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sina.com.cn/news/s/2012-05-17/0841217654.html
各位听众,人吃坏了东西会拉肚子,汽车也一样。这几天,本市一些出租车司机接连反映,车辆出现了熄火和怠速抖动现象,据分析可能与所用汽油的质量有关。来听东广记者孟诚洁的报道:
(来自“三湘大厦”的张师傅和海博公司的施师傅,他们的遭遇很有代表性:
【五月一号前后,车子突然没有动力,修理厂一修,发现火花塞头子像雪花一样的东西。锦江的人说,他们车队四十几部车加的油,都是这个样。
我是上个月29号那天当班,早上发动的时候就感觉车子有点抖,高架上堵嘛,车子断火得非常厉害。回公司一讲,说公司里这种情况很多,肯定是汽油问题。】
记者随即联系大众、海博、强生等出租公司,情况都得到了证实。“中招”的车辆,从十几辆到几十辆不等。据了解,问题车辆集中加油的地方,除了被曝光的闵行归真加油站之外,还有一些打折力度很大的民营加油站。93号汽油能比最高限价便宜3到5毛钱,出租车对油价最为敏感,因此是它们的常客。
这些加油站的油品来自哪里?面对上门采访,经营者均讳莫如深。几经周折,记者从一位业内人士口中,听到了一个新鲜词——“调和油”:
【加油站进货渠道不一样,就是调和油,外地进的,山东地炼厂的调和油,调和油和国标油现在差价600块钱。但是使用起来不行。】
什么是“调和油”?记者咨询了上海石化质量管理中心副主任唐建光,他表示,汽油生产的正常流程中,都有“调和”这一工艺环节,相关的组分有6,7个。而业内所讲的“调和油”,约定俗成,指的是一些地方小型企业自行调配的油品:
【出现这样一些状况呢,主要还是调和组分的不规范,不应该加的东西加进去了,地炼或是非正规的汽油生产方式,为了牟利嘛,搞了一些低成本的组分进去。】)
吃油要防地沟油,加油要防调和油。业内人士透露,所谓“调和油”在山东等地炼油厂集中的地方已经成为了一种产业,技术门槛不高,规模不大的企业也能做。在组分上,各有各的配方,甚至可以说是秘方。有的企业 油品主要指标可以通过检测,但有一些企业,为了谋取利润贪图便宜,质量风险就会比较高。一直以来,这些所谓的调和油和国标油相比,价格上都有明显优势,所以销路还不错,量也不小。
还有一些挂着大公司牌子的加油站,提供的油品虽然来自“两桶油”旗下的炼油企业,但渠道管控并不严密,私下可能会自己采购一些便宜的油拿出来卖,或者是把调和油和国标油掺着卖。云南、贵州、江苏等地方集中爆出油品质量问题之后,中石油(9.61,0.09,0.95%)中石化两大巨头都在采购渠道上严格把控。不过,从本市的情况看,问题车辆加油的地方,都不是两桶油的直营加油站。本市中石化、中石油两大公司都表示,旗下的供应渠道质量可控。
时下高油价折磨着消费者的神经,油品问题更让公众感到揪心。去年5月,湖南岳阳“问题油”引发全市大修车,同一时期,海南省也被检测出“问题油”,今年初,我国香港部分车主也开始质疑相关油品质量问题。“问题油”为何屡禁不止,究竟谁该为“问题油”负责?业内人士指出,油品和汽车的生产、销售、流通涉及商务、工信、质检、工商、消协等多个部门。多头管理下,某些监督职责往往难以落到实处。以质检为例,他们只对油品生产环节行使监督权,加油机是否缺斤短两归他们管,但所加的油是不是合格却属于销售领域,不在质检职权范围内。某石化负责人坦言,出现车和油的问题,“别说消费者,连他们都不知道该找谁”。专家呼吁,应该建立综合性的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从油品取样、封装,到油品和车辆的检测建立一整套规范流程。对于消费者来说,加油之后应该保留发票,作为维权和索赔的凭证。
也有评论认为,不要因为一小批车辆遇到了问题,就对那些打折促销的民营加油站投不信任票。毕竟,在上海的成品油零售市场中,这批加油站承担着打破垄断局面的“鲶鱼”角色,正是它们对市场变化需求的灵活反应,才会在油价高企的时候,带动其他站点,打起价格战,给广大车主带来实惠。油品质量问题,一方面经营者要自律,另一方面,监管部门也要加大抽检力度,查出问题及时公布,重拳处罚,消费者才能明明白白消费,安安心心加油。
以上是今天的东广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