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85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关于SAT、TOEFL、中高口译……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回复 148#ououmama 的帖子

预约了。谢谢共享!.

TOP

洋高考的前途、钱途和路途 解析

近日,北京新东方前途出国咨询有限公司资深留学咨询专家周容做客搜狐教育《培训大视野》嘉宾会客厅,与其他几位业内人士一起,围绕“洋高考的前途、钱途和路途”的主题,做了全方位的解析与指导。  
        备考中国高考是长期的过程,备考洋高考则是短期的突击
  周容:我儿子洋高考和中国高考都考了。他不管是上中关村高中还是上人大附中,就我观察来看,对他的教育是全方位的。他把中国的教育体系走了一遍,知识结构练就的非常的扎实。SAT的考试他准备了两年时间,这两年时间他只利用假期的时间进行复习,托福用一个假期,SAT用了一个假期,最后考得了美国一流大学所需要的成绩,并且是里面的佼佼者,也得到了奖学金。
  国内高考考察书本知识,SAT洋高考考察学生逻辑、判断力  
  周容:美国的高校入学的时候确实需要基础知识,但基础成绩并不是惟一的标准。除了满意的成绩,这些高校还有其他考核因素。素质教育、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申请中占到很大的比重。学校要看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之外,能不能投入到社会,能不能参与社会的活动,能不能为社会做出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又体现了自己的多少能力,等等。  
  洋高考难度低于国内高考
  周容:我认为洋高考比中国的高考要容易很多,唐山女孩是最好的例证。她也只不过是从高一开始学,用了半年的时间考了2000分以上,成为洋高考里的佼佼者。而中国的高考,再聪明的一个孩子,用半年时间能够获得考上北大清华的分数吗?这太难了。此外,中国大学总数1731所,而美国将近有八千所,他们的高等教育是供大于求的。
        更多升入大学的机会,回避国内高考的激烈竞争
  周容:中国现在大学总数1731所,包括大专、包括成人教育这一块,全部加上是1731所,就美国的大学来分析,他有将近八千所学校。通过认证的学校也有四千多所。他的高等教育是供大于求的。而我们中国现在高等教育是供不应求。
以上信息供参考,一家之言。.

TOP

回复 152#ououmama 的帖子

读了,谢谢共享!.

TOP

感觉决心出国的,中高级口译没什么意思,你去翻翻中高口译的书就知道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派大星 于 2009-9-23 12:39 发表 \"\"
感觉决心出国的,中高级口译没什么意思,你去翻翻中高口译的书就知道了.
同意
如果是初中毕业赴美读高中的话,
在考SSAT前,应该读什么课程呢?.

TOP

出国也不是说出就出的,要有成绩和学费的双重保障。
作为孩子,考得应有的成绩,作为家长,准备好N年的学费。.

TOP

引用:
原帖由 派大星 于 2009-9-23 12:39 发表 \"\"
感觉决心出国的,中高级口译没什么意思,你去翻翻中高口译的书就知道了.
你说的没错。思路都是不一样的。就是拿到高分也是派不上用场。亲戚家的孩子深有体会。.

TOP

在中国中高级口译有用吗?是不是就业时的敲门砖?这个敲门砖现在也实在太多了点,每十个递简历的人就有五到七个有中或高证书。真正能和洋人做生意的不一定有证书。

要出国读这种英语会发现自己无所适从,老师同学说的你听不明白也搭不上话。虽然在读中口高口时你已经知道了很多极其深奥的单词的意思,可是很难运用,或者说基本不会用,一用就错,一用就人问你:What do u mean?.

TOP

引用:
原帖由 不二周助 于 2009-9-24 11:56 发表 \"\"
在中国中高级口译有用吗?是不是就业时的敲门砖?这个敲门砖现在也实在太多了点,每十个递简历的人就有五到七个有中或高证书。真正能和洋人做生意的不一定有证书。

要出国读这种英语会发现自己无所适从,老师同学 ...
.

TOP

回复 158#不二周助 的帖子

能够掌握口译技能并通过证书考试,中高级口译肯定是有用的,并非侬讲得只会用几个深奥的单词。
什么时候有空,我叫小H出来,随便侬考还是请洋鬼子考官考,看看她的中高口课程是否白读了。.

TOP

回复 160#H爸 的帖子

我相信小H的水平。不是说此路不通,是此路不是人人通。
翻译是另外一个层面上的东西。英语思维还没有建立的情况下,都去学习翻译,思考时就再难用英语了。
思考不用英语,到后面还是不能很好掌握这门语言的。.

TOP

不二说的很清楚,中高口译不能够培养英语思维,而这是真正学好英语的关键。.

TOP

英语思维在学口译前就应该培养好,然后进入双语转换。学习口译和翻译,并不影响英语思维。.

TOP

回复 161#不二周助 的帖子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偶娃才不去读中高口。孩子说和老外讨论时能用英文直接思考,为啥还要我脑子里过中文?毕竟以后不打算做翻译。.

TOP

翻译和口译的能耐——跟中国人用汉语思维,跟外国人用英语思维,跟中国人和外国人一起的时候,在双语中自由转换。.

TOP

中高口译不能够培养英语思维是肯定的,但也不是说就肯定不能学,特别是小孩子。如果小孩程度好,学习一些翻译技巧拓展一些词汇,锻炼开口能力,为什么不能学呢。关键是不能为了学而学,为了证书而学。根据孩子情况,根据家长能力,最好设计属于自己的学习之路。别人的经验也许都很好,但,那并不一定适合你。

[ 本帖最后由 BLG52 于 2009-9-25 09:47 编辑 ].

TOP

记得高口中很多的内容都是明确和“国情”相结合的,要学习很多在中国政治经济方面的会议或是新闻稿件内才会出现的词汇和句子,如果不是将来要做专业翻译,学这个确实是有点没必要。

中口没接触过,不知道是否也这样。.

TOP

真正的口译,是要实践中出真知的。现在大多数孩子学口译的英语基础是远未达到的。尤其是基础口译,有的孩子想说一句话的时候,到一半卡住,然后用中文问:xxx怎么说呀?这个XXX往往是中文中也比较难的字,比如:品味,激怒,忠诚,隐形这些词。英语还没有学好,怎么再学翻译呢?
口译要两种语言都很熟练的人来学,如果孩子确实两种语言能力都不错,而且对翻译有兴趣,那么学学也无妨,不会影响他的英语思维。就像H爸说的切换自如。
老实说,我看到的,真的很熟练了不学也能译。不熟练学了也译不出。
当然我非常理解证书的用处。还有很多孩子到初中感觉没啥英语可以上了,那么就去学翻译吧。专业英语除外,有很强专业知识的翻译要事先做很多准备的。.

TOP

以我自己接触口译的体会,笔头翻译可以晚些学,比如进了大学,通过四六级考试以后,再去学翻译。
但口译,外国语中学的学生最好在初中起步。前提是“听说读写”必须过关,立足点是及早进入以外台听力和外刊阅读为主线的口译基础课程,逐步积累孩子认知水平相当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词汇,尽早培养未来口译所需的听力、脑记、笔记、转换、表达的基本功。
至于证书考试,考得证书肯定代表达到一定语言能力,但要进入口译翻译工作岗位要到大学毕业以后。
口译课程和口译考试之后,是长期的积累和实践。.

TOP

回复 168#不二周助 的帖子

您有些分析我赞同。
1、不能过分捧高一些外语基础好的中学生通过口译考试拿得证书,证书只是岗位资格,岗位能力还要长期积累。
2、英汉双语的长期学习和不断实践才是关键,证书只是检验学习结果的手段。.

TOP

回复 168#不二周助 的帖子

中学阶段学习口译,也有合适的用途。
比如学校升旗仪式上的主持稿,需要英译汉双语的,到国外姐妹校进行交流和接待来访校友,也有很多机会进行交流现场的双语翻译。举几个小例子:
1、在姐妹校欢送会上,上海同学表演节目前致辞感谢,小H临时担任“实习口译员”。
2、上海欢送姐妹校校友的联欢会,其他孩子们写节目内容,小H承担中文主持稿和英文主持稿,并担任英文稿的主持人。
3、对方住宿伙伴家长跟我们家长有书信往来,孩子临时做了双语翻译。偶写的那封信用了几句文绉绉的词语,居然被小H化繁为简给捣鼓成蛮通顺的英文了。
明年世博会,来访外宾很多,学好口译基本功是大有可为的。.

TOP

回复 171#H爸 的帖子

小H如果没有参加过口译培训,她能做到这些吗?还是您觉得是培训的效果?.

TOP

培训的作用

培训不是万能的,口译员不是光靠课堂上教出来的。
但口译员绝对不可能自学成才、无师自通的。

[ 本帖最后由 H爸 于 2009-9-25 15:41 编辑 ].

TOP

回复 172#不二周助 的帖子

没有培训,做不到很好的水平。我自己一直陪伴着整个英语学习和口译学习的过程,有直接体会。.

TOP

回复 174#H爸 的帖子

恩。不错。孩子自己喜欢,有自信,能有地方用就支持她。.

TOP

回复 175#不二周助 的帖子

谢谢鼓励!
对于口译考试而言,当然也希望顺利通过考试获得证书,但现在心情淡定多了,在听说读写基础上去学一些口译翻译课程,的确有着很好的巩固提升作用。侬讲的负面效应也的确存在——初中生没得英语证书可以考了,弄张口译证书考考;考得证书但英语运用能力跟不上的也大有人在。
我是希望三者具备——课程学好、能力达到、证书考出。.

TOP

回复 176#H爸 的帖子

像小H这样喜欢英语的孩子,将来有机会还是应该让她出去看看的。现在大学也有很多学校交流的,研究生时也有的。我的朋友(80后)的读英语系研究生,8月份去美国交流了,当然自己要出钱,这个也不会太多。如果像小H这样的英语基础和兴趣,现在应该更多地学一点和外国文化,英语文学有关的内容。那她的英语能力就会逐步完善起来。为将来做好准备。
写作也好,翻译也好,口语也好。是不是接近西方的思维,很容易就可以看出来的。字里行间是很明显的,学习时的背景一目了然。我对自己女儿的要求也是如此。.

TOP

回复 177#不二周助 的帖子

初中时去了美国姐妹校。高中就看学校是否有组织游学交流了。听说也有一年交流生,但很难争取到,据说回来要重读一年。
从阅读范围来说,可能受考试课程教材选文的影响,政经和时政话题的稍多一些,文学类偏少。初中和高中阶段是蛮难多补充了,留待大学读书时多读一些文学书籍。.

TOP

回复 176#H爸 的帖子

说到我的朋友,她是英语不错的,当初英语系科班出身,专业八级,高口,反正该有的都有了。后来,她去了澳洲一年,在一个学校里工作了一段时间,她发现自己的英语大大欠缺,国外初中生小学生的英语平均水平都比她高。等她回来时,考进了研究生,但也彻底改变了想法,再也不认为自己英语好了。现在去美国开始新的学习。
国内的英语和国外的其实差距还是很大的。.

TOP

回复 179#不二周助 的帖子

现在资讯发达,能够看到的国外教材和书刊比以前迅捷多了,但教的水平和用的环境差别很大。.

TOP

顶“不二”的观点。
过中、高口,就意味着两种语言能准确地交叉换位。很难想象初中的孩子就具有这般融会贯通的能力。如果外语类中学能让很多孩子自然而然具有这般娴熟能力,那我将推崇备至。但如果是通过一定技能的训练,让两种语言交叉,而让孩子过早具备了口译的能力,那这会扼杀孩子在英语上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不知道中学英语教育是如何开展的,但还是可以想象的,所以对有些名校初中过中、高口成为标杆,多少还有点顾虑。.

TOP

回复 181#gongwuji 的帖子

“有些名校初中过中、高口成为标杆”?
口译学习和考试,纯属课外自选项目,我还没有听说哪个学校将口译作为标杆的。
即便是上外附中,也是推自己学校的中级口译和高级口译考试项目,难道上外附中一边在培养孩子的英语素养,一边在“扼杀孩子在英语上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TOP

回复 177#不二周助 的帖子,回复182#H爸 的贴子

引用:
原帖由 不二周助 于 2009-9-25 16:07 发表 \"\"
写作也好,翻译也好,口语也好。是不是接近西方的思维,很容易就可以看出来的。字里行间是很明显的,学习时的背景一目了然。我对自己女儿的要求也是如此
送花了,咱要学习学习。

H爸:以咱对社会口译和上外附中口译的粗浅认识,MS上外附中更注重人文,更有利于深入敌后,社会口译有点好大喜功咧。.

TOP

回复 183#hance 的帖子

尽管都是中高级口译,但两种口译差别还是很大的。
附中是针对自己学校设置的考试项目,跟附中层面初中生和高中生的结合度比较好一些,偏重人文也是应该的。而社会口译完全是成人岗位资格考试,以口译岗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为重点,根本不会考虑跟初中生/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如何切合,用“好大喜功”似乎并不确切。.

TOP

适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

TOP

回复 182#H爸 的帖子

不太了解他们考试的设置和培训的方式,可是看到通过中高口成为风气就有点担心。
这如同学校里中译英、英译中的训练一样,是顾及所有孩子理解英语的教学方法,双刃剑罢了。当然我是比较反对的,概括性的对接就可以了,没必要太扣,可是对于应试很难做到。
我更愿意看到孩子接受了大量英语后,难以用中文表述,用英语表达反而更流畅。毕竟孩子还小,语言是需要积淀的,还没有到互通的程度。

[ 本帖最后由 gongwuji 于 2009-9-26 11:59 编辑 ].

TOP

回复 186#gongwuji 的帖子

我听附中的家长说,学校只有中级和高级口译考试,没有培训,所以,很多孩子出来读口译课程也是一举两得——既能应对学校的口译考试,也能参加社会口译考。
附中的口译氛围有其特殊性,其他学校的孩子还得根据自身需要和情况——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成为风气”,我以为没有到这个程度,因为不是初高中阶段的主流,属于自选动作。.

TOP

回复 187#H爸 的帖子

说出来可能会被拍砖,就附中的这一好风气还成为了我们即将择校的心病。不是担心进去后过不了口译关,而是担心孩子太在乎了想要过这关。听说有些免试的优惠政策,不知道是真是假,怕良好的上进氛围推动孩子也去努力。语言是需要悟的,而不是教的,悟透后再教才是归纳性的,面对应试才能通透。担心孩子还没有悟透就被教了,那才是会扼杀想象力和表现力的。
当然,人家附中要不要我们另当别论。.

TOP

弱弱的问一声,我家小朋友由于平时阅读英语课外书大大多于中文书,现在学校要求的中文作文,他说,他写起来经常会有一个英译中的过程。像我们这英语思维要强过中文思维的孩子,是不是学了口译,中文会好点?谢谢高人指点。.

TOP

居然,中国孩子写中文作文,需要英译汉?
无语……

[ 本帖最后由 语儿妈 于 2009-9-26 23:43 编辑 ].

TOP

回复 188#gongwuji 的帖子

“就附中的这一好风气还成为了我们即将择校的心病。”貌似有些小题大做哦。
听说直升考项目中有英语口试,而获得学校中级口译的学生可以免去英语口试,也就这么点优惠政策,侬不想去弄学校口译的话,准备一下直升考的英语口试不就得了?
通篇就是“担心”和“怕”,貌似要借几个胆子给侬用用。.

TOP

一声叹息!
中国孩子,竞相努力以能够英语思维为荣,英语好到写中文作文需要英译汉的地步。
国文看来真的要在这一代手中没落了。
其实,两者真的不矛盾,五四以降的国学大师,很多学贯中西,像钱钟书的英文不是一般的强悍,国文更不必说。他们少年时深深浸润于国学之中,并没见苦苦训练以英文思维,照样让老外五体投地。科学家亦如是,如詹天佑、苏步青之属,哪个没有深厚的国学修养?
没有母语文化的底子,就算把别国文字学得再精,把别国文化弄得再熟,还是飘浮无根的。文化重根基。如果选择西方文明西方文化为自己的母体文化根基,中国孩子实在是“先天不足”,哪怕像不二那样聪慧的教法,也不可能和同龄的西方优秀孩子相比。但是,西方再优秀的孩子,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不及中国最普通的同龄学生。
母语丢了,英语真的就一通百通了?
如果连中国话都无法说得典雅,如果连国文都写不利索,如果连中国的三坟五典都一无所知,跑到西方的地盘去和人家比英语思维,期期以为,得不偿失;也不具备独特的优势,甚至可能贻笑大方,这不是没有先例的。
一个中国人,去了西方,话说得暂时不很地道,语音语调不很正宗,在洋人看来很正常;但是,如果你对你的有五千年历史的祖国所知甚浅,倒是会被看轻的——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曾经接待过几个北欧的大学生,当他们听说上海的很多中学生,对美国的了解甚至远远超过对中国中西部的了解,相当的不理解,脱口而出:这太悲哀了!
我们的父母,可曾为此悲哀过吗?.

TOP

回复 189#Jennierunrun 的帖子

学会双语思维并不难的,两个通道各管各的语言表达。
尽管孩子在课外阅读上可能外语多于汉语,但毕竟母语是中国孩子在日常生活和学校学习时最常用的语言。
国外也有很多知名的汉学家,貌似没有听说哪个汉学家在使用自己母语时还要通过汉语来“摆渡”一下。.

TOP

引用:
原帖由 H爸 于 2009-9-26 23:41 发表 \"\"
国外也有很多知名的汉学家,貌似没有听说哪个汉学家在使用自己母语时还要通过汉语来“摆渡”一下。
.

TOP

回复 192#语儿妈 的帖子

说的很好,但我们的教育教育孩子真正了解自己的国家吗?另外,了解自己的国家和用正确方法学英语矛盾吗?

[ 本帖最后由 子玖妈妈 于 2009-9-27 00:08 编辑 ].

TOP

回复 166#BLG52 的帖子

跟你的观点相近,目的在拓展。所以阿拉花费了一点

[ 本帖最后由 ruixuet 于 2009-9-27 00:18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子玖妈妈 于 2009-9-27 00:01 发表 \"\"
说的很好,但我们的教育教育孩子真正了解自己的国家吗?另外,了解自己的国家和用正确方法学英语矛盾吗?
我们的教育教育孩子用正确的方法学英语了吗?

我们在这里探讨的,不正是学校不会教也教不好的东东吗?

我想表达的正是:了解自己的国家、深入学习母语和国学,与用正确的方法学英语不矛盾——所以举先贤的例子。引申开来的意思就是,学英语不至于到连中文写作也丢掉的地步。

当然,我也对过份强调英语的语音语调以及一定要养成本能的英语思维习惯才算学好英语,有几分不以为然。.

TOP

回复 168#不二周助 的帖子

外语之难,并不在于听说读写,而在于准确地理解对方语言的真正的意思。不了解他们的文化,不懂交流时对方的肢体语言,很难做到准确地理解对方语言的真正的意思。
至于专业方面的词汇,更需要对相关专业的了解。比如 Dynamic range 该怎么译?.

TOP

引用:
原帖由 语儿妈 于 2009-9-26 23:33 发表 \"\"
一声叹息!
中国孩子,竞相努力以能够英语思维为荣,英语好到写中文作文需要英译汉的地步。
国文看来真的要在这一代手中没落了。
曾经接待过几个北欧的大学生,当他们听说上海的很多中学生,对美国的了解甚至远远超过对中国中西部的了解,相当的不理解,脱口而出:这太悲哀了!
我们的父母,可曾为此悲哀过吗?
语儿妈没必要跟着北欧大学生一起悲哀。
12岁考取“幼童出洋预习班”的詹天佑有多深的国学根基没有考究过。
不过可以多看看其他人;
林语堂先生在自传中说:幼年时的教会学校不准看中国戏剧,如果站在戏台下听盲人唱梁山伯祝英台恋爱故事,那是一种罪孽。
他廿岁之前就知道古犹太国约书亚将军吹倒耶利哥城的故事,可是直至卅余岁才知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
他早就知道耶和华令太阳停住以使约书亚杀完迦南人,可是向不知后羿射日,其妻嫦娥奔月,以及女娲补天,并且所余的那第三百六十六块石便成为《红楼梦》中的主人宝玉等等故事。
圣约翰大学的中文课更是林语堂的极乐世界,可以偷看英文书,有张伯伦《十九世纪的基础》,赫克尔《宇宙之谜》,华尔德《社会学》,斯宾塞《伦理学》,及韦司特墨的《婚姻论》。
他自述其中文基础是“浮泛不深的”,并认为所受的中学教育是“白费光阴”。
以上谙熟英语经典,不习传统文化的恶行以现人来看简直不配做中国人,但这都没有影响他成为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
他对此的总结是:良好的英文究竟给了他一个出身的机会,以前“国学”损失,可以弥补,因为年纪愈长,求知愈切,不过一定要保留小孩子的好奇之心。

什么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论,虽然做不到同林语堂一样“向中国人讲外国文化,向外国人讲中国文化”,但父母如果想帮助自己的孩子考取“出洋预习班”,还是要花大力气在英文上的。
那些教会学校留下的都只是些传说,而稍有渊源的无不吹嘘卖弄,这倒是需要悲哀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Jennierunrun 于 2009-9-26 20:00 发表 \"\"
弱弱的问一声,我家小朋友由于平时阅读英语课外书大大多于中文书,现在学校要求的中文作文,他说,他写起来经常会有一个英译中的过程。像我们这英语思维要强过中文思维的孩子,是不是学了口译,中文会好点?谢谢高人 ...
我想,用学口译来提高中文对孩子来说枯燥了点。我这里一个例子,是我的堂妹,5年级移民的,中文很薄弱,她中文口语没问题,就是阅读差。20多岁回到上海暂住想加强中文,去学了中口,没见她中文提高。她就是用英语摆渡理解中文的。
要提高中文水平,还是要多看书。.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