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在各类奥数班照例卷土重来的暑假里,一本书再次引发“奥数热”的冷思考

在各类奥数班照例卷土重来的暑假里,一本书再次引发“奥数热”的冷思考

在各类奥数班照例卷土重来的暑假里,一本书再次引发“奥数热”的冷思考——奥数是谁的替死鬼?
奥数,一个被折腾得含义颇为复杂的字眼儿。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在我们这儿可不是简单的一个竞赛项目,或者一种开发智力的训练,而是一架登顶的梯子,一级级梯格上分别标着“获奖”、“加分”、“升入名校”……“大好前程”;当然爬这架梯子,太难,太折磨人,能够爬到顶尖笑傲考场的少之又少,大多数人中途掉落。最近,有个名叫咏鹏的北京人,把他多年任教奥数训练班的所思所想写成了一本书。《奥数是个替死鬼——别让一代更比一代累》,书名直截了当,书中尖锐的观点在各类奥数班照例卷土重来的暑假里,引发了强烈反响和又一次对“奥数热”的冷思考。
   
奥数被当成了靶
    咏鹏,生于1970年代的清华“土著”,从幼儿园到研究生,他足不出清华园接受了22年“一站式教育”;现在教授小学奥数、中学物理,也教大学生弹吉他。他带过“尖子生”,教过“普通班”,遇到过各种各样学生及其“让人不知怎么面对”的家长。
    咏鹏在书中披露了一个奥数班学生的双休日“强化”课程表:周六上午80分钟语文、下午3小时画画,周日上午3小时数学、下午3小时英语。本来周六上午还有80分钟物理,因孩子实在吃不消而放弃。从这张课程表,你可以看到一个十四五岁孩子,一周满满7天的辛苦和无奈,休息日和寒暑假,几乎被完全取消了。以前,学习跟不上的孩子到处补习,而如今挤在奥数班和各种名目辅导班里的,多数是学习成绩最靠前的孩子。从这张课程表,你也能看到父母们内心的焦灼乃至疯狂,看到扭曲的“前程”、“成功”定义下的社会现实。孩子们,成了替父母去追逐他们心目中那个“成功”目标的小兔子、小马。
    许多人试图扭转局面,于是把奥数当成了靶,批评质疑,射出一枝枝箭。在社会压力下,有的地方出台了封杀奥数的“政令”。重庆市教委去年宣布,逐渐取消各类学科奥赛的升学加分;几个月前,成都在公布今年中考政策时也提出,奥数得奖不再给予加分。这些都对,都有必要,但“废”了奥数,还会有别的新名目,因为父母们内心的焦灼不曾减轻,扭曲的“前程”、“成功”定义并未纠正。
    从这个意义上说,奥数真的如咏鹏所说,是个替死鬼。
   
4种奥数班孩子
    咏鹏总结出,上奥数班的孩子有四个类型:绩优型、潜力型、不懂装懂型和破罐破摔型。他说,在每个“奥数班”里,三分之二的孩子属于后两种。
    看他们总是一副浑浑噩噩的样子,老师作了好一番语重心长的训话,之后,一个“不懂装懂型”交来一份心得:“老师,您说的真是太有道理了!我觉得我平时做得真是太不对了!太让您操心了!您真是太辛苦了!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努力学习、刻苦学习!太感谢您了……”咏鹏形容“这几行字带给我的满是绝望”。不出所料,以后上课这个学生没有任何改进。他说,“不懂装懂型”孩子一个个都已“深谙生存之道”,“他们知道,当老师问‘懂了吗’时一定要点头;当问‘还有什么问题’时一定要摇头”,而事实上他们脑袋里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懂,就算被当场识破,他们也老练地知道,还有最后一个武器——礼貌的微笑。
    而一个被归入“破罐破摔型”的学生则给老师写了这样一封信,“我现在说什么话都是狗屎一堆,看我行动吧!”这孩子上课时总表情忧郁地低着头,在座位上撕纸、叠飞机、摆弄小画片,课间休息时却不忘反复喃喃背诵:“上底加下底乘以高除以二!”这种背英语单词般强记梯形面积公式的办法,据说是他学校的规定。如果就是这种学法,那他天天“外挂”苦瓜脸就不难理解了。
    这些孩子“被学习”,结果完全失去了学习的热情,甚至练就了应付的本事——你不觉得有点可怕?
    还有可怕的事。在咏鹏教的奥数班上,小岩是“绩优型”,很有点“鹤立鸡群”,每次老师的问题抛出,他总是率先举手抢答。开始时他和陪读的妈妈都很愉快,可别的很多妈妈脸色就很不好看;时间一长,小岩不再举手了……
    咏鹏写道,“有时看着孩子们安安静静地奋笔疾书,我会突然产生一种罪恶感:他们好不容易放了假却不能好好玩,被拴在这里研究这堆绝大多数大人都无能为力的题目……尤其他们中不少人还如此认真。”奥数班的习题,有相当一部分是超越他们年龄的。比如有道小学奥数题“一个浴缸,一面放水,一面漏水,问你几小时后放满一浴缸水”,据说就“雷”翻了理科博士生。
    昨天,记者在“豆瓣读书”上看到很多网友留下的《奥数是个替死鬼》读后感言。一位名叫asai的网友写道:我就是应试教育的产品,平庸无为。挣扎过、抗争过,不起作用,久而久之得了迷茫症,随波逐流,还让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辙。
    拽着孩子们奔跑的家长,何尝不是在心焦中失去了方向!“别的孩子可以,我的孩子为什么不行?”这是一些爸爸、妈妈经常说的话,可你想过没有,人跟人不一样,为什么非要在一条窄窄的小路上计较“你行我也行”?倒数第一又怎样?换到别的路,说不定就能拿第一。
    本报首席记者  陈熙涵.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