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揭秘:邓丽君在大陆是怎样解禁的?

揭秘:邓丽君在大陆是怎样解禁的?

揭秘:邓丽君在大陆是怎样解禁的?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07b4d6d8f683fa5b#rd

将近四十年以来,邓丽君的歌声从靡靡之音变成了华语经典,滋养了一代代人。然而在她活着的时候,央视没对她进行过任何报道。在这种“官冷民热”的大背景下,小编带你厘清邓丽君在大陆的“解禁”史。



“又黄又反” “教坏孩子”


1980年,中国音协在北京西山召开会议,正统学院派的专家认为,邓丽君的一些歌曲内容比较灰暗、颓废,属于“靡靡之音”、“黄色歌曲”,特别质疑她翻唱的《何日君再来》这首歌曲的主题指向。


邓丽君在日本发行的唱片


在70年代后期,大陆听众听到邓丽君的歌声,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偷听敌台和翻录磁带。在那个年代,基本除了大陆的电台以外,都是“敌台”。而大陆的电台又不播任何的邓丽君歌曲,所以,收听邓丽君=收听敌台。好在文革之后,收听敌台已经不是什么特别大的罪名,通常是一番批评教育,至多背个处分,与文革时动辄面临劳教甚至判刑的风险不可同日而语。可以说,收听“敌台”的风险降低,是邓丽君流行开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邓丽君之所以在那个年代突然“爆红”,与其唱腔和歌词内容密不可分。被样板戏和革命歌曲教育了几十年的人们发现,歌曲竟然还能这么唱?歌词竟然还能这么写?人们禁锢的大脑瞬间被开辟了一片新视野。而由于两岸听众对邓丽君歌曲欣赏的不同步,使得在台湾经过十年传播而积淀下的几十首好歌,在同一时间“砸”向了大陆听众,使大家在很短的时间就爱上了这个声音。


“敌对大陆的黄色歌手”


在两岸敌对的年代,任何知名公众人物都会无法避免地卷入政治之中。作为身在台湾的歌手,祖籍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的邓丽君也不能免俗。


在演唱会中,主持人问邓丽君,听说在大陆有很多人想邀请你去大陆演唱。邓丽君表示:“如果,我去大陆演唱的话,那么,当我在大陆演唱的那一天,就是我们三民主义在大陆实行的那一天。”可想而知,有这句话垫底,邓丽君终生未在大陆举办演唱会也就说得通了。


邓丽君1981年在台湾劳军的情景


1981年8月,邓丽君已经是红透华人世界的超级明星,用一个月时间将台湾军营“走透透”,并且去金门这种象征性极强的地方劳军,政治意味与普通劳军不可同日而语。此后台湾电视公司制作并播放了名为《君在前哨》的电视特辑。


自此之后,邓丽君在大陆官方的眼中就不只是一名唱“黄色歌曲”的歌手,而是一名“敌对大陆的黄色歌手”。


专家“不高兴”这些“脑残粉”



与官方对邓丽君的排斥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民间对于她的热爱。到了1980年代中期,在歌迷们的交流中,大家逐渐知道了诸如收听澳洲电台能获得更清晰的信号这样的小窍门。





不仅如此,邓丽君还教会了人们可以用嗓音的另一个部位唱歌,即后来所谓的“通俗唱法”。在此之前,中国歌曲只有美声和民族两类唱法。


对于民间对邓丽君“没头脑”地热爱,主流音乐专家显得很“不高兴”。《怎样鉴别黄色歌曲》一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版的。这是一本合集,收录的是当时音乐界的主流专家发表在报刊上的关于音乐鉴赏的文章。


书中依旧将矛头指向了邓丽君的《何日君再来》:“《何日君再来》不是汉奸歌曲,但它是首黄色歌曲;不是一首爱情歌曲,而是一首调情歌曲;不是艺术歌曲,而是商业歌曲,是有钱的舞客和卖笑的舞女的关系,是舞场中舞女劝客人喝酒时唱的。……这是对血泪现实的掩盖,是对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生活的歌颂,是以醉生梦死的态度来对待现实。”


与很多被主流专家看扁的艺术作品一样,邓丽君歌曲终究还是成了人民大众心中的最爱。1985年2月1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题为《邓丽君说:真高兴,能有电话从北京来》的新闻报道。这篇报道是当时《中国青年报》文化艺术专栏记者关键撰写的新闻,是中国大陆新闻界对邓丽君的第一次正式的新闻采访报道。


至此,邓丽君在大陆被非官方地解禁了,收听她的歌曲不再是一件可能会“学坏”的事。


央视首次报道竟是死讯


当大陆听众可以光明正大地聆听邓丽君之时,她本人其实已经处于半退休状态。1980 年代后期,邓丽君的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英国和法国,除参与慈善演出外,甚少于公众场合露面。


而在民间,邓丽君的热度并未消减。有关邓丽君的书籍、唱片、磁带,在此期间陆续出版。中国唱片总公司还整套引进出版邓丽君歌曲磁带。


1991年邓丽君在香港参加节目录制时,谈到过80年代受大陆邀请的情景


在录像带、VCD逐渐普及后,邓丽君1984年在台北举行的《十亿个掌声》演唱会成了一时的宠儿,很多八零后、九零后的人正是通过家中父辈留下来的这场演唱会的录像,才认识并喜爱上邓丽君的。


中央电视台首次报道邓丽君,内容是她的死讯。1995年5月9日,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国际频道)在常规新闻里报道了“台湾著名歌星邓丽君昨日在泰国清迈病逝”这一消息,并播放了多段邓丽君生前演唱活动的电视画面。这是大陆最高级别的新闻媒介第一次对邓丽君的相关消息进行报道。


央视的正面报道,也为邓丽君的官方解禁铺平了道路,此后除了极个别政治性太强的歌,邓丽君在大陆基本不再是禁区。可惜这一切,她本人看不到了。



去世后渐成华语音乐经典


邓丽君去世后,在大陆购买她的唱片,组织民间歌友会等都不再是禁区,而且她还在两岸民间交流中起到了一定作用。台湾邓丽君文教基金会上海办事处在2002年正式成立,上海和桂林等地建立了邓丽君生平纪念馆,“中国邓丽君歌友会”也在 2002年11月成立。


2005年,邓丽君去世十周年。这一年还发生了件看似与邓丽君不沾边的事。这年的四五月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相继访问大陆。这是两岸交流方面的一件里程碑式的事件。


鲜为人知的是,连、宋这两位政坛大佬,当年都参加过邓丽君的葬礼。时任台湾省省长的宋楚瑜还是治丧委员会的名誉主任委员,担任葬礼主祭,并题名邓丽君墓园“筠园”。


连、宋的大陆之行似乎打开了两岸文化交流新的大门。2005年,一台名为“一代歌后邓丽君经典金曲交响音乐会”的晚会顺利报批立项,并于2006年1月22日在北京音乐厅举行。此后,以邓丽君为名的各类演唱会、音乐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2013年周杰伦在台北“小巨蛋”的演唱会上,用“虚拟影像重建技术”在舞台上“造”出了一个邓丽君的形象,并与周杰伦合唱了三首歌。


如今几乎所有的公园里,早晨都有大量晨练的大爷大妈。他们也经常组织歌唱活动,唱得最多的有两种,一种是邓丽君的歌曲,另一种是当年批判邓丽君之时,专家们鼓励大家唱的革命歌曲。当你置身其中,也许会感到有些“穿越”:听完一首《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之后,可能紧接着一首《我只在乎你》;一首《北京的金山上》之后,会接一首《在水一方》……无论“黄色歌曲”还是“红色歌曲”,此时统统变成了怀旧歌曲。


邓丽君的歌曲经历了时间的检验,成了名符其实的华语经典。《怎样鉴别黄色歌曲》这本书也没有被人遗忘。定价为两毛二的这本小册子,如今在旧书网上被炒到了300 元以上,30多年来身价增长了上千倍。卖主除了强调品相很新以外,还加上了一句话:“最好的时代见证,珍稀品”。

TOP

小时候不记得那么多,好像邓丽君的歌听得也不少啊,连《梅花》都听过,没人跟我说这是禁歌。
《何日君再来》这首歌,真的属于命运多舛,日本禁过、台湾禁过、大陆也禁过,大概东亚文化都有文字狱的基因?搞笑的是禁的理由:日本人认为是盼中国军队再来,台湾认为是盼八路军再来,大陆认为是盼国民党再来......

TOP

回复 2楼chgtq 的帖子

可能你年纪小。

我是记得我还看过《怎样鉴别黄色歌曲》这本书的。不过内容已经忘记了。
当初不要说邓丽君了,李谷一的唱法都有人有意见,不接受。

TOP

回复 3楼yingyinc 的帖子

可能吧,只记得有一位老师喜欢《小路》,给我们唱过;还有一位喜欢《小城故事》,班会安排我们表演过。他们好像都公开唱的哇,没什么阴影嘛。

TOP

@文史女教师
【永远的邓丽君[蜡烛]】1980年,在北京西山会议上,专门展开一场开展了一场对邓丽君歌曲的定性大会,决定禁播邓歌曲,但这丝毫没有影响邓歌曲在年轻人中传播,全国上下,白天听老邓,晚上听小邓,成为了当时的一种现象。 其中《何日君再来》被认为黄色歌曲,有反攻大陆的政治野心。

@王周生
我侄女在上海某小学,学校要学生上缴邓丽君磁带,侄女知道家中有,她也会唱,但是她要听老师的话,回家后问我拿,我对她说,你让老师来找婶婶拿。后又问她,你觉得好听吗?她点点头。

TOP

回复 3楼yingyinc 的帖子

李谷一一首乡恋受了不少委屈噢,差点上不来了呢~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