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3个人次参与评价】

[房产金融] 银行股还有希望吗?

银行股还有希望吗?

今年以来我手上全是银行股加一个地产万科,即使在几次大振荡中也能有所斩获,但现在新的货币政策调控下,银行股还能继续做不倒翁吗?
没方向了......

TOP

刘勘说银行应该坚定持有,踏空的可买入。民生银行好像挺抗跌的,不知道会否跌破14.6的前期低点.

TOP

民生 做了N次电梯了.

TOP

银行股的上升空间还在,具体分析可以看本人今天的即将发出的文章:新一轮宏观调控对行业的影响..

TOP

引用:
原帖由 zhxl_sh 于 2007-12-12 12:03 发表
民生 做了N次电梯了
我也是呀,害人不浅呢,不管了,死拿到底。.

TOP

完了,我今天跳进火坑了,买了招行..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俺认为地产比较危险,不知对~~~.

TOP

引用:
原帖由 huanxiao95 于 2007-12-12 12:46 发表
完了,我今天跳进火坑了,买了招行.
塞翁失马,祸福焉知。.

TOP

目前讨论银行股为时过早.

TOP

据说银行要到明年年初才能成热点,最近少有作为呢。偶招商从九月份拿到现在,不知坐了多少回电梯了。。。前两天稍有起色,没想到这两天跌那么惨,但是俺坚信价值投资~~~~嘿嘿.

TOP

回复 4#gjrgjy 的帖子

,期待中。。。。。。.

TOP

大家有招行还算好的,我的中信才叫戆呢.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我的民生呀,前期没怎么涨,望后市大涨.

TOP

引用:
原帖由 zyhbb 于 2007-12-12 15:29 发表
我的民生呀,前期没怎么涨,望后市大涨
民生慢的跟蜗牛一样,涨得慢跌的快,我早在17.4的时候走了..

TOP

房产股和银行股是机构的两条腿!从这两天政策面及市场表现来看,这两条腿被ZF打折了,但愿基民们还未排队赎回,否则,基金调整仓位加上赎回压力,这两大板块就会像北方的大雪---不断地飘落!.

TOP

年底以前不太看好,但说不定是为明年建仓的好机会!.

TOP

招行是我的最爱 ,不过这次跌得有点难看,犹豫要不要进.

TOP

俺的北行啊................. .

TOP

回复 1#fennycf 的帖子

还不如改一下问法:中国股市还有希望吗?你不觉得这是一个相同的问题吗?.

TOP

自打做了招行的股东,咱就没看过它的行情了.

TOP

忽然想起来,昨天连账户情况如何都没看~更别提看分时行情了~估计快跌到头了....

TOP

银行股今天好像回稳了.

TOP

这篇文章值得仔细看看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         时间: 2007-12-13 10:21:00

★严查信贷资金挪用炒股 中国金融市场悄博弈
       
12月11日,央行和银监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专题会议(下称"专题会议")。央行与银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补充通知>;(下称"补充通知")也于当日正式对外公布。

补充通知重点明确的"以借款人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为单位认定房贷次数",再次传递出房贷调控升级的信号。其背后,是监管部门自9月27日发布<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之后,对调控政策实施效果有所偏差的顾虑,以及今年以来,伴随着个人住房贷款超速增长,房贷风险呈上升趋势,已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

不让商业银行"钻空子"
对第二套或多套住房的个人房贷认定标准,自央行与银监会联合发布<通知>;以来就成为业界的议论焦点。由于<通知>;并未明确认定房贷次数是以借款人个人还是以家庭为单位,于是出现了各种理解、各行其道的局面。央行在新闻稿中表示,补充通知的出台,正是针对这些业界认为模糊的地方给出一个明确的界限。

12月12日,一位参会人士透露,在由央行主导、银监会配合的这次专题会议上,监管层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应服从大局,不要钻空子,故意扭曲监管部门的意图。"监管层强调,银行不要因为各自的问题来影响大局,不能让下面的分支机构乱作主张。"上述人士说。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和各分支行的分管副行长(计划信贷处)、各地银监局,政策性银行、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有关负责人。

为了保证此次补充通知的贯彻执行,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在专题会议上提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以法人为单位制定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实施细则。细则要重点落实对借款人信息资料的收集和信贷审查规定,对借款人提供的个人住房信息、收入信息、家庭信息的真实性要有严格的审查甄别措施。

同时,央行和银监会的有关负责人表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自觉纠正与文件精神不一致的规定和做法;人民银行、银监会将严厉查处假按揭、加按揭、转按揭等违规行为和变通做法。

不过,此次规定仍然需要交由商业银行制定实施细则,而据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专家透露,银监会的意见是避免规定得太细,由商业银行根据通知的原则来把握。

这位监管专家认为,"补充通知的目的,不在于绝对化一个政策界限,而在于提醒商业银行理解其中的风险所在,根据自身的情况,加以控制。"监管层要传递的核心问题,是提醒商业银行一个重要的原则:自住房和投资性住房的贷款风险是不一样的,但具体的风险管理,则需要商业银行自己学会鉴别。"

政策意图
上述专家表示,自住房贷款的还款来源为个人未来收入的现金流,商业银行只有一个信用风险;而且掌握个人住房抵押后,银行的信用风险可以尽可能的降到最低。而投资性住房的贷款还款来源为出售房产或出租房产的收入,这个收入受到市场价格、行情波动的影响,除了信用风险,还会增加市场风险。

"炒房与自住不同,美国次贷危机就充分地暴露了这一风险,很多投资人都是期望以房产增值部分来归还银行贷款,这就包含不确定因素,风险由此加大。"这位专家说。

而令监管部门高度关注的,正是今年以来伴随着银行个人住房贷款规模的同比大增,房贷尤其是投资房房贷的风险已呈上升趋势。

央行公布的11月份信贷数据显示,居民户贷款增加531亿元,同比多增9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下降17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05亿元,这当中以房贷为主。

而另据监管部门统计,截至今年前三季度,商业银行累计新增房地产贷款9394亿元,同比多增4393亿元,占全部贷款同比新增额的54.5%。其中,工、农、中、建四家银行占今年增量的61.4%,而去年同期这四家行个人房贷余额是负增长。四家行今年多增的贷款有61%是个人住房贷款。

在银行监管系统的内部会议上,监管层多次向商业银行发出房地产贷款快速增长,潜在风险不断放大的警示,认为资产价格的快速膨胀增加了我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也为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来自发改委的统计显示,今年10月, 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5%,其中,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0.6%,二手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8.7%。

银监会亦屡次要求商业银行坚决压缩商业房地产开发商贷款,豪华住房、商用住房、高档商品房的开发商贷款和按揭贷款比例,以及投资性住房(如第二套及以上住房)的按揭贷款,不准搞住房加按,即再按揭贷款。

对于银行贷前调查不尽职导致个人住房贷款形成风险的,监管部门将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问题严重的将停止有关机构的个人住房贷款业务。

一位监管人士透露,加按和转按的主要问题是信贷资金被挪用于炒股,监管部门曾在现场检查发现,加按、转按的规模虽然不大,但银行对于借款人取现后的资金流向根本无法追踪,流入股市的资金比例比较大,在监管部门严令控制后,"各家银行纷纷停下来"。

12月11日,央行副行长刘士余在专题会议上强调,房地产信贷增长过快、竞争过度、违规过多,特别是有的商业银行未经批准擅自开办转(加)按揭贷款业务,加大了房地产信贷业务的风险,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信贷收缩"风声"紧 中国金融市场悄博弈
几天前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来年定调"货币紧缩",央行随即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二十年新高,连串消息引发业内对信贷进一步收缩的强烈预期。此间银行、证券机构"当家人"的观点亦透出,中国金融市场结构正悄然进行一场"此消彼长"的博弈。

信贷收缩"风声"趋紧,金融机构喜忧参半。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在此间举行的"财经"年会上对此毫不讳言:喜的是加息等流动性紧缩政策实际上给银行业带来了短期的利差加大;忧的是长期看来,银行"放贷"的传统业务可能由此出现结构性问题。

信贷增压,客观上令银行加倍"惜金",银行贷款将更集中到大企业,而中小企业和其他信贷则更加"失宠",信贷结构失衡还会加剧,朱民坦陈忧虑,银行业资产负债表的错配正在进一步升温。

在银行业难掩忧心的同时,股票、基金、债券、保险、信托等金融市场的多位"博弈者"身影日渐活跃。据中金公司总裁朱云来在年会上透露的数据,截至五天前,中国银行业贷款余额二十六万亿元人民币,非政府贷款一万亿元,债券有不小增长,而股票增长最快。

朱云来说,二OO七年全国金融资产总额约四十六万亿元,银行仍以四十三万亿元占绝对优势,保险资产占近两万亿元,证券公司占零点七万亿元,信托占零点三万亿元,证券公司资产总额最小但发展速度最快。近三年内,银行资产的增长率约四成,保险增长约六成七,而证券公司资产则猛翻两倍。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比例亦不断见长,从三年前的一成二增加到去年的近两成一,今年该比率将更高。居民的资本市场参与度巨幅攀升,尤其基金个人开户数比三年前翻了六点七五倍。

同样的判断亦来自银行业,朱民透露,如今储蓄搬家现象严重,银行头寸压力很大,时下风行的"打新股"(申购新股)现象,在资金的冻结和释放方面显示出强大的能量。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今年的讲话中仍指金融市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结构不平衡的矛盾依然突出",前央行研究局副局长景学成分析说,货币紧缩还可能有一个结果:将资金从银行进一步"挤入"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直接融资比还将提高,看来正"暗合"管理层调整融资结构的意愿。

应对信贷紧缩和资产分流,眼下银行业正多方谋求出路,由公司型中间业务向零售型公司业务的转型,资产结构变化已渐明晰;而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的成长,显示资本市场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不断加强。

如此看来,持续向紧的信贷收缩在给市场带来些许紧张之外,又或将为金融市场资产和融资结构的重整开启新的机遇。市场各方的博弈,如同在一张看不见的"棋盘"上"布子",精明慎重的"棋手"们相互揣摩、谋取均衡,下出精彩纷呈的"棋局"。(中新网 记者 贾靖峰).

TOP

偶想买招行.

TOP

今天一早挂的招行37.5,万科30.5 ,晚上回家一看, 竟然全成交了,这下又全满上了.

TOP

回复 27#roail 的帖子

我到认为你或许较好运了,拿着吧,不久就有回报的。.

TOP

有北行票票的MM们都跑了吗?想问下老师这个票还有希望吗?.

TOP

引用:
原帖由 appleluna 于 2007-12-14 09:12 发表
有北行票票的MM们都跑了吗?想问下老师这个票还有希望吗?
还在,没动。.

TOP

我还有深发展呢,也是一个惨字..

TOP

还有北行,交行, 中行, 均绿中

.

TOP

[转]两税合一利好银行商贸酒类 或会隐藏今年利润

出处:中国证券报 时间: 2007-12-14 10:48:00
两税合一利好银行商贸酒类 或会隐藏今年利润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日前出台。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国内A股市场上市公司实际所得税税率的平均水平为31.1%,高于两税合并后预期25%的税率。如果仅考虑税率下降因素的影响,内资企业所得税税率下降将使企业税后净利提高11%。同时,由于取消内资企业计税工资制度,扩大费用抵扣限额等,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减少,这对高人力成本的金融、高销售费用的酿酒、商贸等企业构成利好。

  但另一方面,新税法客观上的减税效果也极有可能被少数上市公司主观地加以利用,2007年年报甚至存在瞒报今年利润的可能。

三行业受益显著
  有研究员认为,新税法通过当期应纳税所得和递延税款两方面影响商业银行的所得税费用。据测算,银行所得税每下降1%,银行净利润将增加约1.5%。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所得税率平均为33%,在经济特区设立的外资银行所得税率为15%。如果所得税率为25%后,从我国上市银行2006年的财务报表计算,不考虑税前扣除项变动及递延税款调整的影响,其业绩将平均提升17.41%。其中,提升幅度最大的分别是中国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和工商银行。

  与银行业相比,白酒行业目前也是市场上执行税率比较高的行业之一。高档白酒生产企业例如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等现在名义税率基本都是33%。而随着税率的改革,作为营销费用和管理费用支出相对较大的食品饮料行业,将从名义税率下降、税收扣除标准上升中双重受益。

  华泰证券张芸表示,乐观预计,水井坊因新税法调整,净利润有望因此增长65.73%;其次是沱牌曲酒,利润增长18.93%,泸州老窖为17.24%,其他如山西汾酒、贵州茅台、五粮液等增厚幅度均超过11%。

  也有分析师认为,作为典型的薄利、重税行业,批发零售业的平均净利润率为2.13%,在所有行业中排名倒数第4位;而行业实际所得税率为31.28%,在所有行业中排名第3位,利、税的倒挂现象比较严重。经测算,内资企业所得税率如果从33%下降到25%,批发零售整个行业的净利润将提高14.47%。

隐瞒利润似有可能
  值得提醒的是,新税法客观上的减税效果也极有可能被上市公司主观地加以利用。
  原因并不难理解。一方面,同样的利润,在2008年适用新税法产生“减税”效果后的净利润将更高。由于上市公司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依据会计准则对业绩进行“调节”,可以预计,必然会有部分上市公司少报和隐瞒2007年业绩,而将这部分业绩在2008上半年体现出来,以提高公司净收益。

  另一方面,已经和将要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越来越多。正如业内人士普遍感觉到的,不少质地不错的公司故意在股权激励方案出台之前隐藏利润。一旦股权激励实施,行权价确定,业绩又可能呈现出超预期的增长。

  按照以上的分析,新税法将对高人力成本的银行、房地产,高销售费用的酿酒、商贸等行业构成较大利好。但显然,人为操纵业绩的可能性,受惠行业也要大于非受惠行业。这是否意味着,在即将到来的2007年年报披露期,某些上市公司的业绩会出现某种不正常的表现。

  分析人士认为,作为上市公司,除了对资本的追逐之外,还同时肩负一份社会责任,一味目光短浅地追求这种短期利润,无疑会损害股东乃至整个社会的长期利益。在面临类似这种实施新税法的难得的“制度性机遇”前,2007年年报的表现如何,考验着上市公司的良心与品格。.

TOP

怪不得今天酒类涨得这么好,关注酒类已经好几天了,正准备择机介入。.

TOP

前一阵,从过路人传的机构增减仓日报中,几次看到水井坊和泸州老窖在减仓榜里,机构应该早得到消息。

[ 本帖最后由 merry77 于 2007-12-16 13:41 编辑 ].

TOP

我看着不象机构减仓,到象是加仓,马上要春节了,正是喝酒的季节,这不,茅台又创新高了。我说了,不用管大盘怎么样,只要自己管好自己的股票就行了。.

TOP

我也这么觉得,所以那张表里的加减仓要辩证地看,再联系前后几日的量,还是有迹可寻。.

TOP

引用:
原帖由 merry77 于 2007-12-14 14:04 发表
前一阵,从过来人传的机构增减仓日报中,几次看到水井坊和泸州老窖在减仓榜里,机构应该早得到消息。
哈哈.这个名字不错!以后过路人变成过来人,经验丰富的长驻户口.好主意!
快跟旺旺他爸申请一下给过老师改个名字.

[ 本帖最后由 清水静香 于 2007-12-14 23:20 编辑 ].

TOP

回复 38#清水静香 的帖子

主意是好,只是擅自给人家改名还是太大不敬了,所以赶快订正了,见谅见谅。.

TOP

回复 1#fennycf 的帖子

上面砸,下面拿!银行股你们说有希望吗?.

TOP

有高人指点一下伐?我也要晕了~手里两个票,正好一个是银行,一个是地产,惨了.....最好的票居然是一个st票,这段时间倒是让我赚钱了~可惜也抛了~

这就是所谓的价值投资?.

TOP

现在还有人提价值观念吗?连证券分析人事的无法解释,有的是矫枉过正以此引发的恶性循环!中国股市到了危险的时刻!解铃还需纪铃人啊!.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