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原帖由 子琦妈妈 于 2009-9-22 10:33 发表
哎,你还是好好研究一下“新”教材吧。。。。。。
嗯,我研究过。见
http://ww123.net/baby/viewthread ... ;page=47#pid5459503
不不园的困惑,也是hxy007的困惑。007本来是没有这方面困惑的,可是自从小子学了乘除,老子的脑子开始充满浆糊。
当年的数学老师教007,“5个4”就是“4的5倍”,都要写成4×5. 总之,虽然它们都是因数,虽然4×5和5×4的纯数学意义和结果都是一样的,但是它们的实际意义不一样。两数相乘,前一个因数是每份数,后一个因数是份数或倍数。
等到007贩卖西瓜赚学费时,就更加能够理解老师的教导了。我的西瓜每斤4角钱,卖出5斤西瓜,收人家多少钱呢?007是这样列式计算和记帐的:4×5=20角=2元。前面写单价,后面写斤数,刷刷清!
老师的这种教导,也让007非常准确地理解了九九乘法口诀:每一组口诀,都是“份数不变、倍数(每份数)递增”的乘法口诀。
可是,我家儿子在现在的老师教导下,成了这样做题:如果你问“5个4是多少”,他就列成5×4;如果你问“4的5倍是多少”,人家便写成4×5. 问他每一组乘法口诀是什么意思,人家解释说:是“1~9相同倍数”的乘法口诀!(是我总结的,他说不到这么简明,但意思就是这样)
也许,现在的小学数学不想把事情弄复杂,不想把孩子的脑子弄乱掉。这个我能理解。然而,实践的结果是:孩子的脑子虽然一时似乎没有乱,但因为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没有形成对乘除的基本概念,越学到后面脑子就越乱(三年级开始就很明显了)。
下面是007在2007年12月18日(当时儿子是小二上学期,正在接受乘除启蒙)写给他数学老师的一封信,虽说是求教,实际也是在质疑现行小学数学中存在的这个大漏洞。信中所提的附件找不到了,否则,拿出来全面讨论一下,会很有意思的。
X老师:
您好!我们有些关于孩子数学辅导的问题想请教于您。
我们把孩子平时作业和测验中没有做对的题目集中在一块分析,发现他对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意义、概念的理解不清楚。把做错的题目打出来,让他重做,依然发生错误,而且出错率不低(见附件一、二、三)。
分析下来,我们觉得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我家孩子在幼儿园阶段没有受过正式的数学启蒙教育,现在我们也没有让他上什么数学辅导班,而班上其他小朋友多数都有相当的基础,因此老师上课的进度比较快,我家孩子勉强跟上了进度,但没有消化,或者说学得不扎实;另一方面,在家里辅导孩子时,我们教的和老师教的不一样,导致了孩子思维上的混乱。因为我们在教时,孩子经常会争辩说老师不是这样说的。反思下来,后一方面可能是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必须与老师保持一致,也就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希望老师您能够给予指教。
(一)关于乘法作业的家庭辅导问题
第1题(见附件一),3个6的乘法算式怎么列?儿子列的算式是:3×6=18
第16题(见附件三),他也以类似的思路列乘法算式,把“5个3”列为“5×3=15”.
我们认为不对,两个因数的位置弄反了。跟他说:“3个6”就是“6的3倍”,因此乘法算式应该是6×3=18。在乘法算式中,要把“每份数”放在前,“份数”放在后。
但是儿子坚持把“份数”放在前,“每份数”放在后。
我们试图用乘法口诀表,倒过来说服他。跟他请:
6的乘法口诀 我们的解释 儿子的解释
6×1=6 1个6,表示6的1倍 6个1,1的6倍
6×2=12 2个6(即比前面多了1个6),表示6的2倍 6个2,2的6倍
6×3=18 3个6(即比前面多了1个6),表示6的3倍 6个3,3的6倍
6×4=24 4个6(即比前面多了1个6),表示6的4倍 6个4,4的6倍
6×5=30 5个6(即比前面多了1个6),表示6的5倍 6个5,5的6倍
6×6=36 6个6(即比前面多了1个6),表示6的6倍 6个6,6的6倍
6×7=42 7个6(即比前面多了1个6),表示6的7倍 6个7,7的6倍
6×8=48 8个6(即比前面多了1个6),表示6的8倍 6个8,8的6倍
6×9=54 9个6(即比前面多了1个6),表示6的9倍 6个9,9的6倍
我们的解释可以合理地说明同一系列的乘法口诀中倍数的递增关系,儿子的解释不能说明这种关系。相反,在儿子的小脑袋里,6的乘法口诀中倍数(即份数)是不变的(都是6倍),有递增趋势的是每份数。我们觉得,这显然没有把握住乘法的数学精神。但又不能对他说得这么深。所以,无法说服他。他依然坚持自己的理解。
我们原先觉得照他那样理解也行。我们也试着按照他的理解,去辅导他的作业。可是,请您看一看他做的第○2题(附件一)、第○14题(附件三),就会发现他也没有始终如一地坚持一种理解。
在第2题中,对于“3的4倍”如何列式,儿子首先想到的是3×4=12.
在第14题中,对于“9的6倍”如何列式,儿子的答案是9×6=54.
也就是说,他在解这两道题时,把“每份数”放在前,“份数”放在后了。这与第1、16题的思路不一致。表面上看,无论题目是问“9的6倍”如何列式,还是问“6个9”如何列式,我家孩子都会把题目中最先出现的数字放在乘法算式中第一项:对于第一种问法,他会列成“9×6=54”;对于第二种问法,他会列成“6×9=54”。显然,“9的6倍”和“6个9”是同一个意思,他却列出了不一样的算式。这说明他的对于乘法概念和意义的理解是混乱的。他的这种混乱,跟我们没有与老师的指导保持一致有关。
现在,我们困惑的是:我们想法是不是正确的?抑或,我们的想法虽然正确,但乘法启蒙教学有特殊要求,不能一开始就使用这种思路?如果确实如此的话,可以从什么时候开始引导孩子使用更加合乎数学逻辑的思路?我们今后应该采取哪种思路指导孩子的乘法作业?
(二)关于除法作业的家庭辅导问题
我家孩子在做除法作业时也会出现类似的概念混乱。
在用文字表述或主要用文字表述的题目中,由于题意被明确限定,儿子通常能够正确列式和计算。例如:
第○4题(附件一):16是4的几倍?儿子的解答是:16÷4=4
第○15题(附件三):18里有几个6?儿子的解答是:18÷6=3
第○16题(附件三):把15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3。黄子凡据此列出算式:15÷5=3
但是,儿子不能理解除数、商的概念在应用题中的实际意义。仍以上面三题为例。在第4、15题中,除数是“每份数”,商是“份数”或“倍数”;在第16题中,情况恰好相反,除数是“份数”或“倍数”,商是“每份数”。换句话说,除数到底是代表“每份数”,还是代表“份数”(或“倍数”),要根据题意,看具体情况。我家孩子却坚持认为除数永远代表“每份数”,凡是“每份数”都要放在除数的位置。
这种机械的思维,导致儿子在做用图画示意的除法作业题时经常出现差错,或者出现思维混乱。例如:
第○6题(附件二),他把“15里有5个3”列式为“15÷3=5”
第○7题(附件二),他把“14里有7个2”列式为“14÷2=7”
这两题的解答,与他坚持“除数永远代表每份数,凡是每份数都要放在除数的位置”的思路,是一致的。可是在第○5题中,他又没有始终一贯地坚持这种思路。
第一步,他把图片的内容理解为“10个红心平均分,每份2个,一共5份”,减法算式是“10-2-2-2-2-2=0”;
第二步,他把除法算式列为“10÷5=2”,其意思是说“把10分成5份,求得的商是每份数”,这跟第6、7题的想法(即“每份数放在除数的位置”)不一样了;
第三步,他根据自己对除法的理解(即“除数代表每份数,商代表份数”),解释第二步得出的除法算式:“10里面有2个5”。
我们跟他指出:你第三步这样写,就表示2是份数,5是每份数;可是,你在第一步不是认为2才是每份数吗?
儿子立即意识到了自己的前后矛盾,把第三步的解释改为“10里面有5个2”,进而把第二步的算式改为“10÷2=5”。这样,他做是做对了。可是,他并没有因此而灵活、全面地理解除法算式中除数和商的概念。下面的表现可以说明这一点。
我们跟他讲:这个题目你不一定要改第二、三步的答案,你可以只改第一步的答案。就是说,如果你不从列上看每份数,而是从行上看每份数,那么这个题目中每份数是5,份数是2。因此,第一步的答案可以改为“10-5-5=0”。这样,你就不用改第二、三步的答案了。儿子对此感到费解,不能接受这种想法。他大概已经习惯了从列上看每份数,不愿意接受“也可以从行上看每份数”的建议。这太机械了!
为了改变孩子这种机械的思维和解题习惯,我们继续以他做对了第7、8、9、10题为例(见附件二),启发他进行思维上的拓展。
第7题,儿子把图意理解为“14里有7个2”,列式为“14÷2=7”。我们说:你也可以从行上看每份数。这样的话,每份数就是7,份数就是2。因此这个题目的另外一种答案就是:“14÷7=2,表示14里面有2个7”。第10题也可以这样想。
第8题,儿子的答案是“12÷4=3,表示12里面有3个4”。我们说:因为图片里的虚线已经表示了份数的划分方法,你这是唯一正确的答案。而第○7、○10题没有规定怎么分,所以可以有多种答案。
第9题,儿子把图意理解为“12平均分,每份是6,求份数”,列式为“12÷6=2”。我们跟他说:也可以把图意理解为“12平均分为2份,求每份数”,列式为“12÷2=6”。因此,“12÷6=2”和“12÷2=6”这两种答案都可以算对。
第10题,儿子把图意理解为“16平均分,每份是2,求份数”,列式为“16÷2=8”。我们跟他说:也可以把图意理解为“12平均分为8份,求每份数”,列式为“16÷8=2”。因此,“16÷2=8”和“16÷8=2”这两种答案都可以算对。
经过启发和引导,儿子能够理解和接受我们对第7、8题进行的拓展性讲解,但不理解、不接受我们对第9、10题作所的拓展性讲解。原因还是前面说的,儿子固执地认为“除数永远代表每份数,商永远代表份数”,尽管在做第16题(附件三)时,他将“把15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3”列式为“15÷5=3”。当我们指出这种前后矛盾时,儿子一脸茫然,还抗议说“你把我的脑子都弄乱了”。
也许,真是我们急于求成了,不应该让这么小的孩子接触和从事这么复杂的数学思维,不应该用这么难的内容搞乱了孩子的脑子,不应该用这么多的练习把孩子的脑子练僵了,练傻了,把孩子的对数学的良好感觉和浓厚兴趣练没了。所以,我们没有深究下去,硬要孩子跟我们想得一样深,一样全面。但是,孩子对于除数和商的理解过于机械这个问题,应该是属于基础知识、基本概念问题,我们又怎能不重视呢?我们吃不准:我们对于除法的理解是不是正确的?我们给孩子的除法作业辅导是不是与现在的课程内容一致?如果我们错了,我们应该怎样去指导孩子呢?
总之,我们在数学辅导上有许多困惑,希望陈老师能够拨冗予以指点。很抱歉我们给您添加了这么多麻烦!
顺颂 教安!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9-22 12:36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