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1个人次参与评价】

[讨论] 书友征集 -- 三月读书《爱弥尔》

回复 351楼lemonade 的帖子

病梅馆记
  〔清〕龚自珍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梅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殀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选自中华书局排印本《龚自珍全集》 
====================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1778年)

偶然还是必然?其后二三百年,偶然还是必然?纠结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宋的妈妈 于 2012-1-19 15:27 发表 [url=http://www.321ww.org/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475377&ptid=4789534]
有人说,养育孩子的过程就是自己重新成长的过程,我就是这样!而且,我,在部分地复制一个男孩子的童年!还乐在其中!不过我在想,最近我过得日子实在太童年了,读的都是童书绘本,折的都是纸飞机,甚至看了一点动画片,会不会变幼稚啊?有一点担心中。。
  看到这里会心一笑:想我一个中年妇女,满嘴各式恐龙的名字,间或追着足球乱跑,还要时刻提防被抽查火车头thomas及其朋友们的名字、编号,简直有神经病之嫌。可我真感谢上天让我可以过一个男生的童年,看见世界的广大。.

TOP

回复 354楼不不园 的帖子

看来,你家的宝贝还小,还停留在恐龙和Thomas的阶段,我已经摆脱了这样的问题,诸如:“麻麻,你知道哪种恐龙跑得最快?”“麻麻,你觉得哪种恐龙最恐怖?”
但是,但是,现在,我会冷不丁地被问到:“麻麻,你最喜欢战国里面哪个国家?”“麻麻,你觉得三国里面哪个武将最威武?”
唉,复制一个男孩子的童年,我容易么?.

TOP

哈佛的《幸福课》

周末在家,抽空看了哈佛的《幸福课》第一集,由Tal教授授课,收获不次于读一本好书,里面有些观点,想跟各位书友分享下。
1. 我们的教育是什么?
有人说,孩子的头脑是一个容器,教育就是往里面装各种各样的知识、信息,直到装满为止。但是Tal说,有另外一个观点——教育也可以是:改变这个容器的形状。他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个人去参加比赛,想得前3名,但是最后却得了第8。对于这样的结果,有一种人会这样想:自己很没用、很沮丧;有另外一种人会这样想:我跟别人的差距在哪里,我要怎样努力?所以对于同样的事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这就是Tal教授想教给大家的——不是新的知识,而是对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解读,从而发生一些变化。
2. 什么样的人会非常成功?
有人对哈佛一个MBA班的毕业生进行了跟踪、研究,发现,那些最成功的一小撮人有两个共同点:1)他们都很自信;2)他们非常喜欢问问题。Tal教授说,美国的教育现在是:问号进去,句号出来,而他理想中的教育是:问号进去,更多的问号出来。
3. 关于常识
Tal教授说,大家会发现,我讲授的内容都是常识,但是泰戈尔说:“Common sense is not so common.” Tal教授还举了一个例子,米开朗基罗怎么雕刻出大卫,米开朗基罗说,他看到一块巨大的大理石,觉得那就是大卫,他做的事情只是把不属于大卫的部分去掉,所以,Tal教授说,他要做的事情就是不断地提醒大家,这是常识,并且帮助大家去掉多余的部分,找到自己的大卫。

上面跟大家分享的都是特别令我震惊的一些观点,比如那个问号,我们的学校是问号进去,标准答案出来。比那个句号出来还要可怕。还有,看这样的课程,觉得中西方的文化其实有很多共通的地方,他在讲人要进行自我省视的时候,我就想起孔子说,日三省吾身。
所谓开卷有益,抽出一点时间来听一听这样的课程,也是很有裨益。.

TOP

回复 356楼小宋的妈妈 的帖子

谢谢分享!很有道理!.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