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4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09高考系列八——上海语文卷(附答案)—语文均分97.665

09高考系列八——上海语文卷(附答案)—语文均分97.665

200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4.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 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7分)
专家与通人
雷海宗
①专家是近年来的一个流行名词,凡受高等教育的人都希望能成专家。专家的时髦性可说是今日学术界的最大流弊。学问分门别类,除因人的精力有限之外,乃是为求研究的便利,并非说各门之间真有深渊相隔。学问全境就是一种对于宇宙人生全境的探讨与追求,各门各科不过是由各种不同的方向与立场去研究全部的宇宙人生而已。政治学由政治活动方面去观察人类的全部生活,经济学由经济活动方面去观察人类的全部生活。但人生是整个的,支离破碎之后就不是真正的人生。为研究的便利,不妨分工;但我们若欲求得彻底的智慧,就必须旁通本门以外的知识。各种自然科学对于宇宙的分析,也只有方法与立场的不同,对象都是同一的大自然界。在自然科学的发展史上,凡是有划时代的贡献的人,没有一个是死抱一隅之见的人。如牛顿或达尔文,不只精通物理学或生物学,他们各对当时的一切学术都有兴趣,都有运用自如的理解力。他们虽无哲学家之名,却有哲学家之实。他们是专家,但又超过专家;他们是通人。这一点总是为今日的一些专家或希望作专家的人所忽略。
②假定某人为考据专家,对某科的某一部分都能详述原委,作一篇考证文字,足注能超出正文两三倍;但对今日政治经济社会的局面完全隔阂,或只有幼稚的观感,对今日科学界的大概情形一概不知,对于历史文化的整个发展丝毫不感兴趣。这样一个人,只能称为考据匠,若恭维一句,也不过是“专家”而已。又如一个科学家,终日在实验室与仪器及实验品为伍,此外不知尚有世界。这样一个人,可被社会崇拜为大科学家,但实际并非一个全人,他的精神上之残废就与身体上之足跛耳聋没有多少分别。
③再进一步。今日学术的专门化,并不限于科门之间,一科之内往往又分化为许多的细目,各有专家。例如一个普通所谓历史专家,必须为经济史专家,或汉史专家,甚或某一时代的经济史专家,或汉代某一小段的专家。太专之后,不只对史学以外的学问不感兴味,即对所专以外的史学部分也渐疏远,甚至不能了解。此种人或可称为历史专家,但不能算为历史家。片段的研究无论如何重要,对历史若真欲明了,却非注意全局不可。
④今日学术界所忘记的,就是一个人除作专家外,也要作“人”,并且必须作“人”。一个十足的人,在一般生活上讲,是“全人”,由学术的立场讲,是“通人”。我们时常见到喜欢说话的专家,会发出非常幼稚的议论。这就是因为他们只是专家,而不是通人,一离本门,立刻就要迷路。他们对于所专的科目在全部学术中所占的地位完全不知,所以除所专的范围外,若一发言,不是幼稚,就是隔膜。
⑤学术界太专的趋势与高等教育制度有密切的关系。今日大学各系的课程,为求“专精”与“研究”的美名,舍本逐末,基本的课程不是根本不设,就是敷衍塞责,而外国大学研究院的大部课程在我们只有本科的大学内反倒都可以找到。学生对本门已感应接不暇,当然难以再求旁通。一般的学生,因根基的太狭太薄,真正的精通□谈不到,广泛的博通□无从求得;结果各大学每年只送出一批一批半生不熟的智识青年,既不能作深刻的专门研究,又不能正当地应付复杂的人生。近年来教育当局与大学教师,无论如何的善于自辩自解,对此实难辞咎。抗战其间,各部门都感到人才的缺乏。我们所缺乏的人才,主要的不在量,而在质。雕虫小技的人才并不算少。但无论作学问,或是作事业,所需要的都是眼光远大的人才。
⑥要作学问,二十岁前后是最重要的关键,这正是大学生的在校时期。品格、风趣、嗜好,大半要在此时来作最后的决定。此时若对学问兴趣立下广泛的基础,将来的工作无论如何专精,也不致于害精神偏枯病。若在大学期间,就造成一个眼光短浅的学究,将来若要再作由专而博的功夫,其难真是有如登天。今日各种的学术都过于复杂深奥,无人能再望作一个活的百科全书的亚里士多德。但对一门精通一切,对各门略知梗概,仍当是学者的最高理想。二十世纪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复杂最有趣的时代,今日求知的机会也可谓空前;生今之世,而甘作井底之蛙,岂不冤枉可惜?因为人力之有限,每人或者不免要各据一井去活动,但我们不妨时常爬出井外,去领略一下全部天空的伟大!
《大公报》(重庆版)1940年2月4日“星期论文”专栏

1.第①段中“死抱一隅之见的人”是指___________。(2分)
2.下列对第段中画线句的作用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表明作者在这之前已经从另外一个方面或角度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B.过渡到下文从学科内部细分的现状这一角度论证专家要注意全局。
   C.提示下文对专家在学科研究中要注重全局的论证深入了一个层次。
   D.强调作者对“历史专家”与“历史家”的区分,进一步反对只专一门。
3.第⑤段中作者认为造成“学术界太专的趋势”的原因是______。(不超过20字)(2分)
4.联系上下文,为第⑤段画线句选项填空,简述理由。(3分)
      (1)也  更   (2)既  又
   选项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
5.联系全文,概述培养“通人”的重要性。(4分)
6.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位,分析他为什么是通人。(不超过45字)(3分)
   鲁迅  朱光潜  马克思  爱因斯坦


[ 本帖最后由 家有考王 于 2009-6-20 11:58 编辑 ].

TOP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0分)
春声和春深
⑴我写过北国的春风。记述在冰雪沉睡的山沟里,忽然一夜间,呼啸咆哮,“卡卡”折枝,“砰砰”冰裂,沙石扑窗如机枪扫射,木头梁、柱、椽、檩“格拉格拉”如山神大虫冬眠初醒,伸腰伸腿,骨节作响……天亮起来一看,冰雪依旧,只是趴下来点贴近地皮。 
⑵春风告退。忽又从千里外,从沙漠,从戈壁起跑,跨栏一般生猛,跨越崇山峻岭,踢蹬起黄沙黄土,高天朦胧,太阳淡化……这样一而再三,麦苗才吐青,冰雪也还在角落里、背阴里、洼里坎里龇着白牙。 
⑶我服了。后来也爱了。说到爱,我又是江南水乡出身,那里的春风叫历代诗人写完了,不用也不能再写了,“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池塘生春草”的“生”字,“吹皱一池春水”的“吹皱”二字,都是千古赞为绝活,咱还噜嗦什么呢。这是做诗做文章的话。说到爱,却又是一番天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极好的诗句,不过我不爱。“随”字好,江南水乡的春风和春雨,是紧相随的,“潜”字好,“润”字好,“细”字更好,风也细雨也细。但“无声”二字惹翻了我的爱心。 
⑷我久居北国,有个弟弟久居北大荒。我们壮年时都不大思乡,俨然四海为家了。有回我问他,有没有偶然心动,念及家乡的时候?他思索。 
⑸我追问好比说一刹那?他说有。有时候炕上睡醒,不知身在何处,忽听屋顶“瓦背”阵雨扫过——沙、沙、沙……江南绝无炕,北大荒没有“瓦背”,有雨也不会“沙、沙、沙”。那是江南的春风春雨了,你说你没有思乡,那是故乡思念你了。你这个游子不但不知身在何处,还不知道童年永不离身。 
⑹我耳朵里不大出现弟弟的“沙沙”声,现在耳朵到了春天,到了雨天,到了黑天,都少不了“苏苏苏”。江岸“绿”,是苏苏“绿”的。春草“生”时,春风“吹皱”时,“随”时“潜”时“润”时,都必定苏苏响。好好听吧,幼苗拔节,童年拔长,那也是苏苏响着拔上来的。那是故乡故土的呼叫。 
⑺这是春声。
⑻北京俗话说:“春脖子短”。意思还是“春短”,中间加个“脖子”,妙!杨树刚上叶子,柳树刚吐絮,桃花“暄”,杏花“旧”,都才看见就暴热起来了。 
⑼我问久居北大荒的弟弟,江南老家的春天怎么样?他立刻回答很长,长到过不完的样子。亏他说得出来,只一个长字。故乡的遥远,童年的朦胧,春天的深沉,无意过筛过箩却过了,无心淘洗也梦游一般澄清提纯了。只落下一个字:长。我疑心这一长字是思乡的单相思,不一定实际。写信去问一位蛰居家乡的小伙伴,他在做机修生活。回信来了,说只觉得做生活手冷,快点热起来好。可见实际长还是长的。手冷希望快点热起来,那是一个老手艺人的话。
⑽少年时候我们没有这种想法,那手总是热的:“大地春如海,男儿国是家。龙灯花鼓夜,长剑走天涯。”那时候我们喜欢这样的诗。现在敢说经历了沧海桑由,细细想来敢说春深如海。只有海的意味深长,才包罗万象,一个浪花冷一个浪花热,这个手冷那个手热,都不过是浪花中的泡沫。“春深如海”,在诗里文里看得多了,也看俗了。其实这个“深”字好,“深”字也就是弟弟说的“长”字吧,不过也还有不同。 
⑾少年时正是战争岁月,我在乡下跑来跑去。花花草草没人管,没有人理。淡淡的阳光,蒙蒙的细雨。阳光只管照,细雨只管下,谁也不理谁,忽然,山坡上映山红开了,人走不到的石头岩上开了,人走来走去踩得稀烂的黄泥路边也开了,牛羊吃草的坡上开了,水泥坟圈石头坟坛那里拱着水泥拱着石头开了。江南也有大晴天,单薄的映山红当天发干,再晒一天,减色。晒上三天,山上残红映不成了。可是江南春天的细雨,不等阳光收走,自会蒙蒙一片。映山红一挂上针尖般大的水珠,全副精神又出来了。时雨时晴,同时雨同时晴,晴雨没有休时,映山红没有休日。这是长了。 
⑿在艰难的岁月,我在北国风沙里,遇上个外国风景油画展。我没有多少兴趣,匆匆一走而过。忽然,我被吸引了,站住了。那画灰蒙蒙,细雨看不见,可又扑面。一道漫坡,坡头一圈矮矮围墙,墙里有些石头堆。坡下边有两头牛,边吃草边瞌睡,牛毛上当挂着针尖水珠,要不,怎么朦朦胧胧。我在草地上找红色,也朦胧似有似无,我认定是有,还是映山红。 
⒀我看见了少年时代,看见了“龙灯花鼓夜,长剑走天涯”。看见了老手艺人,手冷望天。在艰难的风沙里,忽然看见了想也想不起来的故乡的春天,又朦胧看不透,看不透又盛得住一生所有的思念。 
⒁这是春深了。
7.第⑴、⑵段画线部分都用了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____________。(2分)
8.第⑸段中画线句的含义是____________。(2分)
9.对本文分析正确的两项是(6分)
  A.拟声词“沙沙沙”和“苏苏苏”的不同表明作者听觉更细致人微。
  B.作者对“润物细无声”的欣赏为下文描述春声作了感情的铺垫。
  C.作品叙述杨柳桃杏时暗含时光的流动,表现北京“春脖子短”。
  D.写“手冷”和“手热”的用意在于揭示岁月已经改变了人生处境。
  E.“春长”和“春深”一动一静彼此呼应,衔接巧妙而且结构严谨。
  F.本文结尾意味深长,空谷回音中留给读者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10.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分析第⑾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映山红的。(3分)
11.作者从“春声”写到“春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2.本文与《故都的秋》都写了南北景象,其用意各不相同,请加以评析。(4分)
.

TOP

(三)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其为人也,___________,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七则》)
    (2) _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3)分野中峰变,___________。(王维《终南山》)
    (4)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5)俶尔远逝,___________,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6) ___________,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7)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杜牧《赤壁》)
(8)不薄今人爱古人,___________。(杜甫《戏为六绝句》)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
早兴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①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①觉:醒。
14.白居易,字乐天,号________。(1分)
15.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用“晨光”与“开门鼓”交代时间之早。
    B.颔联以犬和鸟的表现描绘清晨兴旺之景。
    C.尾联“乡梦不多成”呼应“心空”,点明主旨。
    D.本诗语言浅显平实,给读者清新自然之感。
16.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画线句。(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2题。(17分)
沈周
    ①沈周,字启南,长洲人,工诗善画。年十一,游南都,作百韵诗,上巡抚侍郎崔恭。面试《凤凰台赋》,援笔立就,恭大嗟异。及长,书无所不览。文摹左氏,诗拟白居易、苏轼、陆游,字仿黄庭坚,并为世所爱重。尤工于画,评者谓为明世第一。
    ②郡守欲荐周贤良,周决意隐遁。所居有水竹亭馆之胜,图书鼎彝充牣①错列,四方名士过从无虚日,风流文彩照映一时。奉亲至孝。父没,或劝之仕,对日:“若不知母氏以我为命耶?奈何离膝下。”居恒厌入城市,于郭外置行窝,有事一造之。晚年,匿迹惟恐不深,先后巡抚王恕、彭礼成礼敬之,欲留幕下,并以母老辞。
    ③有郡守征画工绘屋壁。里人疾周者,入其姓名,遂被摄。或劝周谒贵游以免,周曰:“往役,义也,谒贵游,不更辱乎!”卒供役而还。已而守入觐,铨曹②问日:“沈先生无恙乎?”守不知所对,漫应日:“无恙。”见内阁,李东阳曰:“沈先生有牍乎?”守益愕,复漫应曰:“有而未至。”守出,仓皇谒侍郎吴宽,问:“沈先生何人?”宽备言其状。询左右,乃画壁生也。比还,谒周舍,再拜引咎。索饭,饭之而去。周以母故,终身不远游,以正德四年卒。
[注]①牣:满。②铨曹:吏部官员。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漫应日(       )    (2)宽备言其状(      )
18.下列句中加点字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父没,或劝之仕            B.卒供役而还
C.故患有所不辟也            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19.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周以母故                  B.饭之而去
       而告以成功                    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C.评者谓为明世第一          D.人其姓名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20.把下列句子解释成现代汉语(6分)
    (1)里人疾周者,人其姓名,遂被摄。
    (2)比还,谒周舍,再拜引咎。
21.第③段详写了郡守对沈周态度的变化,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2分)
22.联系全文,简析沈周隐逸的原因。(3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3—27题。(12分)

南方号桂海,秦取百粤,号曰桂林。桂之所产,古以名地。今桂产于钦、宾二州,蜀亦有桂。桂之用于药,尚矣,枝能发散,肉能补益,二用不同。桂性酷烈,易以发生,古圣人其知之矣。桂枝者,发达之气也,质薄而味稍轻,故伤寒汤饮,必用桂枝发散。肉桂者,温厚之气也,质厚而味沉芳,故补益圆散,多用肉桂。今医家谓桂年深则皮愈薄,必以薄桂为良,是大不然,桂木年深愈厚耳,未见其薄也。以医家薄桂之谬,考于古方桂枝肉桂之分,斯大异矣。又有桂心者,峻补药所用也。始剥厚桂,以利竹棬曲,刮取贴木多液之处,状如绖带,味最沉烈,于补益尤有功。桂开花如海棠,色淡而葩小,结子如小橡子,取未放之蘂干之,是为桂花,宛类茱萸,药物之所缓,而食品之所须也。种桂五年乃可剥,春二月、秋八月,木液所剥之时也。桂叶比木樨叶稍大,背有直脉三道,如古圭制然,因知古人制字为不苟云。

23.写出以下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取未放之蕊干之(    )       (2)因知古人制字为不苟云(    )
24.与“桂之所产,古以名地”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2分)
    A.因是桂的产地,自古以来就有名了。  B.因是桂的产地,古时就把桂作地名。
    C.桂出产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是地名。  D.桂出产的地方,古时候就是个名胜。
25.画浪线部分介绍桂叶运用了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2分)
26.联系全文,概括桂的功用。(不超过12字)(2分)
27.以画横线的句子为例,简要说明本文科学性和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4分)
二  写作70分
28.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形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

TOP

200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  语文试卷
答案要点及评分参考
一  阅读80分
(一)(17分)
1.(2分)只关注自己的研究方向、方法与立场的人(程度1分,关注点1分)
2.(3分) D
3.(2分)大学轻基本课程,求专精与研究的美名(一点1分)
4.(3分)  (2)  “真正的精通”与“做深刻的专门研究”照应,“广泛的博通”与“正当地应付复杂的人生”照应,根据后者的并列关系可以判定;作者主张要“广泛的博通”,“真正的精通”虽然程度较深,却不是作者要强调的,据此判断。(选项1分,答对一点理由即得2分) 
5.(4分)培养“通人”,有利于追求学问的全境,有利于做一个“十足的人”,有利于青年的长远发展,也符合二十世纪的时代需求。(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
6.(3分)例: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哲学领域有杰出贡献,在数学等领域也有独到发现,
所以他是“通人”。(一点2分,两点3分)
(二)(20分)
7.(2分)北方冰雪的野性特点以及在春风中消融的过程(答对一点即得2分)
8.(2分)作者认为弟弟表面上没有思乡,而潜意识里是思乡的(一点1分)
9.(6分)C F(一项3分)
10.(3分)空间上,作者选取多个地点,强调无论何处映山红都能绽放着;时问上,作者
写出了映山红从盛到衰,再到盛开的多次反复的过程,突出映山红开放时间之长。(一点2分,两点3分)
11.(3分)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少年生活的怀恋,也暗含报国之情和憧憬未来之意。(一点2分,两点3分)
12.(4分)本文描述北国之景为衬托江南故乡风情的美好,更好地抒发思乡之情;《故都的秋》以江南景象反衬出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喜爱。(一点2分)
(三)(6分,写对一空给1分;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发愤忘食  (2)所以游目骋怀  (3)阴晴众壑殊  (4)暮霭沉沉楚天阔  (5)往来翕忽  (6)横看成岭侧成峰  (7)铜雀春深锁二乔  (8)清词丽句必为邻
(四)(8分)
14.(1分)香山居士
15.(3分) B
16.(4分)“新脱冬衣”以动作暗示季节更替;“体乍轻”写出猛然问的轻松感受;“乍轻”呼应“新脱”,描写入微,抒发了诗人切身感受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一点1分,语言1分)
五)(17分)
17.(2分)(1)随便  (2)详细(各1分)
18.(2分)B
19.(2分)C
20.(6分)(1)有憎恨沈周的乡人,把他的姓名列入(画工的名单),于是(他)被传唤(去画壁)。(得分点:定语后置、疾、摄)    (2)等到回来,(郡守)前往沈周家拜访,叩拜两次,主动承担过失。(得分点:比、谒、引)
21.(2分)从侧面衬托沈周影响之大和为人宽厚(一点1分)
22.(3分)沈周厌入官场,素爱山林,欲行孝道。(一点1分)
(六)(12分)
23.(2分)(1)使……干燥  (2)草率(各1分)
24.(2分)B
25.(2分)先作比较说明桂叶的大小,再用数字介绍叶脉的数量,准确清晰地说明了桂叶的形状(对一点即得1分)
26.(2分)桂能人药,又可食用。(各1分)
27.(4分)这两句用近似对称的句式强调了桂枝、肉桂的特性及药用价值的不同,又用“必”和“多”等词语从程度上准确地说明了二者药用上的差异,既有文学性又有科学性。(一
2分)
二  写作 70分
28.评分标准
一类卷(63—70分)基准分67分
    准确理解材料,角度恰当,立意深刻,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有新意,有文采。
二类卷(52—62分)基准分57分
    理解材料基本准确,角度较晗当,立意较深刻,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39—51分)基准分45分
    尚能理解材料,角度尚恰当,立意一般,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感情尚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
四类卷(21—38分)基准分29分
    偏离材料,角度或立意不当,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
五类卷(20分以下)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
    (1)脱离材料。(2)文理不通。(3)全文不足400字。
说明:
    (1)未写题目扣2分。(2)错别字1个扣1分,至多扣3分。(3)标点错误多,酌情扣分。(4)文面不整洁,酌情扣1—2分;文面整洁美观,酣情加1—2分。
.

TOP

第一次坐沙发,还是考王家的沙发,激动啊。
今年的题目有点意思,估计自己也只能勉强混个及格了。 .

TOP

几个还不错的。我都不敢做。.

TOP

看也不敢看!.

TOP

我啊伐敢看....

TOP

汗答答滴 .

TOP

画线部分都没有画出,哈哈.

TOP

今年上海卷的材料作文对理解的要求蛮高的.估计出不了满分作文..

TOP

回复 4#家有考王 的帖子

阅读理解的部分,抠得很细呀,要扣准标准答案,不容易。

另外,第6题的“通人”,答“谁也不是”的,会得分吗?.

TOP

回复 12#shumi1 的帖子

不会得分。
阅读理解要扣准标准答案会禁锢学生思想。
其实,恩格斯在数学上的造诣好像要超过马克思。.

TOP

引用:
原帖由 家有考王 于 2009-6-16 08:27 发表
不会得分。
阅读理解要扣准标准答案会禁锢学生思想。
其实,恩格斯在数学上的造诣好像要超过马克思。
在GRE考题中,你能很好地说出“谁也不是的”,或许能得高分。中国学生不太允许有批判性思维。当然,来来实施、毫不犹豫回答“马克思”的,日后也可能做一篇马克思不是通人的博士论文并高分通过。.

TOP

本主题很荣幸地收获7个鸡蛋.

TOP

回复 13#家有考王 的帖子

还是爱因斯坦更靠谱些。  理由
个体生存能力:E是大学教授,全家衣食无优;M据说生活拮据,属于“啃友族”
学术造诣:E的成就举世公认,对自己的学术偏差也勇于纠正,富于道德责任感(后期反核);M的观点,毕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不卖帐的人多得是,况且,他对于不同观点者,喜欢口诛笔伐.

TOP

M的观点不卖帐的人多得是,现在倒是西方思想界更加关注。
E对生物、化学有研究、有建树吗?
通人似乎是指跨界的建树或成果,比如,社会科学and自然科学。.

TOP

回复 15#家有考王 的帖子

是点错地方了吧.

TOP

回复 18#都都妈 的帖子

七个十全大补丸!.

TOP

上海高考语文均分97.665

上海高考语文均分97.665

09上海高考作文均分48.89略低于08年 
16日,本市高考作文阅卷结束。和去年相比,今年作文总体情况比预想的好,均分略低于去年,一类卷的数量超出以往。不过,针对今年高考作文无满分卷的现象,多位中学一线教师提出了异议:即使是名作家的作品,也会有病句,也会用词不准,阅卷老师没必要对学生的作文过于挑剔。 

  专家介绍,今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出发点是反对套题、反对抄袭。从今年高考阅卷情况看,这两点目标都已达到。今年高考作文,只要能和材料进行对话,引用部分材料内容,能联系材料写的文章都可以,不能完全脱 
离材料写文章。 

  《有法无式》、《一起叫的狗》、《剑走偏锋的艺术》、《非道》、《硬币岂只两面?》、《尘世中的梦想(记叙文)》、《小论“奇”》等一系列高考作文均获得68分、69分高分,这些文章不仅有思想、文章的论证也非常严谨。参加今年高考阅卷的老师表示:今年的高考优秀作文很多,获得66分以上的一类甲等的高考作文比往年多很多,令人遗憾的是,最终没有一篇高考作文获得满分。 

  此外,今年也未出现零分作文。阅卷老师介绍,零分作文和交白卷是两个概念,今年也有极少部分考生交了白卷,但因为文章本身问题而被批为零分的作文没有。 

  据透露,阅卷中曾有一篇作文一度被评为满分,考生的文采很好,书法极漂亮,很可惜作文当中有一个错别字,根据“每错一个字扣一分,上限三分”的阅卷新规,这篇作文最终被判为69分。往年标准则是“每三个错别字扣一分,上限五分”。 

  总体来说,今年作文均分相比去年略有下降。去年的作文平均分是49.02,今年作文平均分是48.89分。今年的高考语文均分则为97.665。阅卷老师表示,今年各层次作文卷分布较均匀,二类卷也比往年有所提高,三类卷则减少不少。“以前有些普通阅卷老师较难把握阅卷标准,而三类卷的分数就是保险分;今年的作文题开放度较大,阅卷老师不必为作文是否跑题偏题太费脑筋,可以更深入地评阅作文。” 

  虽然今年的高考作文阅卷不预设主题,阅卷老师完全可以跟着学生的观点、角度来评判,但还有一些作文因为偏题而被打为四类卷或三类卷下,这些作文往往不是偏了材料的题,而是自己作文的论据偏离了自己的观点,将多种新鲜事件堆砌在一起,没有为作文的主旨有效服务。 

  对于套题现象,阅卷老师也哭笑不得,不少考生套用了区县模拟考的作文,长宁区的《大道至简》、徐汇区的《半的哲学》、卢湾区的《安与不安》等模拟卷作文均遭套用,“其实阅卷老师都来自各区教研室和各中学,对于这些模拟卷作文题相当熟悉,考生简直是往枪口上撞。”今年的作文是材料作文,比话题作文难套,套题带来的后果就是生搬硬套,非常牵强,这类作文往往被评为四类卷。.

TOP

引用:
原帖由 家有考王 于 2009-6-16 08:33 发表
本主题很荣幸地收获7个鸡蛋
怎么回事?这样的帖子也会被扔臭鸡蛋?.

TOP

回复 21#春笋逢春雨 的帖子

也可能是点错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家有考王 于 2009-6-20 12:04 发表
也可能是点错的。
加10朵花上去.

TOP

撒花10朵 .

TOP

这样公益的事情应该得到花花,一路送花.

TOP

回复 15#家有考王 的帖子

考砸的BB泄愤呢!.

TOP

回复 25#云雀 的帖子

兼收并蓄。.

TOP

回复 27#家有考王 的帖子

对你的帖子偶也兼收并蓄哦.

TOP

回复 20#家有考王 的帖子

97.665,换算成百分制,65.11分,还可以么.略低于去年,难度与去年基本持平.看来高考语文的平均分是在65分左右.明年可能也这样的..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