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3个人次参与评价】

ZT: 聊聊亚裔父母的教育观

ZT: 聊聊亚裔父母的教育观

聊聊亚裔父母的教育观
2016-12-27 杨鸣镝

作者-杨鸣镝
旅美媒体人和教育出版人,小多传媒创始人,及引领孩子思考最前沿世界性话题的科学人文读物《少年时》的创办人。


大家晚上好,我是鸣镝。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一直从事媒体和出版,我的这些经历让我对教育产生了特别的兴趣。


第一,在媒体的时候见过听过很多家庭教育的故事,曾经有段时间做记者,跑过教育的线。这个多年的积累让我有了一些观察和思考。


第二,我来往中美二十多年,恰逢中国巨变的时代,来来往往之间,华裔的生活从相对的封闭走向开放,中间有很多巨大的经济和生活的变迁,教育观念也随之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这些都让我觉得特别的有意思。


还有一点,我个人的大家庭中,包括我的上一代,比如我妈妈早期就留学英国,我这一代和我们的下一代,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在中国接受教育,然后去西方留学,其中不乏学霸类的人物,名校毕业,我们家算是比较典型的亚裔家庭故事的代表吧。


我的两个孩子和我姐姐的两个孩子都是在美国出生长大,所以我对今天闲聊的话题「亚裔父母的教育观」有特别多的个人亲身体会。

我不是一个教育学的理论学者,我可以说是在事业和生活中都是一个教育方面的实践者。这些年我一直在出版童书,后来又做了《少年时》,这是引领少年时代的孩子思考前沿世界性话题的科普人文读物。所以,我会从我直接的观察和个人的经历来聊一聊亚裔父母教育方面的问题。


超级学霸Michael的故事

先从Michael的故事讲起。可能一些人看过我《和Michael对话》,很多平台都转载了。

Michael是我姐姐的孩子,很特别,有一些非常天才和特质的一面,从小就表现出来了。很多文章说他是华裔学霸,其实是小看他了,即使在学霸中,他也是超级的。

他被三所最优秀的大学,哈佛,MIT,和斯坦福都录取了,他最后选择了MIT。现在他从MIT辍学了,自己创办了公司,和小伙伴们一起在硅谷创业,在MIT他只念了一年的书。他在数学、科学、计算机三个方面都是全美拔尖的,数学是当年全美奥数竞赛12名优胜者中最年轻的,计算机获得全美高中奥林匹克公开赛同年级组第二,然后科学是Siemens半决赛得主,进了MIT在五十个州每个州选一人的顶尖夏令营。

如果今天在这儿我们只是说他的成绩,那聊的话题可能就是申请大学攻略了。我觉得他是被华裔父母教育出来的,应该说是比较典型的华裔男孩的形象,数学优秀,科学厉害,钢琴弹得一流。


但其实他后来的蜕变才是我比较震撼的,也是我最想分享给大家的。

当时,他在我家住了几个周末,我们之间有过几次对话聊天。有时候我们一起开亚裔父母的玩笑,讲他们的特点,也算是自嘲吧,因为我们自己都是经常犯一些低级错误。我们当时觉得特别Enjoy这些有意思的谈话,借了当地图书馆的一个大厅,把我们家里的对话搬到了社区,分享给了大家,因为我们这个社区越来越多的亚裔父母搬入。


我和他的对话里提到了一个问题,Michael在高中最后一年到处跑,但是小时候他看起来比较内向,也不太愿意和同龄人打交道,从印象中典型的亚裔孩子的形象,到现在变成到处和人打交道,是什么使得他变成了现在这样?


他当时开了一句玩笑说,这个是他从亚裔教育脱离的一个过程。他说大多数亚裔家庭有一个问题是不培养社交能力。

一般说来,大家会认为,社交能力大家一提起就是交朋友。其实,社交能力包括很多方面,一个是专业的方面,社交圈的建立和人交流谈判什么的;还有一个就是个人成长方面的,包括交朋友和个人魅力如何,能够吸引别人和倾听别人的能力,以及处理Personal relationship——男女朋友之间,还有家庭之间的关系之类的,这些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发现,现在很多成年人在Personal relationship方面处理得不是很好。他认为,这些方面的能力亚裔父母根本不管,并且亚裔在对付冲突和压力方面本身比较谨慎,所以父母一代比较容易忽视Social方面的能力。他认为要设法脱离只有一种单一文化的环境,让自己的视野变得更开阔。


我问他这个转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哪个时间段,他开始有了一个巨大的变化?他的回答我还记得挺清楚,因为我非常有所触动吧。


他回忆说是大概5年前吧,他成为美国奥林匹克竞赛12名优胜者之一的时候,他思考了很长时间,觉得这个头衔代表什么呢?是表示他在美国是Top12的数学家,还是仅仅只是个Title?最后得出的答案就是这仅仅只是一个头衔。他觉得这些奥数题对真正世界上的问题根本没用,孩子们学这些对社会的意义也不太清楚。


他觉得自己学了很多的计算机,数学和科学方面的知识,怎么用呢?如果想要用这些去影响别人,得先成为一个领导者。如果想成为领导者需要有很多资源,他说这些他都没有。

从和Michael的对话中,能看出来孩子对父母的教养是有很多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的。不仅华裔如此,印度裔家庭据我所知也是如此。这些二代的孩子都开始逐渐脱离原生家庭的教育,寻找一个自己可以融入更大群体的路,有一种我要去闯荡一个世界,而这个世界不是我们父母辈熟悉的这种精神。


我们后来和姐姐姐夫也打电话,聊这段时间对Michael的了解和他的对话,他们觉得他是最近几年开始有了点“反叛”,他们夫妇都是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教育思想实际上还是比较开放的。所以在面对孩子培养出来,连大学也不念了,铺开的路他不去走,走上一条未知的路,他们也是有些思考的,现在也都接受了他的这种改变。

我觉得Michael提到的有些事情是我们亚裔父母经常做的,非常典型,值得思考,他批判地比较厉害,这里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点,是亚裔父母爱逼着自己的孩子做自己认为好的事情。
我的孩子今年12岁,已经开始在晚饭桌的对话中抗议不要谈论College和Job。晚饭桌上交谈的话题可以看出一个家庭真正关心的事情,因为这个时间是很多家庭难得聚在一起的时间。当然这是另一个话题,Dinner time talk是非常值得家庭成员珍惜的,也是教育者研究的话题。

第二点,是亚裔家庭特别谨小慎微,比较服从权威。
对话中,他提到一些事情,我们这个社区有的家庭不太接受。比如怎么可以和老师吃饭得A,快两次被学校开除之类的,有些家长还表示很后悔带自己的孩子去听对话,会被教坏。


Michael自己也说了一句比较“经典”的话,就是当你Make trouble之后,You have to know how to get out of it.——当你惹了一个麻烦,最重要的是你知道怎么去解决这个麻烦。这个能力我觉得挺不错的,但是从亚裔家长的角度来说,一般都会比较担心孩子惹麻烦。


第三点,是喜欢抄别人的。比如别人家的孩子如何优秀,照着打造。



来自父母的情感支持
会支撑你走很远

除了这几个方面,和Michael的对话中,他提的还有一点我想和大家多聊聊。

当时有观众在下面问:“Michael你这么优秀,你父母对你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他说是:“让我在家上学了几年。”
观众问:“那么你父母做得不够的地方?”
他回答是:“Emotional support.”翻译过来就是——缺少精神和情感上的支持。

我今天正好利用这次分享,来谈谈我在这方面的看法。

我回想起自己16岁的时候,我们全家第一次搬家到紫竹院对面的小区,之前我们一直住在五棵松,没有搬过家。搬完家以后,环境很陌生,谁也不认识。北京人可能都知道,当时有那种一格一格的小铁皮信箱,我有一天突然收到一封信,贴着4分钱的邮票,一看是我爸的亲笔信。
信的大意是:
我们刚刚搬了家,你已经远离了你熟悉的朋友和环境,可能还不习惯。别着急,这是你收到的第一封信,以后你会在这个信箱里收到越来越多的信。我已经订了一些杂志,很快这个信箱将会成为你和外界沟通和交流的桥梁。有了它你就不会感到寂寞了。
这个信让我挺感动的,现在都一直记着,也经常谈起,去年杨家出版家谱的时候,大哥还收录了进去。

还有一次是在中国上高中,我闹着要去学校和大家一起听新年的钟声,听完再回家。我爸当时没说什么,但有一次饭后散步的时候,我爸和我提起,他年轻的时候非要参军,我爷爷就和他说如果不去参军,他一定供他读完大学,奶奶拉着他的袖子不让他走,他还是义无反顾就那么去了。后来他回想起来还在军营的时候,有一回站在山顶上看到下面有一所灯火通明的大学,就觉得多么渴望能够有机会念书。



当我回想起来这些往事的时候,我现在知道了,这就是父母给你的情感上的支持,这个力量可以持续很久,在我成年的时候,我还在享受着一份健康的心理。


其实我父亲并没有说——当时爷爷让他上大学好呢,还是他自作主张地去闯世界是对的,他就是讲了那么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产生了一个力量,就是说教一百遍也没有用而可以达到的力量。当时在16岁的时候,我也能感觉到这个情感上支持的力量那么的大,我至少知道,自己不管做了什么决定,他们都会和我站在一起。当时不知道的是,这些发生在中国的青春时代的小故事,可以让我远渡重洋留学生活多年以后,还流淌在我的记忆中,产生着魔力,支撑着我的成年生活。

12年前,美国密执安等几所大学的教授,对将近3000多人做了一次全国性的调查。调查发现在儿时获得过父母更多情感方面支持的孩子,在成年甚至老年以后,都比较极少地发生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疾病。

这些年可能因为大环境的变迁,我们变得特别重视外面的世界,重视追赶一些以前没有的世俗的标准。作为父母,我们特别紧张,看很多养育方面的书,现在网店和书店里这方面的书也琳琅满目。我们心里生怕孩子养不好,也特别关注别的国家的教育,在微信里经常可以看到对比中国的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文章。


我常常在想,在追逐这些看得见的教育标准的时候,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慢慢丢掉了Parenting中看不见、但可以产生长远影响的东西。


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自己确实需要一些内心的支撑,有一些是可以在自己的原生家庭找到的,家里做得好的,其实是可以形成价值传递给下一代的,而不仅仅是取得世俗罗列的成就。那孩子们需要的,从外面得不到的,也是这些东西,这个力量是非常强劲的,可以传承永久一代一代的。我们应该开始重视这种家庭教育的力量。


我在这儿分享几个漫画,大家可以对比着看一看。这些画来自Buzzfeed网站,这个网站是美国社交媒体时代很有影响力的新媒体,最先捕捉那些在社交媒体流行的话题,后来演变得比较严肃起来。


看这些漫画上画的,应该都是亚裔父母,孩子倾诉的时候父母通常会给出的几个答复,和孩子期望得到的几个答复。这些回复我看了,也不需要我们成为多么高大上的爸爸妈妈,也是可以学习做得到的。




这种图片对比挺有意思的,前面这张是父母习惯脱口而出的话,后面这张是要思考一下,碰到这样孩子的问题怎么去回答,才能给他一个充分的Emotional support。



说到这儿,我还想在这儿交待一句,我现在真实地认为,虽然Michael这样说着,但是我姐姐家还是很Support他的,MIT那么好的学校不上,去创业,可能十家有十家都会犹豫吧,他们也没拉着不放;现在女儿被哥伦比亚大学提前录取,自己喜欢音乐,她也支持孩子,还同意用些时间想清楚,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要从事音乐。够放得开的了!


不论怎么样,我们这样一个走传统路线,一路走精英教育的知识分子家庭,也在新的教育和文化的影响下,有了“任性”的下一代。



为什么说
中国孩子缺少创造力?

下面我想说的另外一个事情是,我们总说的——亚裔孩子的问题,尤其华裔孩子的问题,总说中国孩子缺少创造力。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今天没有时间深入聊这件事。

这个和华裔传统教育中的一些理念和长期的大的社会和政治环境有很大关系。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比较遗憾的是,这种缺陷在时间上会延续好几代。


很多知名的学者都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提到中国孩子杰出的人才少、创造性的人少。譬如清华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就提过——中国出众的人才少、杰出的人少、拔尖的创新人才少。钱学森也说过——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在亚裔的父母中,对杰出人才的培养,最近这些年,印度裔显示出比华裔的厉害。至少在美国的学界、政界、商界都出现了不少印度裔的领导者和优秀创新的人才。


有一句话说,“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kid”,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的教育成功优秀与否,需要大的一个整体环境的自然培育,而不是在某个方面被硬灌出来的。这个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配合的综合条件,是一个很大的圈子。有的时候家里做得好,在学校里攀比,一下子就不能形成好的习惯,长期养成;有的时候学校做的好的,家里一下乱了规矩,就不可能有好的良性循环。


学校方面,我们的学校教育中很重视求同不求异,不太重视个性化教育。包括求知的欲望和天赋的能力,可能有时候客观的条件也不允许重视太个性化的教育。因为都是很大的班上课,老师也少,没有办法照顾到每一个孩子的需求。


没有个性化的教育,导致的结果就是人和人的差别减少,大家训练得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就会导致优秀的、创造性的人才不容易出来。


家庭方面,华裔家庭强调个性的教养是比较少的。就举例我们家,批判一下。我们家老大16岁,他有时候就会反问我们:你们老觉得我不Show respect,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我的白人同学,是怎么和自己父母对话的?他们都是比较平等的那种。所以,我们有时候就会反思,孩子的爸爸是比较严厉的,有时候还有大家长作风,我相信这样的华裔家长还是挺多的。



举一个例子。有一次爸爸开车,带他和两个印度裔好朋友一起打球,爸爸说他做事情怎么老是显得不自信什么的。回来后他告诉我说,在他的朋友印象中,他还是挺骄傲的那种人,结果爸爸指责他是不自信的,这不是在打翻别人对我的印象吗?!还当着我好朋友面这样说我,能不能回家说说就完了。我就对他说,你直接和爸爸说,可以告诉你爸爸,不要当着别人的面说。孩子就照着说了,说完后,第二天回来就笑着又告诉我了,孩子爸爸又带着他们三个人出去,第一句话就说:“Warren今天不让我说话,我就不说了”。这个事情非常搞笑,怎么和孩子平等对话,好像教都教不会似的。

这只是日常生活的小事情,在华裔社区,到处可以听到不尊重孩子意愿和个性发展的更严重的例子,好像强压自己的价值观给孩子已经成为亚裔父母身上的一个基本特征。


《华盛顿邮报》报道过一位华裔父亲的义举。一年多以前,他的儿子在高中毕业典礼结束的当天,被醉酒驾车的另一位同学撞车身亡,一个孩子刚刚绽放人生要上大学展开新生活,做为父亲,他的痛苦可想而知。这位父亲在今年三月捐赠120万美元给儿子没能上成的马里兰大学,专门用于研究亚裔移民子女的问题。

报道中有一段父亲回忆的和儿子的对话,我看得是眼泪直流,觉得非常值得全段翻译出来,分享给大家。


Paul李想念他的儿子,他说,他曾经反复想起一个往事。当Calvin上中学的时候,他说他想打职业美式足球。父子二人都是达拉斯Cowboys的球迷。


“儿子,你回去好好学习,”爸爸说:“你不会成为一个美式足球选手的。”
儿子追问为什么。这位父亲后来说,他的回答成为他一生最大的遗憾之一。

他说:“你是华人。”儿子哭了。“当我想起这个事情,我不能原谅自己。”



这位父亲说:“我即便知道他可能最终不能成为一名美式足球选手,但是当他那么小的时候,我就那样打碎了他的梦想....我知道其他的华裔父母对他们的孩子在用同样的方式。我不想再让这种情况发生。”

我相信类似这样的对话每天在亚裔家庭的饭桌上上演,对追求个人梦想的亚裔孩子是无法弥补的伤害,可能延续一生。这个父亲之所以有此义举,正是孩子生命换来的觉醒。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不知不觉地划过,但是一点一滴的积累形成的伤害可能是非常巨大的,个性教育要是再不引起亚裔家庭的重视,现在这个时代就跟不上了,跟不上以后社会的变化,跟不上全球变化的趋势的改变。现在,知识的传递方式是随时随地就可以学习,我们和孩子已经站在一个起跑线上。

单就知识方面来说,有时候其实孩子们懂得比我们还多,当然社会经验他们还没有,还需要付出很多失败和尝试。知识的获取管道已经变得容易了,所以后边就是创造力和整合力这些能力的竞争。


虽然我们家长看了很多微信的教育文章,思想观念上可能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在真正实施的时候,能不能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养成习惯,日日践行,这是比较难的,家长自己本身的习惯都需要改变。


我觉得亚裔父母很重视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有的时候不惜血本,不惜实施镇压和强迫手段,也要让孩子有一技之长。但是就像我们家,老二下棋是自然养成,我们没有Push。有天他说是要一辈子玩儿棋,我看他爸当时的样子,好像“吓得差点钻桌子底下去”。


亚裔父母就是这样,一玩儿真的就害怕。孩子稍微走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模子就紧张。我们不仅特别喜欢用自己四十岁的价值观去限制十几岁二十岁的激情,还特别喜欢用一些已经过时了的传统糟粕的一些理念去引导现代孩子的生活。

再举例说说考大学这件事,很多家长就是在追随大流,别人上什么,我们也上什么专业。这个过程就是在追逐大流,这个追来追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毁掉孩子个性的过程。


有的家庭,12年好像都是为了一个好的大学,为了一个好的工作。其实,教育的本质其实是要想清楚,我是谁,我来到这个世界要做什么。结果呢,现在我们都将”我是谁“变成了,”我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我要和另外那个优秀的人一样。“

我观察到比较有意思的现象——亚裔的父母很少抱怨社会的不公平,或者试图真正去改变造成这种不公平的环境。他们更愿意特别勤恳地付出,在这种不公平的环境中,施压更加严厉的攀比,追逐教育的金字塔,目的是跻身精英阶层。为什么要培养有个性的孩子,我们总是想不到这是一个教育的常识。接受教育,是为了摆脱和改变现状而不是为了去适应现状,而现在我们好像搞反了。一个有独立见解和独特个性的人才可以创造,可以创造的人才可以改变。

我们可以看到,世界中任何创新的举动,都是为了改变现状中不好的东西,或者改变现状中没有效率的东西。其实都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研究出来一个新的方式方法,找到一个新的路子。就算是为了考大学,也应该看到,美国的大学早已经意识到了申请系统和政策的局限,教育者们都在研究,招生程序如何能够更准确、更有意义地评估年轻人对他人和社区的贡献,尤其是那些种族、文化和阶层背景差别很大的学生。


哈佛在十几年以前,就出过一个报告,说现在都是家长在累垮孩子,都是努力迎合他人的目标。其实,小孩在闲暇的时候,只有可以喘息的时候,才能帮助他们真正发现自己的激情和热情。


我看到的报告有这么一种说法——非凡成就不是基于对他人成就的模仿,而是基于两点。
第一点,是配合自己独有的节奏。
第二点,是偶然的在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时候,以一种新颖的独到的方式,抓住了某件时代的精神,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力量。
从第二点,可以看出来,成功的偶然的因素还是挺大的,所以没有必要盲目的追逐成功。


我曾经听过一个美国大学咨询师的讲座,她给我的印象比较深刻,因为她不同于一般的咨询师,她讲得很透彻。印象比较深一点,大学的申请过程并不公平,要非常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这是你不可控的因素。你要掌握的是你可以控制的。


其实每一所大学都在全球寻找各种各样的人才,他们不需要一模一样的人,怎么将自己的独特不同表现出来,才是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不仅仅是要做得更好,而是要不同。



Be different, not just be better.

如果你进入一个大学,对于整体学生群体而言,如果把你抽走,对整体是否有影响。要做填补空白的人,而不是和同伴一模一样的人。

昨天我还在微信群里,看到有一个家长送孩子去哈佛念书,说新生里有一个孩子是肯尼亚来的,第一次做飞机就是来哈佛上学,从来没有用过手机,从来没有睡过有床垫的床,但是他会说五种语言。那么,他在学生中肯定是一个特别的人,可能有潜力成为整个校区很特别和有所贡献的人。


打孩子脱口秀
鼓舞亚裔人

我说的一些特点排列,可能也是弱点排列。但是我们不要忘记,有的时候弱点也是我们的一些优点。



在北美经常听到的亚裔父母和家庭的一些共同特点,大家听着玩吧。
1,总是在餐厅里面叫热水。
2,总是争着抢着支付餐费。
3,喜欢Coupon。
4,喜欢拿远房的亲戚比较,说这个不如别人,那个不如别人。
5,谁都是叔叔阿姨,见面一定要喊人。
还有两点,顺便提一下。

第一点就是,奥运会结束后,微信上很多人在讨论美国体育和中国体育的区别。其实体育在美国有特别大的魅力,孩子们很小开始玩体育,上小学之前就在社区里踢足球了。我先生十几年前带着老大踢球的时候,教练组中没有亚裔,现在也非常少,他在社区里做了三年的足球教练,都是业余的志愿者。老大比较害羞,刚开始需要被拉着进去踢球,但是最后一直坚持了八年。其实每一场足球比赛,就是一群人在一起怎么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这种精神孩子通过体育,很小的时候就可以体会到。


我昨天在社区的微信群里,还有妈妈提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亚裔涌入我们的社区,但是学校活动的志愿者却越来越难找,她自己当过一二年级女生的篮球教练,现在女生足球因为缺少教练快要办不下去了。


这个也是亚裔很少参加公益的一个例证。公益教练是一个冲突性比较强的工作,在比赛中发生冲突的时候,家长或球员中有问题的时候,教练要去解决,而亚裔不太愿意这种时候出头露面。

第二点是,现在夏天刚刚过去,怎么过夏天,亚裔也是非常不同的。有一次我和孩子爸爸在小区散步,碰到老大同学的爸爸,他们是犹太家庭,就问起孩子的假期怎么过。他说就是在做足球裁判,天气非常热很辛苦,但是很锻炼孩子,因为有时候裁判要和家长们打架,做协调。后来,还约了一些朋友出国旅游。这个小孩马上要上11年级,再有两年要上大学了,旁边另一个家长说,他家孩子在银行打工。


后来我就和孩子爸爸感慨,几乎我们认识的所有亚裔孩子,不管是韩裔,印度裔和华裔,暑期都是花了很多时间在补习功课。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视频,是我的两个孩子推荐的,我们家一起看,笑得前仰后合,非常有意思。他这个视频讲的是北美的白人父母和移民的亚裔父母(印度裔和华裔)在该不该打孩子的问题上,教育孩子的不同。他说的有一个事实,亚裔确实有棒打出孝子的说法,在美加打孩子是不允许的。


【视频】Russell Peters - Beating your kids

这是一个印度裔加拿大的喜剧演员Russel Peters,他是我看到的将亚裔笑话讲得最好的,他中学时候受过欺负,学拳击帮助自己对抗校园欺凌。后来在舞台上表演脱口秀,有一段时间,不管走到哪儿,一有机会就跳上去表演,后来,他在Youtube上一举成名,全世界各地都在看他表演,得了很多奖。


他用幽默解说各种种族和文化的偏见,加上自己的原生亚裔家庭的故事,常常可以赢得全球性的认同。他有一句话讲得特别好,他说我讲亚裔的笑话,不是挑起亚裔偏见,或者只是轻描淡写一下,而是希望通过幽默,鼓舞亚裔人。

这和我今天讲亚裔教育问题的目的很相似,我把亚裔的这些特点讲出来,是觉得确实我们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有的家庭多一些,有的家庭少一些或者没有。因为这些影响着我们的教育,影响着我们的下一代,还影响着我们自己的生活和事业。我们有时候去强化它们,有时候又特别无意识地展示着它们,但是我们从来没有觉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是多么的急迫和重要。

当我们说教育时,在某个意义上,我们跟孩子一样无知。而今很多教育者在思考教育的方法;而我们,在旧的教育方法中被教育的一代,没有什么理由认为自己比孩子强。


就像我们小多在做《少年时》,我们的作者和编辑也都在跟孩子一起学习。不是为了学习新的知识,而是学习如何用新的方式来学习新的知识。


我们关注全世界各个国家在教育体制改革方面的努力,特别是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国家现在都在直面自己的弱点。

有些像是弱点的特点,其实是可以变成我们非常强项的地方。有一些调查说,为什么亚裔的孩子很容易在学业上优秀。其实有两点华裔做的比较好,和虎妈教育没太大的关系。第一,父母更强调努力的结果,而不是天生的能力。第二,孩子的同伴之间的会互相影响,在学校里都非常努力。

我对整体亚裔或者华人对教育的重视和通过教育来改变一个人,一个国家命运的期待还是挺乐观的。大家现在觉得父母做太多了,Over parenting或者Overhelping,很多人都说我们太焦虑了。其实我觉得这可能更多的是一个过程,在很多这种做法之后肯定会有好的东西沉淀下来。


现在很多年轻的父母,已经在家庭教育中尝试很多上一代父母没有尝试的方式,而且有很多民间教育机构,包括公立学校都在尝试改变,一土就是个很好的尝试。当然我们不能说所有的尝试都能成功,但是不尝试肯定不能成功。

前两天看到一本书,里面讲了一些能力,可能被现在的教育忽视了。这本书叫做《How to Raise an Adult》by Julie Lythcott-Haims,她是斯坦福大学本科新生部事务院长。


她讲了八点18岁孩子应该具有的能力:
“18岁能和陌生人交谈,18岁能找得到路,18岁能管理好自己的作业、工作任务和截止期,18岁能帮家里做点事,18岁能处理个人事务,18岁能处理生活中的起伏,18岁能挣钱和管理钱,18岁能冒险。”
没有一个是强调学习成绩的,都是强调软性的能力。

最后,祝群里的父母Happy parenting!大家都悠着点,别焦虑,我们也别把Parenting当做一代人的事情,全部包揽,恨不得什么都要改过来,我们只要传递一两点好的品质,下一代再传递一点,可能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

TOP

后  记

这几个月,嘈杂的世界又发生了各种影响未来的改变。可能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代父母,在和平时期,像如今的这一代父母一样,如此焦虑和担忧下一代人的教育和生存状态,自然和社会环境,以及人类价值和智慧的传承。我们比过去几十年更珍视和渴望世界和平,环境安全,和全球合作带来的人类幸福和自由生活。

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政治的堕落和价值的分裂,全球的联结和文化的冲突,都在呼唤一个全新的针对现代人的思考架构和教育体系。


这一年,我和《少年时》总编祝伟中先生对未来教育有过一些零星的交流,我希望借着这篇文章的再次发布,分享一下我们有关未来教育趋势的讨论:

1
全球性的竞争激励了各国对教育的投入,优秀的教育资源在一些国家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教育界的精英们都在思考、探索、和实践针对未来培养完整的人的教育。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在这场竞争中的演化将成为各国教育关注的重点。

2
世界趋向复杂化和多元化,极端思想和势力的抬头,让人们更多回过头来审视人类几千年来形成的关怀和价值。


有两个极端的人群可能危害人类:一个是最没有知识的一群,他们高举民粹主义与极端利己主义两面大旗,所向披靡;另一个是最有知识的一群,他们越过人类伦理的界线,打开了一个又一个科学的潘朵拉盒子。


人类在科学技术上的创新能力过强,约束过弱,基因技术和人工智能事关人类命运。

3
全球化和自由主义遭遇瓶颈,社会阶层加大分化,人类难以克服贪婪、浪费和急功近利等等的自身的弱点。全球教育中面临的最关键问题是教育公平,没有教育公平,人类通过几千年建设的人文思考和智慧积累的延承将成为空谈。

站在未来的视角,12年基础教育留给我们最重要的价值应该是,基础知识、性格的培养、人格的塑造、实事求是、批判性思维、有关人生意义的直觉、和人文思考框架。这些不仅是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人的必需,也是我们保护和创造未来世界的必需。

在这些趋势下,我们的教育担负着重大的责任,知识、智慧、价值和规范的传承关乎到人类的长远利益。

TOP

学习了,

TOP

谢谢PP妈妈的好文

TOP

谢谢分享

TOP

谢谢,有一些点真是好笑又让人脸红

TOP

好文!

TOP

非常认真地拜读了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