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既是这样,还有什么说的呢:《刺杀希特勒》

既是这样,还有什么说的呢:《刺杀希特勒》

既是这样,还有什么说的呢:《刺杀希特勒》
王怡
http://www.gongfa.org/blog/html/76/2576-951.html

这个春天来得慢。身边罹患癌症的人,也比往年更多。亲友家里有两位老人,一个93岁,一个71岁,相继离世。但在死亡面前,长寿并不能安慰人。死亡太显赫了,要么它将93年的意义连根拔起,要么它连一个婴孩的永恒都抢夺不走。孙隆基先生说,华人的传统是“从世俗中获得拯救,这使中国成为一个最形而下的民族”。但一生为人,总有几个时刻是形而上的,譬如亲人离去的刹那。

不久前,讲到在患难中盼望,在美善的事上信靠上帝的主权。也正好举到希特勒的例子。我设问,倘若阿道夫倒下你家门口,快饿死了。救或不救呢。我的回答是,第一,救他的结局如何,我不知道,上帝知道。所以救他导致的历史结局由上帝负责,不由我负责;第二,审判的权柄在有司,也不在我;第三,救人性命永远是美善的事。因为生命有无价值,并不由人的作为来决定。

所以我会给他饮食,给他衣穿。补充一点,然后报警。

其实这和施陶芬贝格上校刺杀希特勒,是一样的信念。在某个时刻,我只看他是一个垂危的人类,“希特勒”这个字所代表的人格内涵,不由我负责。而施陶芬贝格上校也只看他是一个种族灭绝的疯子,“元首”这个词所代表的政治内涵,也不由他负责。

想起20年前,读到报告文学《第二种忠诚》,内心激荡,如旗在风中。就像第一次听说德国军人在二战中,曾策划过15次暗杀希特勒的行动一样。世俗生活,总在罪孽中沉浸,难以归正。所以先知型的人物,许多时候看起来都像一个叛国者。第二种忠诚,就是对更高价值的效忠。我们只有假设世俗的目标和事物,也符合这一更高价值时,才持守对低一级事物的忠诚。如忠实于宪法,一定是因为那部宪法符合更高的法则。换言之,吾爱吾师,吾爱吾妻,吾爱吾国。但这些爱都不是绝对的。吾更爱真理,因为永不止息的爱,是从真理中来。不然,吾所爱的,都是自爱。凡吾所爱,都是爱自己,爱到了一个爱屋及乌的地步而已。

这是为什么,影片开头,德国军人的效忠誓言听起来那么令人恐惧与战栗。他们说,“我以上帝的名义起誓,我将无条件地效忠元首”。

无条件的更高价值,成为对有条件的效忠的背书。这就是偶像崇拜的意思。也是尼采所言“上帝死了”的意思。不是上帝不存在,而是上帝的主权被褫夺了,成为对人的作为的担保。但“上帝死了”,并不意味着欧洲的成年,而意味着那些低一级的事物,如国家、民族、宪法、政党、领袖,或者市场、法治和现代化,汇聚成为各种新兴的世俗宗教。

施陶芬贝格上校的内心如何,已不可知。但好莱坞版本和2004年的德国版相比,在他与妻子的关系上,有迥异的处理。克鲁斯饰演施陶芬贝格,躺在非洲战场的血泊中,说,我若这样死了,留给我孩子的,除了耻辱还有什么呢。刺杀希特勒,救回更多的人,救回德国,甚至挽救欧洲的崩溃。这些美善的动机,都在紧张叙事的推动中被圣化了。影片中,他妻子也认同和顺服丈夫的决定。但在德国版中,妻子却是质疑的。上校说,我是为德国;妻子说,不,你是为自己的名誉,而决意放弃我们。

或许后者更真实。尽管导演在营造叙事悬念之外,用了一些细节,如穹顶透明的大教堂,来影射施陶芬贝格的内心起伏。甚至用了旧约中上帝答应亚伯拉罕,若所多玛城内有10个义人,就不毁灭这城的故事,来褒扬刺客的义举。又如上校临刑前的呼喊,德国版说,“神圣的德意志万岁”。言下之意,是希特勒背叛了德国。所以刺杀他是对国家的第二种忠诚。好莱坞版却说,“上帝保佑德意志”。言下之意,是希特勒的德国背叛了永恒而普遍的价值。所以刺杀他是对国家的第N种忠诚。

第N种忠诚,就是被超越死亡、国家和所有低一级事物之上的价值,所校正了的忠诚。

美国电影的价值观,永远简单而清楚,不怕你说它幼稚。这是我喜欢它们的原因。不过电影也对整个密谋者集团的复杂动机与野心,有适可而止的临摹。一切超验的正义感与世俗利益的混杂,推动着刺杀背后的“瓦尔基里”计划。所以邱吉尔在回忆录中,轻蔑地将这一幕发生在“狼穴”总部的刺杀与政变,称之为“狗咬狗”。

参与密谋的,其实还有一位思想史上的著名人物、当时已被关押的朋霍费尔牧师。我再读了他在1944年7月20日(刺杀当天)前后的书信。

之前,朋霍费尔似乎已知道7月20日的计划。作为牧师,他介入密谋的动机和军人和政治家们又有不同。他说,耶稣以痛苦作为他与人类的接触点。耶稣帮助我们,不是靠他的全能,是单单在软弱和受难中与我们同在。这位上帝,以自己的软弱“征服了这个世界的强力和空间”。因此,朋霍费尔以上帝的苦弱,而非以上帝的主权,作为面对信仰与死亡的起点,也是起身刺杀元首的动机。

7月21日,朋霍费尔得知刺杀失败的消息,写了一封信,提到自己读到的几句“尤其好”的经文:

《罗马书》的8章31节,“既是这样,还有什么说的呢?神若帮助我们,谁能敌挡我们呢?”

《诗篇》第20篇的第8节,“他们都屈身仆倒;我们却起来,立得正直”。

以及《诗篇》第23篇的第1节,“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

他的立场重在基督的受难,而非复活。也就是人的作为,无须在每一秒钟都仰望上帝的恩典与主权。这对战后灵性荒凉的欧洲学界,尤其是存在主义的流行,产生了巨大影响。尽管这不是我所领受的信心,不过他这封信,仍可谓最好的、对这一事件和这部电影的诠释:

“直到此刻,我继续地发现,只有通过完全彻底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才能学会信仰。我所说的世俗性,是指以自己的步伐去接受生活,连同一切责任与难题,成功与失败,种种经验与孤立无援,正是在这样一种生活中,我们才完全投入上帝的怀抱,参与了他在此世的受难,并在客西马尼园与基督一起警醒守望。这就是信仰,这就是归正。如果我们通过此世而参与了上帝的受难,成功怎么能使我们狂妄自大,失败又怎么能使我们迷失道路呢。……长久以来,我们一直在追求自由,在磨练中,在行动中,在受难中。现在,我们死了,便看到了你,在上帝的脸上看到了你”。



                                                               

2009-3-16.

TOP

有一个故事,是说有人问这位牧师:“身为牧师,怎么能参于刺杀另一个人呢?”
那个牧师回答:如果有个人喝醉了酒在街上乱开车,撞死了很多人,你会不会把他拉下来呢? 我现在就是把一个人从国家机器上拉下来。

人为?神为?神如何作为? 如果在自身人生中没有神的经历,上帝以及圣经只不过是另一种华丽的借口。.

TOP

一直听形而上形而下的,什么意思?.

TOP

百度上查到的“形而上学”的定义:
形而上学(metaphysics)
   形而上学是哲学术语。
  欧洲语言中的“形而上学”来自希腊语,在主要西方语言中其形式都很相似,如英语的“metaphysics”、法语中的“la metaphysique”、德语中的“die Metaphysik”、意大利语中的“la metafisica”等。这一词原是古希腊罗德岛的哲学教师安德罗尼柯给亚里士多德的一部著作起的名称,意思是“物理学之后”。而亚里士多德可能称做“第一原理”、“哲学”。
  形而上学也叫“第一哲学”,如笛卡儿的《第一哲学沉思录》(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也称为《形而上学沉思录》。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三部分,用大树作比喻:第一部分,最基础的部分,也就是树根,是形而上学,它是一切知识的奠基;第二部分是物理学,好比树干;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学,以树枝来比喻。
  形而上学的问题通常都是充满争议而没有确定的结论的。这一部分是因为经验事实所累积的资料,做为人类知识的最大宗,通常无法解决形而上学争议;另一部分是因为形而上学家们所使用的词语时常混淆不清,他们的争论因而是一笔各持已见但却没有交集的烂帐。 二十世纪的逻辑实证论者们反对某些形而上学议题。他们认为某些形而上学问题本身是没有意义的。
  通俗的讲,形而上学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这一含义的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相对立)。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理性在人文领域中的强劲蔓延,传统形而上学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然而,从形而上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实际上存在着三种形态的形而上学:宇宙本体论、范畴本体论和意义本体论。科学理性所拒斥的实则主要是基于思辨虚构的宇宙本体论。在后形而上学时代,就意义本体论而言,形而上学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
  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既在字面意义上相近,在实际意义上也很符合,属于经典的翻译。.

TOP

形而上呢,就是很概念,很玄思,相当简化,简化到几乎认不出它取自哪里,并认为这是基本中的基本,以至于都不知道怎么运用于现实个案中。但是的确是各大社会文化的根基。、
形而下呢,就是现开销,能解决问题的才去考量,对于所有概念的取用几乎等于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的才是好猫。.

TOP

这个作者天天看电影呢.

TOP

是啊,真是神赐的幸福啊.

TOP

回复 6#福赛妈妈 的帖子

这个作者在“南方人物周刊”上有个专栏,专门写影评。
所以看电影是他的工作之一。

原来在大学教书,现在辞职做了传道人。.

TOP

回复 8#yingyinc 的帖子

偶最喜欢看书,什么时候写书评成为我的工作之一就好了。.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