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原帖由 南方的燕子 于 2008-3-19 15:44 发表
我曾经看到过某旅美学者的一篇文章(似乎是薛涌,记不得了),在文章里谈到了美国的一种“白人群飞”现象:White flight,在上个世纪60年代是美国社会非常熟悉 的词汇。在结束种族隔离制度后,黑白混校。由于黑人学生 ...
"怎样证明自己的优秀?我想这个问题已经不用回答了"
进入美国人的法眼,"在美国人面前证明自己的优秀",美国人说咱不优秀咱就不优秀了?我想这个问题也已经不用回答了。
在哪个山上唱哪首歌,我想绝大部分中国家长都不会试图去扭转,而只能适应中国的教育价值取向,也不会想到孩子以后的推荐信里有了“如何在球赛中进球,说她如何风趣幽默”就能进哈佛而稍有松懈---此其一;
如果当我的孩子20岁的时候”如何在球赛中进球,说她如何风趣幽默“后,人家老美的”价值观“变了呢?如果他又根据他的”价值观“再要求点什么呢?到不了美国了,又不能被中国的”价值观“认同了,怎么办?--此其二;
任何事情都有长处和短处,以甲长比乙短是没有意义的,同样以乙长比甲短也是没有意义的。另外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不能以偏盖全。老美的那套选拔是有社会制度环境为基础的,放在中国不用想都知道会发生什么。中国的高考指挥棒以及高考制度,固然有其不合理性,但是在中国的环境下,它是仅有的能保证公平竞争的制度了。如果用老美的玩法,将彻底封杀没经济实力、没社会关系、没环境让孩子去“如何在球赛中进球,如何风趣幽默”的下层百姓的上升途径。--此其三;
老美实力的确强大,但外国培养的优秀人才对美国的贡献是巨大的,人才的流动,价值观的碰撞是一个城市永远充满活力的保证,这从上海近20年的发展就可以看出。同时正是因为外国用落后的教育方式培养出的“书呆子”才构成了老美能按其“价值观”再次选择的基石,没有这庞大的优秀基本素质的“书呆子”,他怎么选--此其四;
给老美写推荐信的事我干过,好象我并不敢把“如何在球赛中进球,如何风趣幽默”当作主题来写,请我写推荐信的朋友也不会同意我这么写。好象还是侧重其业务能力和经验,至于和同事们关系融洽,风趣幽默等,这是全世界都认同的普适优点,与”价值观“无关---此其五;
减负减负,后果自负,现实就是现实,除非现在就把孩子送到美国去培养他的进球能力和风趣幽默---此为结语
[
本帖最后由 小老虎他爸 于 2008-3-20 11:30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