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7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教育好孩子必备的14大家教法宝

教育好孩子必备的14大家教法宝

教育好孩子必备的14大家教法宝
http://edu.cyol.com 2010-09-15 15:05:14

  1、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不可代替的教育者

  0-6岁是孩子品质及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儿童生命的最初两年,是与父母建立牢固情感纽带的关键期,是儿童未来心理成长并与他人建立信任和爱的关系的基础。所有关于生命知识的50%,是在生命的第一年学习的,生命的第二年,学习25%,这里的生命知识主要是指爱的能力和情感的发展。

  2、如果想要改变孩子的行为,父母应先改变自己

  教育孩子就是教育自己的一个过程,孩子的不良行为,往往是从环境或父母那儿直接传授下来的。树立榜样来教育是发展孩子道德行为的最可靠的办法。

  3、培养儿童的灵性品质其重要性远远超过智力开发

  灵是树,心智是果;灵是灯,心智是光。人的智力是灵性品质的反射。如果只注重技能的培养(如各种五花八门的早期智力开发兴趣班),而忽视儿童的精神品质的培养,只能是本末倒置,孩子长大成人后,他们的人格就会有缺陷,道德发展受到阻碍。

  4、合理的管束

  管束孩子是告诉他们行为的标准,即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去做,什么样的事情不能做。管束要有权威:当孩子可能要犯错误,我们不得不进行管束的时候,一定要有权威性。让孩子知道你是严肃的,而且你们提的要求是将伴随惩罚或奖赏的。合利地限制孩子可以培养孩子的纪律观念,当然,对孩子的管束必须是负责任的。而且要告诉孩子你提出要求的原因。和孩子的爸爸保持一致性:父母在管束孩子时保持一致,这样孩子可以建立统一的行为标准。即使对爸爸的管束有异议,也最好在以后孩子不在场时,再与他进行讨论。这样做,也可以树立起父母双方的权威性。不要惩罚得太多:不可从生理和心理上虐待孩子,要把孩子管好,上策就是对他好的表现进行奖励。

  5、用积极鼓励的方法,使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价值观

  父母需要主动地将基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教给孩子。以便于孩子在社会上成长。当然,在这方面,身教胜于言传,我们可以做孩子的好榜样。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们不可以让孩子去做我们不愿意的事,也不可以自己做一套,让孩子去做另一套。只有我们以身作则,注重孩子价值观与礼貌的培养,才能教育出品德高尚的下一代。

  高自我价值观的人具有三个"能力”:我有能力;我能与周围的人交往;我能随时随地为他人的幸福作出贡献。相信自己有学习和成长的潜能,发展出勇气、信仰、自信、信赖生活和他人等等品质。反之,低自我价值观是一种对自我的消极认识,自责、羞辱、愤怒、憎恨等毁灭性感觉始终伴随一生。

  6、接纳、确认孩子的各种情绪(尤其是消极的)

  当父母否认孩子的感觉时,孩子觉得他得不到理解。只有当孩子的情绪被接纳,他的感觉舒畅了,他的行为才会良好,因为孩子是生活在感觉的世界里。

  倾听孩子的心声有经验的父母提出,通过说话来了解他们的感受,是非常有价值的一种方式。不论孩子提出的问题是大还是小,都要尽可能找时间立即去倾听他所说的话,而不要让孩子等你有了空闲时间再说。与孩子说话,为我们提供了一次了解和教导孩子的机会。立即倾听孩子的谈话,有助于赢得孩子的信任,这样孩子才愿意把所有的事都告诉我们。而对我们来讲,了解孩子头脑里想的是什么,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此,当孩子与我们谈话时,我们要尽可能地立即与他交谈。这样孩子就不会失望了,他可以感受到他对我们是多么的重要,他也就会更多地把心里话告诉我们。

  7、设立明确家规,定期召开家庭会议

  孩子需要知道界限在哪里,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没有规则孩子反而没有安全感。家规不超过5条到6条,应适合于家里的特定需要,而且必须用肯定句来陈述,将家规贴出来。如果违反家规应明确相应的处罚措施。一旦建立,就应坚决执行,每隔一段时间,应对家规作调整和修补。定期召开家庭会议,使全家一起分享生命发展的过程,发展民主,相互尊重,享受爱的氛围。

  8、在一定范围内给孩子选择权

  随着孩子的成长,给他越来越多的自由和控制自己生活的权力是很重要的。必须有意识地要求自己;甚至是克制自己的那种什么事都为孩子做的想法,来给孩子一些自由度。给孩子一定的自由,表明我们信任和尊重孩子,孩子也会因此更加尊重我们,爱我们。

  在一定范围内给孩子选择权,通过提供选择,可以避免紧张气氛,给孩子提供做决定的实践机会。如"睡觉时间到了,你是要听昨天的故事呢,还是想听一个新的故事?”"你今天是想穿粉红色的上衣,还是蓝色的T恤?(如孩子两者都不选,父母可问:"是我帮你选,还是你自己选?”)做选择并让孩子负责任都是日常的行为,对于发展孩子的自我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

  9、游戏是儿童的主要活动,儿童通过游戏学习

  儿童通过接触具体的、仿真的与生活有关的东西学习,需要与同伴、成人和环境互动交流,游戏使儿童放松且发展专注的工作态度。在5岁之前不应过早开始对字母数字等符号的专门练习,这样会限制孩子的思维,因为幼童的心智还没成熟,对抽象的概念还无法理解。

  10、正面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而不是不该做什么

  传统型教育者的居高临下的姿态,总是对孩子说"不准打人,不准在沙发上吃东西”等等,这种负面的口气只会将注意力引向并集中于负面的行为;而孩子仍然不知道好的行为是什么,自己应该做什么。积极的说法是用美德修正孩子的行为,如"你忘记了与人和平相处”或"我们是在餐桌上吃东西的!”

  11、每天抽时间跟孩子单独相处,共同做点双方都感兴趣的事情

  每个孩子都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每天工作之余,我们要腾出一些时间参加孩子的游戏。要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经历,尽可能让孩子接触到各类东西。父母作为孩子的倾听者、支持者、精神的陪伴者,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应尊重孩子的感受,以超脱且同情的态度陪伴在孩子的身边。

  12、不要忘了给自己留下一点休息时间

  我们应该主动地寻找一点时间,暂把孩子放在一边。这是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心理环境。抚养孩子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我们个人的需要和夫妻间的交流,夫妻关系的和谐对家庭稳定至关重要,另外,我们需要点空闲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远离繁琐的家务和工作。要有一点幽默感,不要为自己的一点点错误懊悔不已。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情,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善于休息,才能更善于工作。

  13、让孩子的爸爸发挥作用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爸爸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爸爸不仅是一个监督者,更需要成为积极的参与者。父母作为一个集体,讨论教育的原则,与孩子一起游戏,一起谈话,这样会收到更好的效果。让周围的人帮助你,使你自己的生活轻松。

  14、享受孩子带来的快乐

  成功的父母们深刻的感觉到伴随孩子成长带来的快乐。由于孩子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伟大,使我们变得更有理解力,使我们生活有了希望。所以,我们不要去抱怨自己的辛苦,而要用心去发现和享受孩子带来的快乐!

  来源: 中国网
http://edu.cyol.com/content/2010-09/15/content_3823781.htm.

TOP

孩子睡后才可加班 “家长版”家规引热议

孩子睡后才可加班 “家长版”家规引热议
http://edu.cyol.com 记者 伍仞 2010-09-15 14:19:03

  网友热议新出“家长版”家规

  从较为“自由”的幼儿园学生变成了小学的“新丁”,一年级新生如何适应上学后的学习和生活,是家长共同关心的问题。日前,杭州一名一年级学生家长在网上晒出了“孩子版”和“父母版”的家规,颇引人注意。

  日前,杭州一名一年级学生家长在网上晒家规的帖子引起了网友热议。和一般的家规不同,这个版本的家规有两个版本:既有孩子定给自己的“孩子版”,也有体现爸爸妈妈对孩子承诺的“父母版”。从帖子中公布的家规执行情况来看,孩子遵守的情况比父母更好。

  “家长版”:21:00后加班

  据了解,这条热帖的发帖者是杭州采荷一小男生朱子墨的家长,第一次出现在论坛上是去年9月6日。当时,朱子墨刚刚入读小学,妈妈俞女士认为,读小学的孩子应该比幼儿园时期更加懂规矩,在和儿子协商之后,孩子和父母都为自己订立了8条“家规”。

  记者发现,给孩子遵守的“孩子版”家规和不少家庭的规矩大同小异,但“家长版”家规要求则和“孩子版”相映成趣,非常有创意。比如“孩子版”规定早上起床不迟于6:30,晚上睡觉不迟于21:00,每天要尽量在学校完成作业;而“家长版”则规定爸爸妈妈要在儿子起床前准备好早餐,爸爸要督促帮助儿子起床及睡觉。21:00前主要关注儿子学习及阅读情况,每天尽量在单位完成工作。

  除此以外,“家长版”家规还为亲子活动留出了许多时间。如21:00后,即孩子睡觉后才加班,每天抽时间陪伴儿子,晚饭后陪儿子散步半小时。

  家长家规完成度不如孩子

  这些规矩被俞女士晒在学校的家长论坛上,并不时通报一家三口的执行状况。

  帖子发出后,朱子墨和爸爸妈妈还定期在网上反省自己遵守家规的情况。相比起各项规定都遵守、期末考试两门都拿到优秀的孩子来说,爸爸妈妈的完成情况相对不如孩子,有时候因为工作忙,陪孩子散步和每天阅读不少于一小时的规定都未能做到。

  孩子:“一家两制” 不公平

  “他们(爸爸妈妈)总是让我早点睡觉,自己看电视就可以看得很晚。”越秀区一名一年级小学生小新告诉记者,爸爸妈妈让他做到的事情,自己却总是做不到,“不让我对外公外婆发脾气,但是自己就可以对他们大声说话。”这种“一家两制”的做法常常可见,还有孩子认为父母只管给自己立下各种规矩,但却不管自身的一些坏习惯,觉得“不公平”。

  对“家长版”家规反应不一

  记者随后采访了本地几名家长,他们都表示,家里对孩子的学习、生活虽然有规定,却没有像“8条家规”这样明文写出,家中也没有“家长版”家规这回事。当听说朱子墨的家长的做法后都表示可以尝试,“现在讲究孩子和家长地位平等,我女儿对于我们给她的规定老是有异议,如果我们自己也有规定,说不定她看见我们遵守了,自己也会自觉起来。”天河区一名重点中学的家长这么说。

  但是,一名在外企工作的70后家长在阅读了“家长版”家规后,便打起了“退堂鼓”,还连称十分佩服朱子墨的家长:“这些规定我肯定做不到,要订的话肯定不会给自己订得这么严格。就拿第三条来说,别说是要在单位完成工作了,哪天晚上要是不用加班都已经‘偷笑’了,陪孩子只能是尽量见缝插针,很难保证每天都能留出半小时的散步时间。”

  有小学班主任指出,家长一旦和孩子协商后订立了家规,就应该严格遵守,而不能订一个严格而又难以达到的标准,否则会给孩子一个“定了规矩也未必需要遵守”的印象,反而不利于孩子对学校各项规定的完成。

  家长给自己定的8条家规

  1.作息时间:妈妈要在儿子起床前准备好早餐,爸爸要督促帮助儿子起床及睡觉。21:00前主要关注儿子学习及阅读情况。

  2.电视电脑:周一至周五不看电视不玩电脑游戏,可以用电脑办公,周末可以看电视新闻。

  3.工作时间:每天尽量在单位完成工作,或21:00后加班。

  4.看书阅读:每天阅读不少于1小时,尤其要阅读家庭教育的书籍。

  5.联系老师:主动跟老师交流儿子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每月至少一次)。

  6.关爱陪伴:每天抽时间陪伴儿子,每天晚饭后陪儿子散步半小时。

  7.批评奖励:以正面教育为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轻易体罚。及时奖励。

  8.平等和谐:尊重儿子本人的意见,民主、平等、自主。爸爸妈妈和睦相处,提供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

  孩子给自己定的8条家规

  1.作息时间:早上起床不迟于6:30,晚上睡觉不迟于9:00。

  2.电视电脑:周一至周五,不看电视不玩电脑,周末两天限时合计1小时。

  3.作业时间:每天尽量在校完成作业,或18:00前完成。

  4.看书阅读:每天阅读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

  5.书包整理:每天晚上自己整理书包(含铅笔准备、作业本摆放等)。

  6.兴趣爱好:自己选择适当的兴趣班,一旦选定,将坚持到底。

  7.诚实守信:每天及时交流在校情况,父母与孩子都应坦诚交谈。

  8.每日反省:每天对上述各项要求的表现进行反馈,每周总结、表扬。

  甲方:爸爸妈妈      

乙方:儿子         

  2010年*月*日        

来源:广州日报 转自新华网
http://edu.cyol.com/content/2010-09/15/content_3823737.htm.

TOP

鼓励话也会伤害孩子

http://edu.cyol.com ■昌昌 2010-09-14 09:01:44

群居孤独症

  在大学校园里,你的身边一定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总是独自一人到食堂吃饭,不到10分钟就吃完了;他们总是一个人骑自行车上下课,而且骑得飞快;总是一个人在校园散步,耳朵里还塞着耳机;他们总是忙于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疏于和朋友联系。尽管过的是集体生活,但他们总是像神秘独行侠一样。

  台湾作家蒋勋曾说,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孤独和寂寞不一样,寂寞让人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当你站在路边,看着人来人往,每个人都靠得那么近,但完全不知彼此的心事,那不是孤独,而是寂寞。

  所以,把这称为“群居寂寞症”也许更合适。不过孤独也罢,寂寞也好,并不是他们的主动选择,也就谈不上美学意义上的享受孤独。相互的竞争让大学生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就像大学生高翔所说,只有到开一些无关痛痒的会,或者去听凑人数的讲座时,才会接到无数朋友的电话和短信。“与其有这样的朋友,我宁愿一个人!”他说。

  鼓励话也会伤害孩子

  不是所有的鼓励语言都会产生积极效果,对于孩子来说,有一些赞扬的话,反而会伤害他们。当你6岁的女儿从幼儿园回来,抱怨她的小伙伴“太自私”时,你回答“妈妈完全了解你的感觉”时;或者当她告诉你今天在班里画画,老师表扬她了,你笑着回答“你是最棒的”时;当小朋友嘲笑她有个大蒜鼻,你回答“你的鼻子挺漂亮啊,妈妈就喜欢你这个样子”时,你可能已经伤害了她。

  过度表扬会在不知不觉中给孩子太多的压力。会令孩子对自己期望过高,压力过大,以致不能承受。而且,孩子需要的是交流,是被倾听,而不是用一两句语言上的鼓励敷衍他,阻断他想要对你进行的表达。

  农场疗法

  干农活可以治病?没错,这就是西方一些心理医生为自闭症患者等病人开的处方:新鲜空气+各种农活,治疗时间为1天。医生们希望患者尽可能走出户外,到农场去呼吸新鲜空气,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动动手脚,活动筋骨,这远比闷在家里大把吃药强数倍。同时,患者还能培养和体验成就感,感受个人价值或生存价值。荷兰的“关爱农场”每星期接待量大约为1万人以上。英国也鼓励患者去清理猪圈、修理拖拉机,有个农场主希望每天至少有8名患者前来农场“帮忙”。

  这也许是一项双赢的治疗。患者转换心情,农场收获免费劳动力。当然,农场只是转换环境的一种选择,关键在于如何从自我纠结的世界中走出来,如何有效转移注意力。但这只相当于止疼片,解除病根,还是要从正视自己的问题开始。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http://edu.cyol.com/content/2010-09/14/content_3820444.htm.

TOP

带给孩子对自然的哲学思考

http://edu.cyol.com 顾雪林 2010-09-09 12:40:53

  关于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爱默生的一句名言让人警醒:“培养好人的秘诀就是让他在大自然中生活!”

  在远古时代,人一出生就要面对大自然。在岩洞、洞穴和窝棚的外面,是美丽的山川河流、广袤的森林和一望无际的大海,人们呼吸的是自然的风、纯净的空气,听到的是鸟鸣、蛙叫、虫鸣,看到的是绿树、鲜花和五彩斑斓的大自然的瑰丽景观。

  而今天,城市里的孩子从产房,到楼房,几乎一生都要面对无限扩张的钢筋水泥建筑。孩子接触的大多是楼房、马路、电视、电脑等人工建筑、人工景观和视频虚拟影像,呼吸的是弥漫在城市中的废气,听到的是刺耳的汽笛声、火车叫和街头小店的音乐声,看到的是灰蒙蒙、横平竖直、死气沉沉的街景。

  50年前,在我小的时候,北京城没有今天这样大。那时,出了西直门就是北京城外,可以看见成片的稻田,每到夜晚蛙声一片。我今天住的小区在北京语言大学北墙外,在上世纪70年代,也是一片稻田。夏天,每到星期日,我就到那里逮青蛙。如今,从我住的小区往北、往北、再往北,再也看不见那连成一片的稻田了。一眼望去,是连成一片的小区和高楼,直到六环之外。

  我小的时候,看星星是北京孩子夜晚的趣事之一。那时有一篇小学课文,读完之后,很多孩子都喜欢看星星。那篇课文是这样写的:“银河从东北流向西南,数不清的星星在天上眨眼,辽阔的宇宙是星星的家园。陈老师和我坐在操场上……”记忆中,这是一篇我从来没有背过的课文,但是,我当时学习的时候就很喜欢读,读了以后便有无限的遐想,一直记忆至今。

  在我的孩子上初中的时候,一个夏夜,我突发奇想,带他到户外去捉蛐蛐儿。来到户外,我兴奋地举着手电筒,在野地里翻动着碎石和野草,呼吸着夏夜里的凉风,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代。而我的儿子一点也不兴奋,他甚至有些害怕那些碎石下面的小虫子。在黑暗中的田野里,儿子一路上东张西望,瞻前顾后、战战兢兢,生怕有什么打劫的坏人出现。唉,儿子很少接触夜晚的大自然,他已经害怕黑夜的旷野了。我知道,现在大多数的孩子是在家中灯光下的桌子旁、电视和电脑旁或温暖的床上度过黑夜的,很少有孩子在晚上出门,甚至都少有人在自家的楼旁散散步,仰望一下星空。

  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看,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孩子思维最活跃、想象力最丰富、好奇心最强的时期之一,而大自然是满足儿童好奇心的天然大课堂。面对大自然,面对千奇百怪的大千世界,孩子有多少问题要问,有多少事情要探索啊!从“燕子低飞蛇过道”,到“乌云密布一声霹雷要下雨”,到“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一个下雨,大自然能给出多少生动的课题啊!

  孩子在大自然中、在崇山峻岭中、在大海湖泊中,看见天上的飞鸟、地上的走兽、水中的鱼虾,就能知道我们人类并不孤独,知道我们人类在大自然中的位置,知道和大自然相比,人类居住的城市不过是地球的一些小小的角落。

  当孩子时常仰望星空时,就能知道宇宙的深邃,知道地球不过是太阳系的一角,太阳系不过是银河系的一角,银河系不过是整个宇宙的一粒微尘。人的一生不过是宇宙中的一瞬,整个人类的存在也只是宇宙中的一瞬!当孩子知道宇宙是多么浩瀚的时候,他们才会有大自然般宽广的胸怀!

  春天树木发芽,夏天枝繁叶茂,秋天风吹落叶,冬天枯木覆雪,这些大自然中的现象可以让孩子亲眼看到大自然中的生而复死,死而复生,生生死死,循环往复,从大自然中领略到生死哲学的真谛。这些,是在水泥墙和书斋里无法观察到的。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曾经忘情地赞美大自然说:“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在这位美丽的女词人看来,大自然是一本活生生的、厚厚的教科书。

  我们的学校应当减少那些死记硬背、考完就忘、消磨时间、陈词滥调的所谓应试学习,应当大胆地放孩子们到大自然中,欣赏自然,亲近自然,领略自然,热爱自然。让孩子多读大自然这本书,最大程度地释放孩子的活力,增加孩子的灵性和生气。这不仅仅是家长的事,我认为这更是学校的事!是所有教育部门都应当重视的事!

  美国诗人沃尔特·惠特曼曾说过:“大地给予所有人的是物质的精华。”我们应当告诉孩子,大自然的精华离我们并不远,就在我们的城市旁边。近看,我们可以看见树;远望,我们可以看见山;再站高一点,我们可以看见海。“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让我们的孩子们早一点拥抱大自然吧!不在将来,就在今天!

来源:中国教育报
http://edu.cyol.com/content/2010-09/09/content_3813114.htm.

TOP

从小培养动手能力对成长有好处
http://edu.cyol.com 2010-08-23 14:45:00

  下班的时候,刚好是吃晚饭的当口,常常看到院子里的健身架上,猴一样攀着个男孩,架子下,站着个老太太,拿着一只碗,踮着脚,将瓢羹儿举得高高地送到男孩嘴里。看来,这一碗饭喂完后,老太太的手都酸煞了。男孩吃好饭后,老太太还会拿来湿毛巾给男孩擦嘴,然后去洗碗、清理厨房什么的。至于那男孩,还是呆在铁架子上。

  记得我小的时候,洗碗扫地这些事儿,大人们是不动手的。不少家里,兄弟姐妹谁扫地,谁洗碗什么的,那是分工明确并画了表格贴在墙上的。我家里只我一个男孩,到井埠头拎水,到弄堂口的自来水站去挑水,那是我的“门分账”,像这样的大热天,太阳一下山,我就一趟趟地拎来井水,把天井里的青石板冲得冰冰  ,然后再搭好竹榻儿、藤躺椅,大人们吃了晚饭,要在那里乘凉的。

  拉着“备铃车”到煤饼店买煤饼,买盐打酱油,给父母打扇,冲开水……这些事儿都是孩子们干的。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我们身边,已很少看到孩子在做家务了。现在的孩子,动手能力打了折扣,对大人的依赖增加了。比方说,小时候,我们都是自个儿背起书包上学的,但到如今,上学路很近也得有大人护送,很多孩子的书包都是由大人背的。“小孩读书已很累了,只要好好读书,其它事儿都不用他们做的。”大人们都这么说,小孩子们也理所当然地不用做家务活了。

  昨天,在报纸上看到一篇短文,说的是德国立法规定孩子必须做家务。那规定很细:6~10岁的孩子要帮助父母洗餐具,收拾房间,到商店里买东西;10~14岁的孩子要在花园里劳动,给全家人擦皮鞋;14~16岁的孩子要擦汽车、在花园里翻地;16~18岁的孩子要完成每周一次的房间大扫除。要不干呢,父母有权通知有关部门,地方政府会派专门的执法人员上门监督孩子完成。要是孩子生病的话,也得给父母一纸书面说明。

  要论生活条件,德国要比我们高出许多吧,但人家对孩子做家务都写到法规上了。为啥呢,我想,这道理说起来大家都懂,却未必能付之实践。在不少家长的心儿里,孩子长大以后,是要当大官当科学家艺术家的,再不济也是个吃皇粮的公务员,哪能干这等“不靠谱的事儿”呢。

  其实,工农商学兵,绝大多数的孩子,长大后还是普通劳动者,所以,从小培养劳动者的动手能力和劳动责任性,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好处。所以,我们能不能学学德国人,让孩子每天都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儿呢?(朱成方)

来源:钱江晚报  转自新华网
http://edu.cyol.com/content/2010-08/23/content_3387665.htm.

TOP

男孩危机——来自父母自身
http://edu.cyol.com 俞斌 2010-08-19 10:26:49





  满不在乎地坐在书架前的地上看书的是女孩,需要妈妈抱着手拿书本讲的是男孩;在展览馆,受到工作人员邀请欣然加入游戏的是女孩,拉着家长的手扭扭捏捏不肯上台的是男孩;画画时,毫不在乎自己的衣服被颜料弄脏,任意想象涂抹的是女孩,而特别爱干净,摇着头不愿伸手的是男孩……这是在上海书展的少儿主题馆里,细心的工作人员们发现的特别现象。

  说起“男孩”,现在这个词和“危机”似乎成了固定搭配。在中小学、幼儿园里,男孩不如女孩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只要稍加留心,还能观察到,如果发生争抢,男孩总是在女孩面前败下阵来。他们退让,绝对不是出于什么“女士优先”的绅士风度,而是为自己积极争取的意识和习惯似乎已经消退了。

  有教育专家发出了“拯救男孩”的呼吁,并总结认为男孩出现了学业、心理、体质、社会的四大危机。但是回头看会发现,男孩危机并不在于男孩和女孩的心理和生理发展上有特别大的差异,而是养育方式造成了男孩危机。

  就像麦子不能栽进水稻田,宠爱对于男孩的负面影响,远远超过女孩。于是越来越多的男孩子变得退缩、不独立

  男孩危机的来源,其实是男孩被当成了女孩养。谁都看过这个实验:一只从小在动物园长大的老虎,从来吃的都是饲养员配好的饲料。而当有一天,一只活鸡飞进了它的笼子,百兽之王居然被扑腾的公鸡吓得走投无路。本能决定一切的自然动物都能被后天环境改造得面目全非,更何况是人呢?

  男孩和女孩从出生时就是不同的,基因和激素的差异,必定使男性和女性的大脑形成不同的发展路径。科学家最近发现,早期经验可以永久改变细胞内基因的功能和化学性质,从而对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而婴儿受到看护的质量与婴儿的神经和心理的发育有密切的关系,从大脑新细胞的生成,一直到应激反应和记忆功能的改变。家长抚育男孩的方式也会影响男孩子的性格。

  对于女孩来说,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的是更多的关注,因为家人的关注会使女孩子形成更稳定的心理,更自信。而对于男孩子来说,过多的关注会使他变得过于琐碎,使他们更容易受到心理暗示,对自己产生自我禁锢和退缩。长期从事儿童教育研究的公益小书房负责人李颖妮博士称,实际上男孩子在这一阶段更偏好探索性,甚至是冒险性质的游戏。但他们的这些“野蛮游戏”,往往得不到家长的支持,甚至在家长眼中只是纯粹胡闹和破坏,而招致家长的极力反对。几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地的专家都在研究这么一个问题:“孩子是怎么开始学习的”。而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已就此达成一致认识:孩子最开始是在与物体的互动过程中获得认知的。就是说,孩子是从他能够摸的、闻的、听的等直接经验中获得认知的。很多家长并不了解这点,这些“野蛮游戏”原本是男孩子擅长的,也是良好的学习机会,却被过度关注孩子成长的家长亲自剥夺了。

  男孩和女孩在生理上的差别有多大,他们心理上的差异就有多大。既然有差异,就必须用不同的方法来教养,否则就像把麦子栽进了水稻田,到了秋天必然是颗粒无收。在宠爱面前,越来越多的女孩子变得自信起来,而越来越多的男孩子变得退缩、不独立。而且虽然同样是“太宠爱”,研究已经证明,对男孩带来的负面影响要远远超过对女孩带来的负面影响。

  以书面考试为主的教育方式和评价机制,直指男孩的弱项,由此造成的不自信,逐渐发展出过度谨慎、胆小等“副产品”

  大多数家长都认识到女孩子天生喜欢布娃娃、男孩子则喜欢玩具刀枪,他们并不真正了解男孩和女孩的区别。

  女孩的语言能力更好,男孩在空间能力、逻辑思维等方面更强。从心理成熟度来看,男孩要比女孩发展得慢一点,比如在认知能力、人际关系、对环境的反应方式,以及应对压力事件的方式等方面。这些特点在学前阶段、甚至是小学阶段都表现得比较明显。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与教育学院的王顺妹副教授在多年的学前教育研究中也发现,所有这些差异,赋予了男孩与女孩不同的天性。调查显示,一般的男孩比近70%以上的女孩都好动,但是也有31%的女孩比一般的男孩更活跃。两性间好动性的差异在童年期持续扩大影响,很大程度上是父母导致的。调查显示,比起男孩,母亲更不愿意鼓励女孩去冒险,父亲则更倾向于鼓励孩子去冒险。而且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具有从众行为,在男孩子的群体中,精力充沛的男孩会由于相互影响而更加活跃,而在女孩群体中,占据大多数的文静女孩则会影响那些精力充沛的女孩子安静下来。

  “隔壁邻居小朋友已经学会了两位数的加减法,你怎么连1到10还数不顺溜?”“班上别的小朋友一节课下来已经学会了这些新单词,轮到你,怎么就这么费劲?”……家长们往往两眼发光地盯着别的家长和别人的小孩,不厌其烦地进行一项项比较。加之,目前的家长和学校所支持的学习方式,所关注的学习成果,往往是文化课。而一直到小学阶段的无数考察和考核,很大程度上是在考验孩子的专心和细心程度。不过,粗心、粗线条——几乎可以说是成熟度发展要晚一点的男孩们的天性。现在以书面考试为主甚至起决定性作用的教育方式和评价机制,无疑是指着男孩子的弱项,对男孩打击很大。

  家长甚至是老师的负面评价,以及孩子的自我评价,都会不断暗示男孩子“我不行”,“我不如别人”。而人的成长过程跟“自信”有很大关系。这种经年累月的负面评价,会让孩子的不自信逐渐发展出过度谨慎、胆小等“副产品”,长此以往,他就振作不起来了,此前暂时的弱势也转变成真正难以扭转的弱势。因为并不是家长天天耳提面命地跟孩子说“你要自信”,他就会有自信心。信心的培养是需要环境的。

  此外,现在的家庭养育方式也对男孩子的成长尤其不利。一是生活上照顾太多,不少孩子从小过着真正意义上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二则,生活学习中,关照太多,“你应该这样,你应该那样”;三是,禁止太多,“这个不可以,那个不可以”;四是,安排太多,家长从成人的意志出发给孩子安排了太多的学习,现在从孩子一岁半开始就请家教的很多,教的内容无非是外语、唐诗、数学。孩子可以开口说话了,很多家长就开始了“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竞争。而所有这些往往导致孩子责任意识淡薄,依赖性强。长大之后,他甚至不会觉得自己要对自己负责;让孩子变得异常谨慎和小心,缺乏积极争取的意识,原先属于他探索和学习的机会就会一个个被错失。

  父母亲位置不正,导致男孩缺乏偶像。但由此带来的另一个现象:女孩整个群体处于强势,有人想过今后的隐忧吗?

  心理学上有这么个说法,母亲和父亲是一条河的两岸,孩子驾着自己的船在这条河上行驶。而现在呢,母亲,连同父亲都不在自己的位置上了。孩子的方向也就自然而然偏了。儿童心理学专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华援助项目特聘专家高岚教授称,现代社会,父母亲的位置不正导致了男孩危机。

  如今,城市里大多是“控制型的母亲”,要求孩子应该这样,不许那样。母亲成了“法官”,成了“权威”。这些原本应该更多地让父亲做的事情,现在都是母亲“全控制”,母亲在孩子眼里已经成了“半男性化”的。而与母亲的强势和不在“正位”同时伴随着的,是父亲位置的缺失。也许是为了避免双方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冲突,也许是因为父亲太忙而顾不上孩子,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留下的影像,往往是沉默的,是不作为的,或者总是不在的。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家长总会教育孩子见人要打招呼。“来,叫阿姨”,虽然就是这么一句简单的话,但有时候由于羞怯等原因,孩子不会照着做。正确的做法会是这样,由爸爸来跟他“摆事实、讲道理”,做规矩,让孩子意识到这是应该做的事情;而另一方面,妈妈要承接着孩子的情感,告诉孩子“你有点害羞,是吧?那这样吧,我们一会儿再跟阿姨打招呼”,让孩子感受到与生俱来的母子关联。而如今的情况往往是,由妈妈直接出面,指令性的、强制性的要求孩子一定说出这句话来,这个时候爸爸是沉默的、“不存在”的。

  而男孩子总是会有意无意地学着父亲的样子。向着心目中的男性形象靠近的过程中,男孩子“偏离了方向”,表现出懦弱、独立性差等特点来。

  而母亲的“位不正”,也给女孩子的成长造成尴尬。女孩子向着自己心目中的女性形象不断靠近的过程中,朝夕相处的如果是已经“半男性化”了的母亲,她也会变得过于争强好胜,控制欲强。再照应到现在的“剩女”,大家都有一个印象,“缺少女人味”。男孩处于弱势的现象已经引起关注,女孩整个群体处于强势,有人想过今后的隐忧吗?

来源:文汇报
http://edu.cyol.com/content/2010-08/19/content_3382404.htm.

TOP

把孩子从教室里解放出来
http://edu.cyol.com ■[美]理查德·洛夫 2010-09-09 12:40:53


玩耍 佚名/摄

  把自然的体验从休闲一栏中剔出,放到健康和教育一栏时,我们就更加可能带孩子去远足,也更有可能更加开心。这个投入很大,不过等孩子十几岁的时候,就能看到好处了。

  在中国,只有5%的母亲说自己的孩子常常在大自然中探索,这是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在其《林间最后的小孩》一书的中文版序言中提到的数据。该书指出现代社会中儿童的生活被“去自然化”的事实和可怕后果,并以多项研究成果和多人的亲身体验告诉人们,与自然的联系对人的心理、生理和精神健康所发生的积极作用。实际上,这也在提醒中国读者,5%这个数字对于孩子们乃至整个中国的未来,可能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去自然化”的童年

  一个女孩讲她在树林里的秘密花园:“我有一个秘密花园,那儿有一个大瀑布,旁边还有一条小溪。我在那里挖了个大坑,有时我就带个帐篷过去,然后我就躺在坑里,看着上面的树和天,有时我就这么睡着了。那儿好像就是我的地盘,我干什么都可以,也没人会来烦我,我以前几乎每天都去那儿。”说到这儿,她的脸涨红了,声音也变得低沉起来,“后来他们把树砍了,我生命的一部分好像也被他们砍掉了。”

  在社会越来越现代化的同时,孩子在自然中度过童年的机会也像这个小女孩的树一样被“砍”掉了。最近的一则电视广告中,一辆SUV(城市越野车)沿着一条美得令人窒息的山溪疾驶,而在后座上,两个孩子正盯着车载显示器看电影,全然不觉窗外的美景。

  孩子在学校中学习雨林,但常常不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森林,甚至不了解教室门外的草地。安提亚克新英格兰研究生院“基于地方的教育中心”主任索贝尔说:“花栗鼠和野草这些身边的生命就是我们学习的素材,理解它们的生命周期对孩子来说已经够难了,有了这些理解,他们才能最终弄清楚豹猫和兰花。”

  21世纪的西方文化观点是,无处不在的科技将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殊不知,在这个信息时代,生命的信息却缺失了。自然是需要去闻、去听、去品尝、去透过那层大卫·赫伯特·劳伦斯口中“把世界像棒棒糖一样密密实实包裹起来的透明纸”,看到真实的世界。这个比喻相对含糊,却异常准确地描述了人的自然感官能力觉醒时的体验。

  儿童的灵性需要自然的滋养

  对于孩子来说,自然的面貌是多种多样的:一头初生的牛犊,一只宠物的出生与死亡,一条年代久远的林中小路,荒地边上的一块神秘湿地。虽然面貌各异,自然总是能给孩子一个更为广阔辽远的世界,这既不同于父母给予的亲情世界,也不像电视那样会“偷走”孩子的时光。相反,它能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医治生活在不幸家庭或邻里的孩子的创伤。自然也需要充分地观察和全身心地感知,从而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有时,自然也会让孩子感到恐惧,但敬畏其实自有深意。

  在教育方面,一个全国性机构“州教育和环境圆桌会议”(SEER)也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基于环境的教育能够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语言艺术和数学方面的学习成绩;提高标准化测验成绩和平均分(GPA);帮助学生发展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和决策能力。

  我们现在这样看:在自然中的时间实际上不是休闲时间,而是对我们孩子健康发展的重要投资,顺便说一句,也是对我们自己的健康的必要投资。

  让教育回到真实的世界之中

  作为更有效的教育改革,老师应该把孩子从教室里解放出来。

  我想象中的教室,是外向的,土地就是教室,从屋里能看到外面,校园里有绿地。数学和科学成为一种工具,帮助我们了解自然奥妙,了解人类需求的潜能和世间万物的联系。

  世界上最优秀的蝴蝶专家罗伯特·迈克尔·派尔,在给孩子们讲授昆虫的知识时,会先将一只活的蝴蝶放在他们的鼻子上,让蝴蝶成为老师。

  “鼻子对它们来说,好像是十分理想的可供休息的树枝或晒太阳的地方,昆虫们往往会停上一阵才会飞走。几乎所有人都会觉得这是件有趣的事:轻微的瘙痒、近在咫尺的各种颜色,虫子们还伸出舌头来到处探寻汗珠。但除了有趣以外,这里还包含了一种启蒙。当一个孩子或许是第一次与自然有了亲密的接触以后,他或她眼里闪现出的那些小小的顿悟,对成人来说这也是一样可以发生的,让他们想起某些他们甚至从不知道自己已经遗忘了的事情。”

  在科罗拉多州的格伦伍德泉,高中生们设计并监督建造了一座袖珍城市公园,城市规划人员还让学生们帮忙,沿着科罗拉多河修了一条步行商业街和一座公园。

  在宾夕法尼亚州,亨廷顿地区中学的学生在学校附近的小溪采集数据。教师迈克·辛普森用那些数据教授分数、百分数、统计学,以及解释图表。他说:“我再也不担心想不出实际应用的问题来了,学生自己就能做到。”

  把走近自然的体验从休闲一栏中剔出,放到健康和教育一栏时,我们就更加可能带孩子去远足,也更有可能更加开心。这个投入很大,不过等孩子十几岁的时候,就能看到好处了。

  (摘自《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

来源:中国教育报
http://edu.cyol.com/content/2010-09/09/content_3813112.htm.

TOP

纵容溺爱后果严重 家长咋管孩子?
http://edu.cyol.com 2010-08-16 15:09:26
  “北京大兴亲情灭门案中,那位亲手杀了自己六位亲人的李磊交代,作案起因是父母从小对他管教过于严厉,非打即骂,他从小就觉得活着没有意思,年少离家出走时就有杀人的想法。李磊的交待,让许多家长感叹:我们还能、还敢管教自己的孩子吗?”

  “如今是网络社会了,父母对于电脑这些玩意儿还不如子女 知道的多,还谈什么父母的权威?过时了吧?如果没有了父母的权威,何谈管教呢?”

  在美国心理学家杜布森博士《勇于管教》最新版中文译本新书发布会及“勇于管教善用奖励”专家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和受邀家长们的讨论让人深思。的确,说到该不该管教孩子,在老一辈父母中可能还不是一个大问题。但是,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理念中关爱教育的渐渐风行,网络时代的来临……种种因素困扰着中国家长:我们究竟要不要管教孩子?我们如何管教孩子?

  纵容溺爱后果严重

  “棍棒底下出孝子”,虽然已经迈入21世纪,在中国的许多家庭仍在奉行这样的教子原则。薛女士是一个7岁男孩的母亲,她说:“我的孩子在4岁之前,接受的是严父严格的棍棒底下出孝子,那真是非常严厉的惩罚。如此持续几年后,我们认识到我们错了,认识到应该给孩子理解和尊重,结果逐渐演变成我这个慈母的溺爱,现在我们意识到我们又错了,小家伙现在造次得厉害。”

  “薛女士的经历并不是个案。正如美国头号心理学专家、美国最高家庭顾问杜布森所言,许多年来,关于管教孩子的方法和原则一直广受争议,心理学家、儿科医师、大学教授都在纷纷告诫父母该如何正确地养育孩子。遗憾的是,这些专家的意见常常相互矛盾,从而使父母在这个关键问题上不仅得不到帮助,反而陷入更大的困惑。或许,这就是育儿原则经常在严酷管教和纵容溺爱之间来回摇摆的原因。”北京关爱家庭中心创办人、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理事钱红林说。

  严酷管教和纵容溺爱,会给家庭埋下悲剧的种子。

  钱红林说,如果灭门案疑犯李磊所言属实,那么他可能就是过于严苛的管教和压抑的家庭环境所产生的悲剧人物。“严酷的管教没有爱的表达,时常是父母情绪失控下的痛骂和暴打,令孩子屈辱、恐惧、愤怒,其后果是引发孩子的仇恨和暴力。”

  另一方面,有的父母认为孩子不需要管教,任其发展,相信终有一天,孩子会良心发现,转而尊重父母并拥有良好的品格。结果奇迹没有出现,在纵容和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不守规则、不善与人交往、品行不健全、不会感恩。首都师范大学李文道博士说:“湖北针对少年犯的一项调查表明,44%的少年犯来自溺爱型家庭,只有4%的少年犯来自民主型家庭。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溺爱与犯罪的关联性最高。”

  严苛的管教和放纵有时会在一个家庭和未成年人身上交替出现,特别是未成年人进入青春期之后,父母往往会由于对子女表现的失望,从放纵进入过严的管束,或由于再也无力管教而放手不管,那就会出现双重悲剧。

  “勇于管教”意义重大

  “勇于管教”的概念出自美国心理学家杜布森博士的《勇于管教》一书,该书的第一版写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当时西方文化正处于20世纪20年代之后逐渐对传统失去信赖,转而依赖专家的时代,在育儿领域,传统的育儿原则被漠视,而诸如行为学家华生的“不能对孩子表现出亲情”、伍德华特博士的“容许孩子挑衅,无需父母干涉孩子长大后也会有一副好品行”等育儿原则在美国父母中流行,父母的育儿原则常在严酷管教和纵容两极之间摇摆,给众多青少年留下性格创伤。《勇于管教》一书的出版,在美国父母中引起强烈反响,到20世纪末修改后再版,共发行300多万册,影响了众多美国家庭。

  专家们认为,与美国上世纪70年代的情形比照,“勇于管教”在当代中国社会也意义重大。

  “让我们看看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只要打开电脑,各种诱惑扑面而来,而孩子们的分辨能力并不高,网络游戏天天想着让孩子们如何入迷……这样一个时代,不勇于管教,就是放弃了做

  父母、做老师的责任。”李文道博士说。

  “中国目前大部分都是‘六一’儿童,在6个长辈的宠爱中长大的孩子,对其如何教育在历史中鲜有经验可循。我们有时不是不愿管教孩子,而是不知如何管教孩子,这实在是一个革命性的过程。国家的未来在下一代,如果一个孩子小时候敢打父母,长大后他必然会不尊重法制,我们不能培养出自私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下一代,这是中国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在此情形下,重提勇于管教,意义非同寻常。”来自台湾,曾任教美国公立小学的哥伦比亚大学生教育学硕士陈黄怡文说。

  “勇于管教”要重视沟通

  专家们认为,杜布森博士40年来倡导的“勇于管教的五个原则”值得中国父母借鉴。

  “五个原则是:第一、培养孩子对父母的尊重,第二、最好的沟通机会通常在管教之后,第三、避免喋喋不休的唠叨,第四、不要让孩子陷入物质享受,第五、在爱与管教中建立平衡。”钱红林介绍说,“杜布森博士认为,其中,培养孩子对父母的尊重是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则。这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自尊,而是因为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会为日后孩子对其他人的态度打下基础。孩子早期对父母权威的看法,将成为他以后对学校管理者、执法人员、雇主以及其他共同生活工作的人的态度的基础。另一个方面,如果一个孩子在15岁之前,经常违抗父母、嘲弄父母的权威,那么,当孩子步入青春期时,他会对父母希望他接受的价值观和信仰嗤之以鼻。如果父母不值得尊重,那么,道德、国家、价值观和信仰都不值得尊重。”

  “当然,杜布森博士认为,尊重必须是双方的,父母应当小心保护孩子的自尊,永远不要贬低他们,嘲笑他们,或是令他们在朋友面前难堪。管教不是不加辨析地对孩子进行管制,而需要父母判断孩子不受欢迎的行为是否是对父母权威的公然挑战,当父母设立了界限,如要求2岁孩子‘不能独自穿马路’,要求10岁的孩子‘上网须有时间限制,且有内容限制’,17岁的孩子‘男女同学约会须遵守晚八点前回家、不可发生性行为’,他们还公然违抗后,父母必须根据结果来决定采取何种形式的管教措施。”

  针对杜布森博士提出的罚站、掐脖子后的一块肉、打屁股等管教措施,“究竟能不能打孩子”成为与会专家和受邀家长们讨论的热点。

  “打与不打,不是症结,为什么打,才是关键。很多人在管教孩子的时候,没有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结果将打孩子演变成了情绪发泄,有一个父亲竟然能连续1个小时对孩子拳打脚踢,这不是管教。正如杜布森博士所强调的,管教是以爱为前提的,如果心中有爱,绝不会不停地打孩子一个小时。”陈黄怡文说。

  “体罚必须在爱与管教的平衡间进行,其中有八个原则必须掌握:第一,要在私下场合;第二,要有年龄限制,不宜对18个月之前和10岁之后的孩子体罚;第三,体罚前先说清道理和规则,不能看到孩子出了错,不由分说就是一顿打;第四,家长要冷静,尤其不能在怒气之中;第五,理由要对,只有在孩子明知故犯、公然向父母挑战时才施行体罚;第六,不要直接用手,因为手是用来表达爱的,用一个小竹板,打一下脂肪比较厚的屁股,不会造成太大的伤害,还能达到管教的效果;第七,体罚之后要有和解、接纳、教导和甜蜜的拥抱;第八,把握好‘在爱与管教中建立平衡’这一原则。”钱红林说。(记者 王庆环)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中国新闻网
http://edu.cyol.com/content/2010-08/16/content_3377154.htm.

TOP

爸爸妈妈,你学会爱孩子了吗?
全世界所有的工作都有岗前培训,包括种花养草,甚至拧螺丝,但全世界最复杂的“工作”——养育儿女却缺少培训
http://edu.cyol.com 姜澎 2010-08-09 14:27:39

  “天下无不爱孩子的父母”、“只有不孝的孩子,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关于父母爱孩子的谚语一翻一大堆,但是豆瓣网上“父母皆祸害”小组对于父母的抱怨,颠覆了我们对亲子关系的认识,甚至也超越了往常人们所认为的代沟对于亲子关系的影响——不少看上去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孩子们的苦恼和心理伤痛,恰恰来自父母。不少心理学家看到本刊上期关于“父母皆祸害”的报道,又特地爬上网仔细阅读各种记录,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出,所有的父母都应该反思——如何给孩子理性的爱。

  当孩子刚刚出生时,你会觉得他完美无缺,有成为任何一个伟大人物的可能。但随着孩子的成长,渐渐地,是孩子变了还是我们变了——你会觉得他的缺点越来越明显,这时你还能想起,你曾经对他是如此欣赏吗?

    “不管做什么事,爸爸妈妈总是这么挑剔,这个也不好,那个也不好,别人永远比我好。我是在他们的批评声中长大,还口口声声说是为我好。以前我被他们批评很难过,现在我已经无所谓了。”许多儿女这样抱怨。

    华南师范大学儿童心理学教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华援助项目特聘专家高岚:我们长期以来都是用自己的经验在养育孩子,这种方式最明显的缺点,就是有20年的错位。其实为人父母的都知道,面对孩子时,没有家长会认为自己经验落后。

    父母总是对孩子有着诸多的要求,但是对自己的教育方法却自知太少。也许这是社会高速发展,要我们付出的代价。因为全社会的成功只有一个标准,所以,所有的父母都必须成功,而不能失败。这让父母承担了很多原本不应该承担的责任——又是老师,又是法官,又是教育的监督者,而不是正常情况下,父母是孩子坚强的后盾,能给孩子无比的滋养。生命本身是有梦想的,父母超越自己角色的做法,扼杀了孩子的梦想。

    我常常听学生说,“如果我妈妈是什么样的就好了”。他们所希望的妈妈,从心理学上说,就是每个人心里都有的“大母神”——母亲给孩子的应该是无限的精神滋养。但是现在的妈妈都要当“超级妈妈”,她们当然爱孩子,但是她们的爱超越了母爱的特质,那对孩子来说很可怕。

    父母应该本身有强大的心理机制,这样才不会在面对外界的变动时出现质疑,比如你对孩子秉持着怎样的教育理念,那么你自己必须足够坚持,才不会在面对老师、面对身边人的质疑时,把心理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

    上海交通大学MED-X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永亭:我不认为,一个孩子在毫无引导的情况下,能够自发地选择对于自己的发展有利的、好的方向,并且很好地发展自己。但不是父母觉得好的就可以强加给孩子,应该由孩子来告诉父母“我需要什么”。同样是出于爱,前者给了孩子束缚,他能感受到的就是控制,后者给了孩子尊重,他会自由地成长。

    这也是为什么孩子应该和父母一起生活,而不是平时天天扔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周末才带回家去履行父母的职责。因为只有每天都在一起,父母对孩子的爱,才能使他们看清楚并了解到孩子的需求。

    孩子真的是很奇妙的,如果你永远像他刚刚出生时那么欣赏他,信任他,尊重他,让他体会到家庭的愉悦,他会自然地成长。而如果你总是对孩子抱怨,那么孩子很容易成为你所抱怨的类型。

    当孩子逐渐成长,开始尝试着去做一切他想做的事的时候,当你觉得他的举动是不被允许,大声对他说“不”,并且呵斥他之前,你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了你的方便还是为了他的成长。

    王永亭:每年我招学生,会问他们想做什么。很多时候,学生给我的回答是:“我想做什么重要吗?”或者“我能做什么呢?”那种消极和无所谓的态度,让人感到他们觉得自己想做的肯定都做不了。而且,很多优秀学生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研究方向的选择,都很随便,看不到他们有特别感兴趣的东西,更看不到他们有对自己想做或者正在做的事情的激情。看了“父母皆祸害”小组成员的发言后,我想,很多时候父母对孩子的种种限制,也许是出于对孩子的爱,但这种爱压抑了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英国一位教育家说过: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热爱自己的事业的人,无法想象离开自己的事业会怎么样;还有一种是每周一上班后都在想着周末的人。前者是一周快乐7天,后者是一周快乐2天。父母常常对孩子说“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主导他们成长,很可能培养出的就是这第二种人。

    当你在对孩子说“不”,或者给孩子什么的时候,要想一想,这个真的是他需要的吗?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崔丽娟教授:有时候父母对孩子说“不”,是为了自己省事,这种情况下的父母是不负责任。比如,有时候父母忙着玩游戏或看电视,就随便打发孩子或者希望孩子自己玩;或者为了自己的事情,希望孩子做超越自己年龄阶段的事,美其名曰是对孩子放手;有时候害怕孩子衣服弄脏,制止他们的户外探索;有时候担心孩子把家里弄得一团糟而要求孩子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行。其实,父母完全可以放下手中的游戏,把时间交给孩子;孩子有探索的热情,那就让他探索,衣服脏了多洗一遍,家里乱了重新整理一下。如果孩子出生打乱了生活节奏,那么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

    中国的传统文化总是认为,孩子是自己的财产,这也是为什么在国外,保险总是买给一个家庭中最重要、最需要保障的人,而在中国,保险总是买给刚刚出生的孩子,一买10多份。对于自己的“财产”,一般人总是希望永远处于自己的保护之下,要不就是希望“财产”对自己永远服从。与其说,父母应该给孩子更多的爱,还不如说,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理性的爱,给他们足够的信任。为人父母,爱孩子,更要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他们有选择自己正确人生的能力和权利。

    高岚:养育孩子,父母要有所取舍。可以列出最希望孩子具备的素质和最不能接受的素质,并且坚守。要做到这一点也需要父母付出代价。比如,父母最希望孩子诚实,那么当孩子诚实提出一些挑战父母底线的问题或者要求时,父母必须坦然接受并面对。再比如,如果父母对孩子学业的要求是考到95分,那么哪怕95分是全班最后一名也要接受,而不是说,其他人都考了100分,就又转而对孩子提出新的要求。这样的结果就是孩子不愿与父母沟通。

    每年我们都可以看到很多孩子上了高中以后,父母得求着他们学习,但是还没用。其实对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父母要做的就是让孩子接受自然结果的惩罚,而不是边唠叨责骂边替他承担后果,父母做好自己就可以了。否则不断的唠叨,会提前消解孩子的心理压力,使孩子缺少自我约束的能力。

    当夫妻双方关系出现问题,或者只有一方养育孩子时,父母总是会说和孩子相互依靠,但是这个时候,你有没有提醒过自己,别把孩子当成你的精神寄托,因为这样会给孩子带来额外沉重的心理压力。

    这是关于“家庭关系对孩子的影响”的现场演示——一对夫妻当父母,一位家长做孩子,让他们作为一家三口站出一个让自己感到最舒适的位置。结果是父母站在略后面一点,孩子站在前面中间。但是当父母一方指责另一方时,孩子会本能地站到被指责的一方,而当爸爸妈妈互相指责的时候,孩子的本能则是害怕,躲得远远的。

    爱与自由教育机构负责人孙瑞雪:这一家三口的站立模式显示,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是他爱的靠山。儿童的情感来自于家庭,家庭关系是孩子最早的人际关系,是孩子社会关系的雏形,未来一切关系的发展都有赖于这个关系。爸爸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爱妈妈,给孩子健康的家庭关系体验。不管什么时候,爸爸和妈妈之间的爱都是第一重要的,然后是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爱——我们给孩子安全的家,我们的爱可以让生命充满自信。

    崔丽娟:夫妻是没有血缘关系、没有共同经历,脾气性格都有差异的两个人。这两个人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处理问题的方式,处理相互关系的方法,是孩子人生中学习社会交往的第一个对象。

    如果爸爸妈妈之间关系紧张,其中一方常常会出现心理学上的退行行为,即本该是孩子依赖父母的,却变成了父母中的一方或者两者都依赖孩子,并且通过对孩子的依赖来弥补自己的感情缺失。这种反向依赖会成为孩子情感发展的束缚。对于孩子来说,他的情感发展是从对父母的依恋逐渐转向,进而发展来自朋友等的各类社会关系。父母对孩子的依恋使孩子的社会情感投放点发生了歪曲,不仅会形成对父母的过度依赖,导致恋父或者恋母,还会使他们习得不良的家庭相处模式。这也是为什么父母离异,孩子往往也会离异,父母从孩子身上获得情感依赖的,孩子成年后也会从自己的孩子身上形成反向依恋。

  来源:文汇报
http://edu.cyol.com/content/2010-08/09/content_3365397.htm.

TOP

生命不可替代
http://edu.cyol.com 小梅仙子 2010-08-09 14:27:39

  小外甥快2岁了,会说的词还是少得可怜。家人都很着急。每次我都安慰他们,没什么大不了,男孩的语言能力本来比女孩子就发育慢,说话晚也很正常。不过听着他在那里,连“阿公”也叫不上来,更别提什么“饭饭”“水水”和“嗯嗯”等日常用语,总觉得不对劲。上周去小外甥家,终于明白了症结所在。

    在他们家玩了一会儿,正好桌上端来一大盘荔枝,小外甥见了,立刻满脸馋相。我想了想,拿起一颗放到他眼前,晃啊晃:“你说要,就给你。”

    他没有反应。

    我把荔枝拿开一点,继续反复强调:“只要说一个字,要,或者啊,或者依依呀呀,你随便发出什么声音都可以。”

    他还是不出声,愤愤地看着我。但手却有了动作。他开始狠狠用手指抓、挠、掐他奶奶的腿,表示他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他很愤怒,很生气。

    我当着他的面,把荔枝壳剥掉,自己把雪白香甜的荔枝吃光光,没他的份。可他的奶奶,立刻剥好一个荔枝,小心恭谨地送到孩子嘴边,孩子连手都不需要抬一下,更不要说自己去摸摸、剥剥荔枝的壳了。

    这只是一个实验,却验证了我的想法。很多孩子开口过晚,大小便都不会说,不是因为他们的语言发展有问题,而是因为他们根本不需要说。一个眼神、眉毛一抬、嘴巴一张,察言观色的家长们立刻蜂拥而上,几个人齐心协力,将一切事情搞得妥妥帖帖。只差下跪喊一声“喳”!

    然而生命很奇妙,有它自己的发展规律。很多能力,特性,尤其是早期的成长,是由许多内在的渴求与愿望来推动的。孩子的行走,必有早期的爬行欲望来推动;孩子的张口发音,必源于具体的身体需求如饿了、渴了。当他们还在努力尝试表达自己的愿望时,却常常被成人抢先截断。

    家长心甘情愿为孩子做一切事情,但常常会走上“代替”的极端。从代替考学、代替找工作到代替买房娶亲抚养下一代,现在更是延伸到了孩童的生命早期,连孩子喊饿要吃的这一过程,你都一手包办掉了。那么代替的结果是什么?自然是对方相应能力的萎缩。所谓好心办了坏事,便是如此。

    代替的另一层意思,其实就是剥夺。每个孩子都需要在成人的帮助下成长,但他并不需要你代替他把生命活一遍。剥夺一个孩子最简单最自然的生命体验,其实也是剥夺一个生命的自由。

  来源:文汇报
http://edu.cyol.com/content/2010-08/09/content_3365398.htm.

TOP

关注:青春期女生抑郁高男生一倍
http://edu.cyol.com 2010-08-06 15:21:56

  小朋友并非永远充满阳光,“八九点钟的太阳”同样有自己的小阴影,如果不及时干预,将来可能产生大问题。昨天,市卫生局副局长毛羽表示,目前儿童“不良心理问题”的检出率呈不断上升之势。

  毛羽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重视用正常的心理原则来训练儿童,做到“十注意”。第一,不过分溺爱。第二,不要用钱和物质奖励。第三,不要过分亲近孩子。第四,不勉强孩子做不能胜任的事。第五,不要对孩子太苛求甚至打骂。第六,不要欺骗和恐吓孩子。第七,不要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第八,不要过分夸奖孩子。第九,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第十,要帮孩子分析他所处的环境。

  另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青少年自杀位居全球青少年死亡原因的第三位;重性抑郁障碍通常起病于青少年,导致他们心理社会功能的严重损害并有自杀的危险;与行为有关的品行障碍,会从小延续至青少年甚至成人。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回龙观医院儿童心理专家汪毅。她告诉记者,14岁左右进入青春期后,女孩患抑郁症的比例比男孩高出一倍,如此悬殊的比例,可能与通常所说的早熟有关系,但具体原因目前仍不是非常清楚。

  ■代表个案

  4岁女童动手打家人

  汪毅谈到了一个典型的儿童不良心理个案。一个年仅4岁的小女孩,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发脾气打人。后来甚至发展到在外面攻击其他孩子。

  汪毅说,现在很多小孩出现类似问题已非常普遍。针对这个案例,她分析了孩子的家庭教养模式,最终判断是与其从小的教养模式有关的。女孩的母亲脾气急躁,经常动手打孩子,而爸爸和姥姥却对孩子有求必应,当小孩出现打人行为时也不管。

  最终汪毅建议开展家庭治疗。(记者 徐晶晶)

  来源:北京晨报
http://edu.cyol.com/content/2010-08/06/content_3362620.htm.

TOP

别以爱的名义控制孩子

http://edu.cyol.com 2010-08-05 13:38:08

  咨询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类情况,父母或是其中一方为孩子预约咨询。往往是一来到咨询室,大人就会迫不及待地开始声讨:孩子多么的不听话、不好好读书,难以管教、不知好歹。而孩子们则总是低着头,不发一言。有些面带羞愤坐立难安,有些则仿佛说的不是自己般的无所谓。

  第一次见小A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是由妈妈预约的咨询。小A16岁,比同龄的女孩子要高出很多,有些胖,非常长的枯黄的头发披散着,像她整个人一样完全没有生命力。妈妈咨询一开始就指着小A说:“我快被她气死了,医生你一定要检查检查她有什么问题!”原来小A从去年开始就不愿意上学了,天天把自己关在家中上网、睡觉,不愿跟家人说话,不然就是冲父母大发脾气。妈妈很激动:“她现在洗脸刷牙要一个多小时,冲凉不到两个小时不出来,脏衣服自己不洗还不让保姆洗。最近还暴饮暴食,看看她现在胖得哪像个女的,就这两个月长了近30斤!医生你说她怎么对得起我。我辛辛苦苦做生意挣钱,让她衣食无忧,在家呼风唤雨。为了她的未来我牺牲了多少,她怎么能这样不争气!”小A一直没说话,但从开始时的面无表情渐渐地变得不情愿,还有点愤怒。

什么让原本是花季少女的小A变成如今这副模样的呢?在后来跟她的单独谈话中,我了解到小A的父母从她出生就已经在做生意了,两人都很忙,不能照顾她。于是小A被送到亲戚家里一直到上小学才被接回来,但是父母仍然不能照顾她,而是为她请了个保姆,保姆年龄不大,是个十八九岁的小姑娘。小时候小A比较顽皮,经常会弄乱弄脏保姆才搞好的卫生,于是经常被教训。童年里小A深刻的印象就是大人都很严厉、不随和,跟他们说话很紧张,这使得小A越来越胆小谨慎。保姆对清洁的关注也使得小A心里渐渐怀疑自己不卫生、很脏。

  小A的父亲比较严肃,经常会因为她做错事而严厉批评。母亲经常会评价她吃得太多了又胖了,穿这件衣服不好看,等等。后来因为洁癖的原因,母亲管得更多,每天让保姆盯着她是不是又洗手了,洗脸冲凉是不是按照他们的安排做的。“我们爱她,才会这样严厉。她还小又没有经验,还不知社会的复杂,我们才要教育她。她小时候我们的确是忽略她了,所以现在我们要补偿她。”因为愧疚,父母给她优越的物质生活,担心她的安全,便每天都让保姆接送她上学,放学后也不让她出门跟同学玩的,出去由保姆陪着,也只能和经他们同意了的人玩。小A并没有改变,而是越来越内向孤僻了,没有朋友、不爱说话,在学校独来独往,老师同学都不太喜欢她。

  小A父母对她的要求也是越来越多,对于小A在他们如此尽心尽力下还不能改正过来也更加的愤怒。潜意识中,父母觉得自己为孩子付出了很多,做了牺牲,就会要求回报。父母是以爱的名义在孩子身上寄托自己的期待,处理自己的问题;对于孩子来说,当他过多地承担了父母自己的东西时,感受是复杂的,对父母愧疚也愤怒,更多的时候,这些强大的情绪体验将使孩子攻击自己, 小A就是这样,她无法跟父母反抗,而是选择“杀死”自己。

  亲子关系一直是被关注的,父母和孩子,最亲近的关系也容易带来最大的纠结痛苦。

  “我们都是为他好,都是爱他!”这句话几乎是所有父母的代言词。究竟是爱还是控制,很多父母区分不了,或者说潜意识里不愿意区分。(吴玲玲)

来源:羊城晚报  转自新华网
http://edu.cyol.com/content/2010-08/05/content_3359983.htm.

TOP

中国式育儿十大致命伤
http://edu.cyol.com 2010-08-06 14:46:55

  ·“父母皆祸害”?观点PK 双方或许都应自省

  ·“父母皆祸害”小组红引热议 父母孩子咋相处?

  “父母皆祸害小组”网络走红为什么一小部分80后要如此“反父母”?亲子沟通不力,问题出在哪里?中国式育儿十大致命伤

  豆瓣网上的一个热门小组“父母皆祸害”,目前已经有近2万名组员,绝大多数是80后的组员们,多在讨论父母对自己的伤害,他们彼此安慰,相互支招反父母(相关报道详见本报7月23日C6版)。近日一位叫“G叔”的组员在组里发了一则名叫《从“父母皆祸害”看10大错误育儿习惯》的帖子。这个帖子的内容在记者看来,确实非常具有中国父母特色,家长们不妨对照看看,亲子沟通不力,问题出在哪?

  原帖重现:

  是什么让父母的苦心得不到回报?源于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存在10个致命错误:

  一,对孩子期望过高,管教过严。

  被逼迫出来的“优秀”孩子,有很大一部分有心理疾病,容易对父母,对社会产生怨恨。

  二,不尊重孩子,为孩子做所有决定与选择。

  这一点,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

  三,不相信孩子,不给孩子学会“自律”的机会。

  当孩子关上房门,就总觉得他肯定在里面干坏事。

  四,不表扬孩子,以免孩子骄傲。

  当一个孩子兴高采烈地冲回家告诉妈妈得到老师表扬了,而妈妈却说,受表扬就会翘尾巴,你看看你的衣服多脏!

  五,喜欢横向比较,说得最多的就是“你看某某……”

  可以说这是所有家长的通病。

  六,爱往孩子身上撒气,奚落孩子。

  父母将工作生活中的情绪带给孩子,稍有不顺就拿孩子撒气,还觉得孩子是自己的,想打就打,想骂就骂。

  七,有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

  “你考到全班前3名,暑假就带你去玩”“你考上名牌大学,我就给你买最好的电脑”……这样的奖励方式,让孩子觉得,父母对他的爱是有条件的。

  八,轻易许诺,但言而无信。

  最本质的原因是父母没把对孩子的承诺看成承诺,没有理解父母与孩子间的关系应是平等关系,这样的父母会让孩子很失望。

  九,总是限制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情

  父母总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当孩子对一件事情表现出极大的天赋与热情,家长视而不见,将孩子的爱好和梦想扼杀在摇篮里。

  十,忽略了孩子品格的培养

  电影《闪亮的风采》中钢琴师一生的悲剧——粗暴的父亲只要求他单纯学习钢琴技能,最后导致他在技艺上成为大师,在精神上却变成了残疾人。

  50岁还能和孩子分享喜哀

  才是“潮”家长

  我们生在开放的80年代,长在兴起的90年代,我们的父母恰恰生在封闭的50年代,长在颠簸的60年代。

  说实话,孩子都喜欢“潮”家长。这个“潮”,不是说打扮要花枝招展,而是指关注的话题不落窠臼。我结交了不少学艺术的孩子,在长辈眼里,这批弄潮儿应该是最出位的吧。但其中就有个女孩十分骄傲地说,找老公就要找她爹那型款的,既有品位,又讲人文关怀。其实,小姑娘小时候,她爹倒是父母里唱白脸的角儿,打骂也来,但打动孩子的是父母的人格魅力和开放的沟通。她爸从小就带着女儿到处旅游、摄影,自己喜欢看书、收古董、养鸟、淘画儿……这些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女儿。老爹到了50岁,一路都和女儿互相分享喜哀,永远作为女儿坚实后盾,叫人羡慕。

  我想跟爹妈们分享个观点,是中国音乐人张帆,在回忆起十年前,中国露天音乐节刚刚萌芽那会儿,年轻的音乐狂热分子和年长的政府安保人员打交道时的情形,大人们从开始严辞拒绝,到后来放手一搏,最终发现小年轻挺有思想。张帆总结了一句话:给年轻人一点尊严,他们就会加倍尊重你。

  我见过一个很开明的60后妈妈。她的女儿当年在省内一所重高读书,但面对自己毫无兴趣的数理化课程,女儿自主决定到美国去读高中,之后又自己挑选了一所美国艺术大学。其实,女儿在做这些决定时,这个潮妈妈也无不胆战心惊,但有时坚持一下,不主动出手阻拦,没准您就能看到孩子自己捣鼓出了一番天地。记者 章咪佳

  来源:钱江晚报 转自新华网
http://edu.cyol.com/content/2010-08/06/content_3362531.htm.

TOP

“父母皆祸害”:无惊悚不讨论?
http://edu.cyol.com 李晓亮 2010-07-23 08:50:34

    “父母皆祸害”这话够劲爆够惊悚吧?它带有强烈的网络传播色彩,取自豆瓣网一个名为“Anti-Parents父母皆祸害”的小组,创建于2008年1月。直到前不久南方的报纸公开报道后,此前只有圈子内成员才知悉的小组,突然赢得极高曝光度。

  曾有门户网站打出“无跟帖,不新闻”的口号,它生动地说明了网上新闻传播的交互性,也说明这是一个表达诉求异常强烈的时代。权利觉醒,民智已开,没什么能阻挡人们对新闻事件和社会现象发出自己独立的见解。除了盲目跟风抑或“沙发”、“顶”之类的灌水帖,哪怕是一些只言片语的跟帖,也能激起舆论风潮,乃至引起大范围的关注和讨论。这种关注和讨论,是推进社会进程不可或缺的一环。

  而要从每天海量的信息之中脱颖而出,没有一定的新奇性、颠覆性元素,是难以想象的,这也是芙蓉、凤姐等网络炒作和网络推手层出不穷的原因。具体到“父母皆祸害”一事,其道理类似。当然,这个小组不一定就是主观的恶意炒作,毕竟它已默默存在两年多,取个这样貌似夸张的组名,在网上其实也很正常。

  而且,在新闻沸点越来越高,连跳楼等都难以引起关注效应的当下,“父母皆祸害”这一网络小组的讨论话题能引起舆论广泛兴趣,很大程度还是得归因于“父母皆祸害”这个惊悚的名字。“无跟帖,不新闻”,同理,有时是“无惊悚”则“不讨论”,更无跟帖了。只有引起广泛讨论,才能引起注意。

  父母之爱在这个小组的成员眼里,成了“父(母)爱恐怖主义”。这只是网上无聊少年玩的恶意噱头吗?显然不是,他们列举的一些事实,我们可能都无从否认,哪怕你是出于一片爱心。但从客观效果上讲,爱的方式方法不当,也可能让被爱者背负莫大的情感压力。这就成了一种带有负面效应的反作用,也即俗话说的好心办坏事。

  就如这个小组的宣言中所写的:“我们不是不尽孝道,只想生活得更好。在孝敬的前提下,抵御腐朽、无知、无理取闹父母的束缚和戕害。这一点需要技巧,我们共同探讨。”我愿意相信,这是小组中每个为人子女者的真心话,也希望每个父母能和子女进行将心比心、推心置腹的交流,把孩子眼中所谓“腐朽、无知、无理取闹”的理念和要求,拿到桌面上一条条地讲清楚、弄明白,看看问题到底出在自己身上,还是孩子的理解角度有问题。

  就算代沟是一代代遗传的病毒,也一定能找到相应的补丁或杀毒软件,关键是我们有没有平心静气地面对和解决这个问题的耐心。假如仅凭“父母皆祸害”这一耸人听闻的网络名词,就先入为主地将这一小组中的孩子“妖魔化”,认为他们是一群不知感恩、不知进取、只会在网上胡混的小太保,那就会让这一网络事件陷入误解甚至恶化的漩涡中。

  “顺我者昌逆我者呸”,这只是互联网新生代混迹网络的代号,不少连网都不会上的父母,又可曾真正俯身来试图理解孩子们的心思,找到现代的科学的平等的教育子女的方法和途径?若只固守自己的腔调、风格与主流价值观,非理性地仇视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网络表达,那两者间的裂痕或许只会越来越明显。子女并非私产,教育子女也不是完全按自己意愿,帮他们铺就从幼儿园到社会的所有路程。在权利意识和网络精神日益勃发的当下,教育子女并非抚育成人这么简单了。这,从以“父母皆祸害”来争取话语权的方式就可看出。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http://edu.cyol.com/content/2010-07/23/content_3340133.htm.

TOP

老师变保姆 孩子“长不大”拷问谁?
http://edu.cyol.com 2010-07-22 10:29:28

  实验进行到一半,只见一个爸爸从教室门外挤进来,手拿一根剥了皮的香蕉往女儿嘴巴里塞:“宝宝,累不累啊?好不好玩啊?”

  讲座还没结束,挤进教室的家长一看坐在第二排的儿子偶然回头,立刻举起手机,示意儿子做出两个“V”的手势,咔嚓咔嚓拍个没完,弄得儿子完全顾不上进行中的精彩实验,频频摆出各种姿势让妈妈拍照,虽然背景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教室。

  这是上周末出现在公益小书房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联合举办的公益讲座中的一幕。“看到这些家长为了自己的孩子而毫无规则意识和时间观念,我真想上去维持秩序!如果家长都这样,孩子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在现场担当志愿者的一位妈妈忿然质疑。事实上,长不大的孩子已经成为大学面临的教育问题。

  学前讲座家长时刻紧盯

  由于上周末的这次讲座讲的是火山的形成,并且还要做火山实验,因此吸引了不少家长带着学前宝宝来听课。可是原定9点半开始的讲座,直到10点了还有家长陆陆续续抱着孩子进来。为了不错过每一个使孩子“长知识的机会”,一些家长甚至抱着手捧奶瓶的孩子来听课,事实上,这些抱着奶瓶的孩子中途都哭着退场了。

按照主办方的规定,3岁以上的孩子,家长不能陪同,主讲的上海交通大学王永亭教授也一再向家长保证:“我和工作人员、志愿者们一定会照顾好每一位小朋友,请大家放心吧。如果家长坐在里面,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可许多家长还是恋恋不舍地站在最后一排,不停地和孩子打手势。同时,因为讲座开始时间的人为推迟,导致孩子们早就超过了等待的极限,纷纷在位置上吵吵嚷嚷。直到主办方清场以后,讲座才终于开场。可此后,又不时有家长凑到门缝里看孩子的情况,弄得工作人员只好锁上大门。

  可惜的是,精彩的火山实验还没做完,等在门外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又按捺不住涌了进来。看到孩子没能用锡纸包出一座小火山,有家长忍不住上前代劳。而一位爷爷则揪住自己3岁的小孙子,一口咬定他刚刚喝了一口实验用的小苏打水和红墨水的混合物,虽然小孙子只是把杯子放到鼻子边使劲闻了闻。这位爷爷拉住老师:“那么多孩子管不过来的,我就站在这里看着他!”

  大学生脱离父母包办难适应

  幼儿万事都被包办,长大到了高校,便无可奈何地导致教育问题出现。昨天上午复旦大学招生办透露,今年学校将给录取的新生父母寄一封信,这封信承担的“重要功能”就是——“提醒家长,帮助孩子在暑假期间为进入大学从思想上到心理上如何进行适当的准备,以迎接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因为每年入学后学校最操心的一件事是,一些学生进入大学以后脱离了父母的包办,不能适应独立生活,或者沉迷于网络游戏,或者根本无心学习,甚至不得不被退学。

  复旦大学招办主任丁光宏教授称:“现在的高中生从读幼儿园开始,家长就一直备加呵护,我们在外地招生,考生来咨询志愿的时候,只有10%左右体现的是学生的意愿,其他都是家长的意愿、老师的意愿。原本我们都以为学生进了大学应该很独立,但事与愿违。因此今年学校希望跟家长建立联系,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大学老师承担“保姆”责任

  学生长期被家长包办,也给老师带来苦恼。“一旦学生学习成绩不好,面临退学危险,苦恼的不仅是学生,还有我们这些老师。”物理系的一位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如果学生因为沉迷网络游戏考试成绩不合格,我们老师的压力比学生还大,家长天天要来找我们谈心,然后就是系领导、校领导带着家长来找我们谈心。”更有教授提出,现在大学里的老师还得承担“保姆”的责任。著名发育生物学家许田教授曾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招收的学生中有一些学生考研究生不是为了自己的兴趣,而是父母要求他读研,读不下去了,父母就到我们这里来找老师交涉。常常为了这些事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据了解,复旦大学就是否给家长发信建立联系,在教授中也发生过争论。不少老教授坚持认为,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学校不需要通过家长来督促学生的学习。如果学生学不下去,完全应该自己承担责任。但是几经权衡,学校最终还是决定: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很久了,从来没有发生过变化,与其学校每年花费大量的精力来应对,不如提早做好预防工作。(记者 姜澎)

  来源:文汇报
http://edu.cyol.com/content/2010-07/22/content_3338691.htm.

TOP

TOP

儿童快乐秘笈是与父亲交谈
http://edu.cyol.com 任秋凌 2010-06-21 15:09:51

  据《每日电讯报》18日报道,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与那些不愿意和父亲说话的儿童相比,经常与父亲交流的儿童更快乐。

  这是英国对1200名年龄为11岁到15岁的儿童进行的“家庭成员调查”的分析结果。随着父亲节的到来,英国儿童学会公布了这一结论。近半数儿童(46%)表示他们“从来不和”父亲谈论重要话题,而28%从不和母亲谈论最重要话题。只有13%的人信任父亲,经常与父亲交谈。这是该机构委托约克大学进行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渐渐长大,儿童与他们父亲谈论重要问题的机会也越来越少。11岁儿童中有42%的人每周和父亲谈论问题一次以上,而15岁孩子中,每周与父亲交谈一次以上的人只有16%。

  儿童学会主管鲍勃·雷特米尔说:“这项研究显示,儿童的快乐与他们和父亲谈论重要事情的频率有密切关系。现在,儿童变得与父亲越来越疏远或者分开居住。这就是儿童学会今天呼吁儿童、专家和公众为新的‘父亲评估’报告的撰写提供证据的原因。”

  来源:羊城晚报  转自新华网
http://edu.cyol.com/content/2010-06/21/content_3287226.htm.

TOP

父教缺失孩子性格“缺钙”
http://edu.cyol.com 2010-07-05 10:26:24

  究竟是什么导致目前父教缺失的情况?“首先是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在“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影响下,一般人认为父亲的主要任务就是赚钱养家,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安排好孩子成长中的大事,往往很少有人重视父教。“另外,因为现在生活和职业的压力太大,使一些男性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现在不少父亲只顾着在外打拼,到家后累得是蒙头就睡第二天继续忙,根本没时间教育子女,不少孩子抱怨:“有时候几天都不能和爸爸碰面。”

  “中国的父教缺失是我们民族很大的一个隐患。”孙云晓曾经做过一项“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倾诉对象的选择上,中国高中生中有79.9%的人选择同性朋友、36.2%的人选择异性朋友、32.7%的人选择母亲、23.2%的人选择兄弟姐妹、19.4%的人选择网友。

  从研究中可以看出,当今中国高中生在选择倾诉对象时,父亲甚至连网友都比不上。孙云晓告诉记者,研究表明,父母的教育是有所侧重的,婴幼儿时期以母亲的教育为主,小学阶段父母的责任各半,而上了初中以后,母亲的影响力下降,父亲的影响力变大,父亲会让男孩成为真正的男子汉,会让女孩更有自立精神,“父教缺失会让孩子终身‘缺钙’”。

  而现实中,这种矛盾越来越突出:0到3岁的孩子需要家长长时间陪护,但是家长忙于上班加班,无暇照顾,只能托自己的父母或是雇保姆来照顾;小学阶段,老师要求家长能陪同孩子学习,但现实中很难做到;到了初中和高中阶段,孩子的性格基本形成,很多时候都不愿与父亲交流了。

  男孩易女性化,女孩婚恋受影响

  “父亲角色的弱化和缺失,首先会给孩子在心理上带来不安全感。”孙云晓说,父亲在孩子的眼里代表着力量,是一种强大的依靠,往往是孩子心目中的英雄。如果没有这个英雄形象的存在,很容易在孩子,尤其是男孩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留下缺憾。在父教缺失的情况下,母亲更多地承担着既是母亲又是父亲的角色,这就使得男孩对男性的性别认同弱化,“男孩女性化,过于阴柔,是父教缺失的一种最直接的表现”。此外,缺乏父教的孩子往往会缺乏纪律教育和监督,没有父亲的指导和带领,一些男孩遭受挫折后常常会有各种暴力行为和其他反社会行为。

  另外,很多人有个误区,认为父教缺失对男孩影响大,对女孩影响不大。对此,专家认为,女孩缺少父教的后果同样严重。

  “你多抽点时间陪女儿,可以给女儿树立个好形象。”彭老师在南京某高校任职,她经常因为丈夫没时间陪孩子而不满。她认为,女儿将来找男友,基本是按照父亲的标准来找的,“如果父亲形象糟糕,女儿将来很可能找不到好的男朋友”。

  孙云晓有一个女儿,他在谈到自己教育女儿的方式时说:“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我们会引导,具体的沟通方式有很多。比如,我们大部分寒暑假都是在旅行,在她18岁以前就一起走了13个省。假如是跟几个家庭一起旅行,让孩子们一起玩,每次旅行她都特别愿意跟我聊天。我们会在长江三峡游轮上讨论历史人物,晚上在甲板上仰望星空,探讨人生和梦想。”

  父教缺失可能对女孩的性别角色形成造成混乱。研究发现,那些只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女孩,面对陌生男性时会表现出更高水平的焦虑。而来自离婚家庭的女孩,则会更早、更频繁地与男孩约会。“父亲如果对女儿疏离,会使她们更容易产生慕男情结,变成感情随便的‘花痴’。因为她们内心充满焦虑,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也缺乏与异性相处的经验。”

  来源:现代快报  转自新华网
http://edu.cyol.com/content/2010-07/05/content_3309252.htm.

TOP

穷爸爸富爸爸都是好爸爸
http://edu.cyol.com 2010-06-22 09:38:55



  穷爸爸,富爸爸都是好爸爸 一项特殊的感恩作业,家长们泪流满面 一名小学生感动地流下眼泪,慈祥的父亲为孩子擦去眼泪。

    “天天在街头推着烤红薯炉的人,是我父亲!”

  “天天在街头艰难拉着煤球车给人送煤球的,是我的父亲!”

  “天天在工地上汗流浃背,光着膀子给人卸货的,是我父亲!”

  穷爸爸,富爸爸

  都是好爸爸

  “天天在街头推着烤红薯炉的人,是我父亲!”

  “天天在街头艰难拉着煤球车给人送煤球的,是我的父亲!”

  “天天在工地上,汗流浃背,光着膀子给人卸货的,是我父亲!”

  …… ……

  昨日上午,高新区立才实验小学内,老师布置给学生一项特殊的作业,父亲节里说说父亲并感恩父亲。

  当完成这个作业时,几乎所有的师生都泪流满面。

  孩子,不要埋怨

  父亲不是大老板,父亲没有当大官

  昨日10时整,高新区立才实验小学,1000多名师生齐集操场。

  26位学生家长代表整齐地坐在主席台上。

  大讲台上,该校的段金茹老师给孩子们介绍今年是第100个父亲节以及父亲节的来历。

  说到父爱,段金茹老师动情地说道:

  “孩子们都有虚荣心,不少孩子看到别人家有钱有车有洋楼,而自己的父亲却很平常,家里经济状况不好,都怪到父亲身上,有的学生问爸爸为何不是大老板,为何没有当大官,可你知道吗,人生的价值不是用金钱和当官衡量的。”

  “回忆一下你的父亲吧,想想他们头上的白发,身上的旧衣服,沧桑的容颜。为了这个家,他努力着,他生活得很累,但是,不管他再累再苦,但他在孩子面前,总是显得很快乐。”

  “我们不要责怪自己的父亲,在我们心中,都会有一座山,那就是我们的父亲。不管你失败或是成功,父亲总是会鼓励你,坚持下去。”

  很多小学生介绍了自己的父亲,绝大多数父亲,都生活在社会底层,他们为了家和孩子,天天都在打拼。

  学校又让学生完成一项特殊的感恩作业,26名学生端起脸盆,给到现场的父亲洗一次脚。

  孙银峰校长说,母亲在家操持家务,而父亲要在外苦苦打拼,默默地支撑着整个家,为了孩子,他们毫无怨言。

  “我们不能责怪父亲,我们在父亲的呵护下,发奋努力,改变自己,改变生活,改变社会。”

  “《蜗居》里有一句话,就是‘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男孩长大要当父亲,要养整个家,要从小让他们知道啥东西都来之不易。从这一句话上可以看出,男人从小就要立志养家,太不容易了。”

  孙银峰校长的话,再一次打动了现场所有的师生。

  一位学生家长,看着孩子给自己洗完脚,感动不已,他想到自己的父亲,抢过话筒,唱起那首打动过很多人的歌:“那是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唱到这里,这位家长哽咽不已,泪流满面。

  孙校长说,学校通过这节感恩课,让孩子知道即使平凡的生活也来之不易。

  父爱深沉如山

  有爱就大声说出来

  网友“月影星稀”:“年少时我们都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尚不懂个中滋味。如今做了父母我们才明白先生承受的那份父爱是如此之重。在成长的路上,父亲已不仅仅是一位宽容、慈祥的父亲,更是一位良师、一位益友。父亲点点滴滴的关爱已筑成一座山,于无言中坚定、执著地守望着我们……”

  网友“nicolelou”:“不知不觉又到了父亲节,试问我自己,对爸爸的感情是不是能用一个节日代表,答案是‘不能’。真的很想面对面地告诉他我爱他。”

  网友“田辉”:“我和父亲的关系不错,真要去跟父亲说点表露感情的话,还真张不开嘴,觉得难为情,可能我更喜欢用实际行动来表示一下,陪父亲去钓钓鱼、喝几杯啤酒、一块儿看看球赛。”

  网友“幽兰碧雨”:“父亲,是男人最温柔的名字。他似六月的阳光,给予子女最炽热、最深沉的爱。父亲节,我给老爸和公公都去了信息、电话。发现老爸的声音好温柔哦,很想拥抱一下他。还有公公,总是那么和和气气地待我,信息里还发来他保留的两个字‘谢谢’呢!嘿嘿。”

  网友“沙漠之柳”:“父亲的‘父’字,在汉字笔画中是比较简单的一个字,但它却是力量和责任的凝缩。你看啊,上边的两笔,不就是塌了的那一片天吗!底下的那两笔不就是双腿叉立双臂高擎的一个人吗!它就是中国人的父亲啊!在我们童年的记忆中,当我们的家出现突如其来的变故和灾难时,挺身而出的不都是我们的父亲吗?”

  网友“青春的舞步”:“燃烧的岁月,已将父亲的青春焚尽,但那坚强的信念,仍在父亲额头闪光,父亲在我心目中永远高大伟岸,父亲的爱护、关怀和勉励,将伴我信步风雨人生。”

  网友”heyejue818”:“带着那份牵挂,无论走了多久,还没到家,你就不曾会累,不曾会哭。父亲是世上最疼爱女儿的男人。只是他要求的回报基本是负的吧。”

  网友“书韵”:“羡慕你有父亲,羡慕你们有父亲,如果父亲健在,我会趴在父亲耳边说一声:爸爸,我爱你!父亲节对于失去父亲的我是个伤心的节日,现在的我只能对天堂的父亲说一声:爸爸,女儿好想你!”

  父亲

  那是我小时候

  常坐在父亲肩头

  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

  父亲是那拉车的牛

  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

  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

  等我长大后

  山里孩子往外走

  想儿时一封家书千里循叮嘱

  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

  都说养儿能防老

  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

  都说养儿为防老

  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

  儿只有轻歌一曲和泪唱

  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

  那是我小时候

  常坐在父亲肩头

  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

  父亲是那拉车的牛

  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

  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

  等我长大后

  山里孩子往外走

  想儿时一封家书千里循叮嘱

  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

  都说养儿能防老

  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

  都说养儿为防老

  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

  儿只有轻歌一曲和泪唱

  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

  父亲节一部电影

  爸,你好吗?

  一部专门为父亲节拍摄的短片合集电影,《美丽时光》,张作骥导演以魔幻写实手法,细腻地描绘10个父亲的形象,10种不同性格的父亲,用各自的方式表达对孩子的爱与关怀。顺便说一下该片的煽情指数超高,很难做到不哭全身而退。(晚报首席记者 徐富盈/文 晚报记者 廖谦/图)

来源:郑州晚报  转自新华网
http://edu.cyol.com/content/2010-06/22/content_3288599.htm.

TOP

父亲20年日记记录女儿成长点滴
http://edu.cyol.com 2010-06-21 11:53:09

  6月20日,又一个父亲节。都说父爱如海,对于连云港45岁的王余标来说,近20年时间,他将对女儿的浓浓父爱,都装进了自己的“父爱日记”。从女儿两岁开始,这位细心的父亲就记录了女儿成长的点滴故事。在女儿20岁生日时,他将总计34万字的手写日记,重新录入计算机。六大本装订成册的日记诉说著一位父亲如大海般深沉而宽广的爱。

  篇篇日记洒下浓浓父爱

  1990年,女儿冉冉的降生为这个家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快乐。作为父亲,看著女儿一天天长大,每一天发生各种各样趣事,王余标想到了撰写童趣日记的方法,为自己留下幸福的回忆。到女儿上学前,他已经写下近百篇童趣日记。

  1996年,女儿刚满6周岁,一次偶然机会,王余标的妻子要到外地进修。因为无法忍受长时间分离,女儿哭著吵著不让妈妈离开。王余标突然想到,何不用写日记的方式,将女儿每天的感受写下来,让妈妈能在回家时,体会到女儿的喜怒哀乐?王余标的建议得到了女儿认可,她破涕为笑了。

  一年时间里,由女儿口述,王余标认真地记下了女儿一天的各种小事和想法。从此以后,原本只是记录自己感受的童趣日记变成了女儿的成长日记,一直到女儿2009年考上大学,王余标的成长日记也没有中断过。上学、升学、获奖和犯错误等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事情,王余标除了记录下女儿感受,还在日记中记录下如何在每件小事中循循善诱,从点滴入手,精心呵护女儿那自信、灿烂的天性,努力张扬女儿那率真、向上的理性。

  翻开王余标写下的日记,笔者看到不少日记几乎都是生活中平凡而温馨的小事:吃饭、游玩、学习、运动,都记得详详细细;女儿牙牙学语的声音、蹒跚学步的趣态、睡觉尿床时的“窘”态,以及女儿滑旱冰、背唐诗的许多哭笑不得的趣事。

  这份生日礼物准备了20年

  王余标说日记是他和女儿最好的交流方式。每隔一段时间,王余标都要将自己对于家庭教育的感悟,整理出来,撰写成自己的育子经验。迄今为止,他已经整理出数万字的家教心得。也正是因为这样,他和女儿之间几乎没有代沟,因为女儿不仅愿意与他交流,更养成了自己写日记,和父亲互动的方式,女儿的日记也写了足足几大本。王余标戏称女儿成长中没有“青春期”。

  从小到大,女儿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学习下棋、游泳、学英语。只要女儿感兴趣并坚持认真去做,他总会及时对她鼓励。所以,谈到女儿最令他骄傲的地方,王余标没有说是女儿从小到大堆积如山的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各种竞赛优秀名次证书,说的仍然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女儿4年级时,独自上街卖报纸,并写下一篇《卖报记》在报纸征文比赛中获奖。比如六年级时,女儿响应老师爱心班费号召,独自上街寻找工作机会,最终凭劳动赚到了看起来微薄的一点收入。

  2009年,冉冉以优异成绩考取了中山大学。在女儿20岁生日那天,他亲手送上了这份坚持了近20年的礼物。女儿热烈地给了父亲一个拥抱,平时言语木讷的王余标一下子感受到女儿对自己发自内心的感动。当时,王余标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骄傲和自豪。(通讯员 马志亚 宋华 范伟义 记者 张凌飞)

                                   日记摘选

  “晚上,妻带女儿到阳台上玩,稍一会,就进屋,女儿兴奋地问我:‘爸爸,你知道冉冉说月亮像什么’,我说:‘冉冉,月亮弯弯像小船,月亮弯弯像眉毛,是不是?’没想到,女儿却小声地说:‘月亮弯弯像水饺’。我出去一看,嘿!月亮还真的像水饺。”

  “1993年12月13日:今晨,女儿讲了一些话著实让我觉得有点感动,更重要的,它还表明女儿观察较为仔细。早上,妻上夜班还未回,我与女儿一起吃饭。突然,女儿问我:‘爸爸,你每天怎么总吃咸菜啊?’我说:‘我只能吃这个啊,’女儿接著说:‘你和我一起吃鸡蛋牛奶吧!’我借机告诉她:‘爸爸没那么多钱,只能让你吃牛奶鸡蛋而爸爸吃咸菜,不然,钱用光了,就没好东西让冉冉吃了。’她似懂非懂地点头,然后静静地吃自己的饭。”

  来源:扬子晚报 转自新华网
http://edu.cyol.com/content/2010-06/21/content_3286971_2.htm.

TOP

不及格的家长怎么能培养出及格的孩子?
http://edu.cyol.com 2009-12-07 13:10:15

    家庭教育是每个孩子一出生就面临的人生第一教育,在其成长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而目前许多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郑州市12355青少年维权及心理咨询中心曾在数百名家长中进行了一项针对家长教育模式的测试,这份由北师大研制出来的测试问卷是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权威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家庭中父母与孩子在生活、心理等各个层面的沟通方式、互动模式及父母的教育理念等,能够详尽而真实地反映家庭教育状况。测试结果不容乐观:仅有35%的家长及格,而在不及格的家长中,满分112分的测试,不少家长得了10分、8分,甚至还有的是-30分。面对这样的测试结果,专家们焦虑地说:不及格的家长怎么能培养出及格的孩子?

    在记者更深入的采访中了解到的更多的案例表明:在当今的家庭教育中,家长不只是实施教育的一方,也面临着被教育的问题,对家长进行教育,使之建立起正确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下一代成长当中非常迫切的问题。

  案例一:消极评价造就失败人生

    陈波(化名),男,36岁,目前无业36岁的陈波从来没有谈过恋爱,目前也没有工作。从技校毕业后进了一家工厂,后来工厂倒闭,再也找不到工作,虽然手里攥着一大把证书,但每次总在最终的面试环节被刷下来。陈波的父亲是副教授,两年前去世,母亲是工程师,还有三个姐姐,都很优秀。作为父母的独子,从小父母对他寄予厚望,要求非常严格。但他的表现显然不能让父母满意。

每次求职失败,回家就会面临妈妈一通劈头盖脸的指责,他被母亲指斥为“垃圾”,还有很多他无法说出口的侮辱性的语言和谩骂。后来,他干脆不找工作,就在家待着。母子关系已经极度紧张,虽然两个人共同生活,但几乎没有交流。

    专家点评:他的母亲一向用消极的语言评价他,给他贴上了一堆标签,这种消极的评价是种心理暗示,会让他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家庭教育不得当,影响到陈波的学习、成长以至于整个人格的发展,找工作屡屡碰壁,没有正常恋爱、结婚。家长要多用积极的、肯定的语言评价孩子,孩子才会给自己正确的评价。

  案例二:家庭会伤人

    小雅,女,高三学生一进咨询室,小雅的眼泪就没有停过。面对和蔼可亲的心理咨询师,她倒出了自己18年沉重人生的委屈和恐惧。

    从上幼儿园开始,小雅的父母就给她报各种各样的班,必须去学,不去,或者去了学不好,打!妈妈对学习的要求是第一名,考90多分回家也会挨打。“除了学习,妈妈禁止我的一切活动,不让我玩,只要我离开书一步妈妈就会骂。”同学们几乎人手一部的MP3、MP4她从来没玩过,更别提拥有。有个同学把自己的MP3借给她听,被妈妈看到,一把抢去给摔了。小雅要求妈妈拿钱给她,她得再买一个赔给同学,自然是遭到粗暴的拒绝,后来,她偷偷拿了家里的钱买了一个还给同学,被父母发现,又在她“偷懒”、“撒谎”、“不爱学习”的坏品行上加上“偷钱”。在妈妈的严管下,小雅的学习成绩却直线下降。几次转学,成绩稍有起色,妈妈就找她谈话,提出更高的期望,每谈一次成绩就明显下降一次。“我觉得我达不到,那个目标太高了。”现在小雅的成绩是全班倒数第一。

    心理专家对小雅的父母进行了家庭教育测试,满分112分,爸爸的得分是10分,妈妈的得分是-8分。

坐在咨询师面前的小雅情绪几近崩溃,她和父母的关系也在崩溃的边缘,现在她和妈妈每周大吵一架,甚至只要妈妈一说话她就捂着耳朵失控地尖叫。在填写的心灵卡上对父母的要求一栏她写了一行字:别让他们张嘴。

    专家点评:美国有本书叫《家庭会伤人》,小雅的案例就是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在这个案例中,有两个关键词:非爱行为和双向沟通。

    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总有一个非常冠冕的理由:这一切都是出于爱。但不少父母对孩子的爱是要求回报的,这就是非爱行为。我今天的付出,对你的教育,给你报的班,你得拿出成效来。常常有一个期望值在那里,不能达到,就产生焦虑、不满,发泄在孩子身上。这种情况在望子成龙的家长当中或轻或重而又非常普遍地存在。

    沟通是孩子成长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基础问题。在出现问题的家庭里,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度往往较低。当沟通出现障碍,就会引发一系列问题:网瘾、早恋、厌学、焦虑……孩子遇到的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疏导,时间久了就会彻夜不归,甚至离家出走。

    而父母与孩子的沟通,经常是一种单向沟通,父母说,孩子听,指令性的沟通,这种沟通更适合小学阶段,而对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应当多实行双向沟通,以孩子为主导的沟通,父母少说多听。许多家长抱怨,“孩子有话不跟我们说”,却很少反思自己,是否真的听了孩子的心声。要听他们说话,了解他们,理解他们,而不是以成人的思维,去一味地否定、指责。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能给予的自由度不够,凡事越俎代庖,导致孩子的抗压、抗挫折能力弱,进入社会长久不能适应,出现一点问题就败下阵来。

    家长课堂开始出现

    郑州市12355青少年维权及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心理咨询师赵悦玲说:“前来咨询的孩子和家长,最初总是以孩子为问题,然而深入交谈后往往会发现,真正的问题在父母,对孩子的治疗转变为家庭治疗。”让家长先改变,在有些案例中,孩子的问题就不治自愈了。家长往往是问题的一部分。

    家长的教育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关注,家长学校、家长课堂开始出现,“但效果并不好,家长们不愿在自己身上花时间,不愿也很难改变自己”。赵悦玲提出,家长最好多学点心理学。不是为了对付孩子,而是了解、认识、探索自己,了解成年人在每个阶段不同的心理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跟孩子相处。

    编后:相对于家长,幼小的孩子是弱势的。小编在工作中就经常遇到家长咨询孩子出现问题该怎样改变孩子。而实际情况往往是,需要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是家长的教育方式。家长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外部环境。如果孩子出现了什么问题,家长要首先反省,改变自己、完善自己。(记者王珂)

来源:《大河报》 转自:新华网(J-03
http://edu.cyol.com/content/2009-12/07/content_2971075.htm.

TOP

美国高中生累在哪儿
秦淑阳

--------------------------------------------------------------------------------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9-17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人们总说美国的学生比中国的要轻松很多,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可以说两国教学方法完全不同:中国比较重视累积知识,而美国比较重视知识的应用。中国高中很重视让学生背知识点,而美国高中更重视怎么让学生们利用学过的知识。比方说,动量,P=MV,这是高中阶段必须学的。其实中国学生只学理论,相对而言,美国老师就会教他们的学生怎么利用这个理论来赢得扔气球的比赛。
    我现在就读于美国新泽西的一所公立“重点高中”Bergen County Academies (BCA)。其实所谓的重点高中也就是因为所有学生是考进去的。这所高中可以算是美国前二三十名的中学。它的特色是:第一,分专业。学生可以从医学、经济、科学、工程、艺术、电讯和烹饪7个专业里任选其一。第二,它的学生拥有独一无二的机会。第三,它的课时安排与众不同。最后,它给学生的信赖以及自由很有特色。

    BCA的1100多个学生被分成了7个专业。然而新生是按照专业报考的,而不是按照高中报考。每年会有一两千人申请,学校则通过申请书、考试和面试,挑选出275个新生。当然,每个专业的录取人数和几率也不同,被录取的学生也会因专业而有不同的必修课。例如像我选择医学专业,起码需要学习4学年的生物、数学、语文和体育,3学年的历史,两学年的化学和物理,5个学期的生物,3个学期的艺术和文科的自习课。

    但是那么多课要怎么安排呢?每天在学校9个小时,除去一个小时的午餐时间,每天只能安排8节课。还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学那么多课程。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把一天分成了27个时间格,又称mod,而不是常规的一小时一节课。每个 mod15分钟,而mod跟mod之间又有3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们移动到下一个班级。通常每3个mod组成一个小时。用这个系统,不同的课每周需要固定的mod量。比如说文科通常只需要10个mod,然后被分成两天3个mod和两天各2个mod。这样的话必选课就可以被穿插上,然而每个学生每个学期都最少会有10门必选课。因为用mod的时间比普通的学校少,每堂课进度会很快,作业也比较多。由于一般的课都是高中高年级课或大学课,熬夜就是家常便饭。但是如果有什么不明白,你完全可以在没课时去找老师,他们一般都会很热情地帮助你。

    但是学校对高四学生的要求是有一点不同的。高四的学生星期三不用上课,每个人必须去实习,这是为了以后进入社会而做的准备。当然每个人的实习都是按着自己的喜好而选的。有人去医院,有人去安娜苏公司(美国的一个化妆品牌),有人去银行。反正只要有实习位置就可以。

    当然,每天学生也会有空闲时间。这个时间是全由个人安排的。你可以用它来吃饭、上自选课(共70多门)、玩游戏、睡觉、找老师聊天,或做个人的科研。但每个人在任何时间都会找到一台可以用的电脑,你可以带着它去音乐室、会话室或练身房做自己喜欢的事。不像其他的高中,如Bergen County Academies的学生可以从高二开始研究自己的课题。每个人所喜欢的或是想更加了解的科目,比如生物、化学、物理、心理学,甚至纳米技术都可以变成自己的实验。学校里具备不少有科学专业资质的导师可以免费辅导学生。此外,学校还会提供最前沿的设备和充足的基金。目前我们学校有一个干细胞实验室,还分别拥有普通的细胞/生物、化学、物理、心理学及纳米实验室(含有两个电子显微镜)。

    因为时间的安排和个人喜好不同,学校没有办法也不想时时刻刻管着每个学生,所以它就放手不管。他们相信学生都有自知之明,会管好自己。只要在没课时你想做的不犯法,不伤害别人,没人会不让你做。

    总体来说,在美国,尤其是在BCA的学习并没有国内一些人想象的那么轻松。只是美国的学生懂得怎样平衡学习与生活的关系,而不只是一味地背课本或不务正业。毕竟在这个社会里,一个人不能只知道怎么读书,他必须懂得怎么对自己负责,不辜负别人的信任,以及利用已学的知识来改善周围的环境。
http://zqb.cyol.com/content/2010-09/17/content_3414416.htm.

TOP

回复 22#虹猫蓝兔 的帖子

谢谢,保存了,学习。鲜花送上!.

TOP

学习.

TOP

辛苦!.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