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的路:走出古拉格群岛
https://mp.weixin.qq.com/s/KLP5HRebr-PV7-h5uqHHaw
回来的路:走出古拉格群岛
2018-03-30 ECNUP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古拉格集中营,七名囚犯成功越狱。他们走出西伯利亚,横穿无人戈壁,闯过藏区雪域,翻越喜马拉雅,最终抵达印度,重获自由。
1956年,波兰人斯拉沃米尔·拉维奇的小说《回来的路》问世,这是第一部揭露前苏联劳改营的文学作品。1973年,俄罗斯著名作家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在巴黎出版,书中披露的暴行,震惊西方世界。
《回来的路》还原了史上最伟大的冒险、求生并成功逃脱的真实故事。二战期间,波兰被纳粹德国占领。年轻的波兰骑兵军官拉维奇从战场归来,却落入苏联人手中,被诬以间谍罪,获刑二十五年,被押至遥远的西伯利亚集中营服苦役。
在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无数囚犯历经数月的艰难跋涉,抵达由部队严密看管的303营地,开始漫长无望的禁锢岁月。对拉维奇及其同伴而言,待在集中营代表肉体与心灵的双重死亡,这些不甘于命运摆布的勇士,怎能让生命之火就此熄灭?他们必须设法突围,即使自由之光看来如此渺茫。于是,众人策划了一场逃亡行动。
1941年4月,七名囚犯成功越狱,随后一路往南徒步疾行。他们凭着双腿与意志力在接下来的十一个月里,走出西伯利亚,横穿无人戈壁,闯过藏区雪域,翻越喜马拉雅山,徒步行走6500公里,最终抵达印度,终于重获自由。
这是一个源自真实事件的故事,忠实呈现了逃亡途中的千难万险。而抛却了国籍、等级等无形的社会枷锁,暴露在极端险恶的自然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情义,更显弥足珍贵;“自由”一词,就在众人一步步自心灵与肉体的限制中突围之后,渐渐浮现它的价值与不可取代性。
配图 | 同名电影《回来的路》剧照
▲ 拉维奇和同伴们的逃亡路线图
同 名 电 影
2010年,澳大利亚著名导演彼得·威尔将《回来的路》搬上大银幕,震撼了无数观众的心。这位曾经执导过《楚门的世界》《死亡诗社》《怒海争锋》的名导动情地说:“这是一个讲述人类忍耐力和勇气的极好故事,不仅有人物、有血肉,而且还有历史。人类为了生存下来究竟能承受多少痛苦、忍受多少折磨?谁也不知道,而这个故事恰好就给了我们这么一个样本。我决定要拍摄一部影片之前,总要对影片要讲的故事做一个简单的测试,那就是看我是不是会将它遗忘。如果我不能忘记它,而它又能在某些层面上促使我将其扩展成电影,那么就拍摄吧。拉维奇的故事恰好就征服了我。”
拍摄这么一部穿越西伯利亚、蒙古、戈壁、喜马拉雅山和印度的“公路电影”,难度之大,可以想见。取景于摩洛哥、印度和保加利亚,在雪山、森林、沙漠、河流间巧妙转换,紧张激烈的格调伴以令人叹然的画面,彼得·威尔将浓烈的情感精准地融汇于电影的每一个风景镜头中。那条漫长的回家之路背后,除了逃生的本能和身体的自由,更多的是被赋予了人性的回归和宽恕。
电影片段
(一)
电影片段
(二)
电影片段
(三)
故 事 背 后 的 那 个 人
斯拉沃米尔·拉维奇
Slavomir Rawicz
1915-2004
生于1915年9月。自1932年起在华沙研习建筑学。1937年加入波兰后备军。1939年夏天完婚,随后便开赴战场。波兰沦陷后,他落入苏联人手中,被关押入狱,从此告别故土与家人。二战结束后,他定居英国诺丁汉地区,并在诺丁汉设计中心工作。1947年再婚,与妻子玛乔丽(Marjorie Needham)育有五个孩子。因心脏病影响,他于1975年退休。此后与家人过着平静的生活,并致力于为波兰的孤儿募款。2004年4月,他以年近九十的高龄辞世。
《 回 来 的 路 》 中 文 版
《回来的路》
[波兰] 斯拉沃米尔·拉维奇 著
张富华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