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说个自由阅读(不是应试阅读)的故事,回应你。引自
http://ww123.net/baby/viewthread ... p;page=1#pid4301720引用:
原帖由 黑发侠女 于 2010-4-12 10:07 发表
启示的启示
墙壁上,一只虫子在艰难地往上爬,爬到一半,突然跌了下来,这是它又一次失败的记录。然而,过了一会儿,它又沿着墙根,一点一点地往上爬。
第一个人注视着这只虫子,感叹地说:“一只小小的虫子,这 ...
我发现,我的孩子读小学之后,在学习上喜欢偷懒取巧。虽然他使用的那些“懒”、“巧”法门有时让我们觉得也有可取之处,但总让人觉得有些不对头。孩子对自己要求甚高,讨厌反复做没有难度的事情,喜欢挑战有难度的事情,而且希望自己做成功。可是,一旦遇到问题、麻烦或困难,孩子就暴露出轻骨头——怨天尤人,或者否定自己。面对难题时,孩子很难静下心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很难坚持下去直至克服困难。我和他妈妈都有迎难而上、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脾气,在这方面上孩子怎么一点都不像父母?是什么原因,使得我孩子意志品质里存在这种缺憾呢?
这个久久困扰我们的问题,现在只有一些猜测性的答案。
每当孩子做成一件有难度的事情,我们都会为孩子高兴,往往还会称赞他“真聪明!”这种抽象的赞美,虽然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但也同时在孩子的心灵里逐渐建构了一种学习成败的“归因模式”。这种归因模式用在成功经历上,孩子会这么想:我做得对,做得好,是因为我聪明;用在困难情境或失败经历上,孩子会这么想:这么难,我做不了,做不出来,说明我还不够聪明。这种归因模式,强调学习的成败取决于不可控的、稳定的、内部的原因,尤其不利于孩子形成开动脑筋、坚持到底、克服困难的努力学习动机。
有的孩子经常会把考试成绩好或不好归因于运气。这种归因模式强调,学习的成败取决于不可控的、不稳定的、外部的原因,在学习也会表现得消极,既不会主动,也不会努力。促进孩子主动学习、努力学习,所需要的学习成败归因模式,强调的是可控的、稳定的、内部的因素。因此,今后孩子学习上取得成功时,我们应该引导孩子看到,自己学习上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自己遇到困难没有害怕,没有放弃,而有耐心、仔细,动足了脑筋,使用了正确方法,坚持到底……如果孩子学习上有所失败,也要引导孩子反省是不是畏难了,放弃了,或者是不是没有耐心,不够仔细,没有多动一动脑筋,没有坚持到底,或者,是不是方法不对头……如果我们总是这样引导孩子,孩子就会倾向于把自己学习上的成败归因于稳定而可控的内因,从而产生努力学习、主动学习、不怕困难的学习动机。
我家孩子在学习上喜欢偷懒取巧、遇难而退的习惯,可能还与他的早期阅读经验有关。
记得在他3岁左右时,我们给念过一个关于松鼠捡松果的童话故事。故事的确切标题已经记不得了,情节大致是:
秋天,果实累累,收获的季节到了。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松鼠妈妈发现自家老二还在睡懒觉。她赶紧催促老二起床:你哥一大早就去林子里捡松果了。都像你这么懒,冬天就要饿死冻死了!
老二懒洋洋地起了床。他来到一棵结满果实的松树下面,架设了一张大网。网上满满地平铺上了大片的树叶,网下接上了一个通往仓库的木槽……
做好这些事情之后,太阳就快下山了。松鼠小弟开始使劲地摇那棵松树,大量的松果落了下来,落在网上,滚到网底,排着队,沿着木槽,滚进了仓库。不一会儿,仓库就装得满满的了。这个时候,松鼠大哥拎着一篮子捡来的松果,回到了家中……
图画书的最后一页写着一个让小读者思考的问题:松鼠大哥和松鼠小弟,哪个更聪明?
呵呵,初次给孩子读这个故事时,我心里直笑。编这个童话故事的伙计,显然对“愚公移山”、“铁棒磨成针”之类的传统故事有着不同看法。想想也是,在讲求效率的现代社会,辛苦蛮干并不值得提倡。因此,给孩子读读这种新新人类编的故事也非常有益。我家孩子多少能够理解这则童话的寓意,说“弟弟更聪明”,我们也说:做事情要动脑筋,这样才聪明!
好像就是从这个故事开始,我们教导孩子时,就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了松鼠小弟的影响。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这样反复指导和训练孩子:先动脑,后动嘴;先动脑,后动手;先动脑,后动笔。长此以往,孩子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有令人欣喜的一面,也有令人担忧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