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性

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性

0~6岁的婴幼儿时期,是人的生命的起跑线,是人的智慧潜能开发的关键期。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在《人类特性的稳定与变化》中,通过对千名儿童的追踪分析,提出了著名的假设:若以17岁时人的智力发展水平为100,则4岁时就已具备50%,8岁时达到80%,剩下的20%,是从8-17岁的9年中获得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研究标明,儿童早期阅读、计算能力对日后的智力发展影响最大。这两项构成了一些儿童的主要学习障碍,早慧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喜欢阅读。美国心理学家经过多年关于天才发生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有44%左右的天才男童和46%的天才女童,在5岁之前就开始阅读了。在欧美发达国家孩子们的早期阅读得到了早期教育专家的首肯。从国际上看,美国五十年代开始早期阅读研究,一些发达国家在80年代把儿童智能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阅读能力方面, 综合而言,早期阅读的重要性主要包括:
v 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和阅读兴趣
v 提高孩子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
v 孩子智慧发展的钥匙
v 发展今后学习所需要的阅读预备技巧
v 有利于儿童的健康发展
    如果说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已经被大多数国家的家庭和教育者接受,而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也非常重要,因为婴幼儿的特点不能独立阅读,怎样保持轻松愉快的让孩子接受阅读,家长怎样参与,幼儿园怎样配合?这一直是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研究的焦点问题。美国教育学家Holdaway等人在对阅读过程进行了系统分析,充分考察影响读写能力获得的有关因素后认为,儿童的阅读学习过程,就是基于已有的口语经验,建立字形与语音之间联系的过程,通过语音的中介作用,得到语义。只要方法得当,成年人与儿童间的社会性相互作用,能够极大地帮助儿童获得阅读理解所必需的解码技能,扩大书面词汇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促进儿童的阅读学习。


[ 本帖最后由 ourkids 于 2006-4-12 12:54 编辑 ].

TOP

有所感触,谢谢,收藏!.

TOP

有道理!
不过,这个阅读是不是指要让她大量认字了,在4岁的时候?.

TOP

关于阅读与识字的误区

家长E: 阅读就是孩子自己看书
  "所谓阅读,就是孩子自己看书。我经常给孩子买书,孩子也很爱读书。可是常常工作一天,回到家已经很累了,孩子还总是缠着我问这问那,搞得我很烦。我不是不肯陪读,而是欠缺耐性,总觉得孩子有许多愚蠢的问题,因此而产生"憎",起初是骂两句,继而罢读,结果是不欢而散。我的做法是不是不太妥当,我该怎么改变呢?"
专家回答:
  指出误区:忽视早期阅读与对话、游戏、讨论等社会交往活动的结合,忽视成人对孩子阅读的支持和示范作用。尤其是父亲对幼儿阅读的参与度低。
亲子阅读的重要性。
  年幼的儿童学习母语阅读拥有一个得天独厚的巨大资源,那就是他们的日常口语经验,但是普通的阅读方法,常常是一个人拿着一本书独自完成,读者除了与书籍的作者进行精神上的沟通以外,并没有任何的其他社会互动作用,这对于儿童阅读的学习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曾经有位学者在幼儿园中做调查,结果发现,在"喜欢一个人看书还是有家长讲解"这个问题中,无论年龄的大小,98%的孩子都选择了"有家长讲解";当问到"喜欢在家里看书还是在幼儿园里看书?",90%的孩子都选择了家,他们的理由是"家里安静、书多,父母能教我"。
  阅读对于学龄前的儿童而言,首先是得到爱与快乐的途径,其次才是汲取知识的手段。幼儿的阅读,与其说是一个掌握知识的过程,不如说是一个与家长共同游戏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第一需要--父母的爱--如果得不到满足,那么在孩子眼中,这次阅读就是一次没有意思的失败游戏。
  当爸妈抱着孩子念一本书、或唱一段童谣、或揉捏一个玩具时,孩子在父母温柔的抚触、轻声的言语、深情的眼神下, 不只能深深感受到爸爸、妈妈的关怀,"爱"更在共读中成长。孩子的好问,代表他们有足够的好奇心。他们对世界充满幻想,而且往往以为自己就是天下第一号最重要的人物,因此凡事以自己为中心,既会由自己的观点来问问题,也许还会用自己的观点来解决问题,如果不在这时给以适当的辅导,可能会形成错误的观念。多解答,既可增加子女对父父母是孩子生命里的第一位老师,如果父母乐于阅读,小孩自然耳濡目染,受到影响,并可从亲子共读的亲密过程中,感受到温暖与爱!

家长D: 看文字才算阅读,看图画、色彩不算阅读。
  "现在的小孩子都特别爱看漫画书,以前我给孩子买了很多图画书,现在孩子上学后,能自己独立看书了,我就很少再给他买配图的书了,只有看文字,才是阅读,孩子都有一定识字量了,多看纯文字的书,阅读能力才会提高。可是,我儿子都7岁了,还是特别喜欢看那些很幼稚的图画故事书,这孩子是不是有些不正常啊?"
专家回答:
1.指出误区。
  就儿童的阅读活动而言,早期阅读指的是年幼的孩子,凭借变化丰富的色彩,生动形象的图画,相应的语言文字以及成年人的语言讲述,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如1-3岁是以图画为主的阅读阶段。
2.图画书对于早期阅读的独特价值。
  "图画书是孩子们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见到的书,是人在漫长的读书生涯中所读到的书中最最重要的书。一个孩子从图画书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将决定他一生是否喜欢读书。" 因此,孩子们的早期阅读是离不开图画书的。也可以说,图画故事书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本书,孩子们的阅读生涯是从阅读图画故事书开始的。
(1)图画故事书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需要学前童具备大量的知识、经验和策略,对学前儿童的语言、想象、思维、情感、社化及审美能力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有研究表明,高识字组的孩子和低识字组的孩子,同样看一本图画书,高识字组的孩子对图画的想象力反而不如低识字组的孩子。识字量大的幼儿更多关注来自文字的信息,往往一拿到书就逐字逐词逐句进行点读,即便是看图也属印证文字性的。因此,高识字幼儿阅读后,头脑中对画面特征的表象是模糊的。又因为文字具有"客观性"、"规定性"的特性,因此,高识字幼儿往往受文字表象的束缚,对画面的想像性较差,在编故事和想像人物对话及心理活动时,常常直接念书上的文字。而对于低识字幼儿来说,他们主要接受来自图画的信息,图画具有形象性的特点,生动的视觉表象能提高幼儿阅读的积极性,唤起幼儿对所视对象的兴趣和情感,有利于记忆。因为图画表达的系统符合儿童形象性思维的特点,图画故事书更加符合儿童的兴趣,更能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图画故事书阅读能使孩子进入故事的美好境界,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不断发展,身心得以愉悦,情感受到陶冶。儿童的图画故事书阅读对儿童的发展,对儿童想象力、思维能力、艺术审美能力、情感、态度、社会性的发展及语言能力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而且这种价值决不是文字阅读所能替代的。
(2)利用好图画,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文字,并结合上下文和图画学习生字词。
  尽管很多儿童读物都有插图,但是,有的图书由于画面的内容和文字关系不大甚至相互矛盾、二者位置不恰当或者插图数量太少等原因,插图并不能起到它应有的作用。在分享阅读所使用的图书中,每一段文字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图画,以充分体现该段文字的内容,二者紧密呼应。图画的颜色缤纷多彩,主人公形象生动可爱,背景细节丰富,夸张变形有趣而适当,能引起儿童极大的兴趣。
  有插图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如何使用插图。分享阅读利用插图的方法介绍。
3.如何帮助孩子进行早期图画故事书阅读
(1) 指出不当的做法:有些家长把阅读就仅仅看成是让孩子来认字,或者让孩子读书的时候就让他照着文字往下读,那些孩子在读文字的时候就根本不去重视那些图画,一本厚厚的书,孩子也许仅仅只花了十分钟、五分钟就把书读完,然后就永远?quot;束之高阁"了,这本书应该带给孩子真正的艺术享受和丰富的精神营养,孩子却没有得到,对图画中所给予的丰富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却熟视无睹。这就失去了早期对于图画阅读的意义。
(2) 要让孩子成为一个成功的图画故事书阅读者,家长自己首先必须学会和懂得欣赏这门艺术,家长首先要成为一个图画故事书的爱好者,成为一个图画书的阅读者。 总而言之,我们认为,即使在学前晚期,幼儿已具有了一定的文字阅读能力,图仍然对幼儿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成人应充分重视它,利用它。
家长C:"早期阅读=识字?"
  "我觉得让孩子看书的目的就是让他多认几个字,只要孩子会认字,就会自己看书了。从小打下良好基础,上学以后就容易取得好成绩了。所以我经常给孩子买一些生字卡片或看图识字之类的书,现在我女儿刚满4岁,她已经能认600多个汉字了!我这样的做法对吗?"
专家回答:
1.指出误区:早期阅读不等于识字。

  早期阅读应当包括一切与书面语言学习有关的内容。识字是学习书面语言的一种内容和方式,但不是唯一的内容与方式,有些托儿所和幼儿园大批地、正规地组织婴幼儿识字是不足取的,大量的、系统的识字不是学前儿童早期阅读的内容。但是,有些老师在组织婴幼儿早期阅读活动中故意回避文字的接触是愚蠢的做法。换言之,早期阅读决不等同于早期识字。
2. 识字与阅读的关系。
(1)识字和阅读不可分,不能脱离阅读谈识字。识字是阅读的基础,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能识字。现在市场上的识字卡片实际上就是脱离了阅读的识字。在阅读中自然识字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感。
(2)孩子会识字,但不一定会阅读。有的孩子学会近千汉字,他还是不会阅读。不会阅读就等于没有学会书面语言。有关研究已经表明,缺乏良好的早期阅读经验的儿童,入学以后会有学习适应上的困难。他们往往不会用食指和拇指一页一页地从前往后翻书,而是用手去抓书;他们常常把阅读看成是一件自己能力所不能及、或者没有意思的事,缺乏阅读兴趣;他们即使认识了一句话中的每一个字,却不能把所有字的意义连贯起来,完成对整个句子意义的理解,表现出阅读理解能力差的问题。
3.早期阅读的意义不在于"书",而在于阅读的过程。
  家长必须明确地认识到,让年幼的孩子进行与阅读有关的活动,并不在于让他在阅读中学习到多少知识,而是让他掌握一些与阅读活动有关的准备技能,培养阅读的兴趣,养成进行阅读的良好习惯,从而促进其今后的正式阅读。学前儿童识字阅读不仅仅是识几个字的问题,更是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兴趣的问题。所以我们提出:尽早阅读就是一切。因为阅读确实是孩子一切学习和发展的基础,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习惯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


[ 本帖最后由 ourkids 于 2006-4-12 13:19 编辑 ].

TOP

真是一篇观点全面的好贴子,对为人父母的帮助很大!受益匪浅!.

TOP

非常正确!我们现在4岁多,已可以阅读简单的故事书了,我现在让孩子念故事给我听了,基本不用读给他听了,孩子边看故事边就识字了,事半功倍!.

TOP

楼上的孩子厉害,我们同龄,好象没识几个字,更不要说念书了,我们要加油了.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