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佛教] 佛法要在入世中修持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佛法要在入世中修持

盛噶仁波切心得

    佛教的教义本质就是入世的,而不像很多人理解的“遁入空门”、不理世事的。如果这样,我们又怎么能做到普度众生?佛法,从来不是在一间小屋子里,冥思苦想就能参悟的。

    对于信仰,世间有不同的见解。很多人认为,有信仰也是活一辈子,没信仰也照样活一生。对这样的观点,我们能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进行探讨,比如说社会学的、哲学的、心理学的,应该说,在各种各样的方面,都曾有学者研究过。

    对于我来说,我觉得这样的观念是将信仰和生活割裂开的认识。很多人的想法就是这样的,有信仰也叫生活,没信仰也能生活。同时,我也发现在生活中,的确也存在这样一部分人,他们有信仰,也在坚持为自己的信仰做些什么,但是,他们所做的就是心里面在想,在净化自己的内心,却没有在生活的层面上用自己的信仰指导自己的行为。对于这部分人来说,信仰和生活也是割裂的。其实,这与没信仰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的。

    世界上有几大宗教系统,也有其余的科学信仰。对于我来说,我当然希望有更多的人受到佛法的感召和指引。但对于有其他信仰的人,我也认为他自有他的道理,毕竟,有信仰和没有信仰,对一个人的生活是有很重要的影响的。只不过,我想说的是,我们要在入世中坚持信仰,体会信仰对我们的好处。

    许多误解了宗教信仰的人,认为它们是避世的,是消极的。我想,这是一种对信仰的不了解而造成的曲解。

    对我来说,我了解的是佛教。佛教的教义本质就是入世的,而不像很多人理解的“遁入空门”、不理世事。如果这样,我们又怎么能做到普度众生?

    佛教是讲“因果”的,可我看到,即使是我们的佛门弟子,也是在“倒因为果”,更别说不了解佛教的世俗人了。

    这个“倒因为果”的现象是怎么来的呢?根本就在于没有理解佛教入世的修持方法,而仅仅将一些初级的入门法门当作了修持,比如打坐、观想等等个人入门的行为,就当成是悟道了,这是不对的。真正的悟道,是要在入世中获得的。

    佛陀悟道,是在经历了种种苦修之后才洞悉了宇宙和人生的真谛的。他将他悟到的真谛以各种形式传递给了弟子们,逐渐形成了可以流传的经典、法门等等。而这些,是“果”,不是“因”。

    “因”是佛陀在苦修过程中见到了人的老、病、死,从而思考人往何处去;见到了人生的苦难,从而思考人的解脱。同时,这个“因”也在于佛陀在悟道的过程中经历的磨难,比如,在他于菩提树下禅定7天之前,曾进行过多年的苦行,甚至每天仅仅吃一点点食物,也就是佛经里说的“日食一麻一麦”,甚至最后绝食修行。但是,这并没有让他领悟解脱之道。佛陀为追寻人的智慧、快乐、解脱,是进行了艰苦的实证的。而这些艰苦,则是佛陀圆成正等正觉的“佛果”的“因”。

    而我们呢?我们恰恰“倒因为果、倒果为因”了。我们看了一些佛经,了解了一些修持的法门,就去以它们为“因”,想用自己的修持,用它们去求证佛果。很多人不是这样吗?佛经上这样说,他就觉得自己理解了,就打坐、念经,以为这样就能求得果位了。岂不知,佛经上说的已经是“果”了,而我们要做的,是用自己的“因”,去求证这个“果”。当我们求证得到时,这个“果”才是我们自己的,是佛法的,而不是谁说的。

    这个求证的过程,就是入世的过程。这个用自己的“因”的概念,就是说我们从一开始,就要知道佛法是入世的,是要我们去做的。

    正因为很多人不理解这一点,以为躲进小楼,或者单独在一间小屋中“清修”,就能修成佛了。其实,这时学的是“果”,要证的也是“果”,这不是一个矛盾吗?这真像世俗生活中所说的一句话:“空对空”了。

    我们说佛家入世,就是要让世人在社会活动中去修持,去求证这个“果”。

    通俗一些来讲,如果我们能见到亲人的离去,我们怎么能了悟生死?我们又怎么能理解生离死别的痛苦?有人说,只有当亲人离去后,人才能真正地自立,才能真正地成长,就是这个意思。

    再如,如果我们一心避世,没有在社会生活中经过一番拼搏,没有在自己的贪嗔痴等欲望的支配下,尝试过欲望之苦,我们又怎么能理解“求不得苦”?我们又怎么能知道欲望这种恶趣带给人的无尽烦恼?世俗世界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年轻人血气方刚,什么都想得到,但是,很多长辈却劝导他说,算了,很多东西不是强求的。老年人经历过“求不得苦”的磨难,因此,他们知道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化解世俗的矛盾。这,其实已经通了佛法了。但是,如果不经过年轻时的入世劫难,要理解这一点,确实是非常困难的。

    另外,在入世的过程中,我们会得到大智慧、大快乐和大解脱。当我们真正能懂得朋友、亲人的苦之后,我们才有资格去帮助他,才能对症下药地排解对方的痛苦,这个时候,我们是快乐的,是智慧的,我们给别人带来的也是快乐和解脱。如果,我们不入世的话,我们怎么能做到“对症下药”?那么,我们的智慧从何处来?

    以上只是一些浅显的例子,无非说明一个道理:如果我们不入世,第一,我们是对佛法的不理解,甚至是曲解;第二,我们也根本不能了解佛法的真谛。

    佛法,从来不是在一间小屋子里,冥思苦想就能参悟的。

    不只佛法是这样,任何信仰,不都是这样吗?如果我们的信仰不能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如果我们的信仰只能让个人去枯想,如果我们的信仰在社会生活中行不通,那么,我们的信仰就不是真正的信仰。这样的信仰,就完全是“空对空”的虚幻。.

TOP

需要仔细阅读和思考.

TOP

回复 1#soo-goo 的帖子

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TOP

通俗的说:要经历了才能真正领悟吧!.

TOP

好贴!受益匪浅.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