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佛教] 如何选择善知识?

如何选择善知识?

如何选择善知识?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是何其幸运,得人身,闻佛法,而且深知“以佛法的智慧在生活中实修实证,转烦恼为菩提”是为真正的修行。修行一定要如法,怎么才能如法?

我们修学佛法闻、思、修,信、愿、行,离不开善知识的指导。但很多佛弟子心中常会有这样的疑虑:常有人言“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听起来,每位师父讲的都有道理,但到底对不对?心里又没底。万能一走错了,好不容易遇到佛法,却走不上正途,岂不是太冤枉?!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选择善知识?在这里,我谈一下自己的感受,与大家探讨。

    名声很大,弟子众多的师父,未必就是善知识
    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名声大,弟子多,只是福报大,跟智慧不相干。魔王眷属多,福报也不小,举一例大家就会明白:世间邪教组织的头目,名声大,弟子都肯为之杀亲人害自己。所以,我们要清醒理智:名师未必是“明师”,而且即使做的是善法,从佛法为出世法的根本来讲,也未必就是真正能带领我们出轮回的善知识。因此,不以名气大、弟子多、福报大作为判断善知识的标准。而且,真理往往还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佛法本来就是背尘合觉——不是迎合众生做一好梦,而是让我们出梦的。尤其是末法时期!
   
    清净庄严的师父,未必就是善知识。
    有时,我们看到一些出家人清净庄严,行走坐卧,威仪严正,对境不嗔不喜。这样的师父,我们很敬重,因为他们修行很好。准确地说,是修定很好,还有的修行人可以三五天,十天半个月不动一念,但入定再长,与真的般若智慧无关。我们可以想象:天界来的人,一定会更庄严,但仍在六道,仍不是真智慧,只是少欲定力深厚而已。所以,清净庄严,也不是判断善知识的标准。
   
    有神通的师父,未必就是善知识。
    有的师父,修行很得力,出了神通。说起神通,是站在凡夫位上讲的。从根本上说,本应是“本自具足”的。可是我们迷在这个色身内,障碍了本很自然的功能。举一例:一个健康的人,能看能听能说。但一个眼睛坏了的人,就看不到了。当这个国土,全是眼睛坏了的人,大家都已认为看不到是自然。来了一个眼睛好的人,说看到什么什么,这些眼睛坏了的人,或者会不信,或者会惊叹——有神通。
    我们与佛比起来,就是残疾人。为什么残疾?业力。盲人为什么看不到?业力。一个道理。只是我们的共业让大家自以为是而已。所以佛常说“我为你们建**幢,让你们得清净眼。”
因此,佛法讲“神通度俗人,智慧度学人”。神通,也是从修定来的。“定能发慧”但定不是慧——比如,专注有助于学习好,但专注不等于学习好。当然,反过来,学习好的人,一定从专注来。就象福报大、相庄严、有神通,未必是佛。

但是,佛一定具足一切。反过来,一个层次很高的修行人,一个以般若智慧修行层次很高的善知识,他在相上,一定会趋于圆满——福报很大,清净庄严,神通具足……根本上讲“相由心生”,真正的般若智慧升起来,在观照修行时,相上一定会越来越来庄严,因为成佛时,一定是“福、慧两足尊”,是具足圆满的。

所以,  名声很大,弟子众多的师父,未必不是善知识
            清净庄严的师父,未必不是善知识。
            有神通的师父,未必不是善知识。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选择善知识?

    《心经》讲,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标准是智慧,是般若智慧,再加上以此修行,即波罗蜜多,合起来就是以般若智慧观照修行。那么怎么判断是否是般若智慧呢?我们是有尺子的,那就“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佛所说的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四依止”——
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首先就是依法不依人。我们需要善知识帮我们指点迷津,但我们仍要有自己的标准,就是时时理性地以经文为依据,参考善知识的建议,然后深入修行。这一点,对我而言,受益最大。
第一,我很恭敬师父,用心听,仔细思,努力做;第二,我很理性,有疑问马上问,或者问师父,或者自己查经文,通过经文的对照,生起坚固信,然后深入修行。
这是问题的两方面,看似矛盾,其实反是进步最快的方式。因为真正能断疑生信,走的更稳也更快。

而且,真正的善知识,是鼓励我们深入经典的,因为他讲的内容,一定与佛法三藏十二部经是相符的。
另外,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是指佛经,仍是标月指。 我们应透过语言文字,生起真正的智慧,超越佛所说的方便法,真实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相。

此外,对于善知识的选择,《圆觉经》中有明示“末世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这样的善知识“心不住相,不著声闻缘觉境界,虽现尘劳,心恒清净,示有诸过,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而且特别强调“彼善知识,四威仪中,常现清净,乃至示现种种过患,心无骄慢,况复搏财妻子眷属。”
什么意思呢?善知识,根本在正知见。在相上,也许并不完美。还会示有诸过,乃至示现种种过患,但他仍是善知识。这样子,好象有些不可思议,但我认为这样反而挺好:
善知识有过患,正好让我们理性,不把自己的法身慧命完全交给善知识。试想一下,如果身边出现佛一样圆满的善知识,我们攀缘的习气,不愿自己修,只想善知识醍醐灌顶。《楞严经》中阿难尊者就是这样示现:“自我从佛发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无劳我修,将谓如来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虽身出家,心不入道。”身心不相代,还得靠自己实修实证。
善知识示有过患,正好给我们一个榜样:从凡夫至佛。而不是一来就完美无缺,让我们自惭形秽,失去信心。
所以,佛法讲“不着相”,求善知识也一样,智慧、正知见最重要。而自己理性地判断是必须,如何判断?——依据经典,只有深入经藏,方能智慧如海。

佛法的修行,一定需如理如法。我们理性地依据经典,参考善知识的建议,断疑生信,真正深入修行,则是真正佛弟子所依止。
依据经典依止善知识

依法不依人,是我们佛弟子依止善知识的宗旨。但仍有一个疑虑在,就是:佛经博大精深,我们才疏学浅,看都看不懂,如何依据经典选择善知识?

这里,我有两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       古人云:“书读千遍,其义自现。”尤其是佛经,我有这样的经验:一开始读,一头雾水什么也不明白。这时我会放下来,先参阅一些大德的解释,或者请教善知识介绍经典的主要内容。当我对这部经典有一些整体上的认知时,这时再拿起来看,一点点看,会越看越看亲切,越看越法喜充满。而且往往,我自己看,不同时期都会有新的收获。比如《金刚经》,从学佛以来,我已看过无数遍,但每次看都会有惊喜的感受。

另外,我还有一个习惯,感觉受益非浅,就是在真正能深入经文时,一般不看解释。对善知识或大德的解释,我只在开始或有疑难处偶做参考,更多的时间在于自己深入体会理解,这样才会不断地有新收获。

阅读佛经,依义不依语,是要深入理解佛所说的义理,即是标月指的指向何在,千万不要死在句下。

真正的善知识一定会鼓励大家深入经藏的,而且真正的善知识自己一定也仍在深入经藏,因为大家都未成佛,在佛经里,很多经典都是对大菩萨们讲的,也是给我们示现,即使成了菩萨摩诃萨,也一样要听佛说法,依教奉行。在真正成佛之前,佛所说的法,都是我们到达涅 彼岸的最可靠的“船”,最准确的“标月指”。

因此,无论我们修行到什么境界,依据佛经都是我们不变的宗旨。

二、     善知识的法,一定应离四病。

        当我们还不太能深入经典时,对于善知识的法,仍有办法从总体上判断,那就是在《圆觉经》中佛所言: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离四病。云何四病?

    一者,作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作得故,说名为病。
    二者,任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断生死,不求涅 ,涅 生死,无起灭念,任彼一切随诸法性,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任有故,说名为病。
    三者,止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止合故,说名为病。
        四者,灭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断一切烦恼,身心毕竟空无所有,何况根尘虚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寂相故,说名为病。
离四病者,则知清净。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善知识所讲的法,应该离开四种错误:作、任、止、灭。

作,就是认为在心地上如何如何下功夫,并告诉你,这样每一个当下自净其意,当你能做到一念不生,或心由原来的散乱修到一心不乱,这时你就成就了。这样的法是有过错的,《楞严经》云:不知两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何两种根本?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 ,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
也就是说,要想成就,要想成佛,我们得找到“如如不动,不增不减,能生诸缘,元清净体”这个真心。这个真心,才是成佛的因。要想成佛,得先证到真心才行,所谓五祖弘忍言“不识本心,修学无益”,悟后起修,即是这个意思。而这个真心不是修行来的,是本来如是,法尔如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的。我们让自己的心念一点点净下来,这个能净的、一点点静下来的心恰恰就是生死的根本,修这个心,是修不成佛的。因为它压根就是“沙子”,只有找到真心,才可能真正成佛。
所以,当善知识所讲的法,只是让你修行清净每一个心念,并说这样就可以成佛的话,这个法,是错误的。

任,若有人说,真心本来如如不动,你就随缘随分度日,不需了脱生死,也不需修行成佛。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因为虽然我们人人皆具佛性,真心是如如不动。但不修行,仍是成不了佛,脱不了生死的。举一例:太阳一直在照,但当天空布满乌云时,我们仍然见不到太阳。太阳一直在,但我们仍需清除乌云。即如我们的修行,佛性如太阳,不是修来的。但我们的无明烦恼如乌云遮住了我们本具的佛性,所以要想让太阳本来的光辉出来,得清除乌云——修行去除无明。如释迦牟尼佛所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妄想执著,就是乌云。
所以,成佛,既非修得,也非不修而得。佛如是比喻:譬如销金矿,金非销故有,虽复本来金,终以销成就。

止,若有人说,一念不生,永息诸念,就可以成就,也是错误的。《圆觉经》云:动念与息念,皆归迷闷。因为无论动念头还不动念头,都是妄心在运作——比如,有人言:我什么都不执著,但他恰恰在执着这个“不执着”,即是“弃爱乐舍,还滋爱本”。仍不免轮回,不成圣道。

灭,还有人言,一切皆空,空掉一切,即可以成佛,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其实这已是外道的断灭见。真心,佛境,非有非无,不可以言有,但亦不可言无,只是我们的思维心不可测度而已,也不是我们的经验范围可以思议,是唯证才得的。事实上,在经典里,佛处处在提示我们:《金刚经》无断无灭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圆觉经》云:“诸幻虽尽,不入断灭。”刚才我们所举《楞严经》亦这样说:“元清净体,能生诸缘。”只不过,“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如果一切皆空,我们还修个什么?这样说与无因果论一样危害颇大。所以,佛法里有“宁执有如须弥山,不执无如芥子许”,即是这个意思。
简言之,真正的佛法,应离开以上四种错误:既非修当下这一念至清净即可成就;也非不修即得;更非止住妄念就是;当然断掉念头就更不可取了。

那么,什么是正确的?依据经典:三世诸佛,以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第一,要有般若智慧。什么是般若智慧?以无所得故。如何无所得?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或者“观到一个本来自在,如如不动的实相,这时真实照见五蕴皆空”,这种智慧,就是般若智慧,是唯证乃得的,理解的都不算。证到自性如来者,也就是证到“如如不动的真心”的人,即可称为“菩萨”了,这时就可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地修一切善法了。
第二,要以般若智慧,行波罗蜜多。即要修行了,如六度中的布施、持戒等,根本上是在修行去除自已的妄想执着——去除无明之乌云。
般若智慧与波罗蜜多,是相辅相称的。离开般若智慧的观照,行波罗蜜多,只是人天善法,不出轮回的;离开波罗蜜多的修行,不可能有般若智慧,即使证到了,也不会真正离开轮回。这也是佛讲要远离“作、任、止、灭”的根本所在——要证到自性如来,生起般若智慧,所以非作非灭;还要行波罗蜜,所以非任非止。

佛法的修行,一定要如理如法;选择善知识更须理性、谨慎,原则即是不断地深入经藏、依据经典,依佛所说,依教奉行,参考善知识的建议,实实在在实修实证。

[ 本帖最后由 娃娃亲 于 2009-3-5 14:26 编辑 ].

TOP

这篇 我自己都看不太懂  仅供参考
我转贴的所有文章 都仅供参考, 希望能够利益大家.

[ 本帖最后由 娃娃亲 于 2007-12-28 16:20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