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37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上海的语文教材太差!!!

上海的语文教材太差!!!

近日因儿子要期中考试了,帮他复习时随手翻看了一下预初年级的第二册语文教材,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其编选水平之低,教学内容之差,课后练习之不堪,课文注释之无知和谬误百出,实在令人不忍卒读,真的想不到现在上海的教材编著者会如此之缺乏起码的敬业和道德,要知道,教材的谬误就是在误人子弟,贻害后代呀,请那些貌似专家,实则伪劣的教材编写者们扪心自问,倘若课本的使用者是你们自己的孩子,你们又会如何呢?商品社会并不是道德沦丧的理由,金钱至上,也不能成为你们戕害孩子的借口吧?!.

TOP

小孩子都不愿意上语文课.

TOP

小孩子不喜欢上语文课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教材编写的质量差,趣味性更差,不能吸引孩子;二是现在的语文老师普遍授课水平差,教条因循,照本宣科。我儿子在学校并不喜欢语文课,但每每在家听我给他讲课的时候就兴趣十足,原因自然是老爸的水平远远高于老师,讲课是广证博引,风趣幽默,孩子的兴趣和注意力被深深吸引,接受起来自然效果好,语文成绩也就上去了。其实,不注重语文学习是中国目下基础教育的悲哀,要知道,包括数理化在内的所有学科,都离不开语文的基础,没有一个过硬的文字和文学基础,今后在任何学科上的发展都是奢谈,早晚会遇到瓶颈,而难以突破!.

TOP

说得极是!.

TOP

真的是这么回事啊!!!

问题看来好像是真的很严重啊!记得我们上学的时候,语文是很受重视的呀!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我们做家长的到真的要引起注意了,千万别耽误了孩子噢。.

TOP

.

TOP

同感!古诗有重复现象。低年级学过的高年级的树上又出现。.

TOP

据说学生对语文有三怕:

一怕文言文
二怕写作文
三怕周树人

.

TOP

文言文和作文的困难其实说穿了还是老师授课水平不高造成的,授课不得法,导致学生接受到的知识点有偏差或不足,才造成了学习的困难。至于鲁迅的文章,其实原本就不应该选入中小学教材,我们在大学上语法课时,教授经常是拿鲁迅文章中的词句作为语法病句来举例了,很滑稽吧,可是千真万确的,呵呵!.

TOP

可以具体点吗

真的?还以为到了初中学新教材会好一点呢,不用把语文课当政治课听。可以说的具体一点吗?我们可以有个心理准备。谢谢.

TOP

我们小学教材好像不错,我都希望我儿子能把每篇文章背出来.

TOP

引用:
原帖由 春笋逢春雨 于 2008-4-15 14:11 发表
据说学生对语文有三怕:

一怕文言文
二怕写作文
三怕周树人

有道理,尤其是第三怕.

TOP

小学教材也是错误百出,记得最清楚的就是二年级的课本上把黄澄澄的澄字注音为“deng",这就相当的不负责任了,澄字在做形容词时一定读作“cheng",只有在做动词时才念“deng“,这样的错误还多着呢,当年我可没少给儿子的任课老师们上课,勘误啊,呵呵!.

TOP

回复 1#小和尚他爹 的帖子

这可能已经是矮子里拔长子选出来的教材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和尚他爹 于 2008-4-15 15:49 发表
小学教材也是错误百出,记得最清楚的就是二年级的课本上把黄澄澄的澄字注音为“deng",这就相当的不负责任了,澄字在做形容词时一定读作“cheng",只有在做动词时才念“deng“,这样的错误还多着呢,当年我可没少给儿 ...
“澄”,何时用作动词?tt8].

TOP

回复 15#语儿妈 的帖子

我来澄清事实.

TOP

大家有没有觉得,语文书较另外两门主课的书,使用率最不高,好多篇目都无关重要..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和尚他爹 于 2008-4-15 15:49 发表
小学教材也是错误百出,记得最清楚的就是二年级的课本上把黄澄澄的澄字注音为“deng",这就相当的不负责任了,澄字在做形容词时一定读作“cheng",只有在做动词时才念“deng“,这样的错误还多着呢,当年我可没少给儿 ...
问过普通话测试员了,确实是黄dengdeng..

TOP

引用:
原帖由 去远方 于 2008-4-15 16:19 发表

问过普通话测试员了,确实是黄dengdeng.
所以只能去找词典编者啦,怪不着教材的编者。
查了一下,“澄清”可用作动词、亦可作形容词,不管哪种,可发deng,亦可发cheng。
只能怪中国文字太妖了!.

TOP

看样子LZ还是自己的知识.....

TOP

很可怜哪,新华字典就正确?黄澄澄"dengdeng"?说出去要贻笑大方的!普通话测试员?是上海的还是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的?不好意思,本人是北大中文系毕业的,至少在语言文字上的发言权还是有的,否则也不会贸然指摘教材了,当然,各位家长可以不信,只要你不怕到时候孩子在这方面吃亏就行了,呵呵,言尽于此!.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和尚他爹 于 2008-4-15 15:49 发表
小学教材也是错误百出,记得最清楚的就是二年级的课本上把黄澄澄的澄字注音为“deng",这就相当的不负责任了,澄字在做形容词时一定读作“cheng",只有在做动词时才念“deng“,这样的错误还多着呢,当年我可没少给儿 ...
LZ好象说反了吧!应该读"黄dengdeng",做动词时才读"cheng"..

TOP

我孩子一直说黄deng deng 的,呵呵.

TOP

引用:
原帖由 语儿妈 于 2008-4-15 16:05 发表



“澄”,何时用作动词?tt8]
难道不知道“澄”字原本就是动词吗?澄就是将液体中的固体滤出的动作,呵呵!.

TOP

引用:
原帖由 淘气包老妈 于 2008-4-15 16:44 发表

  LZ好象说反了吧!应该读"黄dengdeng",做动词时才读"cheng".
看来这位家长也需要充电了,澄(CHENG)可以是动词,也可是形容词,比如黄澄澄,比如澄清,前者是形容词,后者是动词;而读“DENG”时,则只能是动词,比如“将水中的砂子澄出来”,这里的“澄”就是动词。.

TOP

让我想起了那个北大毕业生陆步轩

[ 本帖最后由 铃铛妈 于 2008-4-15 17:14 编辑 ].

TOP

是啊,以楼上的推断,北大毕业的都要去卖肉了,可惜,你好像还是会希望你的孩子上北大吧?当然,可能贵子女优秀得紧,直接上哈佛之类也未可知啊?呵呵!.

TOP

北大我们也不做梦了,只要做个自食其力的、快快乐乐的人就好了。很没出息吧.

TOP

楼上的既然这么说,那看来应该是安贫乐道之人了,既然如此还来嘲笑北大毕业生那可就难称厚道了。陆步轩是我的师弟,据我所知,他应该也是自食其力,快快乐乐地卖他的肉,这与北大毕业与否似乎没有关系吧?或许,正是因为北大毕业的,卖肉也卖出了点名堂呢!.

TOP

口水开始,不过有意义。
专门就"黄dengdeng",有个说法,就在这里读deng,普通话指导的最显例子。
大家继续。.

TOP

我没笑你的师弟呀,只是说想到了他,我还很敬佩他呢,就这种勇气不是值得我们敬佩吗?.

TOP

我女儿也在读预初,但她的书我几乎没看过,我还奇怪呢她怎么就是不太喜欢读语文。至于“黄澄澄”的字我还经常读错,惹得女儿常常嘲笑我.

TOP

呵呵,找错通常是比较容易滴

给孩子们编语文教材满难滴,肯定不能做到让所有人都满意;再者,语文学习,功夫在诗外,谁也不会指望单靠课本就能学好语文;再者之再者,语文好些地方是可以“模糊”滴,黄dengdeng还是黄chengcheng有什么要紧,大家明白是怎么回事就得了呗;再者之再者,语文之所以不讨很多孩子喜欢,就是因为拆“零散”了教的缘故。.

TOP

很可惜,我们家长应该经常关心孩子的教材和学习,至于黄澄澄到底读什么,我也不想再说了,真理往往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至于那些愿意读“DENG“的人我也不可能去强求,只是希望大家不要因为自己的疏忽给孩子造成一辈子的错误,错误虽然不大,有时候却是致命的,比如郑渊洁先生在两会期间就提出今后高考错别字扣五分的建议,谁知道哪天会不会真的实行,到时候吃亏的还不是孩子?其实,我们日常中,读写错别字的情况太多了,包括《新华字典》,期中的谬误大概足以写几本专著来勘正了。
口水仗对我们这些家长毫无意义,我发帖子也只是想引起家长们的注意,如果有人觉得是多此一举,那我可以不说,反正我儿子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就可以了,别人的孩子与我何干?呵呵,有时候人总是被逼得狭隘和自私了,也挺可悲的!
另外,原本打算暑假时候在家里办一个免费的语文补习班,看来真的太理想化了,呵呵,我错了!.

TOP

中文系的应该对文字敏感些

可能偶们这些学工的,看问题的方式不太一样哈。
郑渊洁的建议在偶们看来就是“瞎出主意”。偶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学文的对错别字那么反感。其实对不以文字为专业的人,文字就是工具,不会产生歧义就行。偶们听得懂别人说的话,自己说的别人能听懂;读得懂别人的文章,自己写的别人能看懂,就达到基本要求了。
要再拔高点,能理解比较艰深的文字,能行文有趣,也就可以了。
上得网来,遇到不同观点和意见很正常。“和尚他爹”放轻松就好哈。.

TOP

错别字当然不是一件多么严重的事情,但是一个有成就的人,各方面造诣很高的话,读写错别字势必会贻笑大方,而且,行文遣词时也会产生歧义,对你的表达肯定会有影响,何况现在我们说的是孩子的教育问题,如果考试的时候因为错别字丢分就太不值得了。至于郑渊洁的建议不论是否正确,至少你不能否定现在通行的考试也会对错别字或者病句扣分吧?总不会因为不屑错别字的问题而让自己的孩子在这上面吃亏吧?我其实很放松,否则也不会这样热心了。呵呵!.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和尚他爹 于 2008-4-15 17:33 发表
错别字当然不是一件多么严重的事情,但是一个有成就的人,各方面造诣很高的话,读写错别字势必会贻笑大方,而且,行文遣词时也会产生歧义,对你的表达肯定会有影响,何况现在我们说的是孩子的教育问题,如果考试的时 ...
北大的高人,先仰视一下。
再小心翼翼说点草民的意见。其实语言文字就是为了使用的,严格地说,没谁是权威,约定俗成罢了。黄澄澄,大家确实习以为常地念“诚”的音,这倒不光是北大的人才明白。现在,词典教俺们的孩子念“登”,估计他们长大了,就得把念“黄诚诚”的当成文盲,就像现在北大的视“黄登登”为异端一样。
别说北大中文系毕业生了,鲁迅牛不牛?他老人家当年把章士钊讽刺得体无完肤,就因为人家说了一句“每况愈下”,他教章不要错写成语,应该是“每下愈况”。
鲁迅曾经是对的,可是,现在你敢叫你孩子再写“每下愈况”吗?
语文教材的好与坏,与黄澄澄关系不大。不知北大高人拿教材和啥时候的比,我倒是觉得,现在的选文比俺草民小时候强得多了,有些人文气息了,至少不用再去背恶心的《荔枝赋》之类。
唉,高人在上,有我说话的份儿吗?——俺灰溜溜地下去了。

[ 本帖最后由 语儿妈 于 2008-4-15 17:57 编辑 ].

TOP

小和尚他爹:原本打算暑假时候在家里办一个免费的语文补习班

我第一个报名!!!.

TOP

楼上的这位妈妈,你也尖酸刻薄得很哪!我之所以指出教材的谬误,完全是为了孩子们,你如果以为这是因为我是北大毕业的就大错特错了,何况,鲁迅并非中文系毕业的,他本是学医的,你往上看看,我曾经说过,上大学的时候,教授总拿鲁迅的文字做反面教材的。北大的高人也好,矮人也罢,无非是要摆摆真理,当然,你也尽可以将其视为谬误,我没意见,可以不听,我没有强加于任何人的意思。看来你也对文字有点研究,不过还是尽量别拿鲁迅说事的好,何况你小时候学的东西不一定就那么一无是处,现在的课文也未见得有什么所谓”人文气息”。.

TOP

高人怒了,我闪!
北大实在牛,看不起别人也罢了,还看不起鲁迅的中文功底!
我无语了,貌似中国有资格编中小学语文教材的,有吗?
——当然有,北大中文系专属!
说别的,我在高人面前没发言权,但是说我小时候学的东西,我比高人有发言权:就是一无是处!.

TOP

呵呵,有意思。
记得高中老师特别指出“黄澄澄”的“澄”念“cheng”。
不过“朝鲜”的“朝”以前念“zao”的,后来错的人多了,就念“chao”了。
现在语文教学不太注意这些细节倒是常态了,老师都经常念错。.

TOP

再认真研读了一下高人的指示。关于鲁迅,“我们在大学上语法课时,教授经常是拿鲁迅文章中的词句作为语法病句来举例了,很滑稽吧,可是千真万确的,呵呵!”
原来是我误解了,不是看不起鲁迅的文史功底,是看不起鲁迅文章词句。——这个一点都不滑稽,如我等仰望北大的人,也很容易挑出鲁迅语法的错误。当年白话文初兴,鲁迅之流是始作俑者,初写白话文,“的地得”还没分明白呢!对第一个吃螃蟹的,挑个刺儿啥的,太容易了。就好比咱们现在嘲笑李白不会英语,有意义吗?
——我又该灰溜溜了,没准儿北大连李白也不放在眼里呢!因为李白的白话文还不如鲁迅。.

TOP

引用:
原帖由 语儿妈 于 2008-4-15 18:04 发表
高人怒了,我闪!
北大实在牛,看不起别人也罢了,还看不起鲁迅的中文功底!
我无语了,貌似中国有资格编中小学语文教材的,有吗?
——当然有,北大中文系专属!
说别的,我在高人面前没发言权,但是说我小时候 ...
呵呵,这不是高人矮人的问题,看不起鲁迅的文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他的文字本来不值一提,之所以被推崇,是因为他的思想,呵呵,看来的确我们很难沟通了。你随意,不必闪,我也不曾怒,不会,也不值得。.

TOP

唉,为了这个字和小人指出过,无奈老师比俺有权威呀
LZ啥时开班,通知声啊,一定要小人领教一下什么是真正的国文.

TOP

引用:
原帖由 dyfk 于 2008-4-15 18:29 发表
唉,为了这个字和小人指出过,无奈老师比俺有权威呀
LZ啥时开班,通知声啊,一定要小人领教一下什么是真正的国文
呵呵,楼上的朋友,孩子愿意学习语文我很高兴,真的有需要的时候一定会竭力帮忙的。.

TOP

这里在探讨什么问题?路过。。。

有点明白楼主的意思了。教材好坏,我们外行人没法评判。但是对语文考试时阅读理解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的做法,觉得不可思议。还有,为了考试去背作文之类也是太应试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和尚他爹 于 2008-4-15 16:40 发表
很可怜哪,新华字典就正确?黄澄澄"dengdeng"?说出去要贻笑大方的!普通话测试员?是上海的还是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的?不好意思,本人是北大中文系毕业的,至少在语言文字上的发言权还是有的,否则也不会贸然指摘教材 ...
报告小和尚他爹,这个普通话测试员是上海普通话测试中心的测试员,但他们的测试标准肯定也是根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要求进行的。
网上搜了一下,对这个字的读音有疑问的不只你一个。现转帖几个。

月朗老师,看过你写给学生的每一封信,为你对学生真心的付出而感动!现在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9月1日女儿报名领回来的新课本,我随手翻了翻,在语文课本的第20页,“黄澄澄的梨子”上标着“huang deng deng”,我觉得不太对,就又翻一下女儿一年级下学期的课本,在“世界真美啊”这篇课文中有“碧澄澄”一词,读“bi  cheng cheng”。后来又查字典,发现这个字是多音字,读“cheng”时解释:清彻透明、清亮:湖水碧绿澄清。读“deng”时解释:使液体里的杂质沉下去。我感到很疑惑,“黄澄澄的梨子”到底应该读“deng”还是“cheng”,月朗老师,在这个全省统一的教材上会有错误吗?
朱立奇老师回复如下:
回复风清月朗网友: 
  今天早晨才看见您的帖子,未能及时回复,还请见谅。“请教” 不敢当,说说我个人观点,讨论一下.
 1.“黄澄澄”的“澄”标注为“deng”是正确的。可见《现代汉语词典》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注为“deng(阴平)”,是考虑到ABB式形容词的变调。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注为“deng(去声)”是没有标变调后的读音。两个词典这样标注可能各有各的考虑。因为不是所有ABB式形容词的“BB”都要变调的。教材是按照《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注音的。 
   顺便说一句,我也对“碧澄澄”与“黄澄澄”中“澄澄”的读音不同感到疑惑,因为从“澄”不同读音的释义上看不出区别,为什么不标注为同一读音呢?是否有语音方面的考虑?我已经发邮件向我的老师储泰松博士请教这个问题。 
 2.“黄澄澄”与“黄橙橙” 
查阅《汉语大词典》,这两个词都存在,并且意思很相近甚至可以说相同,用法上也没有区别。 
黄澄澄:形容金黄色或橙黄色。《红楼梦》第五二回:“今儿雪化尽了,黄澄澄的映着日头,还在那里呢;我就拣已起来。” 茅盾《右第二章》:“﹝阿祥﹞满脸通红,头上是黄澄澄的铜帽子。” 韩北屏《非洲夜会·双城记》:“看到这边枝头结了小小的果实,那边枝头悬挂着黄澄澄的大橘子。”  

黄橙橙:形容橙黄色或金黄色。罗通《营盘山上橘子红》:“满山是一片黄橙橙的橘子。” 端木蕻良《乡愁》一:“太阳还黄橙橙的照在头上呢,现在许刚是晌午。” 杨朔《征尘》:“电灯,因着电力不足而散射着黄橙橙的光线,很像在无叶的树梢僵卧着的月亮。” 
  看两个词使用的举例,“黄澄澄”出现较早。 
  对于“黄澄澄”与“黄橙橙”(可算异形词了)两个词性相同、表意相同,且在感情色彩等语用上没有差别的两个词,在实际语言使用中会逐渐择其一,因为语言讲求经济性。这可能是《现代汉语词典》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只列“黄澄澄”而不列“黄橙橙”的原因。   

  现在通常认为使用“黄橙橙”是错误的。但是根据《汉语大词典》来看,使用“黄橙橙”也没有错。
近年来,我们常接到一些教师、学生和家长询问课本的“黄澄澄”一词的注音是否有误的信,现就此问题解答如下:


小学语文课本第三册《秋天》一课中“黄澄澄”一词的读音是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标注的。请查阅词典“黄澄澄”词条。


“澄”是多音字,有两个本音,即“dèng”和“chéng”。按普通话标准读音,ABB式叠词的后两个字一般变作一声,如:“绿油油”读作“lǜyōuyōu”;“明晃晃”读作“mínghuānghuāng”;“火辣辣”读作“huǒlālā”(见《现代汉语词典》)。


类似的ABB结构BB部分叠词要读成第一声的还可以举出以下的例子:


慢腾腾 沉甸甸 红彤彤 白蒙蒙 黑黝黝 黑糊糊 黑洞洞


毛茸茸 乱蓬蓬 清凌凌 水凌凌 湿漉漉 笑吟吟


这种形容词A+BB的形式为什么会出现变成一声的现象呢?据吕淑湘先生讲,这和北京人口语习惯中常把“BB”读成阴平调有关。既是习惯,就不是规律。这里声调的变化,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因为,有大量的这类形容词不能变调,还应照读本音。比如“空荡荡”“红艳艳”“白皑皑”“恶狠狠”“赤裸裸”“野茫茫”等。遇到这种情况,如果读音拿不准,最好的办法是查词典,按词典的规定去读。

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谈信息时代的语言文字工作
网 友]:现在小学语文教材里的(红澄澄)应该是读红chengcheng还是应该读(红dengdeng)呢?请予解答。

  [李宇明]:我查了几部词典,都未见“红澄澄”这个词语,也许应当是“黄澄澄”吧。“澄”有两读:一读chéng,如“澄澈”“把问题澄清”;一读dèng,如“把煎好的中药澄一澄”“把浑水澄清”。《现代汉语词典》把“黄澄澄”的读音注为huángdēngdēng(“澄澄”读阴平),是变调之后的读音。

  “黄澄澄”这类词语,是形容词的生动形式,格式为ABB。B的本调不管是什么,在进入ABB这种形容词的生动形式之后,BB一般都要读阴平。而书面语色彩较重的ABB式“搞特殊化”不变调,如“红艳艳、圆滚滚、金闪闪、赤裸裸、平展展”中的“艳、滚、闪、裸、展”都读本调.

TOP

的确,阅读理解绝对不应该只有一个标准答案,任何理解题都是这样,只要道理说得通就应该可以了。现在的整齐划一的要求也是中国目前语文教学的弊端之一。为考试背作文则更是一件十分愚蠢的事情。.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和尚他爹 于 2008-4-15 18:14 发表

呵呵,这不是高人矮人的问题,看不起鲁迅的文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他的文字本来不值一提,之所以被推崇,是因为他的思想,呵呵,看来的确我们很难沟通了。你随意,不必闪,我也不曾怒,不会,也不值得。
北大中文系高人的文字理解力不过尔尔——“且容小僧伸伸脚”。
说鲁迅文字不值一提大惊小怪的,貌似不是在下,而是高人自己说的——“滑稽吧”。相反,没有大惊小怪的,是在下,并给出了原因:鲁迅文字处于“白话文原始阶段”,故被现代的北大高人看不起,很正常。
问题在于,与鲁迅同时的白话文初创者的“文字”,合乎今天的语法的,高人看得起哪一位?身为文盲的草民,很虔诚地求教一下。
千万别觉得指点我等草民“不值得”,孔夫子说:有教无类。
——完了,没准儿北大高人也看不起孔老二的。.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