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1960 年,中国人拥抱黑科技

1960 年,中国人拥抱黑科技

1960 年,中国人拥抱黑科技
http://mp.weixin.qq.com/s/OGU5Ii8alO99TOvjg-aaXw

1960 年,中国人拥抱黑科技|大象公会
原创 2018-03-27 三三 大象公会
我拿着五十年前的科幻小说,逐个找出 1960 年父辈生活中的黑科技。

文|三三

大量的阅读告诉我,改革开放前,外星人不会光临中国。

《三体》的背景设定,一直让我感到惊讶:文革年间,党委书记忙着探测外星人,结果被一个专政对象的孩子钻了空子,发出信号惊动了黑暗的三体文明。

这真是 21 世纪中国才能产生的科幻小说,它的主题已充分和世界接轨,充满对人类的自我反思。作者的大胆设定,以及五花八门的黑暗元素,在三十年前不可想象。

我一直着手整理父辈的日常生活史,需要阅读海量的回忆录、档案、书信日记。在这过程中,我极力避免把他们的过去整理成一本死账,仅用单纯的数字定义其生活水准。

生长于六七十年代甚至更早的人,应当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活的观念。

今天来说说他们的黑科技体验。

《三体》不属于他们。我重温了下中国当代首部科幻小说,堪称人畜无害。《小灵通漫游未来》(以下简称《小灵通》)成稿于 1961 年,首次出版于 1978 年。那时候,处在贫穷线下的中国人没工夫构想恢弘的太空殖民战争,作者叶永烈把未来科技的进步全落在了吃喝拉撒上。

比起地球外的打打杀杀,用先进日用品来画饼实在是解饿。当年这部书因其简单叙述和生动画面感,传遍全国,几乎成了我在小学应付畅想未来主题作文的素材库。

叶永烈现已年近八十,他创作《小灵通》时却还是北大学生,代表着那个年代想象力的峰值。

据他回忆,《小灵通》的知识储备,最早源于他读的两部苏联科幻小说,一篇叫《射击场的秘密》,一篇叫《奇异的「透明胶」》,里面对未来工业产品的神奇描述构起了他的脑洞地基。此后,他在 1960 年参与了《十万个为什么》丛书的创作,密集接触了科普知识。

如果你今天再翻这本小说,里面畅想的未来愿景估计会令人不舒服,比如「人造大米」「人造蛋」「人造肉丸」、靠「植物生长刺激剂」催熟的超大西瓜。还有,填充满屋的塑料家具和制品。


・《小灵通》对塑料制品充满乐观预期

这不是叶永烈的错,因为当时的人们就是这么干的。

最初还是《小灵通》中五花八门的人造食物提醒了我。旅居海外的汉学家叶维丽,童年随父亲叶笃正在新华社机关度过。她曾回忆 1960 年前后所吃到的「人造肉」,是机关食堂供应的食品之一,有红有白,却味同嚼蜡。看当事人的描述,那真的是嚼蜡。

我继续以「人造肉」为关键词检索报刊,发现北京某肥料厂在 1958 年 7 月首次试制成功了人造肉,制作原料是稻草中的五碳糖和废弃菜叶培植成的一种食用酵母。这次伟大的试验被刊登在《人民日报》上受到表彰。媒体同时宣称这种肉蛋白含量高,可以弥补身体不足,甚至能治病。


・《小灵通》插图:一桌由人造食品组成的宴席

但人造肉还是在报章上沉寂了两年。1958 年,地里呈现出一片粮食丰收的景象。敞开肚皮吃饭的公社社员们无暇琢磨人造肉的好处。不过,饥饿随后就到。当官方意识到食物短缺时,人造肉被写入红头文件,成为困难时期官方指定的「代食品」的品种之一。

「代食品」听起来十分高级,应该有来自流水线的稳定品控。追溯起来,正版代食品的制作工艺发迹于德国军队,人造肉是其中一种。当时的德意志资源并不富饶,但军需日益膨胀。

微博上的 @战争史研究 老师曾专门做过考证:德国人造肉的配方主要是淀粉:将煮熟的大米磨碎,掺入羊油和豌豆粉,然后压制成肉块的模样。听起来它更像今天的午餐肉。

感知饥馑的最直观指标之一就是味觉。对我而言,午餐肉完全可以摆上餐桌。虽然它不是高级食材,但和重口味的重庆火锅搭配,或是放在对新鲜度无要求的炒饭中,味道都可以接受。

我把午餐肉的比喻讲给我姥姥听,她皱着眉冷笑又摇头。

那是你没挨过饿。

我的味觉丰富度在上辈人面前自惭形秽。之后几天,我在档案馆陆续发现几份人造肉的配方,发现 1960 年中国的人造肉工艺确实是大打折扣。此时,稻草和菜叶也难以获得,北京的人造肉是使用酒精废液和杂草放在高温下生出的菌霉培养,生产出的实际上是一种菌糊,淀粉感极强却又质地粗糙。

至少它给吃过新华社食堂的干部们留下了黑色的印象。

我并没有迅速合上《人民日报》,反而在往下翻的时候发现,当时的选题门槛如此之低,农林水产的推广也可以占据版头社论。而标题中涌现出大量的生词,除「人造肉」外,还有「小球藻」。

小球藻被研究者认为富含蛋白质和微量元素。《人民日报》曾力推小球藻的营养成分,但是作为猪饲料的添加剂而言的。到 1960 年,生猪饲养数量骤降,小球藻开始被考虑作为口粮替代品。


・《人民日报》首次力推小球藻,并专门刊发社论

原来这种浮生植物变身为新兴科技,是粮食部门的同志们开发智力的结果。

1960 年的冬季,全国的培养皿都装着这种绿色浮游生物。季节给了我提示:缺粮年代的冬天是最难熬的,低温之下人们无法种植收获,也很难在室外找到动植物。

普通家庭也加入了黑科技试验行列。不过,为了让广大群众能上手操作,小球藻的制作工序被简化到最低限:用 1-2% 的稀释人尿放入瓶罐培养即可。不少家长让孩子们在餐前喝一勺人尿提取的小球藻,相信能维持人的基本营养需求。

虽然间接喝尿的体验让人不免作呕,而且还有中毒风险,但河南中医研究所留下了一本单位史,里面将一种小球藻饼干列为 1960 年的成果之一。不少职工回忆小球藻的口感还不错,味道应该接近粗制的美好时光海苔了。

如同午餐肉一样,拿任何现代食物作类比,都无法精准描述父辈们当年吞下黑科技食品的体验。想到这,我不得不暗暗佩服他们。

回翻 1960 年的《人民日报》,超声波也是一个高频词。传媒鼓励超声波的背后,有着宏观背景:由于经济困难,劳动力又停工,官方推动「技术革命、技术革新」运动,鼓励每个人贡献科技发明,提高生产。


・1960 年双革运动宣传画

但超声波这个名词对多数工人来说可能超纲了。当时的科普书中提到,超声波是超高频的声音,用超声波提高生产效率,就是用其振动产生的能量做功。

因此,这是一个几乎与日常生活隔绝的关键词,它直接被插入到父辈们的世界。我可以直接用这个词勾起老人们对特定时间的记忆。果然,他们的回忆共同指向了一个样板。

1959 年底,北京一家染料厂的工人在中科院指导下,制造出最为低廉的簧片式超声波发生器:把剃须刀片嵌在一端被砸扁的铁管里,用高压水喷入铁管使刀片高频振动,即可产生超声波。

进入 1960 年,超声波技术被立刻上报、推广。于是,这个超纲词汇迅速上了全行业工厂的热搜,从粉碎、加热到去污、乳化甚至修筑大坝,超声波被要求应用到一切可以用到的地方。


・科学家回忆录中有关超声波的都市传说

结局可想而知,超声波运动在 1962 年被果断叫停。因为任何高压水喷到刀片上引起的振动,在水中都能搅得波澜壮阔。

不过这幅壮观的画面足以为这个善意的谎言打圆场了。

1960 年结束了,虽然它使不少人的余生都对某些特定食材反胃,同时生态不友好的人造工业逐渐遭到摒弃,但这些却构筑了上世纪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最大意识形态。

如果说黑科技有什么正面遗产,那应该就是人工降雨。

1958 年 8 月,吉林率先试验成功飞机播撒干冰降雨,吉林省气象局受到表扬。1959 年下半年起,各地相继成立了「人工控制天气委员会」,开始系统性研究布置消云和降雨工作。这项技术一直应用至今。


你的父母或长辈是否亲历或参与过以上种种黑科技?若有兴趣,你可以回去照着本文的关键词访问他们,让他们去描述对黑科技产品的感官体验,并发到后台。

注意,请不要对他们的话做任何改动。我会选登一些真实的记录,给各位分享。

参考文献:
沈阳市苏家屯区委关于大搞淀粉和代食品生产的方案,《苏家屯党史资料》第 3 辑,2005
代食品的研究,《河南省中医研究所史 1959-1982》,1985
王永明,回忆汪清县吃代食品的情况,《汪清文史资料》第 6 辑,2000
应崇福,《超声波原理及其应用》,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59
王传超,《大音希声:应崇福传》,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熊卫民,1960 年的超声波化运动,《科学文化评论》,2014


我是三三,这是大象公会「我们的父辈」专题首篇正文。我会定期更新有关父辈日常生活史的话题,也包括你提供的故事。想了解我的父辈日常生活征集计划,请点击《父辈的另一个世界,我们从未涉足》。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