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沈元家族命运考:被枪决的1955年文科状元

沈元家族命运考:被枪决的1955年文科状元

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3993610189155184

沈元家族命运考:被枪决的1955年文科状元(续篇)

作者:一夫来源:吹咵咵(公众号)

《冰点:被枪决的1955年文科状元》发表后,或许是冥冥之中的缘分,文章竟传递到了故事主人公沈元的亲人那里。她们一路辗转找来,与“吹咵咵”取得了联系。此文是续篇,来自沈元亲人的讲述,勘误了一些史实。原来,沈元父亲是中国远征军抗日中将司令,其家族故事精彩纷呈,却又令人扼腕叹息。经远程电话采访,现将整理文分享在此。从此文看,一个家族的命运,受时代影响竟无人能左右。喜也,悲也?



讲述人:伍女士,沈元外甥女;时间:2016年7月2日晚

我没想到,舅舅沈元在1970年被枪决46年后的2016年,还能在互联网上读到他的故事。这些年来,我们一家一直在寻找他生命最后两年的生活轨迹,因时过境迁鲜有进展。舅舅的确是在1970年的4月份被枪决的,但直到两年之后,我们家人才收到“枪决通知”。执行枪决的人曾来到家中索要5分钱的子弹费。那时才知,舅舅已为人鬼。(欢迎关注鹏媒体微信公众号:pengmedia)

舅舅枪决后的尸骨在哪里,我们至今不知。这是我们家永远的伤痛,家人也一直不敢、不愿去碰触。我的外公,也就是沈元的父亲,叫沈昌。他在抗战中随中国远征军征战沙场,远赴越南、缅甸主管战时交通。他在38岁时因积劳成疾死于昆明,是国军正面战场中的将领。这些年来,曾想整理家族故事,但受生活之累未曾聚精会神。

我的外婆何宛芳,是上海松江人,跟我外公同龄生于1905年。外公、外婆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时在南京念书认识,当时他们两人都还是中学生,后来结为夫妇。我外公外婆一共育有四个子女,大儿子沈荃生于1929年;接着的女儿即我母亲沈蓓,出生在1936年,今年我刚给她过完80岁生日。中间,我还有一个姑姑,第四个孩子即我小舅舅沈元,出生在1938年。



沈元家族人物关系图谱

1938年,外婆何宛芳刚生下沈元后,因上海、镇江、南京相继沦陷,她带着我母亲沈蓓,艰难转移到西南大后方。当时外公在云南任职,负责滇越铁路、滇缅公路的军管工作。小舅舅沈元那时不到一岁,她奶奶担心避难转移路途颠簸,不允带走。那时交通不像现在这么发达,就留在她身边抚养,她是个特别爱孩子的老人。因抗战被迫离散,沈元再也未见到他父亲。

提到舅舅沈元之死,或不能单独说他一个人的故事。我外公、外婆是江浙的大户人家,也许是遗传了喜欢“革命”的基因,几代人都与政治沾边,然而各自命运不同。外公沈昌在中学时代投入五四运动,后被学校开除。家里有钱,把他送到美国读书,入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攻机械工程方向。后又到康奈尔大学,是胡适的学弟,获工程学硕士学位。

外公30年代学成回国,先任上海市政府秘书,赈务委员会秘书。后任镇江县县长,国民政府内政部简任技正,卫生部技正,导淮委员会委员。1927年调往北平,任平绥铁路局局长。1928年9月,任赈款委员会秘书长。嗣转任铁道部购料委员会主任委员、总机厂总经理。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外公任西南运输处副主任。

1938年交通、铁道两部合并,沈昌任材料司司长。后调任川滇铁路公司总经理,兼叙昆铁路工程局局长。洎滇越铁路线区司令部成立,复兼任滇越、川滇两线司令。后复兼任中国远征军随军铁路特派员,授中将司令军衔。外公曾随中国远征军出生入死,以自己的平生所学奉献给了生死存亡之际的中国。



沈昌位于云南小石坝的军官墓,为西式设计风格

1942年4月,中国远征军首次入缅甸因为盟军配合不力,战斗失利。外公受命带领重要物资、工程人员撤离,选择了一条无比凶险的回归之路——穿越野人山原始森林进入国境。密林、毒虫、瘴气……最终,3万多远征军倒在了野人山。

据我母亲沈蓓援引外公当时的回忆,和他同期活着走出缅甸密林野人山的,仅三百余人,衣不蔽体、不成人形。撤离时,为防日军狼犬跟踪,只能晚上在水里、密林行军。走在水淋淋的小径上,无数的蚂蝗从草上、树叶上爬到身上吮血。还有一种毒蚊子,叮咬后伤口无法愈合,只能溃烂至死。这趟“远征”之行,沈昌从150斤左右暴瘦到80余斤。

还没好好休整,外公又马不停蹄赶往重庆汇报战况、视察滇越铁路。1942年中元节那天,他终于要回来了,外婆做了一大桌子菜。按惯例,外公回家吃晚餐是那时一家的快乐时光,可还没来得及听他分享故事,说了句眼睛疼,就因脑溢血倒了下去。那年外公为国捐躯年仅38岁,母亲当时才6岁。当时大舅就沈荃在读中学,小舅沈元在他奶奶身边,时年4岁。



沈昌在抗战中殉国后,云南方面上报何应钦的报告

抗战胜利后,外婆带着母亲回到江浙,那时沈元已经是个小大孩了。那时我的大舅沈荃,即沈元的哥哥,读书天资甚好。沈家历来以“书香世家,绵绵流长。”为荣。沈氏家训,也是“自古三千年,世世代代都是翩翩君子,学识渊博之人,后人不能辱没了先人功德。”就外公家这一支,高祖是运筹(中国古代数学)学家;曾祖留德留法,得法学理学双博士。

外公沈昌,前面说了,留学麻省理工学院,工程师出生后从军。外公大姐是个翻译家;二姐沈骊英,留学美国常春藤大学毕业于康乃尔,得博士于卫斯理女子大学,乃被称为“中国居里夫人”的著名农业发明家。外公的三姐,是儿童医学家-------作为传薪之人,到我舅舅这一辈,第一个寄予厚望的当然是长房长孙大舅沈荃。那时母亲称呼他阿哥。(欢迎关注鹏媒体微信公众号:pengmedia)

母亲眼中的阿哥虽顽皮,但从小聪明绝顶,读书向来名列前茅,而且多才多艺。十六岁沈荃就考上国立中央大学,未满三年,已修满学分。后又考上清华大学,成为钱钟书的得意门生。可是突然一天,这个大有希望的尖子生成了阶下囚。母亲沈蓓回忆,1953年,舅舅获判提前释放(原判是五年)。蹊跷的是原来家人接到的通知,他被捕的原因清清楚楚,是“潜伏的反革命分子”(从未真正见过判决书)。

而在这会儿提前释放的文件上(这份文件我母亲曾亲眼见到),却再找不到所谓“反革命”这三个字了,只说他是三青团员。我外公在抗战中病逝家中没钱,舅舅成绩优异但体谅家中困难,才进了不要学费的中央大学,那是国民党的党校。一入学不需自己申请,就是三青团员。但他有点”纨绔子弟”的感觉,在土改中摆弄枪支所以被铺。后来他在狱中劳动积极,还协助办黑板报等,因表现良好才被提前释放。

因反革命帽子带不上,错判错抓不平反的结果,大舅舅从此终生带上了一顶比孙悟空的紧箍咒还厉害的帽子——“刑满释放分子”。其实,既已查实不是反革命,按政策,清华大学是应重新承认他的学历并分配工作的,至少可以重新复学,可未获准。追问原因,竟又出来了另一番说辞——他有肺病,(实际上早已钙化),总之伟大的清华再也不肯为他打开大门,于是,原清大尖子生沈荃,就这样莫名其妙的带着一顶“刑满释放分子”的帽子,成了一名无业游民。 后来他被遣送■新▲疆■教书30年,一生未婚。

我母亲的兄弟姐妹中,除大舅舅沈荃(又名沈学潜)外,同样被寄以厚望的就数小舅舅沈元了。他的小名叫“牛牛”,1955年他在上海以全国文史类总分第一的成绩考上北大,成为家中的骄傲。其实他理科也很好,尤其物理、化学。可当时他自称相当“当代司马迁”,就跑去北大学历史,这注定了他后来的命运。导致他遭遇第一波命运劫难的,是因他翻译了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的赫鲁晓夫“秘密报告”。这份报告谴责斯大林的暴政,得出的结论是“个人崇拜”。

有些文章考证,说我沈元舅舅是在北大图书馆看到美国的《Daily Worker》,私下翻译了这个报告给同学传阅,其实不是的。当时,报纸阅读是有管制的,什么官阶能读什么报纸有层级和规定,尤其国外报纸。涉及苏共政治的反思,这种东西学生不可能接触得到。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沈元舅舅在北京有个姑姑,就是前面讲的学医的,当时住北京史家胡同。舅舅的姑丈是北京医学院副院长,常给国家领导人看病。



1956年,沈元翻译的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原版报纸

沈元舅舅中学时,学过英语,底子很好。他住在姑姑家时,利用姑丈家的借阅证读到了《Daily Worker》,然后就翻译了它们。现在想来,他当时不过还是个19岁的北大学生,不该去碰触这些东西。政治在那个年代对老百姓是非常危险的东西,没想到他偏偏去碰了,导致了一生的劫难。1957年反右运动一来,他就因为被告发被打成“极右派”,开除学籍送劳动教养。这里还要提到一个人,就是他的未婚妻,是他的姨妹。

沈元的姨妹,就是我外婆妹妹何定(音)芳的女儿。他们是表情血缘,从小一起长大。他姨妹长得非常漂亮,伶牙俐齿非常会说。会说到什么程度呢,他这位姨妹大学没读大学,但在火车上自称就读北大,把周围的人都哄了个遍。她无论讲什么,说来头头是道,沈元舅舅估计是被她给迷住了特别喜欢她。所以,他们后来在一起。沈元被打成右派后,他们应该闹过一阵,想分手。有个叫雷光汉的同学,是沈元的大学同学,曾经过很详细的这段恋情。

反正后来,沈元舅舅的命运很曲折。60年代初摘掉右派帽子后,他被中国社科院近代历史研究所看中,破格以未毕业的大学生之身延入当实习研究员。一进去,就接连发表重磅关于秦汉史的研究论文,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转载,那时他不过24、25岁,名满天下以致于北京大学有“沈元道路”的争论。文化大革命中他受苦很多,但跟他姨妹即我表姨妈一直没结婚,是同居状态。直到后来他仍受不了批斗,冒险私闯大使馆想寻求政治庇护被抓,到以反革命罪枪决,他们都没有结婚。

沈元舅舅被处死,两年后家人才得知消息。后来文革结束,家人争取到了平反,可变成了一张单薄的平反通知书。我外婆拿着纸哭着说:不要纸,我要人啊。但人终究是被错误处决了,至今尸骨无存。我大舅,从■新▲疆■遣送30年回来,回到我母亲和外婆身边,他虽然一生有点纨绔子弟,但会说四种语言,一生都没结婚。他60多岁时可能是对我外婆有愧疚感,像个孩子一样对他母亲百依百顺,千依前顺,有孝心得不行。后来我母亲出国他也跟了去,一直跟在家人身边。他死后,骨灰散在了■新▲疆■,那是他被遣送30年的地方。

我母亲沈蓓,是沈元的姐姐,外公的小女儿。她在上海歌剧院工作,后和同样经历了滇西抗战离乱的伍鄂阳(其父在从杭州笕桥搬迁到云南瑞丽垒允的“中央飞机制造厂”工作)结婚……1993年母亲退休,到美国生活。从1994年到2008年,母亲担任明尼苏达州最大的华人艺术团体——中美舞蹈社的艺术总监,举办大型公益演出,探访为中国抗战作过贡献的美国老兵或他们的后裔……20多年来,母亲致力于中华文化的传播……她是明尼苏达州的华人侨领。

1982年,母亲在时隔40年后,第一次回到昆明寻找外公的墓地。她根据外婆提供的信息,在云南小石坝并巧遇儿时同伴鲁忠英,在她的带领下来到外公的坟头。原来,鲁忠英的父亲知晓一些沈昌的事迹,常和家人说“沈昌总经理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故一直在默默守护沈墓。但在那特殊的岁月,沈墓遭到破坏,每年清明冬至,鲁家也只能大清早去悄悄的祭扫……多年以来,寻根之旅的声音一直在母亲心中激荡。要寻找父亲,寻找被枪决的舅舅。

在寻找外公沈昌期间,中国政府和人民给了我母亲很大的荣誉。2015年 9 月,大陆搞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作为国民党中将沈昌的女儿,母亲沈蓓应邀回国在北京参加阅兵观礼,还代父亲领取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给抗战有功人士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70周年纪念章”;外事系统也向母亲本人,颁发了纪念牌。民族危难之际,抗战之责不分党派,我外公以身献郭,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沈元姐姐沈蓓,2015年领取中共中央颁发的抗战纪念章(欢迎关注鹏媒体微信公众号:pengmedia)

在我外婆何宛芳还在世时,我曾提出将远隔千山万水的外公遗骨迁回家乡。但我外婆说:“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外公为抗战积劳成疾,为那片土地献出了生命,就在那里入土为安吧!”于是,外公永眠云南小石坝。可惜的是,我们家人至今没找到小舅舅沈元的遗骨。父亲为国牺牲,儿子被国枪决,这让我们一家悲欣交集。这些年来,我也想整理家族故事,因为外公的家族每个具体有血有肉之人,都跟时代、国家命运相连,一直想梳理出来。但是一是生活分心,二是我先生认为还不到时候,就搁浅了。

我想纪念我家人,这纪念不是完全为了家人的纪念,而是为了我们这个民族要反思历史,再也不要悲剧重演。

附记:沈元外甥女之讲述,除本人口述外还参考其母亲沈蓓的回忆,及媒体对沈蓓寻根之旅的新闻报道。另,关于沈元的北大往事、劳教经历、学术历程及爱情故事,请移步本次“吹咵咵”推送的下一篇精彩文章:《雷光汉:关于沈元的一封信》。

TOP

http://www.21ccom.net/html/2016/xiandai_0705/5492.html

一夫:被枪决的1955年文科状元
2016-07-05 10:46:46
来源:吹咵咵 作者:一夫
我要评论点击:3449次
摘要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是历史和人性的双重悲哀。
       每年高考放榜时,便是状元“群星闪耀”时。自大陆设立高考招生制度,除文革曾中断过招生,数十年来输出估计上千名状元。他们学成后多数步入学界、政界、商界,成为社会中坚。但并不是所有状元都前程可期,中共建政后的历史上,曾有过一名命运极度悲凉的状元。他叫沈元,系1955年全国文科状元。如果他还活着,今年该有78岁,但今天很少有人知道沈元这个名字。
       热闻之下,还有”冰点“。他是旧时学霸,以治学成名。还在北大读书时,沈元就被誉为天才学者,可惜反右运动中被打成极右派。摘帽归来24岁的他,在《历史研究》发表《急就篇研究》,同题研究的论文质量被指高过王国维。25岁,他又在该杂志发表《洪秀全和太平天国革命》,后被《人民日报》整版摘录,在《人民日报》的出版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但是,沈元最终因治学命丧黄泉。文革中的1970年“一打三反”,年仅32岁的他被以所谓的投敌叛国“反革命罪”错误枪决,文革后才平反。这期间,和沈元同被枪决的北大同窗还有:中文系林昭,外语系顾文选,哲学系黄中奇,化学系张锡琨。本是“人中龙凤”的他们,可惜生错时代。林昭的名字想必很多人已听闻,但留下著述文字最多的沈元,却鲜见公开出版物披露详情。那么你可能想问:被枪决的沈元,是一个什么水准的文科状元?
被执行“枪决”:行刑时曾想保命
       前北京大学教授、毛泽东与江青之女李讷的老师郭罗基,曾撰写过《一个人才,生逢毁灭人才的时代:哀沈元》一文。他以同窗的身份,回忆了1955年全国文科状元沈元最后的生命时光:
      1970年4月的一天,北京工人体育场在召开“公审大会”,宣判“反革命分子”。一声吆喝,押上二十多人,在主席台前站了一排。名曰公审,没有公诉,不准辩护,只有判决。一两个是“从宽”的典型,其余皆“从严”。宣判某人死刑,某人立刻瘫倒在地,后面两个解放军战士把他递了起来。
      二十来个都瘫倒了,只有一个被判了死刑的人依然站立。宣判大会结束,所有被判了死刑的人,也只有这个人是自己走出会场,其他的人都是被架着拖出去的。到了刑场上,这个人大喊一声:“我还有重大问题要交待!”行刑人退出了枪膛里的子弹,把他押回去。其他人都倒在血泊里了。实际上这个人并没有交待出什么“重大问题”,第二天又被押赴刑场……

“一打三反”发动群众,破坏法治的程度在文革中登峰造极
      这个人就是沈元,是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实习研究员。他被执行死刑的罪名为“投敌叛国反革命罪”,判处死刑。“文化大革命”前,他发表的几篇历史学论文,轰动史学界。郭罗基回忆,当时他在江西南昌鲤鱼洲北京大学农场劳动。北京来的人一遍又一遍地向他叙述死刑犯沈元行刑的故事,惊叹他在死神面前的镇静。
沈元,是五十年代郭罗基在北京大学历史系的同班同学,郭称沈元是一个才华出众的人。“我了解他。他是想再争取多停留一天、一小时,哪怕一分钟,等待有人喊:“刀下留人!”然而没有等来。别人早已绝望了,他还在运用超人的机智寻求死里逃生的机会。我知道他的脑海里有多少历史学的研究课题,在向他招手,鼓舞着他求生的意志,不甘心就此了结一生。”
      笔者留意到,郭罗基回忆沈元被执行枪决之细节,在张郎郎前几年出版的《宁静的地平线》中有交叉印证,只是枪决时间稍有出入。张郎郎在书中曾写到:我们那批死刑犯是在1970年3月5日宣判。许多人被拉走了,我记得名字的有遇罗克、田树云、孙秀珍、沈元、索家麟、王涛、王文满、朱章涛等。最后两位的下落,我至今不清楚,其他都立即执行了。那个我们还指着他给家人捎口信的孩子也被带走。我被留下了,筒道里死一般地寂静。我预感到他们再也不会回来了-----
      张郎郎写到关押沈元、遇罗克和自己等死刑犯的“筒道”,即北京的K字楼监狱。2013年,历史学者王学泰在三联出版社出版《监狱琐记》,就是记叙此地的故事。据他称,前几年他还曾回去探访K字楼监狱现状,结果发现那里已经被开发成了一片昂贵的商品房楼盘。可以确认的是,沈元和遇罗克等人行刑枪决前,一直被关押在那里。
生于书香家:以状元分数考进北大
       关在同一个监所,和写出《血统论》的死刑犯遇罗克出生不同,沈元1938年生于上海原籍浙江义乌,是世家子弟。其父沈鹏,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理科毕业,后来从政。南京政府成立后,江苏省政府设在镇江,其父曾任镇江县县长,抗战时期主持修建滇缅公路。他的姑妈美籍科学家,甚有名气。
       2009年5月,浙江杭州西冷出版社出版沈元遗著《〈汉书补注〉批注》,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前校长沈君山为其写了序言。这让我们得以知道,原来沈元与家世显赫、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前校长、被称为台湾“四大公子”之一的沈君山为表兄弟。
      沈君山称,沈元是他的亲表弟,小他6岁,小时很孤独,“沈元出生不到一岁,中日战争就爆发,父亲是一个出色的铁道工程师,随着政府撤离到西南,接着母亲也带了兄姐两人跟去。他因为太小,就留下来由奶奶带,等到抗战胜利全家归来,沈元已经7岁,父亲也已在后方因公殉职。所以他从未真正地见过父亲,而在稚龄亦未真正享受过父母的亲情。”
      而据沈元同窗郭罗基回忆,沈元告诉过他,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礼炮声中参加了少年儿童团(少年先锋队的前身)。那时他刚进初中,是班上的第一个。进入高中,又是最早参加青年团。1955年,沈元以当年高考文史类全国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有志于中国古代史,专攻秦汉史。
      沈元9月入校后志趣高远,常以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自许。他对同学们曾说:“我们就是未来的范文澜、郭沫若、翦伯赞。”上述三人是当时史学界三大权威人物。在提倡做“螺丝钉”的时代,一切雄心壮志都被说成“狂妄自大”、“野心勃勃”,谁出头就会被削平。沈元的放言高论、出色学业,招来异样目光。
       郭罗基回忆,当时他是历史系55级党支部书记。全年级分三个斑,沈元在一班,他在三班。一班的党员就常常向他汇报沈元的“问题”,二年级时三班成为考古班,学考古的调进,不学考古的调出。郭罗基被调到一班后,他发觉沈元之所以成为“问题人物”,在于他才华出众遭人妒忌。沈元被指责为“不靠拢党组织”,然而他却对郭罗基个人很“靠拢”,还说“我们班上只有郭罗基是有人性的共产党员”。
       五十年代,史学界的热门话题是中国历史的分期问题。中国的封建社会从什么时候开始,主要的意见是三种:西周封建论(以范文澜为代表),战国封建论(以郭沫若为代表),秦汉封建论(以翦伯赞为代表),另外还有一派魏晋封建论。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说:“封建制度自周秦以来一直延续了三千年左右”。他把三种主要意见都囊括了,但首先是肯定了西周封建论,故此论颇为时髦。
      郭罗基回忆,因学生们大多是翦门弟子,受其影响都认为西周封建论最没有道理,战国封建论道理也不充分。按历史分期的主流意见,中国的封建社会都在两千年以上。因而提出:中国的封建社会为什么那么长?这是史学之谜,这个难题激励了研究,史学界开了不少讨论会,发了不少论文。而还是学生的沈元也有志于探索史学之谜,他称从初中开始就思考这个问题,也对秦汉史兴味甚浓。二年级时,写学年论文,沈元的选题是《论汉武帝》。
整风变右派:私译赫鲁晓夫“秘密报告”
       从现仅存的一张公开照片可以看到,沈元长相清秀:穿灰布中山装,戴着一副近视眼镜,是一个面皮白净的书生。其北大同学回忆,沈元平时腼腆少语,循规蹈矩,他是那种天才加上勤奋的学生。在北大学习期间,他在给老师的信中写道:几无片刻休息,大批的参考书要看,要做摘录。每次课一完就跑到图书馆去,每餐之后也尽速赶去等馆门之开,否则抢不到座位,“我们进了图书馆,正像饿牛进入水草地。”

沈元年轻时清秀的照片
      然而,好奇心害死了这位早慧且勤奋的青年。1956年,国际上发生了大动荡。这年2月,苏联共产党召开第二十次代表大会。赫鲁晓夫在大会闭幕后,召集全体代表连夜开会,作了《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长篇“秘密报告”,揭露斯大林问题。国际上对斯大林问题议论纷纷,引起强烈反响。东欧的苏联卫星国蠢蠢欲动,反抗控制。
      常进图书馆的沈元并非一味埋首故纸堆,他十分关心现实问题。这年2月,沈元在阅览室里看到一份《工人日报》,上面全文刊载了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读后大为吃惊。据郭罗基回忆,当时大学生的外语都是选择地学习俄语,不能阅读英语报纸。沈元在中学学过英语,借助字典摘译了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私下供同学们传阅。其中特别惊人的是斯大林在肃反中大开杀戒,受害者达七十万人之多。
       看后沈元的“翻译私货”,学历史的北大学生们认为,斯大林是可诅咒的。同时又想到另一方面,要是生活在那个恐怖的年代,如何避免成为屈死的冤魂?郭罗基回忆有一个时期,宿舍里每天晚上议论的都是斯大林问题。沈元比其它人想得多,当时他发表了许多看法,能记住的主要有两点。
      一是赫鲁晓夫秘密报告中揭露的事实,为何在《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苏联史》中都是看不到?那样的历史是信史?沈元提出:中国封建王朝的史官还能秉笔直书,社会主义时代为什么不能写信史?学习和研究史学的人对于如何书写历史,当然是特别在意的。沈元提出的问题,引起热烈的讨论,大家不能不联想到自己的使命:自己将来做一个什么样的历史学家?谁来继承太史公的传统?
      第二是斯大林为什么能够握有生杀予夺的权力?干了坏事为什么能够长期隐瞒?赫鲁晓夫只是谴责个人崇拜。沈元认为,根本上是制度问题。这也是国际舆论对斯大林问题的普遍看法。铁托在普拉的演说也这样讲:这里不仅仅是个人崇拜的问题,而是使得个人崇拜得以产生的制度问题。长期以来,关于沈元翻译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的来源,有两种迷糊不定说法:一是英国共产党的《工人日报》,一是美国的《工人日报》。50年代,外文报纸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阅读到。为一探究竟,笔者周一前往中大学图书馆查阅史料,在典藏室里找到了这份报纸,核实为美国的《Daily Worker》,翻译成中文即《工人日报》。
      1956年2月14日,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做了秘密报告。当时中苏处于蜜月期,中共派出的是以朱德为团长、邓小平为副团长的代表团参加了苏共二十大。根据现有史料,笔者暂时无法证明两人是否当场听取了赫鲁晓夫的内部秘密报告。不过据笔者查到的报纸版面,《Daily Worker》在苏共内部会议开完的第三天,即2月16日即以“独家报道”的醒目导读,分2天连续全文刊登了这份报告。

1956年2月16、17日,《Daily Worker》全文披露赫鲁晓夫“秘密报告”
       在意识形态尚存的时代,信息管制到今天也有,只是形式稍有不同。据沈元的另一同班同学雷光汉回忆,赫鲁晓夫做二十大报告时,国内是绝对保密的,只传达到高级干部,老百姓不得与闻。但沈元以自己的学识和敏锐度,在图书馆看到了这几张报纸后,将它翻译了出来供人传阅。从这个角度讲,沈元所做之事,超出了一个学生的视野范畴,也极为冒险。
      笔者推断,与他同处于一个大学时代的学生比,学历史出身的沈元关注时局,比同龄所有人都走得远。后来反击右派运动中涌现出北大的林昭、张元勋,人大的林希翎,1956年年初当时他们可能什么都还不知道。可以确定国内当时,几乎没有几个人全文阅读过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而沈元是一个例外,且他还只是一个在校大学生。
      1956年,中共正式提出了所谓的“双百”方针(百家争鸣,百家齐放)。这一年,是难得的思想宽松的年头。接着一九五七年春天,毛泽东和中共各级党委千呼万唤鼓励“鸣放”,要求党外提意见。得风气之先的北大学子,用不着等待邀请,自己就鸣放起来。历史系宿舍外的鸣放标语以及墙报《准风月谈》,批评某些党员和党支部压制鸣放,据称就是沈元与四二三号宿舍的同学所写。
      北大“五一九”以后(5·19这一天,北大自发鸣放开始),沈元虽然也同意人大林希翎、北大谭天荣的一些观点,却不同意他们“煽动情绪,搞得燕园之大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他在大饭厅前的辩论台上与他们多次辩论,在老同学眼里沈元是标准的左派。然而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沈元因翻译传播赫鲁晓夫秘密报告,被定为极右分子。翌年他被开除学籍,遣送农村劳动改造三年。这一年,沈元正读大三,19岁。
社科院收留:连发雄文轰动史学界
      1957到1960年,沈元到农村改造,期间得了肝炎。因未受适当治疗,始终未曾痊愈,此病跟了他短暂的一生。据他同学雷光汉著文回忆,雷同被打成右派后,和沈元一起下放到门头沟的斋堂背石头,修水库,很苦很累。当时沈元和他的一个姨表妹谈恋爱,人很漂亮,曾到斋堂看过沈元,但表示要和他这个右派断绝恋爱关系。
      沈元大受刺激,痛不欲生。他说:政治上没希望了,爱情上也没希望了,活着没意思了。他甚至想轻生,跳水了断此生,为此雷光汉在北海桥上劝了沈元两小时。1961年沈元返回北京,开始在街道上劳动,摘掉右派帽子后帮助街道办事处做点事。因他在北大和家居时写的一些文章,其才华见识为史学界前辈激赏,被破格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任职。
      据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刘志琴2008年回忆,她与沈元并非同事,也与他没有交往,但她比他的同事更早地接触到沈元的问题。上个世纪60年代初,她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前身哲学社会科学部学术处工作,协助领导处理学术事务。她回忆,沈元是他的姑母推荐给学部负责人刘导生的,刘导生主管近代史所,就把沈元推荐到历史学者黎澍的门下,他差一个助手。
      按那时的人事常规,一个从北京大学历史系三年级被开除的右派学生,即使摘了帽子,也不可能调进最高学术部门,有幸的是,刘导生和黎澍都是有胆识而爱惜人才的领导,那时又正值三年困难的调整时期,对知识分子政策也相对宽松,沈元才得以走进近代史所大门。1962年四五月间,沈元就被分配到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思想史组工作,归丁守和管理。
      24岁的沈元一到社科院,便展露才华。刘志琴回忆,沈元在1962年第3 期《历史研究》发表了《〈急就篇〉研究》一文。刘志琴回忆,这是一篇对汉代儿童启蒙读物《急救篇》进行社会文化研究的学术论文,文章展现了作者对史学、文字学和音韵学的深厚功底和新颖的视角,这在言必称阶级斗争的论调中是一缕春风,使人耳目一新,尤其是一些老学者对该文备加称赞。笔者周一在中山大学图书馆的防空洞书库,逐一查实了这些资料。

1962年沈元摘帽归来,在《历史研究》发表《急就篇》研究,学术水品被誉超过王国维
      来自耿法的撰述称,当时沈元对《急就篇》的考订研究超越了同样关注此问题的大学问家王国维,而从《急就篇》研究汉代社会的性质,更是前无古人,在史学界引起极大轰动。郭沫若读后称赞:“这篇文章写得好。”另一位史学大家范文澜读后也说:“至少比我写得好。”而刘志琴称,给她印象最深的是她老师周予同先生,他一说起沈元就眉飞色舞,兴奋不已。
      接着,沈元在1963年第1 期《历史研究》又发表了《洪秀全和太平天国革命》长篇文章。同年2 月12日《人民日报》用一整版刊载他《论洪秀全》一文(改了标题)。笔者查询获悉,中共建政后《人民日报》从未以这样大的版面刊载学术文章。刘志琴称沈元得此优遇后,再次博得满堂喝彩,一时间从南到北的学者,人人争说沈元,由此而派生出“沈元道路”一说。“沈元道路”的说法,据说是来自北京大学。

1962年2月12日,《人民日报》第五版,全文摘选25岁沈元的论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就在此时,北京大学历史系有人向中宣部控告,沈元是右派,报刊这样发表他的文章,公然宣扬白专道路,对抗党的教育方针,这对担任党团工作的学生干部是严重打击。沈元问题有人控告,有人赞叹,沸沸扬扬,这一下引起主管宣传部门的注意。为有一个准确说法,时任中宣部副部长周扬发话,要学部就此问题调查,就这样刘志琴亲自参与了这项工作。
      刘志琴近年在《炎黄春秋》撰文回忆,被调查的对象是近代史所的老中青研究人员对沈元的反映,凡被调查的对象对沈元的为人和治学都有所称道。接纳沈元的历史学家黎澍喜滋滋地说:“ 近代史研究要有十个沈元,面貌就能根本改观。”对一个小辈作出如此高度的评价,实在是前所未有,而且此人又曾是右派分子,此言一出所引起极大震撼。
      调查的结果最后认为:社科院对沈元的使用完全符合党的政策,其人在街道监督劳动期间表现良好,在来所前已摘掉右派帽子,那就不应该以右派论处,文章的检查也没有发现政治错误。刘志琴称,其实这一调查仅限于沈元个人,而对社会反响最激烈、最尖锐的“沈元道路”避而不谈。在当时情况下这是保护沈元,息事宁人的唯一办法。作为参预调查工作的成员,她也乐于保护一个难得的人才。
      其时,沈元再度写成《马克思主义与阶级分析方法》一文,但已不用本名而用“张玉楼”的笔名在《历史研究》发表,《人民日报》准备再次加以全文转载。刘志琴回忆,沈元改用笔名发表文章也是有关领导在调查后的建议,可这一举措并未完全平息风波。有些人在得知沈元还用笔名发文后,又再次告状,甚至告到毛泽东那里,不依不饶。一直到田家英向黎澍打招呼,再也不让沈元发表文章为止。此后的几年,想必被剥夺出版自由的沈元有多苦闷。
      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到来到,为沈元问题不少人遭受折磨。刘志琴回忆,社科院周予同被打得跪在地上认罪,而接纳沈元的刘导生、黎澍不知挨了多少批斗。文革结束后刘志琴调到近代史所,得知沈元已枪决多年。后来她获悉沈元文革中曾结婚,寄居在亲戚家,红卫兵运动一来,将他们一家扫地出门,迫使他们到处躲藏。
      当时,文革浪潮席卷中国。治学惹祸的沈元,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竟然有这么一天:夫妻两人走到哪里,红卫兵就追到哪里。曾经接纳他的研究所,也根本不可能再度接纳他,两个年青人连栖身之地也找不到。期间,沈元曾向住在杭州的姐姐求救,但姐姐早已自顾不暇,不可能再接受一个“反革命”。
绝处未“逢生”:已成枯骨埋青山
      上面讲述了这么多,大家可能最关心的还是:沈元在文革中,究竟怎么会有“投递叛国”的罪名?据保护过沈元的郭罗基称:文革中,沈元实在忍受不住批斗和躲藏,居然异想天开,用鞋油涂黑脸面,于1968年4月化妆成黑人,闯进非洲国家马里驻华大使馆寻求政治避难。
      当时马里是和中共极为友好的国家,大使哪里敢收留他?于是立刻通报中国政府把他逮捕。这一回,抓捕机构斗沈元,黎澍陪斗。1970年4月18日,沈元在北京被枪决。北京市“公检法”(公安、检察院、法院简称,“文革”时合并为一,由军队管制)军事管制委员会签发了一份布告,行文如下:
      现行反革命叛国犯沈元,男,三十二岁,浙江省人。伪官吏出身,系右派分子,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实习研究员。其母系右派分子,其兄因反革命罪被判过刑(备注:关于其兄的内容后来在第二次布告中被删除)。
      沈犯顽固坚持反动立场,书写大量反动文章,大造反革命舆论,并企图叛国投敌,于一九六八年九月一日,化妆成黑人,闯入了外国驻华使馆,散布大量反动言论,恶毒攻击我党和社会主义制度,诬蔑攻击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据学者王锐的考证,沈元是1970年北京市“一打三反”运动中第三批遇难者。1月27日处决的“文革思想者”有王佩英、马正秀等19人,是第一批遇难者。第二批是3月5日被处决的遇罗克、顾文选等19人。第三批就是沈元等10余至20余人。北京市当局在不到三个月时间,连续三次公开成批处决“反革命”犯,其密度甚至超过1950年初的“大镇反”(处决人数不及当年)。
      文革过去,许多人获得平反。沈元的姐姐沈蓓和八十岁的老母上访北京,追究事件始末。1980年春天她们终于拿到一张正式平反的通知,内容为:被告沈元……因现行反革命叛国罪……于一九六八年九月一日被逮捕……一九七O年四月十八日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经本院再审查明:……原判以反革命罪处其死刑是错误的,应予以纠正。据此判决如下:一,撤销一九七零年四月十八日……判决书。二,对沈元同志宣告无罪。”
      郭罗基回忆,一位八十岁的老母千辛万苦地争得了这张纸,沈元正式宣告无罪了。但是收到判决书的刹那,母亲失声痛哭:“我不要纸,我要人呀!”,但那人再也争不回来了。“平反”怎能抚慰沈元的冤魂?怎能平息母亲的悲愤?”郭罗基回忆称,黎澍逝世前曾与其商量如何纪念沈元。他认为,最好的方式是出版他的遗稿。
      沈元的一包文稿,文革中被研究所的行政人员拿走,不肯归还。黎澍说,辛亏还有沈元读过的一部《汉书》,上下左右都用蝇头小字写满了批注很有价值,可以用以补校前人的注。因无人识宝,故幸存下来。之后沈元的兄长沈荃、姐姐沈蓓,怀有对偏怜小弟的深情,奔走数年出资数十万,由杭州西冷印社出版社影印出版了《〈汉书补注〉批注》,以慰沈元的在天之灵。
      关于沈元的最后死亡,何与怀也写过一篇《一个天才青年的悲剧》。其文称,在他看来沈元根本不是犯了什么滔天大罪。被捕之后,他夫人仍抱着企望。她对一起挖防空洞(当时全民挖洞,落实毛泽东关于“深挖洞”的最高指示)劳动的老大妈说:“我决心再等他个七年八年,总会出来团聚的。”没想到有一天,她被叫去开群众宣判大会,在大会上沈元和其它“反革命分子”一起被押上台,并被宣布以叛国罪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在万众口号齐呼之下,沈元这位夫人也是表妹,当场晕了过去。沈元被执行死刑距今46年,其人已成枯骨埋青山。笔者不知道,在平和安定的年代,人们会怎么看待这位1955年被执行枪决的全国文科状元。中国有句俗话,叫做“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是历史和人性的双重悲哀。每年高考放榜,群星闪耀的状元们,可了解下他们这位因优秀而丧命的学长。也要记得在书店里,在同龄人的出版物里,并不是只有《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这样让人尴尬得脸红的历史著述。如果,那也称得上著述的话。

TOP

“我们这个民族要反思历史,再也不要悲剧重演”
I agree on it.

TOP

家里的一个长辈当时考上中央大学, 国民党当时敲锣打鼓送行的, 读了一年而后重新考到西南联大。
这种文字翻译的工作看来很容易被别人抓到把柄。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