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中国:当从清明节转向复活节

中国:当从清明节转向复活节

中国:当从清明节转向复活节
http://net.blogchina.com/blog/ar ... mp;isappinstalled=0



张国庆|中国:当从清明节转向复活节

白约 2019-04-04 9 1457  





中国的节日大都与祭祀有关,春节拜祖,清明祭先人,端午节追思2000年多前的“臭”公知屈原,即使像中秋这样的节令,除了祭月赏花外,还派生出睹物思人的惆怅,李白“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句就是这样的韵味。

中国的节日大都又与吃喝攸关,春节、端午和中秋自不必说了,即使是在“哀哀父母”的清明节,杜牧有感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时,仍熬不住饥肠辘辘的渴盼,走笔一飞,后缀就落在“借用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句上了。

从农耕文明到市场经济,中国式节日与时俱进后,越来越与世俗同流合污,就拿清明祭祖来说,现在已不只是家祭族忆、烧香嗑头那么单纯,妖冶的还要跳艳舞,烧纸糊的美女、别墅和苹果手机,有段子说,反正乔布斯都在下面了,不怕老祖宗们不会用。

好像我们这个世界腐败得还不行,非得把阴朝地府的老祖宗们都勾搭出来,走共同腐败的道路。

不仅如此,中国文化卓诡不伦的一面还在于,即使西方经典的节日,诸如圣诞节、情人节,经过一番中国特色的文化嫁接和商业造化后,都会弄成嘉年华式的全民狂欢节,稍好的餐厅、酒吧和宾馆都在搭售“圣诞大餐”;大小商场都在推广团购打折;珠宝手饰店呢,拼命拉着青年男女,新老情人大献“爱心”……

今天的中国社会,差不多全民都在效法清代诗人、美食家袁枚“活得要任性,吃得要讲究”的追求,郦食其在《汉书》里老早也说“民以食为天”,那么,今天豪迈走在奔小康伟大进程中的国民,个个争做高尚吃货的胸怀,就与庙堂“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文化匹配了。

这样看来,穿行在死荫幽谷的中国清明节里,我们之所以穷尽奇思妙想,甚至用极其玄幻的现实主义浪漫,高端大气上档次地提升祖先们在那边的生活品质和腐败档次,其实是下意识影射了自己对今生福祉的盼望和对奢靡生活的追求,并且寄望来世的欲望得以在今世的意念上完全成全。

从社会伦理学上讲,这根本就是缺少信仰素养的公共迷信;往重说,就是全民拜鬼!

可以想象,信仰的空洞和文化的流失,使中国传统节日在今天这个时代,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民俗纪念风味,而商业化的推波助澜,使破潮而来而来的那些形形色色的西方节日,就远比中国传统节日玩得疯过得嗨了,尽管人们并不知道,西方重要、经典的节日的背后,其核心都是指向对耶稣基督的信仰。

我一位体制内的朋友问我,为什么中国人这么迷信,结婚要看期,死人要占卦,建房要讲风水,拍部电影也要献上猪头祭祀,甚至买部新车都要挂红涂血沾鸡毛?西方人为何不这样呢?

我说这不只是民俗问题,也不只是哲学问题,归根结蒂是神学问题。自人类诞生以来,关乎祭祀可以说大同小异,环球同此凉热,但自从一位叫耶稣的被当作赎罪的羔羊钉死在十字架上后,他一次性完成了人类的救赎,所以从公元纪年开始,任何形式的祭祀就显得多余了,岂止是多余,差不多都会被视为异端,这是今天西方社会尤其是以基督教信仰为主体的国家,人们不再迷信传统祭礼的信仰诱因。

我这样说仍然不完整,如果耶稣只是轰轰烈烈地死了,那又有什么益处呢?这与中国清明节无非是殊途同归罢了,因为逝者如斯,死亡的毒钩下,照旧只有悲伤,没有盼望。但正如《使徒信经》所说:耶稣“在本丢彼拉多手下受难,被钉在十字架上,受死,埋葬;降在阴间;第三天从死里复活……”这才是真福音,因着耶稣代表人类战胜了死权,人的尽头,才得以成为在上帝国度里的起头。

这就是西方复活节的来历,相对于中国清明节,生与死的内涵,截然两分。

虽然死亡并不必然产生恐惧,然而,恐惧的人生虽生犹死。因此,美国人类文化学者贝克尔(Ernest Becker)在《死亡否定》一书中说:“并非自然的动物本性,而恰恰是对恐惧的掩饰,让我们生活在丑陋之中。”

这位普利策大奖获得者的话,好像是专门针对中国人说的,中国人对阳寿的追求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各样养生资讯光怪陆离地充斥在大街小巷,却少有人去考究死亡或者叩问灵魂,这真是个要命的问题,既然人死如灯灭,那就好死不如赖着活,今朝有酒今朝醉。即使有清明节这样缅怀先辈的节日,但在人死不能复生的文化共识里,国人也只能在“二元思维,两重人性”的复杂转换中,透过对死者的祭奠中来安慰生者的梦想。

清明节为祖先们烧个美女、烧幢别墅或者烧个新派的苹果手机,就见惯不惊了。谁会想到,这种“娱乐至死”的祭奠方,其实才是对死亡真正的肯定和恐惧呢?

也许许多国民并不同意我的观点,他们对亲人的祭典的确是真诚的,对祖先的追忆的确也是忧伤的,但我仍然要告诉你一个奥秘,倘若悲伤是我们人生永远迈不出的沼泽地,那其实正是死亡的娱乐本质。

但复活节告诉我们一个真相,死亡“它不是世界的事实”,即使伊甸园早已经关闭,但我们透过耶稣和拉撒路的故事,也能晓得“信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末见之事的确据”,那些死了的人,大抵也只是“睡了之人”,因着信望爱,将来喜年,信徒相会,恩典爱谊千年。

恰恰在此,中国人的人生观与世界两分,当清明节告诉我们出生入死的信息时;而复活节告诉我们的却是出死入生的欢呼,我们的忧愁、盼望、平安与喜乐,因着信念的两分,不得不在信仰上分道扬镳。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有中国清明节,延后半个月,就是一年一度的复活节了,我实在不想称那是西方人的节日,地球都一个村了,信仰上还有东西方之分吗?历史是彩虹般的见证,我们只想用自己的叩门声,告诉自己的国民:中国当从暮气沉沉的清明节转向复活节,唯有如此,我们才会摒弃历史以来遵循的现实主义法则,努力寻求去做那些关乎永恒中的事情。也唯有如此,我们这个“罪如朱红”的民族,才会洁白如雪!





原创作品 赏读随意


已有 9 人赞赏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