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个人次参与评价】

[择校] 平行志愿的受益学校与受害学校

平行志愿的受益学校与受害学校

今年高考录取方式的变化,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大家普遍的感觉是:复旦是最大的受益者,而上大是明显的受害者(因为招不到复旦、交大落下的高分学生了)。
     本人经过一番分析以后发现,情况未必如此,可能会出现另一种情况。除了复旦是当然的受益者以外,上大或许成为另一个受益者。因为平行志愿也有落榜的可能性。因此,大多数考生在填写志愿时,会选一个保底志愿(一般放在第四志愿),而这个保底志愿选上大的可能性最大。这样一来,平行志愿中,选上大的要明显多于华东理工、东华等学校,甚至也会超过华师大。因此,上大会从目前的上海排名7、8名上升到第4名。
     倒是交大、财大很可能成为这种改革的直接受害者(特别是交大)。
    以上分析,不知是否正确,想听听各位的看法。.

TOP

对上海人来说,交大比复旦要差一些。.

TOP

引用:
原帖由 hfcxb 于 2008-2-11 18:11 发表
对上海人来说,交大比复旦要差一些。
就是呀。原来两校分数差别并不大,但按照新方案,赢家通吃。交大的生源质量会明显下降。
而上大属于另一种情况(保底首选).

TOP

今年上海高考实行平行志愿,一般讲上海最优秀学生(除报考清华,北大外)首选复旦,这样交大的生源质量会明显下降,今年交大要吃亏了?.

TOP

如果某学生的实力介于复旦历史系和财大金融系之间,该如何选择呢?外甥女今年大四了,当年,参加了复旦的自主招生考试,获得加分20分,到正式填志愿时,女孩认为,以她的分数,既使考进复旦,也不会有什么好专业,所以放弃了那20分的加分,赤手空拳地填了财大金融学,当时家里闹得意见很大,分数下来,果然是复旦的免强分数,因此,外甥女认为当年的选择是正确的.今年的平行志愿,对考生来讲,幸运多了,分数优先,可以按梯度依次挨着填.考生根据自己的实力填,个人认为,各学校按步就班,好学校招好生源,应该是双赢的效果..

TOP

那么会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呢?
上外招生第一志愿就已经满了,所以复旦下来的学生也有可能还是进不了上外呢???
还有,如果平行志愿的话,一般按照怎么的层次填呢?
比如:复旦在一志愿的A,那么B是什么学校,一次类推,C和D呢???.

TOP

回复 6#子纯 的帖子

建议研究一下2004-2007的生源表,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过去进不了复旦会落进上大,现在也不能太乐观。实力不够的,A、B不能靠得太进。不能贪,因为心平一点,也能进一个比上大好一点的学校。
上大是一个好学校。不过我周围的朋友,进不了一本一志愿,都放弃其他一本学校的。今年就不用做这么大的牺牲了。
平行志愿也不是好填的,其中关节很多,比如,有的学校看上去不错,但你感兴趣的专业只有三个,怎么办?有三个大学,在一本志愿的,总共只有3、4个专业的。所以要潜心研究的。12年寒窗,到最后一关了。.

TOP

前几天就看见这个帖子了,不过因为不喜欢“受益”、“受害”的提法,没有跟贴。去年某报记者给我站内短信,我就尚在酝酿中的“平行志愿 ”方案谈了看法。总体来说,高分考生的利益是受到保护的,同一批次较低分数的考生,并没有降低风险,部分人的风险甚至提高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子纯 于 2008-2-13 12:57 发表
那么会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呢?
上外招生第一志愿就已经满了,所以复旦下来的学生也有可能还是进不了上外呢???
...
上海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就是按考生高考成绩,从高到低、逐分逐个地检索考生填报的A、B、C、D4个院校志愿顺序,所以复旦下来的学生完全有可能上外的..

TOP

哦,谢谢楼上!
只有一种可能进不了,就是在分数在那个105%的那个5里面,对伐?.

TOP

引用:
原帖由 子纯 于 2008-2-14 15:52 发表
哦,谢谢楼上!
只有一种可能进不了,就是在分数在那个105%的那个5里面,对伐?
理解正确.也就是讲:如果今年上海高校是复旦录取分数最高,若某考生第一志愿是复旦,第二志愿是交大,该考生与复旦录取分相差几分,那么就可进入交大,这在以前是完全不可能的(当然考生的分数不能在交大的后面5%内).

TOP

引用:
原帖由 tiff 于 2008-2-14 18:40 发表


理解正确.也就是讲:如果今年上海高校是复旦录取分数最高,若某考生第一志愿是复旦,第二志愿是交大,该考生与复旦录取分相差几分,那么就可进入交大,这在以前是完全不可能的(当然考生的分数不能在交大的后面5%内)
问题是:是复旦105%名单确定后,剩余的材料就全部重新排名确定下一个学校(如交大),还是等复旦录取结束,下一轮才开始?如果是前者,那么进入复旦的105%中没有被录取的5%学生不是就落空了吗?如果是后者,招生周期将会延迟很长时间。.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