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经验总结] 如何撰写教育叙事研究案例

如何撰写教育叙事研究案例

如何撰写教育叙事研究案例   
(一)教育叙事研究的研究方式。
教育叙事研究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教师自身同时充当叙说者和记述者,而当叙述的内容属于自己的教育实践或解决某些教育问题的过程时,教师的叙事研究就成为“教师叙事的行动研究”。这种方式主要由教师自己实施,也可以在教育研究者指导下进行。它追求以叙事的方式反思并改进教师的日常生活。
另一种是教师只是叙说者,由教育研究者记述。这种方式主要是教育研究者以教师为观察和访谈的对象,包括以教师的“想法”(内隐的和外显的)或所提供的文本(如工作日志)等为“解释”的对象。
(二)如何写好教育叙事研究报告
本学期,我们提倡撰写教育叙事性研究案例,如何撰写好教育叙事研究报告成为大家关心的热点。我们注意到,如果老师们仅仅停留在填写教师培训时的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练习模板上,大家的叙事报告就会成为千篇一律的“八股文”。生活之树常青,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体验,撰写教育叙事研究报告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应该是百花齐放,千姿百态,给人以启迪和回味。
1、注意观察。
(1)观察教学情景的发展变化。
(2)观察当事人的态度。
(3)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学习的结果。
(4)可以借助技术(照相机、录像机、计算机等)记录观察的过程。
(5)注意保存观察的原始资料。
2、重在思考
(1)教育叙事研究不是简单的“镜像”纪录生活,而是观察与思考生活。
(2)好的教学设计不仅仅是一份好的教案,而是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反思获得的经验。
(3)思考不是填写模板(模板是供培训时模仿学习),而是创意和灵感的碰撞。
(4)善于思考的人从身边的平常事中也会发现真理。
(5)优秀的教师不仅是教人知识,而是教人思考,因此,教师自己首先要养成思考的习惯。
3、能够提出问题
(1)明确研究的问题。
(2)清晰地表达问题。
(3)把问题细化,便于处理和研究。
(4)注意随时抓住教学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
(5)追问问题。
4、注意学习
(1)从文献资料学习。
(2)从网络上的丰富资源学习。
(3)向身边的同行学习。
(4)向自己的学生学习。
(5)注意从历史经验中学习。
5、研究过程
(1)清晰地说明参与者特征和研究地点的特征。
(2)明确研究的方法和程序。
(3)资料收集的技术与可信度。
(4、现场情景的准确和生动的描述。
(5)如实记录当时的心理活动。
6、交流与讨论
(1)头脑风暴,促进新思想的涌现。
(2)网上交流,吸取和集中更多人的智慧。
(3)对现象和发现的清晰充分的解释。
(4)给出的结论适当、有条理、有证据,(必要时讨论研究的局限性)。
(5)提出进一步研究的设想与建议。
在写教育叙事研究报告时,往往采用深描的写作方式。深描即教师比较详细地介绍教育问题或教育事件的发生与解决的整个过程,留意一些有意义的具体细节和情境,在叙事研究的报告文本中引入一些原汁原味的资料,比如学生的作品、学生的日记、某位学科教师对这位学生的评价,隐藏在学校建筑中的语言,等等。这种深描使叙事显得真实、可信而且富有情趣。
至于这些教育故事究竟能够给出何种教育意义,一方面取决于教育个案或教育故事本身的“情节”(或称之为“结构”),一个有情节的教育个案或故事本身就散发出它的教育意义;另一方面取决于故事的阅读者和倾听者的理解。阅读者和倾听者如何理解教育个案的教育意义,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权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把对教育个案、教育故事的理解还给阅读者和倾听者,是对阅读者和倾听者的信任。这样说也意味着,对教育故事或教育个案进行过度的解释、分析,是对读者阅读能力的不尊重。
开展教育教学叙事研究,教师们养成了敏锐的洞察能力,良好的笔耕习惯,时时处处把身边发生的教育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开展教育叙事研究,最大的改变是,老师的眼里、心里都是学生了。这其实真是一件美妙的事。.

TOP

论文提纲?.

TOP

和LS一样,想看看模板或提纲.

TOP

一个叙事的教学研究案例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备课怎么备”、“教学设计如何设计”、“写教案如何写”之类的问题。在大学读书时,教《教育学》的老师在讲到“如何备课”这一节时,苦口婆心地强调要“备教材”、“备学生”,以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学情”作为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的依据。记得期末考试时出的考题就是“怎样备课”。

    自己做了教师之后,我一直按“备教材”和“备学生”这两个要求来设计我的教学。后来我发现,“备教材”与“备学生”其实是合而为一的事情而并非分开的两个要求或两个程序。我将它理解为“根据学生的学情梳理教材的知识结构”。

    有一段时间,我很为我自己的这个想法和做法得意。学校曾在全校范围内检查教师的教案,我写的教案作为优秀教案受到学校领导的认可和赞赏。

    但做教师的时间长了,我感觉我的教案越来越没有个性、越来越没有生机。像周围其他老师一样,我发现我的教案不过是在不断“重复”昨天的、过去的故事。教案也越来越简单,有时甚至懒得做教学设计,懒得写教案。

    我开始为教案的问题感到困惑。

    前两天接到学校通知,说有大学的专家来听我的语文课。学校领导提醒我“要注意教学设计”、“专家可能要看教案的”。

    我对这个任务并不陌生,我已经习惯于上所谓的“公开课”了。

    但是,在为这节“公开课”准备教案的过程中,在我自己提醒自己“要注意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开始反思我自己以往的“公开课”的得意与失意。我意识到我所有的得意与失意,似乎都与“教案”、“教学设计”相关。而且,关键的问题似乎还不在“上课前”我如何设计教案,关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实际状况调整我的原先设计好的“教案”。如果这样来看,“教案”可能不完全是在上课之前设计好的,真正的教案,是在教学之后。

    我不知道我这个想法是否正确,但我很愿意按照这个想法来展开这次的“公开课”。

    今天语文课的主题是《忆读书》,这是语文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尤其要理解“读书”的好处。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明确应多读书,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

    这节课从介绍作者开始。我结合课本的“注解”,大致介绍了有关冰心的情况,然后让学生说出他们所知道的中国文学史上女作家的名字。有学生说“琼瑶”,有学生提“三毛”。

    后来有一位学生说到“石涓”。我问:“你能介绍几篇她的作品吗?”那位同学一时说不出,显得有些尴尬。我建议说:以后大家读书时可以留意一下石涓的作品。这算是对这位同学的宽慰和鼓励,其实这条建议也是说给我自己听的,因为我只是听说过这位女作家的名字,但未读过她的作品。

    在分析课文内容前,我先让学生“朗读”课文。我很自信地发出指令:“读吧!”

    但全班学生安静地“守候”了大约两秒钟,然后开始整齐地朗读:“一——谈——到——读——书……”我感到有些不对劲,马上纠正说:“不要齐读,自由读。”

    教室里再次沉默将近2秒钟的时间,但很快由原来“朗朗书声”变成了一片嗡嗡的“众声喧哗”。这种嗡嗡的“喧哗”虽然显得没有秩序,但它不像全班学生齐读那样速度慢,而且不至子限制学生感情的体验。我喜欢这种嗡嗡的声音。

    几分钟后学生自动停下来。我问学生有没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讨论。

    一位学生问“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是什么意思。

    有同学举手回答:“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是说刘、关、张在桃园结拜;“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是说刘、关、张在剿灭黄巾军起义中首次立功。

    我肯定了这位同学的回答。

    有同学问到“分久必合”的意思。一位学生站起来讲:这是指三国鼎立几十年后,西晋最终统一了三国。

    我插嘴说“这也是历史发展的一个规律”。以前我一直留心让学生自由”插嘴”,现在学生被调动起来后,我的发育反过来成为一种“插嘴”。不用说,老师也有“插嘴”的权力。

    不过事后想想,我今天“插嘴”说“分久必合是历史发展的一个规律”,这样说好像并不准确。历史发展是否是一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过程,倒是可以让学生在课外讨论的问题。如果再次遇到这样的问题,我打算建议学生“可以向历史老师请教”。

    后来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能不能请您介绍一下《荡寇志》这本书的内容?”我对这个学生的提问很满意。部分因为这位同学的提问方式很有趣,似乎认定了其他同学不会了解《荡寇志》的内容,所以“点名”请老师介绍;部分因为我在备课时早预料到这是一个难点,很愿意被学生“点名”做相关的介绍。

    不过我还是忍住不说,环视教室,问有没有人知道《荡寇志》的大致内容。等到班上学生一律沉默不语时,我“当仁不让”,大致介绍说:《荡寇志》的作者俞万春曾随其父镇压过农民起义,他对农民起义非常仇恨,并亲眼看到《水浒传》对农民起义的影响。他想抵消《水浒传》的巨大影响,写成了此书。在小说中,他对梁山“一百零八好汉”(当时我说走嘴,讲成十八好汉,同学立即给予纠正)极尽诬蔑丑化之能事,说他们是强盗,罪大恶极,最终的结局是被斩尽杀绝。

    我这样介绍时,学生似乎对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很感兴;趣。我个人虽然一直提醒自己不要过多地“讲授”,以免落人单调乏味的“讲授教学”的陷阱。但当年轻的学生用清澈澄明的眼睛注视自己时,我总忍不住尽量延长这种“被注视”的享受。事实上,对这个问题我至今仍然相信,如果教师的“讲授教学”能够唤起学生求知的兴趣和热情,这种“讲授教学”就是有效的教学。

    在我大致介绍了《荡寇志》的内容之后,学生已经无人举手提问了。我开始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

    对课文的主题,我打算从整体人手。我提的问题是“在这篇文章里冰心想说什么?”

    很快有学生提出冰心想说的话就是课文最后一句话:“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我在黑板上写下这几句话,并问学生:读书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对这个问题好像感到有些为难,教室里安静下来。有时候老师感到容易回答的问题,在学生那里会成为一个难题。作为老师,我在备课的时候估计这个问题不会太难,因为文章中到处都有冰心说“读书好”的句子。怎么学生就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

    为了打破“僵局”,我提示学生:书上有哪些“句子”是在说“读书好”呢?

    学生似乎有所醒悟,开始寻找相关的“句子”,教室里响起学生翻动书页的声音。

    看来我的提示是有效的,但我心底也感到一丝悲凉:我备课时是希望引导学生能从整体上感受“读书的好处”,可是学生似乎只习惯于从课本中寻找固定的“句子”。

    当我问“在这篇文章里冰心想说什么”时,显然是一个需要从整体上考虑的问题。面对这种需要整体把握的问题,学生似乎感到无从下手。

    当我提示“书上有哪些句子是在说读书好”时,学生似乎对这种“提问方式”很熟悉,我猜想这种“提问方式”在学生那里已经被转换为一种填空题,就是“课本中提出读书的好处有——”。学生一旦将这个问题转换为一种“课本中提出读书的好处有——”的填空题,学生就能够很“内行”地在课本中寻找出相关的句子。

    几分钟后,学生开始回答问题。

    第一位学生找到读书的好处是:“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我在“读书好”的条目下板书“品德修养”。如果有学生先说“读书有利于提高品德修养”,然后说:“比如冰心说,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这是我在备课时对学生的期待。也许我对学生的期待是高了一些。我现在仍然在琢磨究竟应该怎样引导学生“整体理解”。

    接着,有学生说“读书对写作有很大帮助”,并找出文中的语句作证:“老师在她的作文本上批下了‘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

    我在“读书好”的条目下板书“有助于写作”。

    我总想让学生超越课本中的具体句子来谈自己的感受,所以后来我问学生:在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没想到有一位学生迅速反应,他说:“好笑的感觉。”全班同学笑了起来。

    我不知道这位学生为什么说“好笑的感觉”。现在想起来,他可能是想说“有趣的感觉”。

    我当时只是说:我们每一个人在读一本书时不只觉得它好笑,还会有其他感受。今天我们的家庭作业就谈读书的感受:从你所读过的文章中选一个你认为最好的谈你的感受,可就整篇文章谈,也可就一个人物、一个方面谈,写成一篇随笔。

    接着,我由读书的好处“多”引到应“多读书”并要“读好书”,因时间关系,这两点讲得比较简略。

    我感到快要下课了,赶紧对本节课的要点作了小结。今天学校的下课铃声很“善解人意”,刚做完小结,下课的铃声响了。但我在宣布“下课”时,忽然想起一件事,问哪位同学家里有《满江红》的曲。

    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家里有,我还会背呢!”

    我知道他误解了我的意思,再一次讲清我要的是“曲”,而不是“词”。这位学生有些失望地坐下了。

    下课后,我有些后悔因时间紧而没有让这位学生背《满江红》。这是一个很好的“课程资源”。如果这位学生愿意,我在下节课会让他背《满江红》。

    下课了,当学生说“谢谢老师”时,我真想说“谢谢同学们”。孩子们今天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他们在课堂上的“插嘴”使我不断地调整、改写我原先设计好的“教案”。所以,今天我最想说的是“教案是在下课之后才完成的”。

而且,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尽管我一直在努力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学生的“插嘴”调整上课前设计好的“教案”,但仍然留下很多遗憾,要是再有机会教同样的内容,我想我的“教案”会重新改写。





叙事幕后(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刘良华博士)

    这是广东省茂名市实验中学任英老师根据我们的建议用“叙事”的方式将自己上的一节课整理出来的一篇文章。当时我们建议老师用“叙事”的方式“说课”,我们作为大学的研究者也以“叙事”的方式“评课”。然后由上课的老师根据自己的“课堂教学”、根据自己以“叙事”的方式所做的“说课”、根据大学研究者以“叙事”的方式所做的“评课”,整理成一篇“教学叙事”。.

TOP

“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女朋友被别人抢走”(教育叙事)

同年级的韦老师在上《但愿人长久》一课。

她在引导学生品味句子“他眼睁睁地望着那圆圆的月亮,心里不禁埋怨起来: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

  感情朗读过后,学生谈了自己的理解,老师很满意。

韦老师接着与学生一同探究“眼睁睁”如何运用:“根据你对课文的了解,对这个句子的理解,你能用‘眼睁睁’说一句话吗?”不少的小手举了起来,经得韦老师的同意之后,一个一个都站了起来回答,师生彼此都很高兴,运用得不错。看到很多小手还在举着,韦老师说:“再给同学们最后一个机会!”一个女学生十分荣幸得到了这个机会,其他小手“呜”地长长一声,失望地垂下了小手。

  只听见那荣幸的小女生造句:“我眼睁睁地看着美丽的花朵。”

  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们个个都忽闪着大大的眼睛,突然,那一只只小手又坪坪砰砰地举起在桌面上,他们仿佛已成竹在胸。韦老师面带微笑不做声,眼睛在扫视着学生,好像在说,这么多的小手,该叫谁好呢。

  这时,一个男孩子顾不了这么多了,站了起来,:“老师,她造的句子是错的。”得到韦老师的允许后,他才字正腔圆地说:“我觉得,‘眼睁睁’应该这么用才对: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女朋友被别人抢走,一点办法都没有。”全班同学都笑了,老师也笑了,韦老师肯定了他的造句是对的,便结束了“眼睁睁”的造句练习。

  据说,此男孩名字叫李洲,是班上的“名嘴”,小小就“博览群书”,脑瓜特别好使,读书有思想,有见解。

我相信,韦老师的肯定还不足够令他满意。

  笑的背后,我们应做何反思?回避,显然不行;批评,没有道理;表扬,似乎不合适。

值得探讨!.

TOP

最近在写课堂教学改进计划和案例。也越来越觉得难写了。
.

TOP

回复 #6 依依妈妈 的帖子

就是阿!最好不要写 ,烦死了,我把下辈子要写的字都写完了,人家当我们老师写文章的机器哦。.

TOP

引用:
原帖由 依依妈妈 于 2006-12-2 11:32 发表
最近在写课堂教学改进计划和案例。也越来越觉得难写了。
  
哪区的?.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