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佛教] 评论是非与赞叹

评论是非与赞叹

经常会有人问我对某人或某件事情有什么看法,并要给出个评论,这真是让自己哭笑不得。自己一天忙得晕头转向,有的时候是根本不知道某人或者某件事件,甚至是根本没有听说过。让自己来评论这样的事真是勉为其难,只能告知问的人自己孤陋寡闻,实在没有时间去管别人的事情。因为自己定下的功课常常都不能按时完成,实在没有精力去顾及那些是是非非,何况自己从佛法里学到的是如何去赞叹,还没有学过如何去评论是非。



无始以来我们被无明驱动,做了很多没有意义甚至是错误的事情:我们的身体常常是在胡作非为;嘴巴常常是在胡说八道;思想常常是在胡思乱想,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那里有评论事物的能力?我们对自己的了解都少得可怜,对事物的全面性能有多少了解?想想就会全身毛竖,赶紧照顾自己!让自己守好五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喝酒),修好十善(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希望来生不要堕落。



很多人对佛教只是认识到一切空、毕竟空,认为人生一了百了,最后不过是一场梦,这样的人是很可怜的。因为般若空观是不二的法门,在我们学习真相的时候的确会知道人生不过是一场梦,但是在还没有有醒来的时候这个梦却是实实在在的。无论是醒了或者没有醒来,一切是事物是按照因果规律发展的。现在种下的因,必然会有结果的一天,只是醒来了的人会安心地去面对,而我们还没有醒来的人就可怜了,只能随其而转。为此,我们学佛首先就要深信因果,不要随便去评头论足参与是非,要不然将来落到三涂八难是很可怕的。



    我们出家人的生活道场所叫阿兰若处,汉语的意思就是无诤之处或者说是寂静之处。为什么我们要生活在这样的地方呢?因为在这样的地方没有必要讲话更无须参与评论与是非,很适合我们安心地用功。在这种场所所做的佛事无非是把评论与是非转换成赞叹,使我们能够做到身、口、意三业勤为佛事,行、住、坐、卧四仪皆是道场,使大众能容易地做到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以包容的心和谐自他;以分享的心回报社会;以结缘的心成就事业。



六祖坛经里的《无相颂》这样讲“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就是叮嘱我们修道的人要与是非隔绝。因为参与是非是障碍我们修道的最大敌人,是阻碍我们修道的绊脚石,是隔绝我们与道相应的铜墙铁壁。五祖弘忍在四祖道信座下就是远离是非之地,白天勤于体力劳动,晚上专心坐禅观想。所以才会有后来的东山法门,成为一代宗师。



普贤菩萨有十大愿王: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佛)法 (之)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第二个就是赞叹如来,可见赞叹是我们必需学习去做的。《行愿品》里这样写的:“言称赞如来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间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我当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各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海,一一音声,出一切言辞海,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穷未来际,相续不断,尽于法界,无不周遍。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赞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赞叹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所以在我们还没有成就以前不去参与评论是非而是应该去赞叹,赞叹我们身边的好人好事、赞叹自然、赞叹朋友、赞叹众生、赞叹所有能赞叹的。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自己的成绩往往是被赞叹出来的,是父母师长朋友的赞叹使我们做得更好。



    当然正常的评论是需要的,但应适量与适时,而且应该是对事物的情况非常了解的时候才可以加于评论,其目的也是要赞叹事物、赞叹如来,促进事物向善的方向进展。对自己则需要“吾自每日三省其身”。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样才能鞭策自己,让自己更快地成长。所以应该知道如果被他人批评是一件好事情,应该感恩他,因为是他促进了你的进步,帮助你找到自己的不足。即使是对自己无中生有的评头论足,也应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的处事态度来处理,更有利。


http://club.fjdh.com/?uid-8283-action-viewspace-itemid-64182.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