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123
发新话题
打印【有17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一流英语高手否定花大量时间背英语课文的价值!!!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

TOP

高手都说读书不用功的,数学高手说从不看数学书的,物理高手说喜欢做化学,哈哈。。。。.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牛人自有道理。.

TOP

回复 #3 炫炫爸 的帖子

还要加上一句:数学好的学生家长说孩子天资聪明,英语好的家长说孩子语言上有天赋.....,成绩好的家长说孩子不用功的,或爱好打球或喜欢音乐或兴趣广泛,总之没有归结为刻苦努力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俩子爸 于 2007-7-10 09:01 发表
不管学什么东西,用功都是需要的,但是掌握方法更是必需的,问题是现在很多老师在授课时是不大注重教育学生的学习方法,也许他们自己也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的。
我认为用功是第一位的,掌握方法是第二位的。
只要用功了,一天天做下去,会逐渐的掌握方法的。.

TOP

回复 #7 老猫 的帖子

我认为掌握方法是第一位的,用功是第二位的,只有好的方法,才会使人用功。.

TOP

回复 #2 echooooo 的帖子

不知为什么,有人就此给了个差评,还连累LZ,sorry啦!

我的意思很明白,每人有每人的爱好,每人有每人的特点,于是就每人有每人的方法了。
无论是学习还是其他的,选择最合适的方法都是极其重要的。

譬如翻一座山:
可以沿大路,省心但路途遥远;
可以走小道,路近但体力要好;
可以钻隧道,快捷但技术要高;
可以坐飞机,轻松但资源要多;
也可以打电话,为啥非要翻山呢?
......
或许,你想尽办法动足脑筋都未必能翻过那座山!
套用yahoo的那句广告词“人与人不同,马与马各异”。

友情提醒:距离=速度x时间

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是兄弟在中学里学NCE时背的,不背能记住吗?
当然,有人肯定会说“我没背,只是多读了几遍,记住了。”那是你牛,好不好!.

TOP

人家没说不用功啊,只是说大把时间花在读和听上,比较赞同,英语应该是熟能生巧的学科,大量的听读才是学语言的基础。不要相信什么拼读法,巧记单词法,其实大家仔细回想自己学母语的过程,我们用什么巧记法记中文生词和句型吗?不就是不断重复听到,看到,写到不就会了。小儿从没上过课外辅导,也没背过单词,就是坚持听磁带跟读磁带看原版书和原版片(一定要是感兴趣的,好像都是奇幻鬼怪的,还有dvd 成长烦恼),小学轻松过三级和四星(考前辅导也从未参加)。

另外推荐一个有车家长可以试试的方法,每天送接上学放学的途中,汽车里放他听的英语,每天20分钟很管用的。

不知道这算不算用功(每天加上车上的应该有1小时时间吧),可能大家对用功的理解各不相同吧。

[ 本帖最后由 讲真话 于 2007-7-10 10:49 编辑 ].

TOP

回复 #10 讲真话 的帖子

我理解的用功,就是花时间,当然还得用心一点,磨洋工是没用的。.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引用:
原帖由 炫炫爸 于 2007-7-10 08:23 发表
高手都说读书不用功的,数学高手说从不看数学书的,物理高手说喜欢做化学,哈哈。。。。
你说的太对了,也许那些高手怕讲因为用功才有好成绩,怕别人说他综合素质差的原故吧?有个朋友的孩子临近高考时正逢世界杯足球赛,他照样复习功课,但给他妈妈布置任务,他让他妈妈每场球都拿着本子做好记录,如谁在什么时间用什么方法进的球等等,这就让他第二天到学校时有资本跟同学说我天天看球从来不复习的,哈哈,要是哪个缺心眼的向他看齐不就惨了吗?哎,真不知该相信哪一句?.

TOP

回复 #7 老猫 的帖子

比较倾向。
不管用啥方法,用功肯定是有效的,何况熟能生巧;
不过如果都用功了,方法显得更重要;
但如果都注重用功和方法了,脑子就最重要了。
估计一般人再如何用功和方法,也不会赶上“爱”大爷。.

TOP

回复 #13 BOY娘 的帖子

应该客观地看到,脑子的好坏的确是不一样的。
中学的时候有个同学,天天玩,疯完,每天玩剩下的时间,除去吃饭睡觉所剩无几,就算全部用来用功也少得可怜。但成绩,数理化语英政史地生体,望尘莫及呀!后来那哥们弄了个斯坦福的化学博士,又搞了个法学博士,现在在做专利律师。不过听他讲,读博士的时候也是忙得四脚朝天。
归根结底,脑子好是硬道理,同时注重方法和用功。这似乎与现在的教育理念相悖。.

TOP

读书好坏肯定有能力智商高低的因素,这个绝对影响(不是决定)成绩的,我有个公式:(仿照物理的 做功=功率×时间)

学习成绩=效率×时间=聪明×努力

这个效率就是聪明和脑子好使程度以及学习方法的综合体现,另外我觉得保持专心时间的长短也是一种智商。
在相同学习成绩下,聪明的,掌握方法的需要时间少,反之。。。。

但这个公式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对于绝对优异成绩和超凡脱俗的成就,没有绝对优秀的智商,靠无限加长时间是无法取得的。就象让我每天练习24小时,加上全世界的名师指导,我这辈子也绝不可能跑过刘翔,但胜过一般人肯定没问题的。读书也一样!.

TOP

"对于绝对优异成绩和超凡脱俗的成就,没有绝对优秀的智商,靠无限加长时间是无法取得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忙妈妈 于 2007-7-10 10:02 发表
还要加上一句:数学好的学生家长说孩子天资聪明,英语好的家长说孩子语言上有天赋.....,成绩好的家长说孩子不用功的,或爱好打球或喜欢音乐或兴趣广泛,总之没有归结为刻苦努力的。
严重同意.

TOP

人家没说不用功啊,只是说大把时间花在读和听上,比较赞同,英语应该是熟能生巧的学科,大量的听读才是学语言的基础。不要相信什么拼读法,巧记单词法,其实大家仔细回想自己学母语的过程,我们用什么巧记法记中文生词和句型吗?不就是不断重复听到,看到,写到不就会了
同意,其实跟母语学语应该是相同的,母语有环境而英语没有环境,.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21 俩子爸 的帖子

是呀,所以我同意老猫的看法——首先是用功,然后是方法。
但LZ所说的ZYC同学,应该算是“绝对聪明的凤毛麟角”吧?
所以,窃以为,他(她)的经验或总结对一般人未必有用,仅可供参考借鉴。
如果真的啥都不背,当然背的方法有多种,那就真的变成——
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8 炫炫爸 的帖子

完全同意.
可惜学校的老师大多不掌握方法,只能用题海来逼迫学生"用功",也不给家长留一些跟孩子交流"方法"的空间.呜呼哀哉..

TOP

回复 #23 俩子爸 的帖子


所谓背,实际上就是记忆。所以,要加强记忆,不妨参考一下有关的专门读物,结合自己的记忆特点,寻找出最适合的方法。个人比较推崇联想记忆,并做到“三到”——眼到、手到、心到。对于语言,还要做到耳到和嘴到。
语言学习中,语感很重要。这一要悟性,二要大量的听、说、读、写。
另外,知识面也很重要,就好比跟一位语言大师谈量子力学,估计大师是啥也说不出吧?但绝不能说大师语言不好。.

TOP

引用:
原帖由 炫炫爸 于 2007-7-10 08:23 发表
高手都说读书不用功的,数学高手说从不看数学书的,物理高手说喜欢做化学,哈哈。。。。
.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这个题目本身不太严谨:
1、一流英语高手,他不背课文,别人背课文就不行吗?
2、化大量时间背英语课文的学生,好像不是很普遍吧?
就世外中学而言,要求背SBS课文,一本书教一年,平均每周背上一篇,也无所谓的;俞老师新概念,每周也是一篇,上课时当场抽背一段。
适当背一些经典文章或好的课文,对培养语感是有好处的。值得弄一个“一流英语高手”来“口诛笔伐”吗?
搞不懂。.

TOP

一流英语高手也免不了要背课文的

高手自云“在我学英文的过程中,除了学校课堂上老师规定要背的内容和期末口语考试规定要背的内容外,平时基本不背课文,更没有背过英文词典。”
被动的背课文,还是要背的。看来也是不能免俗——一切课文皆不背。.

TOP

回复 #27 俩子爸 的帖子

其实,背好的东西谁都会忘的。
这跟每个人的记忆特点有关——记得快忘得慢、记得慢忘得慢、记得快忘得快、记得慢忘得快。
也有听觉记忆、视觉记忆、感觉记忆等等。应该讲每个人的总体记忆能力是有差异的,但总归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记忆方式,于是就需要老师、家长和同学的探索寻找了。
记忆的再刺激也是因人而异的,有的半天就需要刺激一下,也有的过个仨月也不要紧。同样需要老师、家长和同学的探索寻找。
不断地听和读,肯定是加强记忆、培养语感的一种很好的办法。.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背有许多方法,有拿起书本就读一句,背一句;有读上几遍,背的,也有听熟了背的。LZ可能说的是不背,光听,就是听熟了背的。

还有什么算背出了,今天背了出来,就能算这个背熟了吗?真的好的背,是随时随地说上一句就能接下去背。.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首先,关于用大量时间背课文。
说老实话,如果真的用功去背东西的话,并不需要太多的时间,而且适时的复习一下,就可以记很久。
我的爸爸就是例子,他是理科很好,但是我小时候背课文,他往往也就背出来了。问他,他说他小时候背出来了,现在听我读两遍,也就全部回忆起来了。
而且据说很多大家都是将许多文章通篇背下来的。曾经听说矛盾和郑振铎两个人对背红楼梦,来考察对方是否真的背出来。

其次,关于用功
天赋是不能改变的,能改变的就是自己的用功程度。
小时候我是很懒的,不用功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校长都会来劝我再用功一些。 。终于有一天,碰上一个天赋比我好很多的人,一时激愤,决定超过他,用功,再用功,还是没有超过他。失望中突然发现已经超过了许多人,这时明白自己真的是不用功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了。

最后,关于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对于每个人是不一样的。
小时候我的数学成绩很好,老师要求我介绍经验,因为我乱讲话是出名的,所以班主任把我叫到办公室,先问我的经验。我说:“四不。不预习,不听讲,不作业,不复习。“ 也不知道我怎么会这么说。 。当然结果是别的同学上去讲经验。
过了很久,一直到我自己做了老师,我突然明白我是怎么学数学的了。实际上我从小喜欢问为什么,学数学的时候也喜欢问,以至于将数学的结构都问清楚了,以至于几乎所有的东西都记住了。这也就是我为什么学不好英语的道理,英语很多地方是没有联系的。可以有today,而且有tomorrow,为什么就不能说toyear?
我的班主任从来说我不聪明,吴氏语录:“如果XX是聪明的,为什么他只能学好理科。”这句话也是我做了老师,看了许多许多学生才明白的。

[ 本帖最后由 老猫 于 2007-7-10 16:31 编辑 ].

TOP

牛人,但是我不太同意他的观点。
语言作为一种工具来学习,背诵是不可缺少的环节。背诵的目的是形成语感。
为了背诵而背诵当然不对。所以我反对背字典。背字典是检索比较困难的时代,检索和反应速度比别人快的一种捷径,但是枯燥,也非牛人不能完成的浩大工程。现在电脑,电子词典那么多,非万不得已,或者非要显示自己实力,不要去尝试。太浪费脑细胞了。
但是这个牛人通过大量阅读和听的过程中其实已经完成了常人用背诵达到的效果,只是他的天资比我们好,没有刻意去背而产生了语感。
天资如我家屁屁的,还是要让她背。只是过程尽量让她感觉愉快点。

[ 本帖最后由 青青小白杨 于 2007-7-10 16:46 编辑 ].

TOP

回复 #34 老猫 的帖子

聪明的人总归是懒点的,要不然别人怎么活?!.

TOP

其实背课文和单词与坚持听读殊途同归,都是为了记住,一个是短期高强度重复,一个是长期低强度重复,最终的结果都是为了记住后形成语感,只是各人方法不同。
不过背诵的一般都是文章书面语言,对写作考试肯定帮助大,长期听读则比较容易听得懂说得溜。个人意见就象我们学母语一样,每个人首先学会的是听说,然后才是背和写,所以我觉得孩子应该先练听说,写得好文章那是以后的事。
一个中文说得很溜的老外对我说,他现在是中国文盲,能说能听,就是不太会写和看。很多老外好像都是这样学中文的。中国人学英语是倒过来的,大学毕业基本能看能写就是不能听和说。.

TOP

除非是那些核心词汇, 背长篇课文是我儿子最不喜欢的.  

我让他复述, 概括或是改换人称重新讲述, 他都觉的有趣. 还可以挑一些关键词或句子结构让他重新讲一段. 他也就知道语言运用的重要性, 有输入(input) 更要有输出(output).

研究表明一个单词只要出现十几次, 学生自然会记牢它的用法, 所以广泛的阅读是很有效的..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38 小狮子他妈 的帖子

很专业!小狮子妈是专业人士吧。同意您的观点。
1 复述, 概括或是改换人称重新讲述
2 一个单词只要出现十几次, 学生自然会记牢它的用法, 所以广泛的阅读是很有效的
3 词典可以背的。分类图解词典背起来就很有意思;词汇量少的词典(基础语汇词典)可以背——学习者往往觉得词汇量大的词典很牛,其实词汇量越小的词典越难编;考试前大纲的单词表再牛的学生他也要过一遍的。再有,在一个阶段可以用一本适当的纸质词典,查过的词可以作些笔记,几年下来你就有攻占了一座城堡的成就感,然后再换一个目标。

关于背诵:有口无心地念几十遍就是背下来也很快忘记;在理解的基础上,出声朗读几遍,像NC那样的教材不知不觉就可以背出。俞老师的教学方法很好,当堂背,学生课后无负担,课上思想高度集中,事半功倍。.

TOP

引用:
原帖由 俩子爸 于 2007-7-10 18:57 发表
你也是牛人一个。现在的很多老师可不愿意学生问这问那的。
属牛是真的,但是不牛。

我很喜欢学生多问,他们问了,实际上双方都在整理自己的知识结构。.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为什么高手都忌讳讲“背”,知识到底需要不需要记啊,记不算背,只要不是拿着书本记的都不算背。哈哈。。。。.

TOP

引用:
原帖由 炫炫爸 于 2007-7-11 08:46 发表
为什么高手都忌讳讲“背”,知识到底需要不需要记啊,记不算背,只要不是拿着书本记的都不算背。哈哈。。。。
看看13楼的就可以了。
高手都怕别人说他们死读书。
其实死读书是没有问题的,怕的是读死书。.

TOP

英语不读不背怎么行?我家就有一个例子,我的孩子智商应该不算低,出去数学比赛基本上都能拿奖。小学阶段英语基本上不读不背,能混个前几名,主要是学得少,当堂就记住了。现在中学学得多了,可是还像以前那么懒,在班里只能混个中等。.

TOP

引用:
原帖由 炫炫爸 于 2007-7-11 08:46 发表
为什么高手都忌讳讲“背”,知识到底需要不需要记啊,记不算背,只要不是拿着书本记的都不算背。哈哈。。。。
怎么觉得很象,孔乙己说的“窃不是偷~~~”.

TOP

我也曾经很努力地背单词,背古诗词,背一切的一切,可现在大都忘了.细想一下,能记得的,无非就是些时常能用到(或者耳濡目染),或者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剩下的,随着考试的结束,就把内容丢还给书本了,最多在脑中保留一个可检索的线索(时常是模糊的,需要联想的)..

TOP

回复 #47 shumi1 的帖子

背完了忘掉的,就叫做“底蕴”。.

TOP

背完忘掉了,需要时又想起来了,估计再忘掉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炫炫爸 于 2007-7-11 08:46 发表
为什么高手都忌讳讲“背”,知识到底需要不需要记啊,记不算背,只要不是拿着书本记的都不算背。哈哈。。。。
嘿嘿,也许也有高手很老实的说,我就是靠背学英语的呀。可是就像老猫的境遇一样,本来想让他介绍经验的,可老师一听,这种经验哪上得了台面,不行,还是换个人说说。

就像英雄似的,媒体启发啊,再朴实的英雄怎么着也得说出些神圣的想法,拔高一下思想境界吧。

高手也是啊,怎么着也得整出些别具特色的学习方法吧!

[ 本帖最后由 maomaofeng 于 2007-7-11 10:31 编辑 ].

TOP

 112 123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