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 123
发新话题
打印【有6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中国教育把父母们逼成了。。。。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引用:
原帖由 henry 于 2005-5-16 13:41 发表
难道国外就轻松了吗?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教育都抓得很紧。
对的,到国外一点也不轻松,不过,小孩子会累得迟一点吧,到小学高年级才开始……在国内,我们和同胞比,在国外,我们要跟俄国人比,跟印度人比,跟韩国人比……要立足,就要比他们更强……到头来还是逼小孩 况且,我个人比较下来,认为在国内,妈妈们能轻松些,毕竟是自己的国家,解压的方式还多一些…….

TOP

我的口号

爸爸和妈妈努力工作,尤其是爸爸,理好人脉,坐稳职位,争取突破,为儿子铺路,童年应该怎么过就怎么过。我从不相信好的成绩有好的人生,为儿子铺路无上光荣。不要砸我哦,我比较相信钱和关系,搁哪儿都一样。.

TOP

  你们继续努力吧。我就设法把儿子培养成身体健康、心态阳光、知书达礼的普通劳动者,各位BBMM如果将来想找个有生育能力、没有得神经病的女婿,那就到我家说亲吧。.

TOP

为什么要这样呢?家长心态好些,不要逼着孩子做这做那,不就行了吗?我就没有逼迫我女儿学这学那,她喜欢就学,不喜欢就算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09-5-4 15:39 发表
  你们继续努力吧。我就设法把儿子培养成身体健康、心态阳光、知书达礼的普通劳动者,各位BBMM如果将来想找个有生育能力、没有得神经病的女婿,那就到我家说亲吧。
我们也是呀,我们家的绝对是大帅哥,阳光男孩,我觉得楼上的有些mm太紧张了,但凡宽心,定有出路的。一起玩、一起玩。。。.

TOP

引用:
原帖由 阿雅妈妈 于 2005-6-10 06:29 发表
来小学版看总感到有股紧张的气氛,我每次看完总是心跳加速!
同感,同感!开始有朋友给我推荐这个网时,我看了一下,就说不行,压力受不了,因为她给我看的全是充满了紧张的帖子,不过接触下来,发现还是有挺多父母跟我一样,希望孩子快乐成长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09-5-4 15:39 发表
  你们继续努力吧。我就设法把儿子培养成身体健康、心态阳光、知书达礼的普通劳动者,各位BBMM如果将来想找个有生育能力、没有得神经病的女婿,那就到我家说亲吧。
现在真的希望多交些您这样的朋友,因为我家也有这目标,平时希望他能多交些有时间出来玩的朋友,发现周末他的同学不是去读英语了就是去学画画、钢琴了,没空玩,咱家只好知趣点了,唉,怪不得儿子喜欢去乡下玩,因为乡下的小朋友就是在玩,什么画画、钢琴,跟他们不搭界。昨天已经对儿子说了,将来当司机也行,当厨师也行,只要他觉得是快乐的。.

TOP

为什么说中国孩子有压力?! 我在小区碰到的法国,德国,英国,希腊,越南等妈妈, 和她们聊起小东西的教育, 她们孩子也是需要学习二三或四门语言+艺术课+运动课, 也都忙得不得了! 但是他们和我们有一点不同, 学后不用考试, 只是一种兴趣培养!.

TOP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09-5-4 15:39 发表
  你们继续努力吧。我就设法把儿子培养成身体健康、心态阳光、知书达礼的普通劳动者,各位BBMM如果将来想找个有生育能力、没有得神经病的女婿,那就到我家说亲吧。
这种孩子最喜欢啦。
等你儿子长大哦!
.

TOP

引用:
原帖由 君豪妈妈 于 2009-5-4 16:49 发表
现在真的希望多交些您这样的朋友,因为我家也有这目标,平时希望他能多交些有时间出来玩的朋友,发现周末他的同学不是去读英语了就是去学画画、钢琴了,没空玩,咱家只好知趣点了,唉,怪不得儿子喜欢去乡下玩,因 ...
  儿子小三生,4:30放学,4:50到家。阿姨帮他点着燃气灶,他自己煎了一只荷包蛋。吃完想洗澡,马上又想到等一下还要出去赛车,就直接做老师布置的作业了。作业共用40分钟左右,刚刚做完邻居小孩子便来约他出去玩了。儿子快速理好书包,还没有忘记带上明天美术课要用的画笔。现在,他们正在七宝镇一段还没有通车的新路上飚车。要不,你把孩子来叫来一起玩?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5-4 19:40 编辑 ].

TOP

回复 110#hxy007 的帖子

你是正确的,也是有魄力的家长,顶你。.

TOP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09-5-4 18:09 发表

  儿子小三生,4:30放学,4:50到家。阿姨帮他点着燃气灶,他自己煎了一外荷包蛋。吃完想洗澡,马上又想到等一下还要出去赛车,就直接做老师布置的作业了。作业共用40分钟左右,刚刚做完邻居小孩子便来约他出去玩 ...
呵呵,看来我得考虑换房换到七宝去,浦东可以真的太富人区了,我家跟人家的教育投资有差距.

TOP

回复 103#hxy007 的帖子

说得好 哈哈 偶们也要考虑换房去七宝呵呵.

TOP

国外教育可能有点象金字塔型,基础教育强调形成个性和行动力,然后规则越来越多,知识技能越来越精专。中国教育恰恰相反。这和教育管理部门思想的窄,和国家发展导向窄不无关系。由于缺乏独立思维和自信,前者受牵制于后者,后者又受制于他国,代代相传。怎么被他人牵制的呢?
深层看,ZF国家没有定位清楚到底本身的优点和强势是什么,到底用什么去跟别人搏,动辄举国做被雇佣的生产劳动力。而发达国家则主张保持和发展人的创造力,提高管理能力,培养上倾向于鼓励个性和创造、强调行动力、组织领导能力。他们略一动脑筋,看看:
美国人:把这里的解放跑鞋(2美圆)贩卖到外国(72美圆)。
日本人:把动画创意带来,生产作品,全球闻名。
共同点是:生产地是中国,原料地是中国,污染处是中国。而中国是猪的贡献办法(给肉和命)他们是鸡鸭的做法,只贡献蛋,给出虚拟的思想和方法,拿走了实在的产品。

当中国的产业政策和发展导向始终为“他人做嫁衣裳”时,人就只是生产部件,统一加工也可。当产业和整个发展都是受制于它国或者产量结果的时候,必缺乏主导性和耐性。教育成了产业,就只剩下刨切削,还有什么个性花和量才而教。

快速批量的结果怎样,大家也都体会着,都不想成为低值易耗品,都希望孩子能被精雕细凿,那就寄期望于家庭的努力和教育上的运气吧。学习和教育总会有压力的,只希望义务基础教育能宽一些,从触及领域到态度,都宽一些。也许这样出来的孩子,视野宽一些,性格宽一些,他们自己和国家未来的道路也能更宽一些!.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什么时候才能有真正的素质教育?考试确实是唯一的出路。名牌大学意味着好的工作。不应试上不了好大学将来怎么办?同学在美国,儿子到四年级了,从来没有家庭作业。放学后就是玩,从没有补习过课外的东西。现在周末学中文,开始有作业了,就说恨死中文了。越是这样(发达国家教育方式)好像越发达。整体感觉素质还是不一样。教育模式不同的结果吗?.

TOP

一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害死了多少家长和孩子!!.

TOP

回复 89#Alisa 的帖子

是的,我还记得我读初中时,学的很快乐。特别是数学。真希望我的孩子也能体会到这种快乐。不过现在小孩学的太快了,能不能慢一点。感觉他们都没喘气的时间。
我家才小班,不过很关心小学,希望我能调整我心态。让宝宝快乐的读书.

TOP

引用:
原帖由 我家有女未长成 于 2009-5-2 22:07 发表
总逼孩子读书就一定有成就吗?也未必呀!!公司新招一同事是复旦的高材生,一个月才2000块,听她说一小学同学一直不用功,最后读兽医,毕业自己开一宠物店,已经买车买房了,我这同事眼红得不得了,我也替她叫屈,从小就读书,几 ...
哈哈,跟我给女儿的定位一样吗? ,我现在就没怎么要孩子往学习上专,因为她从小就喜欢动物,而且特别的情感丰富、有爱心(老师的评价),所以我希望她将来可以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当然我的要求就是能养活自己、独立就行!
所以还是看看自己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在哪里,或者说我们当家长的是否把自己没完成的愿望强加在了孩子身上,回头看看自己当年学习成绩好的都和自己一样是个打工的,而个别极差的同学反倒创业成功了,所以爸妈们不要总说中国教育如何如何,还是我们自己定位不清、随波逐流了!.

TOP

回复 103#hxy007 的帖子

你可真逗,这样的女婿我比较喜欢.

TOP

今天送校门口有家长对我说,过来人的家长说的,家长一点不不能心软,否则孩子就完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家羽妈妈 于 2009-5-5 11:26 发表
一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害死了多少家长和孩子!!
赞同周立波说的,又不是短跑,又不是刘翔喽.人生是马拉松..

TOP

这到底是中国的问题,中国教育的问题,还是中国教育体制的问题?为什么现在的家长动不到就要联系到中国教育体制,简直就是个巨型垃圾桶,啥都可以往里头扔。

如果不是这个国家人口那么多,如果不是做父母的想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即使不出人头也至少混个好工作),唯恐今后孩子的竞争力不足,家长、学校、老师个个都“很负责任”地给孩子“添砖加瓦”。国家要给孩子减负,说了多少遍,减下来了吗,你敢减吗?你减了,别人不减,你急不急,你担心不担心,为了孩子今后有保证,这个压力主要来自的是做家长的自己。

和外国的教育比,为时太早,国家的经济、生活压力都还差很远,只有生活压力没那么大了,教育才可能有希望中的环境,目前的环境要么躲去外国,要么去适应它。.

TOP

引用:
原帖由 炫炫爸 于 2005-6-10 22:50 发表
上网google《遭遇美国教育》,下载下来不妨读读,会有收获。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期望值在不同阶段是不同的。刚进入小学,总希望孩子能考第一,到了四年级的孩子就开始出现二级分化啦,有实力的要冲好的初中,成绩平 ...
感觉自己就是那个被慢慢顺其自然的MM。。。读书不能拔尖就看看还有什么适合她做的事情咯,不可能人人坐在办公室吧,顺其自然吧。。。.

TOP

没上小学前,我觉得小学就是玩的,那点知识不用费太多脑子,每个小孩都可以学好,快乐的学好。我从来也不关心什么培优,奥数、外语培训等等。
   慢慢有些变了,我被这个教育折磨着,心里挣扎着,我们无法改变这个教育氛围,只能在夹缝中为儿女一点点快乐。  
   慢慢我觉得我是位“恶妈妈”,尽管课外的语数外辅导班一个也没有。但是,孩子的快乐没有了。
   想想咱们小时候............

TOP

每天在教室里17个小时,那么每天吃饭、上厕所、洗脸刷牙睡觉的时间加起来只有7个小时,恐怖!.

TOP

回复 114#dadapai 的帖子

说得太精辟了.

TOP

太真实!太可悲!孩子、家长和老师都在阵阵的长吁短叹中接受培优的过程。.

TOP

人太多,机会太少,导致竞争太残酷!.

TOP

回复 5#玫瑰玛丽 的帖子

.

TOP

真是沉重的话题。我们改变不了......只能适应,
我们家长要做“快乐/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缓冲区,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努力替自己的孩子找一个平衡点。

基本同意假居士老师的说法,让孩子沉浸在辛苦学习后得到的成果带来的快乐中。这个快乐是对大人来说是“深入的学习常让人感觉肉体的疲惫,但对心灵而言,却又意味着满足和快乐。”对小孩来说是考试得到的高分、比赛得的奖状...所带来的同学的羡慕、老师的表扬、家长的奖励等这些东西更实际(我的孩子4年级,大概还不能象成人一样达到“精神上的、升华了的快乐)。
简单点,白话点说,孩子不能“逼”,只能“哄”,就看我们怎么个“哄”法。.

TOP

引用:
原帖由 家羽妈妈 于 2009-5-5 11:26 发表
一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害死了多少家长和孩子!!
想出这句话的人,比史玉柱还懂得抓人的消费心理。
靠这句话,中国的教育产业那是拉动了多少内需啊!.

TOP

哎,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那个人缺德啊,而那些跟从这句话而一哄而上的家长,更是缺心眼。

看看,现在成山成海的大学生们,一出大学校门就傻了眼了,简直是不敢问路在何方。。。
拼死拼活苦读十几年,大伙儿还不是又统统回到了同一个起跑线上???

曾经有一个初预的女孩子对我说:”我每天作业都得做到很晚,以后作业还会越来越多,考试压力大啊,压力大。。。我觉得,活得真没意思。”

[ 本帖最后由 cc_jill 于 2009-5-5 23:56 编辑 ].

TOP

回复 132#大嘴吧苹果妈 的帖子

真想扇说这句话的人几个嘴巴子!.

TOP

如今的教学改革真的是问题多多,特别是小学阶段,学习的内容简直夸张!不仅给家长、教师带来极大的压力,对孩子更是……

祖国的花朵怎么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啊,教育教学的专家们,你们小时候都是怎样过来的啊!老先生们反思一下吧…….

TOP

周围的朋友一旦孩子上了学就一个个变成了麻辣妈妈、变成了小怨妇,看着上幼儿园的女儿,真不想让她长大.

TOP

引用:
原帖由 陈陈妈妈 于 2005-5-16 14:16 发表
据说新加坡的孩子也很辛苦的,比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
是的,他们要学双语,题海战,书店里一半是孩子的练习册.我们同事抱怨要吐血了,每次考试妈妈要请假,心脏病要发了,因为一旦考坏了,以后分流就到普通班,这辈子就很难踏入精英社群了.估计中国以后也这样,小小年纪就定终身..

TOP

其实一直都想让孩子快乐的长大,可是现在觉得不行,我家女儿的自尊心很强,她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无奈啊!.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我家现在是顺应潮流,尽好父母责任,适当超前学习(在家自己弄),校内巩固。使孩子自己体会业余学习加码后,有何好处,让他自己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这样我们就轻松了。.

TOP

教育家.

TOP

引用:
原帖由 不可能吧 于 2009-5-5 17:15 发表
这到底是中国的问题,中国教育的问题,还是中国教育体制的问题?为什么现在的家长动不到就要联系到中国教育体制,简直就是个巨型垃圾桶,啥都可以往里头扔。

如果不是这个国家人口那么多,如果不是做父母的想自己 ...
严重同意!
关键还是父母自己的心态是怎么样的?!
如果赞同“快乐教育”的,就别在看到低分后暴跳如雷;如果期望孩子不落人后的,就别一边抓分数一边鄙视应试教育了。.

TOP

看看以上的BBMM,大多也是这种应试教育的维护者,如果大家心齐一些,一致抵制这种制度,让学生回到素质教育上来,不就行了吗。我们一边在骂这种教育的弊端,为孩子叫苦,可一边却在充当这种教育的维护者,那结果可想而知了。成绩好真的就有好的将来吗,我才不信呢,想想中国是权大于法,钱大于一切的社会,我放弃,不求孩子有多大出息,但不想逼死他,只要他健康快乐就行了。.

TOP

回复 143#小屁囡 的帖子

不是维护,而是适应。
如果能一起抵制当然很好,但问题是做得到吗?!
好比鲁迅先生说的“闷罐子铁皮屋”,有的人一直在沉睡着,而有的人却已然醒了,你说痛苦的是谁?醒着的人该不该唤醒沉睡的人陪他一起痛苦呢?
除非你走出铁皮屋子,来到外面空旷的原野上呼吸自由的空气……然而问题又来了,你又如何有把握外面肯定是原野而非另一间闷罐子铁皮屋呢?
早有人说过,当你无法成为制定游戏规则的人时,最好还是先去适应它吧。.

TOP

来小学版看总感到有股紧张的气氛,我每次看完总是心跳加速!严重同意!!!!!.

TOP

请看看我的分析,是否有道理。

http://ww123.net/baby/thread-4635362-1-1.html.

TOP

回复 144#Julie妈妈 的帖子

你说的有理,我不否认你比我更有想法,但我们只是普通家庭,不想争什么,孩子就让其顺其自然吧,只要不是太差就行了,说不定他会活得很快乐。.

TOP

回复 147#小屁囡 的帖子

呵呵,“顺其自然,只要不是太差”看似统合,实则矛盾~~~~
顺其自然,是不能泯灭孩子的天性;不要太差,又包含了家长内心的希望。谁愿意孩子将来过得差呢?!我们这些家长是很痛苦的,比当年我们的父母所承受的还要痛苦,可是我们又能怎么办呢?
只能在孩子还懵懂无知的时候“狠心”一点。期望他们将来能明白我们的苦心,会感激我们——就如同我们现在感谢父母一样!.

TOP

 148 123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