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宝贝,妈妈教你认识钱!

宝贝,妈妈教你认识钱!

丫丫今年已经三岁多了,最近尤其爱逛超市,每天缠着妈妈问:“妈妈,今天去不去买东西?”到了超市,她的兴奋劲就别提了,只要是看到她眼里的东西:都要往购物车里放,妈妈不得不拉下脸来一次次责令她把东西放回去。看到丫丫委屈的表情,妈妈心里直犯嘀咕:“难道家里有个小购物狂?”
   
丫丫妈回家后,立即
   把心中的疑问反映给了丫丫爸,经过丫爸的分析、判断,他们认为,虽说丫丫还小,但这种苗头发展下去可不好,于是决定对丫丫开始进行“金钱”教育。“这可是关系到丫丫‘钱途’的大事,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早。”丫爸严肃地说。

专家提示:
  当宝宝说:“妈妈,我要买”的时候,就可以对他进行适当的金钱观教育了。
  对三、四的宝宝来说,“钱”还是玩具的一种,一张花花绿绿的纸,但他们已经朦朦胧胧地知道,这张纸可以在商店里换回喜欢的玩具、糖果。
  这正是宝宝认识“金钱”的开始。

  钱币是什么
  于是,丫爸找来了许多硬币:一角的、五角的、一元的……像教丫丫识字一样耐心地教她:这是一角钱,小小圆圆的;这是五角钱,黄颜色的;这是一元钱,拿在手里又大又重。接着,丫爸又拿出几张纸币:丫丫,这可不是你画画的纸哦,它们也叫做“钱”,“钱”可以在商场里买到想要的东西。
  经过丫爸丫妈的耐心教育,丫丫终于可以认清楚圆圆的硬币和花花的纸币了。
  为了验证第一期教育成果,丫爸特意找来许多混淆物:扣子啦,塑料片啦、色纸啦,把它们同钱币放在一起,让丫丫把其中的“钱”挑出来。没想到丫丫还真不赖,一个不差!丫爸得意地说:“看来咱家有个理财小天才呢!”

  专家提示:

  认识钱币是培养孩子金钱意识的第一步,要让孩子认识到钱与其他东西是不同的,它可以用来买其他东西。

  买东西游戏

  认识了钱币之后,丫爸和丫妈就在家里开起了“超市”,什么书啊,玩具啊,甚至爸爸的眼镜都成了“商品”,妈妈、爸爸和丫丫轮流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只见丫丫提个小篮,模仿妈妈的样子对“售货员”说:“我要买一双袜子多少钱?”“一元钱。”“给你钱。”“袜子拿好。”……一次小小的“交易”就这样结束了。丫丫对这个游戏乐此不疲,每次把自己的钱花完之后,就要求当售货员。因为她渐渐明白,买东西要把钱花出去,而售货员却可以再把钱收进来。

  专家提示:

  买和卖的游戏对孩子们来说其乐无穷,除了可以体会到交换的乐趣之外,还能感受到交换带来的“成就感”。生活中,父母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拿钱买东西,把它当作生活经历的一部分。

  存钱罐里的秘密

  丫丫认识了“钱”,又会用“钱”买东西后,丫爸就不失时机地送给她一个圆脑袋,胖肚子的小猫存钱罐,丫丫指着小猫后背上的开孔说:“这是什么?”“这是存钱罐,以后爸爸妈妈给你的钱,可以把他们存进小猪的肚子里,存多了用来买你喜欢的东西。”爸爸笑眯眯地说。

  “不知不觉存了好多钱”

 这一招还真管用,之后,丫丫把爸爸妈妈给的钱都如数“喂”进小猫的肚子里,有时候还会对妈妈说:“小猫饿了,给他吃点钱吧。”不久之后,丫丫的小猫就变得沉甸甸了,丫丫一边拍着小猫的脑袋,一边煞有介事地说:“不知不觉存了好多钱。”这时候,弄得丫爸丫妈都忍俊不禁。

 节约意识自觉建立

  再去超市,每当丫丫要疯狂购物时,妈妈就会提醒他:“你存的钱够不够买这个的?”丫丫只得忍耐地罢手。有一次,丫丫对一只绒毛小鸭子爱不释手,一定要买,妈妈对她说:“我们把存钱罐里的钱取出来,看够不够买小鸭子,好不好?”回到家后,丫丫就迫不及待地让妈妈打开存钱罐,数数里面的钱。

 存钱罐打开了,“哗啦”硬币散落了一地,丫丫吃惊地看着这些硬币,似乎不相信会有这么多。妈妈数出买绒毛小鸭需要的钱,推到丫丫面前:“这些够买你的小鸭子了,剩下的钱妈妈再帮你放进去好不好?”看到陡然变少的硬币,丫丫撇撇嘴小声说:“我不买小鸭子了……”这的确令妈妈也感到意外。

 专家提示:

  存钱的意义在于“积少成多”,跟孩子说“妈妈赚钱多辛苦”他不会明白,但在存钱的实际行动中,孩子会发现由少变多是多么不容易。与其被动地让他学会“节约”,不如在行动中逐渐形成节约的好习惯。

  给父母的三条好建议

  “如何培养宝宝的金钱观”对大多数的父母来说的确是知易行难,但从丫爸丫妈的实践中不难看出,“钱”对宝宝不仅是游戏还是生活的一部分,如何帮宝宝完成从游戏到生活的过渡,养成正确金钱观,说到底是在培养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在这里,要提醒各位父母:

  第一,切不可充当甩手掌柜。
  认为孩子太小,不需要对钱有认识,长大后,自然有机会谙熟和精通这门“真经”。要知道,培养孩子对金钱的健康态度,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日积月累,需要一种观念在脑子里的长期沉淀和储备。

  第二,父母要作好表率。
  如果你教育孩子不要乱花钱,可自己在消费上却常常无所节制。孩子可能会如法炮制。因此,要时刻警惕自己的言行,孩子也许正目不转睛地看着你呢!

  第三,不可滥用奖励制度。
  劳动可以换来报酬没错,但一定要注意不要给孩子一种错觉──只要我付出了,就必须得到回报。实际上,有些事情是孩子应尽的义务,而不应以报酬和奖励来权衡,父母们要严格掌握奖惩的分寸。.

TOP

好文章.

TOP

很受启发.

TOP

今天我回去实施.

TOP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子麟妈妈 at 2005/2/21 00:23:
好文章
.

TOP

我早就开始实施了。

我的做法是:每天给雷雷一元钱,一个月大概30元,奖励另算。这些钱全部由雷雷自行支配,凡是他想买的东西都要用自己的零花钱。我给他买了一个小钱包,每次出门都随身携带。

自从实施了零花钱制度,我省心了许多。上次,雷雷在一个小店看中了他最喜欢的飞机,我让他自己去询价,要20元,我让他自己看钱包里的钱够不够?如果不够,怎么办?孩子不会向以前那样吵着买,而是自己权衡、自己思考该不该买,最后因为钱不够,买了另外的东西。

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就是把自主权给了孩子,锻炼了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发展了孩子自主性。.

TOP

这个帖子好象应该发在“家庭教育”里面,有斑竹在吗?.

TOP

宝宝现在尚无购物欲, 但我也要先学着点儿啦! 谢谢啦!.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