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佛教] 谈谈如何才能尽快读懂佛经

谈谈如何才能尽快读懂佛经

谈谈如何才能尽快读懂佛经
   刚接触佛教的人士,都有这样的感受,佛经、佛书仿佛天书,不但有很多平时不常见的生僻字,而且平时很熟悉的汉字,在佛经中一重新排列,完全看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此外,还有一些朋友,对佛教有一些兴趣,想深入了解,或为学术、为求知,或为求得人生安身立命的道理,但碰到经典,便一筹莫展,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本文就这一个问题,谈一些个人的感受和体会,希望对这些朋友有所帮助,如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善知识斧正。        造成阅读佛书(本文只论及汉译佛典)不易的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佛书,包括经律论乃至史传等,大多是古代的文言文记载,现代人由于古文阅读能力有限,所以阅读起来比较困难。二是佛书中有很多专有术语,即时具备了相当的古汉语基础,也很难读明白。三是佛书的内容有相当部分比较深奥。
        我们讨论如何尽快提高读懂佛书,看明白佛书的意思,主要针对前两点的问题:一是要对古汉语有一定的认识,二是需要了解专有术语,这些术语用佛教的专有名词来说就是“名相”。把这些名相慢慢弄明白了。阅读起来就容易多了。
        也许读者诸君就会问了,你说这两点是很有道理,但这未免太大而化之了,那又如何去提高对古汉语的认识和对名相的了解?莫非让我们去学习古代汉语教程,同时,我就是不明白这些佛教名相才去看书,你又说要读懂佛书,要了解名相,这岂不是成了一个死循环了么?
        我的回答是,不一定非要专门重头学习古汉语教程,当然如若有时间有精力有兴趣的人来说,尝试着补习补习古汉语也未尝不是一件美事,但对于时间有限、精力有限的人来说,但也有速成的捷径可走。下面的学习步骤便是笔者的建议:
        一、认真读一本乃至两三本优秀的佛教入门书籍;
        二、尝试着阅读现当代大德的经论解释,这包括了讲经的记录和专门的解经注释。前者看起来活泼生动有趣,后者因为是书面写作,往往较为严谨;
        三、尝试着结合古代大德的注疏阅读佛书。
        一般来说来说,只要到了第二阶段,阅读佛书的能力会有较大提高,在第三阶段,通过古代大德的解释,并借助佛教词典,可以独立的向佛教史中的大人物们请教问题和对话了。
        第一阶段,读佛教入门书的目的在于有个大概了解,可以接触到一些佛教名相。同时阅读几本可以加深印象,互补不同作者的写作重点,因为不同的作者对佛法的认知往往有一些不同。当然一般的佛学基础书,几本内容不会有太大出入。第二阶段,阅读大德的讲解,可以很快的熟悉佛教名相,一方面可以学习某部经典,另一个方面,可以不知不觉的贴近经典,熟悉经典,对佛教经典的结构、常见的用语有个了解。这个阶段,常见的经典可以多参看不同的大德的解释,道理同上。这一阶段,通过对经典相当熟悉的大德的指引,我们可以一点点的了解佛书其中的道理,佛书文字的汉译。通过一二阶段,对于词句和名相都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可以借助词典,进一步阅读更多的佛书。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兴趣到这一步的。  
        通过这三步的学习,上面提高的两个问题也就得到了解决。语言关和词汇关一过,就可以深入宝山,一探究竟了。
        其实通过学习,读者诸君一定会发现,其实佛经语言有一种独特的美感,而不艰涩,佛经很多时候难懂,原因在于佛经中要表达的很多内容已经超出了我们的经验世界和认知范围。这就是佛经中常说的“不可思议”。不过无论如何,我们正需要佛书来帮我们了解和认识这个“不可思议”的知识。所以,本文题目所谓“读懂”佛经,不过是文字上的读懂,佛经的譬喻告诉我们,要通过指月亮的手指来看到月亮,我们读懂佛书,只是找到手指。至于如何看到月亮,那请诸君努力地在佛书中寻找吧。.

TOP

现在网络 让我们学佛更加方便,不懂得词汇 只要搜以下就出来了。.

TOP

能做到以上几点,感觉都要花一生时间..

TOP

地藏经,阿弥陀经,普门品, 无量寿经 好像比较好明白。

曾经有佛友告诉我,他碰到经文中不明白的,反复念,实在不行, 就对着那几行字叩头,过段时间,就会明白。.

TOP

印祖关于如何阅经的开示:

至于阅经,若欲作法师,为众宣扬,当先阅经文,次看注疏。若非精神充足,见解过人,罔不徒劳心力,虚丧岁月。若欲随分亲得实益,必须至诚恳切,清净三业。或先端坐少顷,凝定身心,然后拜佛朗诵,或止默阅。或拜佛后端坐少顷,然后开经。必须端身正坐,如对圣容,亲聆圆音。不敢萌一念懈怠。不敢起一念分别。从首至尾,一直阅去。无论若文若义,一概不加理会。如是阅经,利根之人,便能悟二空理,证实相法。即根机钝劣,亦可以消除业障,增长福慧。六祖谓但看金刚经,即能明心见性,即指如此看耳,故名曰但。能如此看,诸大乘经,皆能明心见性,岂独金刚经为然。若一路分别,此一句是甚么义,此一段是甚么义。全属凡情妄想,卜度思量。岂能冥符佛意,圆悟经旨,因兹业障消灭,福慧增崇乎。若知恭敬,犹能少种善根。倘全如老学究之读儒书,将见亵慢之罪,岳耸渊深。以善因而招恶果,即此一辈人也。古人专重听经,以心不能起分别故。如有一人出声诵经,一人于旁,摄心谛听。字字句句,务期分明。其心专注,不敢外缘一切声色。若稍微放纵,便致断绝,文义不能贯通矣。诵者有文可依,心不大摄,亦能诵得清楚。听者惟声是托,一经放纵,便成割裂。若能如此听,比诵者能至诚恭敬之功德等。若诵者恭敬稍疏,则其功德,难与听者相比矣。今人视佛经如故纸,经案上杂物与经乱堆。而手不盥洗,口不漱荡,身或摇摆,足或翘举。甚至放屁抠脚,一切肆无忌惮,而欲阅经获福灭罪,唯欲灭佛法之魔王,为之证明赞叹,谓其活泼圆融,深合大乘不执著之妙道。真修实践之佛子见之,唯有黯然神伤,潸焉出涕。嗟其魔眷横兴,无可如何耳。智者诵经,豁然大悟,寂尔入定。岂有分别心之所能得哉。一古德写法华经,一心专注,遂得念极情亡,至天黑定,尚依旧写。侍者入来,言天黑定了,只么还写,随即伸手不见掌矣。如此阅经,与参禅看话头,持咒念佛,同一专心致志。至于用力之久,自有一旦豁然贯通之益耳。明雪峤信禅师,宁波府城人,目不识丁。中年出家,苦参力究。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其苦行实为人所难能。久之大彻大悟,随口所说,妙契禅机。犹不识字,不能写。久之则识字矣。又久之则手笔纵横,居然一大写家。此诸利益,皆从不分别专精参究中来。阅经者亦当以此为法。此老语录,已入清藏。谭埽庵以名进士,皈依座下,为制道行碑,有一万余言。阅经时,断断不可起分别。自然妄念潜伏,天真发现。若欲研究义理,或翻阅注疏。当另立一时,唯事研究。当研究时,虽不如阅时之严肃,亦不可全无恭敬。不过比阅时稍舒泰些。未能业消智朗,须以阅为主,研究但略带。否则终日穷年,但事研究。纵令研得如拨云见月,开门见山一样,亦只是口头活计。于身心性命,生死分上,毫无干涉。腊月三十日到来,决定一毫也用不著。若能如上所说阅经,当必业消智朗。三种情见,当归于无何有之乡矣。若不如是阅经,非但三种情见,未必不生。或恐由宿业力,引起邪见,拨无因果。及淫杀盗妄种种烦恼,相继而兴,如火炽然。而犹以为大乘行人,一切无碍。遂援六祖心平何劳持戒之语,而诸戒俱以破而不破为真持矣。甚矣,修行之难得真法也。所以诸佛诸祖,主张净土者。以承佛慈力,制伏业力,不能发现耳。当以念佛为主,阅经为助。若法华,楞严,华严,涅槃,金刚,圆觉。或专主一经。或此六经,一一轮阅。皆无不可。而阅之之法,断断不可不依吾说,而苟且从事。致令不思议利益,由肆无忌惮,并分别妄情而失之。岂不哀哉。

                                        --摘自印祖文钞《复永嘉某居士书五》
http://www.jingtu.org/ygds/1b01/ygdswczb1-38.htm.

TOP

回复 5#亲爱宝宝 的帖子

写的好啊!学习了!南无阿弥陀佛!.

TOP

以印祖为准。 谢谢宝宝。.

TOP

谢谢了,学习了,南无阿弥陀佛!.

TOP

学习了,南无阿弥陀佛!.

TOP

印祖的开示真的如昏夜法炬,慈海巨擎啊。
感恩祖师!
愿大家共同精进,共证菩提!.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