
攀比总是伴随着抱怨,攀比总是使自己心理无法趋于常态。攀比有时就像一把利剑,刺向自己心灵的深处,而且攀比对人对己都十分不利,最终伤害的只有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比上是挑战,比下是开悟
有一首打油诗这样写道:“世人纷纷说不齐,他骑骏马我骑驴。回头看到推车汉,比上不足下有余。”人往往就是这样,很多烦恼都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而生出来的。
人各有其长,各有其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秀面,正所谓“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自然界中,常青树常常无花,艳丽之花常常无果。自己要学会俯视,常往下比一比,生活必定充满安逸。
无论做任何事情,想一步成功都是不可能的。做底层工作不要把自己看的过高,只有努力从底层做起的人才能稳扎稳打,能上能下。也许自己工作的地方没有空调,也许每天的工作十分琐碎,但是只要坚持下来,就首先战胜了自己。当遇到烦心事情的时候,用一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来安慰自己,烦闷也就一笑而去了。
在和比自己强的人攀比时,只要心态摆着,对自己的事业也是有积极意义的。很多时候,人们常常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拥有本身也潜藏着某些失去,失去本身也同样包含着一些拥有。所以,关键是自己从什么角度来看待这些问题。
掌控处方
葡萄的味道
这句话来源于一个寓言故事,说有一直狐狸很想吃长在洞外的葡萄,无奈自己不够高,够不到,于是它就自我安慰道“那葡萄一定是酸的,不吃也罢。”结果,每次它经过那里,它不会再看那葡萄一眼。
从某一角度来讲,这是一种乐观的,阿Q精神,倒是值得去发扬。不过,在人的潜意识里,总会觉得自己得到的没有别人的好。现实中,如果一个人得到某一样东西,他的第一反应就是,“糟糕,我的比别人的差。”
现实中,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葡萄到底是酸是甜,因为每个人看待生活的视角不同,葡萄的酸甜要因人而异。
如果一个人常常不能和父母在一起,她就非常向往温馨的家庭生活。如果一个人长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他就会非常向往独来独往的生活。没有人管,没有父母唠叨,没有任何牵挂。
我们常常羡慕自己没有得到的,认为拿到手中的葡萄是酸的,而没有得到的就是甜的。常和父母在一起的会向往外边的自由世界,常一个人漂泊在外的却希望投入母亲的怀抱。
穷人总觉得有钱才有幸福;有钱人却认为轻松自在,无忧无虑才是幸福;健康的人不会觉得拥有健康就是幸福,而疾病患者却会深深感受到健康的重要性。爱攀比的人总是很不经意地失去拿在手中的幸福,而对遥不可及的虚幻仍神往不已。
克服孩子的攀比心理
爱攀比的孩子通常有“自我”和“虚荣”心理,“别人有的我要有,别人没有的我也要有”,是他们的常见心理特征,攀比心理隐含着孩子的竞争意识。因此,要正确加以对待。
克服孩子的不合理攀比
通常,人需要的满足是要受一定条件制约的。要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是不可能的,有求必应会助长孩子贪婪的欲望,还可能将孩子引人深渊。
对孩子的不合理的攀比必须进行干扰。劝止不能允许和不可容忍的愿望,可以预防更大的祸害。对孩来说,他的心理和行为主要受自我情绪的控制,缺乏理智感,难以明白别人有的东西为什么自己不能有。
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父母不能简单拒绝,这样孩子只会感到自己比不上别人,甚至认为父母不爱他。让孩子明白不什么事情都与人攀比的有效方法是反攀比或改变攀比兴奋点。
与人攀比,说明孩子有竞争倾向。如果能抓住这种心理,让孩子在学习,才能、意志力、良好行为等方面进行攀比,正确引导孩子发奋努力,勇于赶超,将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发展。
同时,也可以将攀比化为动机,让孩子设法实现自己的需要,如鼓励孩子自制玩具,积存零花钱来买想要的东西等,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等良好心理品质。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5-8 12:16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