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推荐] 推荐给琴童的家长

推荐给琴童的家长

这个视频的老师才是真正的好的音乐老师,因为他能用他对音乐的爱去感染学生,去激发学生,去熏陶学生。目前在上海,我几乎找不到这样的老师。或许也有,只有我没有幸运的遇到。大部分老师教法平平,自己对音乐的热爱也平平。
http://v.163.com/jishi/V7SBTU3SS/V7SCC5QL9.html.

TOP

呵呵,不单是音乐,其他学科也一样。.

TOP

好老师本来就是可遇不可求啊!要不然为什么名校这么难考,就是因为名校里老师好一些么。

所以阅读才显得这么重要,因为在书的世界里,无数的名师大家,跨过历史和地理的鸿沟,与你亲切交流,只要你愿意。.

TOP

[quote]原帖由 胡豆妈 于 2013-1-7 21:12 发表
好老师本来就是可遇不可求啊!要不然为什么名校这么难考,就是因为名校里老师好一些么。
所以阅读才显得这么重要,因为在书的世界里,无数的名师大家,跨过历史和地理的鸿沟,与你亲切交流,只要你愿意。

文学与音乐不同,
文学完全可以自己成材,上海目前寥寥无几的几个专业作家,其中有部分就是自己成才的。
音乐,一定有好的师傅领进门才有可能有大的成就。否则顶多是个“匠”。.

TOP

回复 4楼旮旯茸 的帖子

之前的评论是没有看电影时候写的,针对的不是“学音乐”,而是“找名师”。

今天晚上看了电影,很精彩。在网上找到一段相关的资料,是介绍这个电影的导演的情况,原来也是音乐家出身:

《音樂人生KJ》導演——張經緯:
二十歲從香港最好的音樂學院畢業,進入小交響樂團當首席;二十四歲去美國讀音樂碩士,后主修電影製作。用張經緯自己的話講:以前我學大提琴,想做馬友友,苦苦練習直到二十六歲認識了一個拉小提琴的日本女孩,并和她結婚,從她身上知道了什麽是才能,於是我不拉琴了,開始搞電影。2002年我遇到了黃家正,聽他彈貝多芬,很迷人,我羡慕他,他是天才,但是他有時候不太快樂。萬般皆苦做人難,芸芸眾生中做鶴立雞群的天才更是難上難。

《音樂人生》2009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最佳剪輯(張經緯)、最佳音效(其妻五條秀美)

其实这部电影可以讨论的话题特别 多,不过楼主关心的是音乐教育,推荐一本书《美感是最好的家教》,谈论但不局限于音乐教育。是日本的一位音乐家和教育家写的,她是个妈妈,也生了女儿,呵。

[ 本帖最后由 胡豆妈 于 2013-1-7 23:37 编辑 ].

TOP

黄家正给观众的一封信:生命是充满着惊喜

  对于人们真的将藉由观影来「看」到我内在世界的思考这件事,仍令我感到不可思议。我并不擅于,事实上是很差劲地,在人群前呈现自己,因此通常别人对我的看法很两极,不是恨我就是爱我。许多人会觉得我是个有天赋的年轻人,却不怎么珍惜自己的才华,或某些人会认为我只是活在自己的幻想里,对人很虚假......无所谓。最近一位朋友说我们是被身边的人所定义的,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我们怎么响应自己的灵魂。我是个意图主义者(intentionalist)。我相信在生命的最终我们如何响应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或许曾伤害过许多人许多次。或许有时我是故意的 =P 出于愤怒或不成熟。但至少我「希望」我并不想这么做。个性强烈、混乱、失去方向、想法不成熟、受「父母」的影响,或许都是不错的借口?呵呵...... 自我分析过去青少年生涯是痛苦的,因为我曾做过许多不讨好的决定。我必须说我厌恶自己对待别人的方式,但我也很珍惜这些错误,是它们帮助我成为我今天的自己。哎。
  我痛恨自己被冠上「有天赋」,甚至「天才」。首先,这并不是真的;其次,它摧毁我的童年。就像中国人所谓的命理,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及命运。试想,如果母亲并没带我和兄妹去跟那位钢琴老师学琴,而是带我去上数学班,而父亲训练我的数学像他训练我弹钢琴一样—午餐时练2小时,晚上或许再多一点,之后让我参加比赛且继续获得更多成就,甚至变成十年饭桌上唯一的话题。现在你或许会说我很肤浅,不了解比赛给予我的;但如果你每年二月和三月参加同样的比赛,这样的生活,在你的童年持续个十年,或许你就会有这份同情。
  比赛的确带给我动力。当你八岁能获得某些小东西是很酷、很有成就的,但也不知不觉地迫使我为了错误的理由演奏音乐。值得庆幸的是,诸多的比赛,让我比别人更早领悟到比赛这件事会毫无价值地摧毁一个人的音乐世界。不过,我的父亲至今仍旧对比赛很热衷很着迷。呵呵。
  一个人有可能成为亿万富翁、艺术家、清洁工、律师、医生、乞丐等等。对我来说,这有很大的部分取决于个性、成长背景以及教育环境。有的人就是很不幸,一辈子一无所获,但另一个在你F1班级的同学或许就是最「成功」的人。上帝很不公平不是?在镜头前,我为此困惑到落泪,那是八年前我在捷克接受访问的时候。记得抵达捷克之前,我在曼谷街头目睹一群人追着一名小偷。那可怜的小偷半裸,像我一样瘦(呵),为了逃避司法制裁,他爬上一栋老旧的建筑。或许,他才偷走30元就只为了吃东西。这一幕,让我非常震惊;一个小时前,我还在练钢琴,我从来不知道这个世界有这么多的悲剧、不公平和悲伤。我当时真的一整个不明白。
  经过多年的内在冲突,我领悟到我们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是什么。或许那个可怜的家伙注定要偷那30元。我注定被同一个人抛弃3次;莫扎特注定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奇才。但在这些混乱之中,我仍然相信公平。我深信在这无穷变化的世界,上帝并不会轻易地以我们是否「表像」地「信仰了他」或是否做了所谓「对」的事情而评断我们。我相信他看重的是我们真诚地成长,且诚实地以身为一个「人」面对自己。
  我不相信天堂。因为我相信我们已经生活在天堂里。我们只是被我们自己不成熟的天性给蒙蔽了,愚蠢到不愿意去承认吧。.

TOP

转影评一则:

  忍耐一下影片开始男主狂妄而又令人讨厌的11岁,你就可以欣赏到一部不错的纪录片,尤其难得可贵的是他是由现在的香港电影界所产生,在香港这样一个功利和现代的社会,如何找到投资人来拍摄一部前途渺茫的纪录片,绝对是一件非常有挑战性的事情,本片制作阵容里有两个名字,导演张经纬(《天水围的夜与雾》编剧),顾问许鞍华,有这两人,现在基本上就是对这类比较冷门的影片有了一个质量的保证。
  黄家正绝对会给任何观赏影片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些狂妄,却有着惊人的天赋,孤寂、不合群、大家却也离不开他,非常传统的天才类型,只是其虽然有才能,未来的路却不太好说,就像导演自己所说的“像我在KJ11岁的时候,完全想像不到这个挺难看的孩子,7年后会变成一个帅哥。 ”当然,他这段话的前面,其实是在说影片创作的,希望这位外表有点像陈浩民的小帅哥天才能够一路走好。
  2002的时候,导演张经纬的初衷是想拍三个小孩的记录片,黄家正11岁,另文一个男孩6岁,一个女孩10岁,三个小孩都是学音乐的,7年过去了,那个女孩已经已经拿了大奖,在香港非常有名了,导演说自己为什么没有选她做影片的主角,是这样说的“因为我不想表达人们是如何成功的,而是想表达一个人的思考与追寻。 ”也许是如此,但也许是黄家正的故事更有特点,更有电影的性质吧。
  本片荣获第4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剪辑、最佳音效、最佳纪录片三项大奖,第2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新晋导演奖项。.

TOP

与教育无关的题外话

和那个导演一样,我也是被这个男孩17岁时候的帅给震惊了。

而他11岁时,那么难看的!.

TOP

嘻嘻,这个男孩牙齿箍过了,所以后来帅了。
音乐方面,我认为天赋比勤奋更重要。

[ 本帖最后由 jianmail5 于 2013-1-8 08:50 编辑 ].

TOP

回复 9楼jianmail5 的帖子

这都看出来啦?牙科专业人士?.

TOP

[quote]原帖由 胡豆妈 于 2013-1-7 23:09 发表
之前的评论是没有看电影时候写的,针对的不是“学音乐”,而是“找名师”。

我发这个帖子,主要是与部分真正热爱音乐的家长分享什么样的音乐老师才是好的音乐老师,并尽量尝试为自己的孩子去寻找有真正热爱音乐懂音乐,有激情的老师,使自己的孩子能真正热爱音乐,与音乐共鸣,陶醉在音乐之中。

众所周知,现在有部分学琴的孩子是痛苦的,究其原因,一是来自社会上的风气,二是音乐老师的无能。

能给一个人带来持久的快乐的源泉,不是周围的人的肯定,不是豪车别墅,而是四季更替之美,还有你提到的文学、音乐、艺术之美。我给孩子学音乐便是基于这个目的。四季更替之美,只要有一颗细腻乐于观察欣赏的心就可以了,但文学音乐艺术之美,就有层次之分了,进入层次不同,所得的快乐也不同,但严格来说这种快乐是没有大小之分的。我的阿姨她从网络文学里得到的快乐不亚于一个从红楼中得到快乐的人。

呵呵,冲动之时的言语,见笑了。

顺祝你荣版主,多给我们造福呀。建议多组织点孩子们间的交流活动。

[ 本帖最后由 旮旯茸 于 2013-1-8 10:27 编辑 ].

TOP

回复 11楼旮旯茸 的帖子

音乐是美,仅仅是为了欣赏到那种美,就需要学习和修炼,更别说能够演奏和创造出伟大的作品了。

我们如果能够享受美,那就非常有福了。

谢谢你的祝贺,我是跟着大海来打酱油的,别的能耐没有,在版块里多灌点水还是可以的。.

TOP

[quote]原帖由 胡豆妈 于 2013-1-8 10:36 发表
音乐是美,仅仅是为了欣赏到那种美,就需要学习和修炼,更别说能够演奏和创造出伟大的作品了。
我们如果能够享受美,那就非常有福了。

赞同.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