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拉赫玛尼诺夫及其名作《第二钢琴协奏曲》

拉赫玛尼诺夫及其名作《第二钢琴协奏曲》

焚毁黑暗,奏响光明 | 拉赫玛尼诺夫及其名作《第二钢琴协奏曲》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31a3163fe759e7ae#rd

2015-04-27 李广平 OC OC
OC

微信号 OverseasCampus

功能介绍 OC系列精品的微信平台,包括《海外校园》杂志、OC爱看网、OC爱问网、OC爱梦想、《举目》杂志等。精彩内容天天推送!
导读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1873年4月1日生于俄罗斯,于1943年3月28日逝世,他是二十世纪世界古典音乐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他在音乐中表现一个忠实诚挚的普通人的思想感情,他的音乐时常具有幻想和悲剧性的哀伤等因素,时常留下一种内心悲剧不可磨灭的痕迹。


同时,音乐家个人体验中,又夹杂着抑郁悲伤的成分,因为信仰,他终于可以焚毁黑暗,演奏出全新的乐章。


本文首发《海外学院》129期。作者为中国著名音乐制作人,词作家,音乐评论家。点击底部“阅读原文”,浏览本期《海外校园》电子翻页版。

近两年,雾霾不时来袭,其遮天蔽日之势,让人颇有“末世”之感。也许不少人都因此患上了思乡病或逃离症,绝望感与无力感更会弥漫四周,恐怕成为抑郁症患者的人不在少数。


不过,别以为抑郁症是现代人的富贵病,“古人”也有此病。



1恶评是杀人的刀



1897年3月,俄罗斯作曲家兼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完成了他的《第一交响曲》,当时他24 岁,年轻却才华横溢。可惜,在圣彼得堡首演时,观众反映冷淡,音乐厅里掌声寥落、气氛沉闷;格拉祖诺夫是该场音乐会的指挥,可这哥们对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完全不上心,排练草率,不在状态;更可怕的是,据说他演出时嘴里还有酒味,整个音乐会当然乏善可陈、一塌糊涂了。


首演之后,音乐评论界对拉氏展开了措辞激烈的批评,其中以评论界大佬居伊的文章最为生动,这家伙刻薄至极,他说:“假如地狱里有音乐学院的话,那么拉赫玛尼诺夫则能因他在《第一交响曲》里播下这么多不和谐的种子而获头奖。”居伊与当时风头十足的俄罗斯“音乐团伙”“强力集团”的几位作曲大佬,同样看不惯学院派出身的拉赫玛尼诺夫,于是群起攻击《第一交响曲》;这对拉氏而言简直是没顶之灾,哪位作曲家见过这种“群殴”阵势啊?拉氏万念俱灰,羞愤交加,就差咬舌自尽了!


从此,拉赫玛尼诺夫陷入巨大的精神危机之中,患上了强度颇大的抑郁症;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心境低落、悲观消沉。他酗酒度日、自卑且绝望,怀疑自己完全不是当音乐家的材料。创作上的自我评价更是低到深谷,他开始思维迟缓,思路闭塞,反应迟钝。昔日那醉人的旋律、飞扬的乐思、灵动的节奏、完美的和声皆逃逸无踪。“恶评”真是一把杀人的刀啊!


图片来自网络


2走出抑郁的梦魇



亲友们一时间束手无策,好在拉氏的姑父能量非凡,在他的安排和沙皇的女儿公主殿下的帮助下,抑郁症患者拉赫玛尼诺夫与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见了两次面。托尔斯泰告诉他:“你是音乐家,你必须创作才行,这是你的责任。”可是,出自大文豪的这番好言劝导竟然对拉氏的病症毫无作用。虽然拉赫玛尼诺夫也很激动和感动,可依旧写不出一个音符来!


达尔医生是位“新潮”的心理医生,他使用了当时最为新颖的催眠疗法。日复一日地对处于半睡眠状态的拉赫玛尼诺夫重复几句话:“你将开始创作协奏曲!你会工作得称心如意!你的协奏曲会是最好的!”“你是作曲的天才,你所创作的伟大乐章即将问世;下一个作品是钢琴协奏曲;是C小调;贝多芬或柴可夫斯基也写不出这么好的东西!你是作曲的天才,你是演奏家,你一定能写出这首钢琴协奏曲!”


经过漫长的4个月的治疗,拉赫玛尼诺夫终于恢复了对自己命定和天赋的确认,从抑郁绝望中振作起来,开始了《第二钢琴协奏曲》的辉煌创作!



3苦难中诞生天籁



才华横溢的拉赫玛尼诺夫终于走出抑郁的泥沼,迎来了灵光飞溅的创作繁盛期。那些极富俄罗斯浪漫气质的旋律、乐句在他的心中复苏,如江河一般,自然地流淌出来。他一反常态,先写了《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三乐章的华彩乐段,紧跟着又写了一个慢乐章…… 就这样,他思如泉涌,一个创作天才重新回到了人间!


苦难使他的作品更加辉煌。那透彻心扉的哀愁和灵魂深处的磨难,让拉氏的《第二钢琴协奏曲》成为天籁之作。他在欣喜之余,把这部杰作题献给了帮助他创造奇迹的达尔医生。


1900年《第二钢琴协奏曲》首演,拉赫玛尼诺夫自己担任钢琴独奏;演出大获成功,成为俄罗斯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经典之作。这部作品秉承了柴可夫斯基等伟大作曲家的风格,拥有浓厚的抒情性和丰富的旋律,并独具动人的“俄罗斯感伤”气质,因此而成为钢琴演奏家的必奏曲目。此外,身为钢琴演奏大师,拉氏创作的钢琴协奏曲演奏难度通常比较高,这首曲子也成为挑战许多钢琴家的演奏曲目。


我最早听到拉氏的《第二钢琴协奏曲》,是在一部古老的电影里。甫一聆听,就几乎落下泪来。乐曲中,深重的苦难扑面而来,宛如俄罗斯那覆盖着皑皑白雪的荒原,辽阔而厚重。乐曲行进中,却又有优雅而清澈的感受盈满人心。这3个乐章都是气韵饱满、悠远,歌唱性极强,又绵柔舒展,其意境深邃而色彩丰富。


除了安静地聆听,文字简直无法表达。


我后来曾听过很多版本的演奏,包括中国青年钢琴家的演奏,总觉得有隔膜,没有痛彻心扉的哀愁,没有沉重如山的苦难叙事,没有内心滴血的刺痛感,没有心灵抑郁的绝望感……没有过类似的经历,实在是弹不好这首伟大的作品啊!


图片来自网络


4以信仰焚毁黑暗



中国听众往往容易忽略基督信仰对拉赫玛尼诺夫的影响。


拉赫玛尼诺夫是一位虔诚的东正教徒,卓别林的《自传》中曾记载了一段二人的对话,卓别林承认自己不信上帝,拉赫玛尼诺夫却反问道:“艺术没有宗教怎么行呢?”在他看来,艺术和信仰,情感都是第一位的。


在创作中,拉赫玛尼诺夫经常把东正教安详肃穆、壮丽悲愤的圣歌旋律引入自己的音乐中;而东正教中对苦难的赞美和承受的坚忍精神,在作曲家创作《第二钢琴协奏曲》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面对苦难,坚忍不拔,力求超越,并渴望在美好的天国获得真理、道路与生命的全面拯救,这才是帮助拉赫玛尼诺夫从心理疾病的泥潭中走出来,并创作出伟大作品的真正的精神动力。


在将近3年的黑暗中,我想,拉赫玛尼诺夫的祷告、呼求也一定是帮助他走向新生的重要力量。他曾说:“我感到我工作时比闲散时更强,所以我祈求上帝让我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天。”


拉赫玛尼诺夫离开俄国前,曾编写弥撒曲《Vesper Mass》,这亦是他为自己丧礼编写的作品,当中一句歌词(英译版本)如下:“主,现在就让你的仆人在平安中离去。”(参《路加福音》2:29,和合本译为“释放仆人安然去世”)


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在聆听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名作《第二钢琴协奏曲》的时候,我也不禁要说——感谢主,给了我们这充满恩典的精神盛宴与心灵礼物,它焚毁了黑暗的包围,让我们感受到灵魂的洁净与仰望的力量!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