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个人次参与评价】

我们需要怎样样的精英教育

我们需要怎样样的精英教育

我们需要怎样样的精英教育:不是追求物质
21世纪什么最贵?相信很多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人才。虽然有点打趣的意味,但毫无疑问的是,精英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种稀缺资源,精英教育正成为时下最热点的词汇之一。从一些大学把高尔夫球列为学生的选修课,到家长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各种礼仪培训班,这些举动无一不在勾勒着人们想象中的精英生活。但创造了精英的生活,我们就真的能拥有大批精英吗?似乎很少有人仔细思考过这个问题。
厦大校长力推精英教育 打高尔夫成学生必修课  
精英教育不是物质追求
不难想象,开办了高尔夫球选修课的校方,是希望通过高尔夫来提高学生的修养,其潜台词是掌握了高尔夫这项技能,学生便拥有了顺利跻身名流显贵之列的优势。但这样的精英培养逻辑似乎太过肤浅,如果只从表面风度与生活方式上去理解精英,精英教育也就成了对物质时尚与潮流的追捧,大学似乎大有成为美容机构或礼仪学校的趋势。其实,精英培养不是一些事关精英的技能培养,譬如会打高尔夫,精英意识首先是社会责任、人文精神、科学素质,其次才是个性气质修养,我们的大学在精英教育上是本末倒置了。
创办于1701 年的美国耶鲁大学三百年来培养了大批影响美国乃至世界历史进程的风云人物,甚至被誉为总统的摇篮。耶鲁校长访问中国时接受记者采访,在被问及应如何培养精英人物时,他并没有过多地谈及耶鲁的硬件设施在培养精英学生过程中的意义,而是谈到了学生社团。他指出,耶鲁的学生有自己组织的 250个社团,由于每年都有学生毕业,这250个社团中,每年都有一些要更换领导班子。耶鲁大学有 1万多名学生。这样算来,20% 的耶鲁学生都有机会成为某个社团的主席,他觉得学生在自己的社团中会培养各种有用的能力。事实上,这些社团实际上就是培养领导才能的一个实验室,与人合作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说服动员能力等许多重要能力都是在这些社团活动中得以培养。
耶鲁校长的谈话对我们一些动辄就谈政府投入不足,注重用巨资引进先进的国外硬件设备的校长来说,无疑更具有启迪意义。由此看来,学生最高贵的修养并不一定需要过高的教学成本,需要的是教育理念,譬如:善意的微笑、妥帖的语言、团队合作的精神、组织能力等等,这都可以通过课堂与生活教育而获取。
也许笔者有些突发奇想,如果计划兴建高尔夫球场的学校将这片地的用途让全校师生来策划设计,让他们来决定这片地的用途,我相信肯定会是另外一种情景,而且更能激发学生们对学校建设的参与精神,土地对他们来说不仅意味着可以充分利用,与自己的学习生活相联系,而且会极大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可惜校长将这样的机会给了高尔夫。
精英意识不等于特权意识
精英教育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是受儒家文化和皇权统治限制的,学而优则仕,民间精英可以通过科举考试的方式进入上层社会,一跃变为达官显贵,这种鲤鱼跳龙门式的成功模式不免为社会上的准精英们提供了一些享有特权的机会。憧憬着自己以后的飞黄腾达,准精英们也不免对自己另眼相看。告诫自己要在各方面做好准备,生活上要比普通人多享受一些,吃过的多,见过的广,以免有朝一日跻身豪门的时候,因为不懂规矩,暴露出自己的真实出身。同时准精英也要与自己眼里的普通人划清界限,处处显示自己的特殊。可惜的是,这种思维模式历经千年,在今天仍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出于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的想法,许多家境一般的家长把自己毕生积攒的财产都用在供孩子上贵族学校上,结果许多孩子得上了公主病,成了彻头彻尾的小贵族。
真正的精英家庭是如何教育他们的孩子呢?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将自己的财产都捐献出去的行为给了我们一些启发。与国内的情况相反,富也不能富孩子是许多精英家庭的教育理念。记得有一位教育学研究者曾经写道,在美国很多精英家庭都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公立学校去,因为贵族学校很容易让孩子产生一种特权意识,还有一些家庭,干脆自己掏腰包,让孩子去非洲、拉美、南亚等相对贫困的地方当志愿人员,因为这些家长相信,真正的领导人才必须了解下层社会。
精英的产生离不开艰苦的历练
美国社会学家特纳将精英培养模式分为二种:一为美国式,即将选择过程尽可能地推迟,所有人都可参加公开竞争,最后产生少数精英,谓之竞争流动模式;另一种以英国20世纪50年代的教育为参照,即在文法学校实施早期淘汰机制,胜出者接受专门的精英教育,称为庇护流动模式。法国的精英教育特点体现在美国模式和英国模式之间,只有那些高中毕业会考的佼佼者,经过大学预备班的洗礼之后,才能登上大学这一通往精英的坦途。
无论具体过程是什么样,从这些精英教育模式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个真理,那就是精英的产生离不开激烈的竞争和艰苦的历练。成为精英的路是崎岖的,准精英要付出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作为施教者,如果精英教育只局限于展示精英优越的生活,这无疑是只学到了皮毛,更危险的是,这种教育传递给受教者一个错误的讯息。受教者会被精英奢华的生活所迷惑,而他们忽略的是精英产生背后那残酷的百分比和淘汰率。
培养精英人才,首先教育者要从整体上把握精英对社会的价值与意义,而不是为了多创造些经济价值,打着精英教育的旗号误人子弟。渴望成为精英的人也要明白,精英首先需要精神,在担当社会责任方面,精英要有英雄的风范,它要在创新与社会思想进步上有所作为,要引导社会向和谐方向发展,而不是附庸风雅,远离布满泥泞的底层生活。(作者吴祚来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学者).

TOP

.

TOP

回复 #1家有考王 的帖子

好贴! 给我很多启发!.

TOP

.

TOP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