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原帖由 vivianda 于 2009-8-7 11:02 发表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 ...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是情种李商隐的《常娥》。小儿三年级上学期背过,但对老师的讲解似懂非懂。
007问他:这首诗写的是谁?
子:写常娥。
父:常娥是谁呀?
子:是一个仙女。
父:诗里写了她什么事情?
子:她偷吃了长生不老的灵芝,被关在月亮上。
父:是的,常娥被关在一个叫“广寒宫”的月宫里。她再也不能回家,天天晚上只能对着碧海青天想念亲人,过着孤独寂寞的生活。可是,李商隐为什么要写常娥呢?他为什么说“嫦娥应悔偷灵药”?
子:因为她再也不能回家了。
父:可是,我怎么觉得李商隐在拿常娥打比方,说自己后悔离开家乡了。他在想家了,想自己的爸爸妈妈和所有的亲人了。
子:他想家了,可以回去啊。
父:李商隐生活在唐代。我以前不是跟你说过吗?那个时候交通不方便,没有飞机、火车、汽车、轮船,只能步行、骑马、乘人力船。离开了家乡很远的人,再要回家就非常难,可能要走上半年一年,所以不能轻易回家。
子:回不了家,就打电话呀!
父:那个时候也没有电话,没有手机,不能打电话,也不能上网,要想知道亲人的消息,要想让亲人知道自己的情况,只能写信。以前靠马送信,很慢还很贵。所以,远离家乡的人很难得到亲人的来信,古代就有“家书抵万金”的说法。你想一下,你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你不能回家,也很难得到爸爸妈妈的消息,你会怎么办?
子:我会在心里想爸爸妈妈。
父:是啊,你会想自己的亲人,白天想,晚上也想。你会像李商隐那样,想家想得心痛,想得睡不着觉。
子:诗里没有说想得睡不着觉呀!
父:你看前面两句,写的是什么?
子:云母做的屏风上有蜡烛的影子……
父:“烛影深”是什么意思?老师说过吗?
子:不知道。老师没有说。
父:蜡烛是用来照明的,怎么会在屏风留下它的影子呢?
子:不知道。
父:蜡光明亮时,它投在屏风上的影子是很淡的。可是,当蜡烛快要烧完时,烛光会越来越暗,它在屏风上的影子就会越来越深。明白吗?
子:明白了。
父:什么样的人在晚上会看着屏风上烛影越变越深?
子:没有事做又睡不着的人才会看到烛影变深。
父:对,李商隐表面上是在写“云母屏风烛影深”,实际上是在说他直到蜡烛烧完的深夜还没有睡着。后来,他睡着了吗?
子:没有。
父:为什么?
子:因为李商隐还看到了“长河渐落晓星沉”,那表示天快亮的时候他还没有睡着。
父:你的理解是对的。天快亮的时候,银河会慢慢向西移,有点像太阳落山一样,这就是李商隐所说的“长河渐落”。晚上晴朗的天空中可以看到许多星星,其中最亮的那颗是金星。傍晚的时候它在一个位置上,中国人叫它“长庚星”;拂晓的时候,它又在另外一个位置上,中国人叫它“启明星”。天越来越亮时,启明星就会越来越暗,直到最后看不见了。这就是李商隐所说的“晓星沉”。李商隐表面上是在描写“长河渐落晓星沉”,实际上他是在说什么?
子:他在说“我失眠了,到天快亮都没有睡着”?
父:对对对。我们中国人写人写事很含蓄,经常借写景色来写一个人一件事,写一种心情,一种感受。如果李商隐直接说“我睡不着觉,到深夜没有合眼,到天亮还没有合眼”,你觉得好吗?
子:不好,一点都不美!
父:我也觉得不美。还有一个问题,李商隐为什么睡不着觉?
子:前面说过的,他想家了。
父:他自己说“我想家啦”吗?
子:没有,他在说常娥想家。
父:他表面说常娥想家,实际上是说自己想家。这也是一种含蓄的表达。
……
未完待续……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8-7 16:3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