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收件人寄件人不分 高一新生军训家书错误百出

收件人寄件人不分 高一新生军训家书错误百出

收件人寄件人不分 高一新生军训家书错误百出
学校急开“书信写作课”  
http://www.jfdaily.com 2007-8-14 稿件来源:解放网—新闻晚报  

--------------------------------------------------------------------------------

  
  “邮编写在哪里?”“收件人要写多详细?”……给父母写一封家书,已成为沪上高中生军训的保留节目。日前,正值军训高峰期,记者采访发现,不少高中生遭遇“写信尴尬”,收件人、寄件人不分,信封上居然冒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荒唐失误频出,导致学校急开“书信写作课”。专家提醒,写信属基本能力,书信交流不可偏废。

  【现象】
  高中生不会写信

  近日,记者在浦东某学院军训基地发现,某中学除了军事训练课程之外,还多了一节特殊的课———“家书写作课”。
  原来,在军训期间,该校规定学生给家长写一封“家书”,谈自己在基地的所得所思。未曾料想,学生在写信过程中纷纷遇到了困难。据该校老师透露,不少新生连信封都不会填写,闹了不少笑话,居然有人在收件人那一栏填“中华人民共和国”。
  为了让学生顺利完成“家书”,班主任现身说法,拿出格式正确的信件和信封,纠正地址、邮编的位置,并规范信件写作格式。
  对此,记者随机采访了基地里的几位同学。他们坦言,比起写信,中学生们还是更倾向于短信联系、网上聊天。“有事短信联系”、“加我QQ(MSN),我们上网聊”成为了学生们的时髦语,这就造成了不少高中生不会写信的尴尬局面。

  【调查】
  学生爱QQ不爱写信

  调查中,记者发现绝大多数的中学生表示,自己从不写信,QQ才是他传达信息的“首选”。“QQ很随意,很适合与同学沟通。有时候要传文件,也可以利用它的附加功能在网上现传,很方便。”该校高一学生小李说,如果真的要传达重要信息,没有网络,他也会选择电话,“如果军训可以打电话,我情愿选择每天打一通电话,跟父母‘报平安’,而不是写家书。”
  虽然书信的替代品层出不穷,但仍有同学认为,书信交流是无可替代的。
  “网上聊天与写信交流感觉完全不同。”上外附属大境中学高二的顾雯韵指出,网上聊天过于随意,“你一个‘笑脸’,我一朵‘玫瑰’,电脑两端的交流仅限于这种简单的表情,很难深入交流思想、情感。”小顾透露,上个月才给姐姐写过一封信。在信里,她倾诉了即将升入高三的紧张心情及困惑。虽然写信很费时,但她觉得整个写作过程也是对近期生活的回顾过程,有利于整理心情。
  市西中学的高一新生杨晖也有相同的观点,“我常常通过写信转移自己的压力,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我会选择写信来倾诉。”她指出,即使对方不回信,自己的情绪也能得以平复,“短信有字数限制,网络也不是处处都有,还是写下来最痛快,又不受外界限制。”

  【说法】
  书信交流不可偏废

  针对中学生冷落书信的现象,沪上语文特级教师陆继春强调,书信交流属基本能力,不能偏废。“作为传统交流形式,书信具有其独特韵味。”陆老师指出,信件是作者亲笔写出来的,带有其本人的笔迹、个性、思想、情感,而这些是无法从冷冰冰的“宋体字”中表现出来的。
  另外,他提到,虽然“无纸化”时代已经到来,但这并不能抹煞书写汉字的重要性。“或许短信、E-mail是方便得多,但在方便的同时,学生也失去很多。”他说,“汉字的一笔一划,不仅是符号,而且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光看不写,你是体会不到的。”
  育才中学的姚文艳老师则指出,书信具有保存价值。她举例道,不少学生至今还把高一进校及高三毕业父母写给自己的信件保存着,这就是所谓的“家书抵万金”。“书信交流是有‘温度’的,因为作者字斟句酌,故而从他的字迹、用语就可以看出他想要传递的‘温度’,这是一种很亲切、温暖的感觉。”姚老师说。  
[1]  
作者:□晚报钱钰 实习生成婷报道.

TOP

是啊,现在写信的不多了

基本上就是电话,或者上网了.
时代在发展吧..

TOP

现在谁还写信,要么写情书哦。.

TOP

问问这位钱记者,她几年写一封信.

.

TOP

除了账单,家里n年没收到过信了,哪天要是收到家里小子的信,倒是要混鼓起了,不是激动,是急的——连打电话的钱都没了,或者是去的地方连电话都没有。.

TOP

该记者自编新闻,按律当斩!.

TOP

我儿子在军训,不知能否收到他的家信啊!.

TOP

‘会不会‘跟‘用不用‘2回事

再说了, 现在商务用函也不少啊, 试想如果单位来个连发信都不会的人,你们还会这么想么?.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8 william@2000 的帖子

不会的事多了,教会了不就行了,没那么恐怖。.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11 俩子爸 的帖子

我看这事儿十之八九是记者妖言惑众。
没写过信,还没见过信?每个月电信账单、保险单、银行对账单还少吗?薰都薰会了。
就私人交流而言,信真的没多大用处,别说小孩,大人也是。
该淘汰的就淘汰,要不以后别对密码了,拿个“虎符”出来,该吓死人了。.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10 echooooo 的帖子

你要这么想, 我无法改变;
不过我不会这么跟儿子说, 基本技能该会的还是会一点, 正如 书到用时方恨少, 会了总不是坏事, 不是说所有有用的东西才去学.

TOP

根据我的观察,大多数学生是没有问题的。

而记者一向是唯恐天下不乱的,于是将个别的问题标题化。
于是大家的眼球被抓住了。

现在我看报纸,基本上只看重大新闻。
个人认为说大桥倒掉了之类的事情还是比较可信的。

除了重大新闻就看八卦版。
反正就当一乐子。.

TOP

这是教育的悲哀!!!.

TOP

是否加强语文教学?

看了各位的评论,倒让我觉得好笑:写信的格式好像在小学里就有了,这是教学没有到位?还是学生不知道怎么写?这两者都有一点的问题,那么在初高中的语文课中是否还有这样的写信格式教学要求吗?.

TOP

我是一直不赞成说“连这你也不会啊”这种说法的。
原因很多,主要是:
1、称得上基本技能的东西很多,比如写信、打电话、收发传真、复印、收寄快件、换灯泡、修马桶、游泳、骑马、开车......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没有理由想当然地认为别人也该会,甚至精通;
2、这些基本技能除了少数需专门培训外,实际上认认真真地教一遍,再用心练习几次,相信大多数正常人都能很快学会;
3、说“连这你也不会啊”的人是否有认真教过那些“连这也不会啊”的人呢,埋怨和责备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

比如说,如果有人不会写信,踏踏实实地教他该怎么写、为什么要这么写就完了,何必故弄玄虚、上纲上线呢?或许他还能教你你不会的基本技能呢,比如上qq。

平时老师、家长多关心、督促小孩学些基本的东西,比这会儿看笑话要强得多。.

TOP

现在的孩子老实啊,要不每封信都不用贴邮票,都可以寄到了。哈哈。。。。.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20 俩子爸 的帖子

涂浆糊更方便,蜡还要留着防停电。.

TOP

回复 #21 炫炫爸 的帖子

炫老大的做法比较普遍。

但是开信封,会写信还是要会的。那天孩子有出息了,但是卡在不会写公函而得不到升迁,不晕才怪!.

TOP

重视和淘汰

就像毛笔以及其他的文房四宝,还有多少年轻人会接受,二期课改写字都少了,何况毛笔呼?
但是湖州每年的湖笔,照样有65W的产量说明什么呢?不是这些东西被淘汰了,而是我们自己不去重视它、保护它,所以有消亡的危险。字写得好,一样的文采老师当然给好字高分。.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22 上海的考拉 的帖子

出钱找人写,现在洗衣服、做饭、烫衣服、写小说。。。等等都不是找人干的吗?哈哈。。。。。.

TOP

这有什么,学起来很快的,是根本不需要学..

TOP

回复 #20 俩子爸 的帖子

想当初,我们也有坏招,把收信人和发信人位置对调,不贴邮票,最后,信件因为邮资不足,被退回“发信人”。
哈哈,纯粹是跟邮局开玩笑的,大家别学样。.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引用:
原帖由 winnie妈 于 2007-8-17 12:01 发表
想当初,我们也有坏招,把收信人和发信人位置对调,不贴邮票,最后,信件因为邮资不足,被退回“发信人”。
哈哈,纯粹是跟邮局开玩笑的,大家别学样。
你老胆大,还敢公开教授,我在#19贴,只敢点一下。.

TOP

引用:
原帖由 clarin 于 2007-8-17 11:48 发表
这有什么,学起来很快的,是根本不需要学.
你老的意思是公函都是有标准套路的,只要换掉单位名称等就ok啦?.

TOP

回复 #29 炫炫爸 的帖子

#19楼原来是这意思啊,您老“点”得也太轻了。
这招其实真是损招,一点也不合算的,小孩子的把戏而已。为省这点邮资,要搭进很多路费的。.

TOP

回复 #31 winnie妈 的帖子

吃排挡还打车,哈哈。。。.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33 俩子爸 的帖子

试过一次, 成功后乐得手舞足蹈.

TOP

引用:
原帖由 winnie妈 于 2007-8-17 12:01 发表
想当初,我们也有坏招,把收信人和发信人位置对调,不贴邮票,最后,信件因为邮资不足,被退回“发信人”。
哈哈,纯粹是跟邮局开玩笑的,大家别学样。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