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rabbithong
(如欢如歌)
发表于 2011-11-10 12:00
只看此人
在爱中欢笑——《真爱无惧》书摘
那些放弃的人们,我不怪他们,他们只是怕痛而已,我也会。可是连欢笑不也是需要花力气的吗?那么要不要牵动嘴角微笑呢?
爱
值得不值得呢?
爱
理智逻辑指手划脚着的呢
没有爱
地球和冥王星一样死寂
这算是最好的结局了吗?
爱
上帝会怎样呢?
我们的神为爱世人,可以因此而生,陪着人们活,为着所爱的人们死。
因为上帝就是爱
上帝就是那永不止息的爱的本源
这一生花在哪里才是值得呢?
唯有我宁死也不放弃的东西才是值得
爱吧
当有疼痛的时候
不是放弃的时候
而是需要帮助的时候。
这是我所知道的。
但看过这本书《真爱无惧》以后,我所知的太少了。
这本书出版已经25年,再版无数次,还有伊朗文的版本。
作者是美国儿童与成人精神病专家,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是“心态疗愈国际中心”的创办人。
摘录一些书里的话语给大家思考。这本书是在季风书苑买的。译者可能不是基督徒,所以他只翻译出上帝,而没有翻译出内容里的带着神恩典的方面。我自己加入一些经文。让我们记住那些叫人活的话吧。
《真爱无惧》
《LOVE is Letting Go of Fear》【(美)杰拉尔德.G.扬波尔斯基 著 刘君楠 张瑾 译 吕宁 插画】
真相总会在不经意间
以一种奇妙的方式
悄然而至。
爱是我心怀感激漫步人生的一种方式。
所有恐惧终将过去,
唯有爱留存心间。
。
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我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又舍已身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
——圣经.哥林多前书第13章2~3节
什么是真实的世界?
何谓真实的世界?一想到这个问题,大多数人都会困惑不已。即使我们知道有些东西是无法被感知的,却仍旧试图依照自己的感官体验来构建现实世界。为了强化这种认知,我们甚至追溯到文化之中,认为只要是文化所界定的正常、健康、且真实的概念就是真实存在的。
那么,我们应该将爱置于世间万物的什么位置?也许,答案只能是:唯有爱才能契合这种永恒,而其他诸事既转瞬即逝又毫无意义。
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因为惧怕里含着刑罚。惧怕的人在爱里未得完全。
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
——圣经.约翰一书第四章18~19节
恐惧会扭曲我们的认识,让我们对眼前发生的事情无所适从。但爱却从来不会给恐惧留下任何生存的空间,也从来不会对现实提出任何疑问。爱可以自由延续和扩展,在爱里无需计较,也不要去随意揣度。爱会让一切变得有价值,而恐惧则恰恰相反,因为它本身就是毫无意义的事。
尽管爱一直是我们心向往之的,但我们又总是不经意地担心它是否真实存在,以至于当爱真的到来时,我们竟会对其置若罔闻。当我们帮助他人和自己克服恐惧时,我们也就唤醒了自己的生命能量。
“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 ——圣经.创世纪第1章第26节
神的形像?神的样式?
“神就是爱”——圣经.约翰一书第4章第8节
将爱传授于你
因为
你就是爱。
我们将超越那个由外在感官所界定的旧现实,进入一个澄澈清新的世界。。。在这里,内心的平安和爱是真实存在的。
当我们将爱看作唯一的现实,身心的健康与完整也都将被视为内心平安的外在表现,而疗愈的过程则将驱散我们内心的恐惧。
其实,是我们自己制造的浮想和滞念干扰了我们与其他人一起去观察、聆听以及体验爱。这种庸人自扰使我们一次次深陷于陈旧的信仰体系之中,即便它从来没有让我们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有时候我们更倚重自己对未来的预测和控制,而不是满足于此刻自己内心那种平安的状态。我们总是认为,能够预知下一刻即将陷入怎样的痛苦是人生中更加重要的事,甚至还以预测成真而非享受当下为乐。这是一种毫无理性的自我保护,它会使我们的大脑短路,辨别不清什么是快乐,什么是痛苦。
我们常常以为基于自己过去曾有过的恐惧,就能够充分预判未来可能产生的恐惧。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大多数时间里,我们都在担心过去、惧怕未来,产生一种恶性循环的恐惧心理,几乎没有机会享受此时的快乐和平安。
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藉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神所赐出人意料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圣经.腓立比书第4章第6~7节
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想要体验的现实世界。因为我们的意志是自由的,可以选择去观察、体验任何真实的世界。我们体验现实世界的过程便是爱。要想拥有这样的经历,我们就必须在每时每刻都不受制于自己对过去与未来的恐惧,或者受到文化中那些值得怀疑的所谓“现实世界”的束缚。我们可以选择将此时此刻当作唯一的时空去体验,也就是活在“当下”。
在至高之外荣耀归与神,在地上平安归于他所喜悦的人”——圣经.路加福音第2章14节
将内心的平安视为唯一的追求目标,是我们此生所能拥有的最强动力。。。思维训练的第一步,就是要把获得内心平安的状态作为自己唯一追求的人生目标。
大多数人常常会误以为爱别人才是我们该做的第一步,但实际上,这样做只会让我们身心俱疲。因为根据我们以往扭曲的价值观和经验来看,有些人的确不值得关爱。但这也正是由于我们误解了他们的行为,所以要爱他们就变得格外困难。
“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圣经.马太福音第22章37节
“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 ——圣经.约翰一书第四章18~19节
体验内心平安之时,无需他人为我们作出改变。
我们的思维活动好像是被割裂的,其中一部分受自我的指引,另外一部分则受到爱的影响。大部分时间里,我们的思维只关注这个叫做“自我”的假导演的指令,而这个“自我”就是恐惧的化身。自我只会把我们引向纷争与冲突,尽管经过一些伪装,它看起来好像是在实现我们的浪漫幻想。可实际上,它却只会执导那些充斥幻觉的电影,其中的情节也只会让我们感觉自己被他人隔绝。而我们名副其实的导演——爱,只会宣扬真相而非执导幻象。爱所执导的影片也都是相互关联且和谐一致的。。。而思维活动中的自我部分就好像是一张遮掩恐惧和负疚的幕布,它也将爱排斥在外。我们可以学着去引导自己的思维拉开这块幕布,让一直存在却始终受到阻隔的爱的光芒再次照耀过来,继续作为这个真正的现实世界而存在。
“你们仍是属肉体的,因为在你们中间有嫉妒、纷争,这岂不是属乎肉体、照着世人的样子行吗?”——圣经.哥林多前书3:3
其实,攻击性心理根源于恐惧和罪恶感。人们只有在感受到威胁时才会攻击别人,通过攻击别人来证明自己的力量,并以别人受到的伤害为代价。。。大部分人坚信,攻击别人便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实则不然。我们好像忘记了,攻击和防御都无法带来内在的平安。
为了体验内心的平安而非其中的矛盾,我们需要转变自己的认知。将别人看作是攻击者,不如将其看作是心怀恐惧的人。我们的情感所表达的不是爱就是恐惧。
实际上,恐惧就是请求帮助,是对于爱的呼唤。
许多人总想纠正别人的错误,即使我们提出的是有建设性的批评意见,实际上也是在通过别人的错误和我们的正确来攻击别人的。重新审视一下自己内心那个隐蔽的动机——我们究竟是在传递爱意还是在展开攻击?——或许会帮助自己更为深刻地理解这个问题。
如果别人没有按照我们的期望而改变自己,我们就会认为他们犯了错,并因此加深自己对他们的责怪。不试图改变别人,完全接受对方本来的模样,才能获得内心的平安。没有索取与要求才是真正的接受。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计算人的恶。”——圣经.哥林多前书第13章
如果内心的平安是我们的唯一目标,那么宽恕就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唯一途径。如果我们的接受了这样的唯一目标和途径,我们就会发现在自己内在那个声音也成为了指引我们实现自我的唯一向导。当我们将别人从我们的误解和幻想的桎梏中解救出来时,我们自己也将得到解脱,并和所有人一起融入到爱的世界之中。
有一点非常重要:我们已经拥有了自己想要的一切,因为爱就是我们生命的本质。
如果我们想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当我们的愿望实现时我们就会爱这个人,否则就会憎恨对方。因为彼此所交换的是有条件的爱,所以我们会经常陷于爱或恨的关系之中。一味索取容易导致争端和痛苦,其严重程度也将与日递增。付出则意味着没有条件、没有期望、没有限度地广施吾爱。
“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 ——圣经.约翰一书第四章18~19节
付出所带来的内心平安与喜悦,绵长而美好,与时光无关。
“爱是永不止息”——圣经.哥林多前书第13章
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许多想法、表达和行为都没有表露出爱意。如果我们想要体验内心的平安,最为重要的就是,我们在与别人交流时要给人一种你也投入其中的感觉。
只有我们宽恕这个世界以及这世界上的每个个体,并将每个人,包括我们自己都看作是无可挑剔的存在时,我们才能感受到自己内心的平静。
“爱是不计算人的恶”——圣经.哥林多前书第13章
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都可以被当作是一次觉醒或重生的机会,让我们从过去的经验和未来的期待中解脱出来。只有在此刻的自由之中,我们才可以将自己与生俱来的爱的本性扩散开去。
当我们被激怒,感到沮丧、气愤,抑或经历病痛之时,一定是我们选错了目标,并因此而感到恐惧的时候。我们感觉不到喜乐,通常是因为我们忘记了把内心的平安作为自己唯一的目标,这时的我们只关注于索取,而忘记了付出。
当我们的心中时时刻刻都充满爱时,我们能够付出的爱也总是充沛又丰盈的;当我们无条件地给予别人关爱时,我们心中的爱便会被传递出去,得到发扬,并与身边的人连接起来。因此,当我们付出爱的时候,我们内心的爱就会更强大,也让身边的每个人都感受到爱的温暖。
然而,现实世界还告诉我们另一个法则,我们给予别人什么,我们也将损失什么。也就是说,当我们把什么东西给了别人,我们就不再拥有它,这样的损失不可避免。
这个法则建立在匮乏的论调之上,它认为我们永远无法得到真正的满足。。。当然了,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所生活的外在世界根本无法使我们得到持续且完全的满足。在这样的法则之下,我们不断寻找,又不断失望,似乎永远也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当我们希望别人能满足自己的欲望,但他们却因为一些不可避免地缘故而令我们失望的时候,我们就无可抑制地悲从心来。。。。
“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圣经.腓立比书4:4
“又要以耶和华为乐,他就将你心里所求的赐给你。”——圣经.诗篇37:4
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只是全身心且不求回报地爱别人。不顾一切地去爱,才能同时得到爱的回馈。。。。这是爱的法则。。。。你就是爱的化身。
我所期待的内心平安、爱和宽恕,也是我唯一能够馈赠给别人的礼物。
大部分人的信仰体系建立在自己往日的经验以及即刻的感觉体验之上。你是否认为肉眼可见的才是真实的?
很显然,感觉是依赖于外在世界发送到我们头脑中的信息而存在的,因此我们有可能会认为,自己的思维也完全受控于这些信息。这让我们还产生了这样一种认识: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在这个没有关爱且支离破碎的世界上,我们唯有与孤独为伴。以上认知可能又为我们造成一种印象,是自己所看到的世界导致了我们的沮丧、压抑、焦虑和恐惧。这样的信仰体系提出如此假设,即外在世界是“因”,而我们就是由其产生的“果”。让我们再仔细回想一下,这样的信仰体系是否有可能将事实本末倒置了呢?
内心的呼唤有时会颠覆我们的惯性思维,甚至让我们因此而倍感不安,也毫无妨碍,只要我们听从于它,一切皆有可能。真正伤害你的其实就是你自己内心的攻击性想法。
今天,当你发觉自己正因内心的攻击性想法而伤害自己的时候,请坚定地说:“我现在就想体验内心的平安。我很高兴自己可以抛弃这种攻击性想法,让内心永远波澜不惊。”
“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圣经.腓立比书4:13
我们会变成爱的追寻者与付出者,而不是错误地挑剔者或是爱的索取者。。。我们可以选择透过爱而不是恐惧去看待这个世界。
评断他人或者被他人评判,都是旧习惯的延续,其最坏的结果就是产生恐惧心理,最好的结果也只是产生一种有条件的爱。要想体验无条件的爱,就需要我们放弃自己内在那个苛刻的挑剔鬼,取而代之的是我们内心的声音。
你们不要论断人,就不被论断;你们不要定人的罪,就不被定罪;你们要饶恕人,就必蒙饶恕”——圣经.路加福音6:37
这意味着,我们也要以爱的视角来观察我们自己。
“这就是 神在基督里叫世人与自己和好,不将他们的过犯归到他们身上,并且将这和好的道理托付了我们”——圣经.哥林多前书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