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游记] 重庆

重庆

自从重庆成为直辖市后,其政治地位的提升不言自明,在旅游市场上,重庆的人气也聚集了不少,以前去过成都、峨嵋山的我,也把目光眇向了这个山城雾都。

       出发之前的功课当然是不可缺少的,携程上游记攻略扫了一遍,对重庆有了大致的了解,结合自己的时间和爱好排了一下行程,在此留下一点文字,既是日后回忆重庆之行的佐资,也希望能给打算前往这个西南重镇的朋友提供一点参考。

       上海飞往重庆的航班均在浦东机场,如果计划得早的话,可以订到2-3折的特价机票,春秋航空甚至有99元的促销机票,但机会很少,通常来回千元之内的三折机票也算不错了。由上海飞往重庆需要2个半小时,回来要快一点,两个小时刚过就开始下降了,据说这是风向的关系,不过也好象应了“归心似箭”一说。

       重庆的气候比上海要略热一点,冬季和早春季节比较多雨水,又处山城,雾气很重,很少看到太阳。所幸我们去的那几天,除了到达当天晚上飘了点蒙蒙细雨外,剩下的几天都出了太阳,因此兴情也都不错。
   
       因为重庆有朋友在,所以接机和订酒店也没有太多操心,不过这些在携程上已经有很详细的介绍,大家可以根据各自的喜好和预算来安排。我们入住的酒店位于渝中区,顾名思义,就是重庆(“渝”是重庆的简称)的中心城区,从地图上看,嘉陵江和长江好象喇叭口,交汇于两江口,而渝中区就是位于喇叭口的那个半岛,特殊的地理位置注定了这里的繁华,解放碑、朝天门、洪崖洞、两江索道均在这个区域,不过偶尔也能见到老城区的影子,那些独立于山崖上的老屋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半个世纪前(也许更久)的历史。
我们在重庆的第一顿晚餐是在赫赫有名的“陶然居”吃的,作为全国餐饮特色饭店,应该说还是名副其实的,菜的口味不错,服务也还到位,绝对值得一去。就是我们去的解放碑分店位于一座大楼的7楼,不是在街面上的。由于经济不景气,原本就不是很大(这是和上海的一些大型餐饮店比较)的店堂里面,就座率竟然只有一半,据友人说,这里以前都是排位等座的,看来举国上下,各行各业受此次经济危机的影响都不小。晚餐后我们去了附近的解放碑,但由于下起了小雨,路上的行人和游客都脚步匆匆,根本无法领略到这个“重庆之窗”的意境,所以也就早早地回酒店歇息了。

        第二天的行程是去参观重庆地区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从陈家坪长途汽车站坐了将近两个半小时的大巴(先是走了约一个小时的高速公路,然后走的都是国道,需停靠若干小站),到达了大足老车站,路上邻座的当地人大致作了向导,和我在携程上了解的基本相同:大足的石刻分布较多,但主要是集中在宝顶山和北山,由于我们当天要返回市区,所以就选择了旅行团必到的宝顶山。到宝顶需要到新车站乘中巴车,从大足老车站到新车站可以做当地小巴(每人1元)或者黄包车(每次3元),但为了节省时间我们花30元包一辆了出租车,从山门到宝顶石刻的入口处都是吃饭和出售纪念品的店、摊,这也是所有旅游风景区共有的,有时间和感兴趣的话,也有一些不错的石刻艺术品。

        对了,写到这,提一下当地人的称呼,我去买长途车票的时候,售票员问我:“老师,去哪里?”,当时我一纳闷,她怎么称呼我“老师”,难道我的气质象老师吗?当时也没有多想,就马上说去大足,付了钱就去乘车了。等到了大足,在通往石刻入口处的路上,两旁的摊贩也都在喊“老师,来看看吧,带点纪念品回去嘛!”,我这才觉得是理解错了或者根本就是听错了,后来问了友人,才知道当地人都是以“老师”称呼对方的,就象我们上海叫“师傅”是一个道理。买好宝顶的门票(每人80元),跟着一个旅游团我们开始了宝顶石刻的参观游览,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讲解,只是在这个园子里转一圈,拍拍照,有个二十来分钟也就够了,但是导游在每个石刻前都会娓娓道来其由来或者含意,让我们对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肃然起敬,也对这片石刻的牵头人(其职能更甚于张艺谋之于奥运开幕式)敬仰万分。

        一圈走下来,最大的收获就是受了一次佛教的洗礼,这些形象各异,巧夺天工的石刻大多都是宣扬为人之道,劝人为善,实在是应该让那些贪官污吏来受受教育。在景区的最后,有几个尚未完工的石刻,光秃秃地留在那里,导游小姐讲了三种迥异的说法,分别是:
1.整个石刻群历时70多年,那个牵头人把毕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了这片石刻,但随着他的西归,再也没有第二人来继承这一事业,留下的是遗憾;
2.石刻雕刻的时代是南宋时期,由于蒙古入侵,工匠纷纷逃逸,战乱阻碍了艺术,留下的是荒凉;
3.在大功告成之际,为了向后代世人展示工匠们的艰辛(都是在天然的石壁山崖上雕刻),把原始的形态保留下来作为证据,留下的是辉煌。
以上三种说法,究竟哪个是事实,估计很难考证,只能仁智各见,由后人纷说了。

         走出石刻景区,看看时间只有三点不到,我们就搭乘小巴(每人3元)下山到新车站,然后转1路公共汽车(起点就在新车站门口,终点站就是老车站,车票1元,如果时间不赶,非常方便),到老车站坐大巴回重庆。回程就是来的路线,一站站地小城镇走走停停,最后回到了市区。不过我们出发的时候是在陈家坪上的车,回去的时候我们没在那里下,而是坐到了下一站,也就是终点站菜园坝(火车北站),因为重庆的友人在那里接我们,然后前往南山观赏著名的重庆全景。

         我们从火车站出发,一路经过重庆长江大桥,来到了位于南岸区,素有“重庆之肺”之称的南山。其实重庆的人口也不少,渝中区是商业中心,更多的是居住在南岸、沙坪坝等地带,也许是周末,我们开车经过的路上,一派热闹的景象。驱车将近一个小时,我们来到了南山餐饮一条街,这里以“泉水鸡”而闻名,每到周末,不少重庆市民就会举家或者结伴而来,找个渡假村住下,吃吃饭,打打牌,娱乐休闲度周末。而这条餐饮街就是人气旺盛的吃饭去处,好比上海的黄河路,一家家生意红火,人头攒动,不少饭店楼上就是经济旅馆,为食客提供了方便,特别是开车的司机也可以开怀畅饮了。这里要提一下重庆的“山城啤酒”,口味非常清醇,度数也不高(只有9度),最适合酒量浅的朋友斟饮,不过这个牌子有新老之分,我喝的是老“山城”。我们点了最出名的“泉水鸡”,据说是喝山泉水的土鸡,绿色食品,但由于辣味太重(我们已经关照过微辣),只吃了两筷子;倒是另外一个红烧野兔味道着实鲜美,被我们一扫而光。
酒足饭饱,我们驱车前往南山最著名的景点——“一棵树”,这是俯瞰重庆全景的最佳观景台,很多重庆明信片的取景就是出自此处。夜色下,渝中半岛被万家灯火勾勒出一幅错落有致的立体山水画,非常具有诗情画意。

          从“一棵树”出来,我们就驱车回酒店,途中经过“洪崖洞”,由于已经晚了,很多店铺都已经打烊,我们打算第二天白天再来。不过晚上的“洪崖洞”别有一分宏伟的气势,红色的灯光加上吊脚楼的建筑群仿佛令人觉得来到了苗寨山村,又或者回到了“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年代。由于晚上大多数店铺已经打烊,只有一些餐饮和娱乐场所还在营业,因此我们只是拍了一些外景的照片就回酒店了。
第三天我们的行程是重庆市区游,早上我们驱车前往红岩村,参观渣滓洞旧址。一路上,沿着江边(嘉陵江)一路开去,两岸风光尽收眼底。红岩村的所在地沙坪坝区聚集了好几个重庆的大学院校,我们看到了不少大学生三三两两地行走在街道两旁,而更多的是前来接受爱国主义的中小学生,一群群地乘着旅游大巴而来,在老师的带领下前来参观。这里有必要提一下,因为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所以都不收门票,不过由于几个景点(红岩烈士纪念馆,白公馆,渣滓洞,小萝卜头遇难处等)比较分散,景点有电瓶车服务,这个是要收费的。还有不少旅游小巴在兜揽生意,20元一人,不过好象很少有人乘,估计来看先烈的人们都很虔诚的吧。

       我们只选择去了渣滓洞一处,不大的一个院落里面满是参观的人流,在这个国民党关押政治要犯的地方,三步一哨,五步一岗的痕迹依稀可见;院墙上的攻心文字可谓费尽心机;行刑室里生锈的刑具震撼着人们的心灵;阴暗狭小的牢房让人不由地对革命先烈肃然起敬;站在当年先辈们成功逃逸的狱墙边,仿佛时光回到了六十多年前,脑海中不禁浮现出电影里面的场景:枪林弹雨中,前仆后继的英雄们浴血冲出了牢笼,获得了自由……

       从渣滓洞出来,我们到了下一个目的地——磁器口古镇。这个嘉陵江上游的码头可以说是重庆的雏形或者缩影,人流如梭的古镇老街上,商铺鳞次栉比,在这里可以买到各式重庆特产,如张飞牛肉、陈麻花,怪味胡豆啦,也有各式小吃,如特色鸡杂,毛血旺,凉粉等(要能吃辣才行)一饱口福。我们也在这里采购了一些特产,都是带给上海的亲戚朋友同事的,然后就找了一家餐馆简单的吃了顿午饭,在吃午饭的时候,我在菜里吃到一不知名的食材,就问当地友人,他的回答竟然是“生姜”,在我的脑海中,姜只不过是调料而已,平时根本无法下咽,而原来姜在嫩的时候是这么得好吃,怪不得俗语说“姜还是老的辣”,一点不错。回头想想,这个道理就好比竹笋可以入菜,而竹子只能用来做建材一样。

      吃完午饭,我们就回市区,去了昨晚没有游览的“洪崖洞”。白天的“洪崖洞”没有了夜色中的壮观,但是多了一份热闹。不过,这里生意红火的是各式口味的餐饮以及特色土产店铺,原来出名的“洋货街”则惨淡经营,由于人气极度低靡,很多店面都已撤走,冷清的场面令人无意驻足。听说“洪崖洞”项目的开发商只能靠着那些餐饮和土特产店铺的租金勉强维持还贷,可见商海风险,无处不在。
从“洪崖洞”出来,重庆的友人有事要处理,就和我们暂别,约好吃晚饭的地方,余下的时间我们自由活动。早在来重庆之前,我就打算好抽时间去乘过江缆车(有长江和嘉陵江两条索道)和重庆轻轨(二号线),前者由于两江处于枯水期而放弃,因此自由活动的时间当然就用来坐轻轨咯。这里发生了一个小插曲,让我们领略到了山城的含义:友人开车把我们放在了一个轻轨车站下面,看到头顶的车站,我们心想没有问题了,就和友人分手道别。可不曾想,虽然能看到车站,就是找不到电梯或者楼梯上去,忙问了一个路人,这才知道,根本无法直接上去乘车,必须要绕一大圈,爬到半山腰的位置才能进入车站。这样的话,起码要15-20分钟,倒不如往前走,大概10分钟左右就是另外一个车站。于是我们往前走了约5、6百米,果然有个轻轨车站。坐轻轨的经过就不罗唆了,无非是在空中能够俯瞰重庆的景色,不过在乘坐过程中,我还是发现了重庆轻轨与众不同的地方:
1.既然是山城,那么轻轨穿越一段山体隧洞,自然不稀奇。可是轻轨从一栋楼房中间穿心而过,接着又同样穿过相隔不远的同一小区的另外一栋楼房,那可真是重庆轻轨独一无二的地方。
2.在常人脑海中,轨道交通都应该是两条铁轨的吧。但重庆的轻轨却是单轨,通过仔细地观察,可以发现其实每辆轻轨都在两条平行于地面轨道上运行,只不过垂直方向只有一根轨道支撑而已。正因为这个独特的设计,节省了大量空间,可以使得在重庆这个建设难度极大的山城,也同样拥有轨道交通。

       按照网上的路线,我们坐到动物园折返,到临江门下来,然后步行前往朝天门码头,这个著名的长江船运码头,也是重庆的代表性地点之一,在历史上有着其不可磨灭的地位,至今仍在一如既往地运营着,只不过随着民航及铁路的日益崛起,有点没落的味道。突兀的亲水平台上,不少当地的市民在放着风筝,和众多我们这样的游客或驻足观望,或拍照留念,或坐下小憩,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公益和观光场所。在朝天门码头广场逗留了一会,又到了晚饭时分,我们就去了和友人约好的饭店。来了重庆这两天,都没有吃过赫赫有名的重庆火锅,因此这天的晚饭就是在一家火锅店吃的。走在重庆的大街上,不时可以看到火锅店或者广告招牌,诸如:秦妈、德庄、齐齐、家福等等连锁字号。我们那天就在友人家附近的家福火锅用餐,幸亏我们事先订了座,才一眨眼的功夫,门口就排起了等位的队伍。象这样的火锅店遍布重庆的大街小巷,可见重庆人对于火锅的钟爱程度。在重庆吃火锅,锅底大多点红汤,不吃辣的是少数,所以点鸳鸯锅底的反而要加收锅底费,且不象上海的鸳鸯锅是对半分,而是里圈白汤,外圈红汤,由此可见吃白汤的人少之又少。不过尝过红汤后,觉得还是红汤味道好,只要不吃到花椒,就不会太辣。即便如此,一顿火锅下来,我就用去两包纸巾,不过还是让我领略了一番重庆火锅的风味,很值。

       最后一天的行程我们是去泡温泉,听重庆的朋友说,重庆的温泉资源丰富,大大小小的温泉有不少,我们最后挑选了《中国地理》杂志所评的第二美的温泉---“统景温泉”。这里说句“事后诸葛”的话,如果没有自备车的话,也不跟旅行社的话,最好不要背包前往。“统景温泉”地处偏远,山路坎坷,我们从市区出发,花了将近三个小时才抵达。好在风景确实优美,也不枉我们舟车劳顿。当我们几个趟入泳池般大小的温泉,面对着幽静的山峰,那股惬意油然而起,为什么称作“第二美”的温泉就不难理解了。不多久,旅游大巴送来了一批观光游客,马上取而代之的一片欢快的场景,好比是夏季的水上乐园。我们赶紧去了室内的池子,不过这就和一般的浴场大同小异了。景区里有个造波池,要每天下午三点以后开始造波,因为我们是下午回上海的航班,所以在景区里简单用了餐,就去机场了。

       短短几天的游程,让我们对重庆留下了美好的回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还有一些景点没有去成,譬如:“武隆天坑”,“小三峡”,不过留点遗憾也不错,我们计划下次从重庆坐船,一路游玩到武汉,再飞回上海。让我们憧憬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附件

庄严又富有特色的大礼堂.JPG.JPG (184.8 KB)

2009-6-6 11:41

庄严而富有特色的大礼堂

庄严又富有特色的大礼堂.JPG.JPG

随处可见的穿楼天桥.JPG.JPG (227.51 KB)

2009-6-6 11:41

随处可见的过街天桥

随处可见的穿楼天桥.JPG.JPG

大足石刻的代表照.JPG.JPG (248.88 KB)

2009-6-6 11:41

大足石刻的标准像

大足石刻的代表照.JPG.JPG

夜色中的洪崖洞.JPG.JPG (115.79 KB)

2009-6-6 11:41

夜色中的洪崖洞

夜色中的洪崖洞.JPG.JPG

一根轨道的轻轨.JPG.JPG (175.02 KB)

2009-6-6 11:41

一根轨道的轻轨

一根轨道的轻轨.JPG.JPG

青山环绕的露天温泉.JPG.JPG (226.45 KB)

2009-6-6 11:41

青山环绕的统景温泉

青山环绕的露天温泉.JPG.JPG

TOP

温泉好漂亮,令人向往,是哪个温泉啊?.

TOP

回复 2#pipidan365 的帖子

《中国地理》杂志所评的第二美的温泉---“统景温泉”.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3#西西姆妈 的帖子

文章和图片上都有介绍是统景温泉,我光被照片美景吸引了,没有注意到啊,不好意思啊,呵呵。

西西姆妈辛苦啦,再顶一下。.

TOP

端午刚去过,真是休闲养老的好地方。消费低,TAXI起步价5元。最贵一次从解放碑到渣滓洞也不过30几元。白天爬爬南山,在嘉陵江上喝喝茶,晚上在南滨路看着两岸美丽夜景吃吃火锅。准备冬天再去泡温泉。.

TOP

都快想不起那个“大礼堂”了,在那里看了生平第一次现场看芭蕾剧“白毛女”。
重庆的雨都是晚上下,白天停的,即便白天下雨,也是不须打伞的那种,所以去重庆旅游,不需要带雨具。巴山夜雨是说的这个吧。

对重庆印象深刻的,与其他地方有极大的不同:
棒棒
擦皮鞋

缆车及索道(到现在我还是分不清两者的差别)
两路口的亚洲第一长扶梯(是第一还是第几?忘了)
没电梯的高层楼房
马路上没自行车道(有的地方有,渝中区应该没有)
渣滓洞的文字(长官看不到、想不到、听不到、做不到的,我们要替长官看到、想到、听到、做到)
堵车极严重,不知现在还是不是这样
重庆的市区夹着农村,似乎也是一个特色。


真快,十年多了,很想去看看。

[ 本帖最后由 彤彤妈妈 于 2009-6-10 12:50 编辑 ].

TOP

回复 3#西西姆妈 的帖子

那第一美的温泉是哪一个?.

TOP

回复 8#make妈妈 的帖子

这个我也不清楚。这也是书上这样介绍的。.

TOP

勾起了偶在重庆的4年回忆。。。.

TOP

我已经有15年没回重庆了,那时最著名的商业街就是解放碑!.

TOP

“武隆天坑”
就是这几天在抢险的地方啊.

TOP

回复 12#格格妈 的帖子

是滴,所以说“无限风光在险峰”嘛。.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