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说来听听”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与老师们共同探讨一个话题,表达自己的观点、见解时,我喜欢用“分享”一词开场。起初是模仿他人——这个词温和的品质,让身为听众的我在开讲者说“下面,我与大家分享一下……”时,立刻从情感上就拉近了与那个陌生人的距离。于是,拿来试用。用久了,竟上了瘾,即使在与朋友的闲聊中也会说“……,我和你分享一下。”但究竟“分享”一词,为何会让我产生“温和”感?又为何让我在用了它后,内心敞亮,我未曾细究过。直到不久前,在行知学校旁听了炳亭主任对“展示”价值的再次解读后,有所觉。在炳亭主任看来,展示的意义在于挺直国人“自谦”的身躯,正心正人。由此想到,每一位发言者的“分享”,正是将两种展示融整在了一起——形体展示与言语展示——言语为身,形体为翼。通过展示,或让别人感觉到自己的感受,或同别人述说自己的感受,以期达到精神的共享。如若实现,自然是“分享”较为理想的境界。但就其低层级的功能——“把自己想说的说出来”,也是一个极具价值的行为——不仅聆听自己的内在,同时希望通过和听者的互动,理清自己的意图——这其实是“说出来”的原动力——渴望把来龙去脉搞清楚,明确表达对已知事物进一步理解的决心(此处的“说出来”,犹如闲话家常,没有严谨的架构组织,也无需追究出精确的答案,是一种思绪的分享)。可见,任何一种现象,你一旦对它引发了兴趣,只要循着其轨迹逐层剥离,直至探寻出其本质,就能有意外的收获。
我们的语文课,如能有同“分享”一样的本质内涵的词语或短句,来约请孩子们说出被文本激发出的想法和热情,那么,在彼此“说出来”的过程中,孩子们就能体会到文本丰富多元的样貌,不断赋予它新的诠释,从中获得“知性喜悦”。
那什么样的语句才能有如此能量?显然,它应该极具开放性,能够让孩子们有时间思索,有丰富的“思维流量”(“思维流量”为师傅程红兵首创,目前,国内外尚无对这一概念的建构与理论研究)。通常,“为什么”“如何”“怎么样”等作为发问词,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可我个人并不喜欢“为什么”。因为它带着质疑的口吻,还有些挑衅与威胁。相信孩子对此的体验会更为敏感。且这个词的答句,会让发言者裹足不前,给到一些极为笼统的答案。如“因为这一段写得很有趣。”“因为作者对童年生活深深的留恋。”于是,你不得不再抛出一个“为什么”。这样的质询式的教学会让孩子们的学习热情逐渐消逝。
“来,说来听听。”一次与朋友对话中,他无意的一说(也可能是他的语言风格),让我喜欢上了这句话,如同对“分享”的情感偏好。“说来听听”,让你感到亲切,有邀请的意味。在邀请中,和你平等对话,在平等中探寻“为什么”。
对于一篇课文或一单元课文或一本书,教师的提问旨在引导孩子发掘自己的经验并与他人“说来听听”。那么,说什么来听听呢?有一些基本问题可以为我们引路。如,“这里有没有什么是你喜欢的?”“有没有什么是你不喜欢的?”“有没有什么是让你觉得困惑不解的?”还有一些概论性的放诸四海皆准的问题,可在基本问题之后以不同的角度切入。如,“在你只是读了单元导语,还没有读这单元的课文之前,你想过接下去的几篇课文会是怎么样的吗?”“在你读过了以后,你感觉怎么样?和之前的预期有什么出入?”又如,“当你在阅读的时候,或者当你回想起文中的情节时,有没有一些字词或语句的运用是你喜欢或不喜欢的?”“如果作者请教你这篇文章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善的,你会怎么说?”“在阅读的同时,你能够在想象中‘看见’故事的进行吗?”……
一旦这些问题成为孩子们独立阅读时思考的视角,就会建立起对文本丰富多元的认识,就会喜欢上伴随着思考的阅读。毕竟,鼓励孩子阅读,才是我想通过“说来听听”达到的目的之一。
如此说来,“说来听听”式分享既是一种方式,也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