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看见“问题”~zt

看见“问题”~zt

看见“问题”问题意识的淡漠,到没有问题这真的很可怕,这意味着将停滞不前。教师的工作恐怕永远不会有这样的现象,因为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每天会有不同的事发生,这些琐事就足以诞生棘手的问题……




问题意识的淡漠,到没有问题这真的很可怕,这意味着将停滞不前。教师的工作恐怕永远不会有这样的现象,因为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每天会有不同的事发生,这些琐事就足以诞生棘手的问题。



面对问题,我现在有一个担心,我们不是缺少问题,而是缺少一个恒定的研究。面对一个个看似解决的问题,我们周遭并没有发生多少变化,这可能也算是个问题。因材施教、兴趣性原则等,有多少我们研究透彻?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在教学研究上我们进行着当年毛主席的游击战术,我不知道我们的学生有多少从中受益?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一个问题的出发点的问题,其次要解决一个用学生受益与否和受益度去考查我们的问题的意义和价值。

我一直把兴趣放置在我工作的首位,我觉得在教学工作中如能解决好兴趣这一个问题,我的学生将受益匪浅。曾经看到一篇题为“我拿什么吸引学生”的文章,一时让我彻底打量了我自己所有的一切,的确,我拿什么去吸引学生,让他们对所学的东西饶有兴味、乐此不疲呢?在关照自己的同时,我发现有一个问题不能忽视,就是我们面对的学生有着怎样的兴趣,他们最为关注的是什么?刨根问底追溯上去又回到了老问题上,就是因材施教。也许值得一直探究的问题之一就是因材施教了。



新课程的种种改革其实就是向因材施教的靠拢。可是我们在新课程的实践中,却始终徘徊在因材施教的周围,在热血沸腾了三年后,我们才冷静地思考一些问题,可在这实践的三年中却似解决了很多问题。这样无助的问题意识又有多大意义。

面对有着强烈求知欲的孩子,我们让他们在我们的教育下一点点丧失了几乎本能的欲望,我们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谈?还有什么好谈的?过于直白的话是不太好听的,但有些东西是无法掩饰的,即便谈再多的意识、理念。当教育部发言人对教育改革持肯定的言语一流露,随即不也遭到了来自四方的质问?的确,我们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我们都做了些什么?我们的学生日趋水深火热赶赴考场,我们有什么成功可言?

当我们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作为我们的出发点和归宿,却忽视问题背后的人,那么再多的问题发现和解决,也无助于真正问题的改变,我们将只能徘徊再徘徊,看见问题,应该先看到人,这才是问题所在。.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