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关于申请外国大学想问个问题

关于申请外国大学想问个问题

我从新东方网站上看到上外附中的高三王之然同学被美国耶鲁大学提前录取。王之然我知道是作家王小鹰的女儿。我从上外附中的网站上看到王之然好像并不属于获得国内很多数学和英语类竞赛的顶尖学生。我觉得她虽然SAT考了2100分,英语成绩十分好,但她的成功好像和父母懂的怎么申请美国名校有关。网上有很多上外附中的家长知道这个情况吗?上海附中的学生申请外国好的大学是学校帮助的,还是要家长提前盯住,然后根据外国大学的要求做好多工作?现在上海很多一流的高中学生都以到外国读大学为时髦,能不能讨论一下这方面的途经。.

TOP

关注.

TOP

王之然的爸爸王毅捷是我们的社会学老师,那时他们是我们的偶像(不仅仅是王小鹰)。 天造地设的一对,加上一个出色的女儿 ——人生了无遗憾!

[ 本帖最后由 牧童 于 2006-12-22 15:41 编辑 ].

TOP

关注.

TOP

海新东方学校国外部近日获悉:上海外国语附中高三学生王之然已被美国耶鲁大学在Early Action(早申请)阶段提前录取,王之然同学在2005年暑假期间参加了新东方SAT的培训(班号:S008),在之后的SATⅠ考试中获2100分,并在早申请阶段被耶鲁大学顺利提前录取!



早申请(称为early decision或者early action)是美国各大学录取申请中比较早完成录取的一次申请轮次。一般以申请者在申请年(即入学之前的一年)的11月1日或11月15日为申请截止日(deadline)。这一要求意味着申请这个轮次的申请者必须在截止日之前完成标准化成绩的考试。



一般早申请在美国大学的录取中被视为是各大名校提前网罗优秀学生的手段,也遭到了一些一般大学的诟病,今年早些时候有传出哈佛大学有取消明年申请中早申请的消息。但一般对于国际学生特别是中国大陆学生而言,许多强手由于在11月15日之前标准化考试还没有完成等原因而无法进行早申请,造成早申请阶段的竞争并不及一般申请阶段(regular decision)的竞争激烈,所以对于那些有资格进行早申请的学生,早申请是一条成功捷径,当然,早申请的特点在于每个申请人只能申请一所学校,而不是如一般申请阶段没有申请学校数量的限制。



上海新东方自2003年在中国大陆首开SAT培训以前,至今已培训了近3000名学员,其中有多人获得SATⅠ考试的高分,更有数百人被美国哈佛、耶鲁、斯坦福等名校录取并获得全额奖学金。上海新东方国外考试部的SAT考试专家友情提醒各位有志于留学美国读本科的学员要合理安排复习考试的计划,将TOEFL考试和SAT考试尽早完成,尽可能取得好成绩,对于申请的结果和申请成功的院校的质量都有很大的益处。.

TOP

ZT:薛涌的blog

在萨默斯因失去本校教授的支持而辞职后,老校长Derek Bok重新出山,代理哈佛的校长之职。这位退休后仍然不断著书立说的前校长,并不甘心当个守摊子的看守内阁首脑。他上任一个多月就放了一把火,要求把教学作为教授评定职称的重要标准,试图改变教授只重研究而轻教学的习气。如今,他又放了一把更大的火:取消提前录取制度。


美国的大学申请,本来是自由竞争,学生可以同时申请许多学校,并接到数封录取通知书,然后和各学校就奖学金等问题进行讨价还价,选择一个条件最好的去就读。到了1990年代,大学之间争夺人才的“战争”愈演愈烈,大家为了锁定优秀学生,频频出招儿,其中的一个重要招数就是提前录取。



所谓提前录取,就是学生在头一年秋天就寄出自己首选的学校的申请材料,到12月知道结果。在这个申请中,学生必须保证:如果被该校录取,就肯定前来就读。这样,学校录取的时候,就知道被录取者肯定前来注册,不会跑到别的学校去,就会在同样的条件下优先考虑申请提前录取的学生。因为录取后不来的学生比例越高,说明学校越缺乏竞争力,排名会受影响。当然,在提前录取这个制度内,也还有所不同。哈佛和MIT等校的提前录取,还容许学生事后反悔。普林斯顿,哥仑比亚,布朗,达特茅斯,杜克等校,则不容许学生改变主意。从学生一边来说,申请提前录取,自己进“第一志愿”的学校的机会就多了两三倍。比如,正规申请哈佛,录取率仅为7%,普林斯顿为9%;但如果申请提前录取,录取率哈佛是14%,普林斯顿则是29%。同时,一旦申请提前失败,其他正常的申请还可以照常进行,并不会堵住别的路。



这一游戏规则,看上去对大家都好,可是一旦大家都来玩这个游戏,就变相限制了学生的自由选择权。首先,大家都搞提前录取,走这条道的学生被录取的比例高,就等于逼大家都要走这条路,正常的申请则机会越来越少。比如,哈佛和普林斯顿是不分彼此的学校,提前申请普林斯顿,有29%的机会,失败后再按正常方式申请哈佛,仅有7%的机会,因为对方已经把许多机会给了提前录取的学生。就好象在中国高考第一志愿是复旦,第二志愿是北大,头一个落空,第二个也没戏。第二,学生接到录取通知在前,拿到奖学金在后。事先决定去某个学校,就丧失了拿着几个学校的录取通知就奖学金问题讨价还价的机会。根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调查,被几个学校录取的学生,平均获得的奖学金比仅被一个学校录取的学生高30%。所以,学生事先被锁定,在财政资助上损失更大。第三,这套政策,把大学申请的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富裕家庭子弟,可以花上万美元雇佣专业咨询人士,计算各种因素,帮助学生选择要锁定的学校申请提前录取。穷家庭的孩子则没有这种服务,最后举足无措,丧失机会。



也正是如此,各大学和教育专家都谴责提前录取的制度,承认这对学生不公平。但是,由于彼此竞争太激烈,大家全在呼吁取消这个制度,但谁也不愿意率先行动,生怕丧失了优势。以哈佛为例,去年录取了2124名学生,有813名是由提前录取而来,占总数的38%。有的学校,一半学生是提前录取得来的。可见大家对提前录取相当依赖。只有University of Delaware这样一个普通学校宣布了取消提前录取,但其他学校全按兵不动。



哈佛着一义举,获得了美国高等教育界的广泛欢呼,包括其对手普林斯顿和MIT的录取办公室主任,都在赞扬哈佛时毫无保留,只是大家都不肯说自己将如何跟牌。不过,这个举动,使哈佛一下子抢占了道德高地,将了所有名校一君。估计在未来几年,一些名校会纷纷效仿。现在各名校正处于改革的有利时机。因为人口的变化,最近高中生数量急剧上涨,大学不愁生源。特别是几个常青藤,不得不每年拒绝许多合格的学生。取消提前录取只会丧失短期的优势。而象哈佛这样的“最高学府”,恐怕短期内也不受影响。困难是的次一流或二流的学校,要放弃提前录取的政策,恐怕不是一两年能下决心的。



美国的大学竞争,强调的是如何优化学生的选择范围,在最大限度内作到公平。这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应该追求的目标。可惜,目前大学统一招生的模式,完全排斥了学校之间的竞争,不给学生在不同的学校之间进行选择的权利,严重妨碍了社会公平。希望中国高等教育界能够学习哈佛的榜样,拿自己的既得利益开刀,对高考录取制度进行彻底改革。.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