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 123
发新话题
打印【有4个人次参与评价】

[语文(阅读)] 索性我不断补充作文,大家一起点评吧

索性我不断补充作文,大家一起点评吧

生命之歌
  我想唱首歌,这是一首生命之歌。
  2003年7月7日,4时30分。我从信箱里匆匆取出《新民晚报》,如同往日一样,虽然临近考试,可看报仍是我多年的习惯。视线划过一版、二版、……十五版。猛然,眼前一亮:


伊朗连体姐妹欲做分头手术!
伴着一声惊叫,这对姐妹花的照片映入我的眼帘,除了一部分头骨连在一起外,她俩和普通人并无任何区别,只是两双略带忧郁的明亮大眼睛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得知了她们已有29岁了,我又是一惊:她们哪来这么大的勇气?这手术可是九死一生啊!我真的替她们担心。面对死亡的威胁,姐妹俩都愿意把生的希望留给对方,这又是多么美丽的心灵!
  7月8日。取到报纸,我打破常规,直接翻到了十五版。据我推断,这则新闻应有连续报道。果然不出所料,整个版面几乎都刊登了这则消息。然而,醒目的大字标题让我新一凉:手术遇到麻烦!我感到似乎周围的空气凝固了,只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原来她们的头骨比预计的要厚,所以手术耗时要多一些,医生在切割时只能一毫米一毫米地进行。我简直比她们还要害怕,我能做的是,只有为她们祈祷,再祈祷。
  7月9日。一到时间我就急急地奔下了楼,快速取出报纸,我迫不及待地翻到了十五版。“啊,怎么会这样!”我失声大喊,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可是报纸上却清清楚楚,写着这对姐妹花死亡的消息。顿时,鼻子一酸,我的脸颊上挂满晶莹的泪珠,姐妹俩的照片被放大后刊登在报纸上,然而她们那微笑却已成为一种永恒……连头姐妹在近三十年中克服种种困难,顽强生活的情景,飞速在我眼前闪过。如今,为了更灿烂的明天,她们付出了何等巨大的代价!
  我真的想为这对姐妹花唱首歌,一支含着泪水唱出的美丽哀婉的歌,在为她们活出如此绚丽的生命乐章而骄傲的同时,祝福她们在去天国的路上走好。也许,这也是全世界知道这对姐妹的人心底里最想唱的歌,这是一首以死为代价的追求生命的歌……


父亲,我心中的一座山
遥远的大山里横卧着一个古老的村庄,平静而又朴素,似乎在半眯着又好像在微笑着,恬淡得像一幅画。
  我出生在大山里,大山就是我的家。 泥瓦房是村里的唯一建筑。傍晚时分,村子里亮起点点灯光,像是遥远的灯塔在召唤离家的孩子。这时候,袅袅炊烟携一身轻盈钻出瓦缝,伴着清脆的牧笛声翩然起舞,最后缓缓地消融在天地之间。
  读山就是读父亲。
  在我看来,农村的生活是平淡又乏味的,而父亲却也过得其乐融融。每天清晨父亲的一声干吼唤醒了太阳,父亲和母亲扛着锄头迎着朝霞走向田野,走出一片希望。傍晚时分,父亲用铁锹撞击硬土块的声音唤来了星星,溅起了月亮,父亲和母亲总是在月亮的余晖下踏上归途。农村的生活是极艰辛的,几十年的辛勤劳作给父亲增添了一道道皱纹,犹如一道道沟壑,皱纹一张一合已是父亲半生的坎坷。
  读山就是读父亲。
  童年时的我调皮贪玩,已经记不清多少次被父亲的喝斥声赶进学堂。那时祖母已经病重了,祖母的住院手续完结的时候,父亲身上已经没什么积蓄了。父亲只好离家一边打工,挣取医药费,一边看护祖母。尽管父亲竭尽全力,但还是没能留住祖母离去的脚步。父亲哭了,那也是我这二十年来第一次看到父亲流泪,也是唯一的一次。一年的时间,父亲已显得苍老了许多,为了生活,为了他所挚爱的母亲。那段时间里,父亲是痛苦的。从他凄凉却依旧高亢的山歌声中,我领会了父亲,领会了他作为一个儿子对母亲的深深的爱和感恩。我敬重我的父亲。
  读山就是读父亲。
  那是二零零三年秋季开学的时候,我背起沉重的背包踏上了返校之路。连绵的大山只有一条狭长的山路通向外面的世界。小路曲曲折折逶迤婉转,从山里一直延伸到山外的小镇上。父亲执意要送我,一路上父亲的山歌嘹亮且富有磁性,伴着我们前行。父亲的歌声虽算不上动听,但却是我的最爱。当父亲把我送出大山转身往回走的时候,夕阳的余晖映射下来照在父亲身上,父亲在阳光下犹如一座山的脊梁,映成一座雕像,在我心中成了永恒。那抹夕阳,那个背影,让我为之动容。
  读山就是读父亲。
我生在大山里,山的沉稳给予我朴实的性格,山的凝练给与我独特的个性。我生在大山里,巍峨青山,赋予我自然挺拔的骨气;泉水叮咚,赠与我心灵里最美的音符。我庆幸自己生在大山里,山像父亲,给我心灵的呵护;父亲像山,给我忠实的寄托。父亲,我心中永远的一座山。
相比较而言,我还是喜欢这篇,我去年的课代表写的
留在我心底的风景
给我一只最最普通的粉笔吧。用它,我可以画出珍藏在我心底里——最美的风景。
                                                              ——题记
熟悉的粉笔在我小小的黑板上肆意地涂抹着,勾勒出的是一片我心中最美的风景,画中演绎的是故乡我最快乐的童年。随着一阵微风的吹过,思绪不由地又回到了从前……
记得刚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同住一个大院儿的几个小伙伴喜欢在院后的瓦砾堆中找红色的砖头,然后把它摔碎,大家人手一块儿开始在地上大作涂鸦。那时小区的水泥地是坑坑洼洼的,所以我们的作品会给这略显枯燥的地面增添几分活力。男孩子们喜欢画一些星际大战类的场景,他们沉浸于那无限的线条中,时不常地还面红耳赤地争着什么;我们女生总是小心翼翼横平竖直地画着格子,然后一起玩着跳格子的游戏。夕阳下,我们跳跃的身影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可久而久之,砖头被我们找光了。单调的红在我们眼中也不再那么光鲜耀人了。后来,H提议我们每天放学来收集老师用剩的粉笔头,这样一来更多彩色的作品便诞生了。照例,每天放学都可以在院子的角落中找到一群趴在地上画画的孩子,我们沉浸于这种自我创作的氛围,直到天黑的前一秒钟才肯回家。然而我们却不肯丢掉那小小的粉笔头,带回家又害怕被爸妈没收了,要知道那在我们眼中都是宝贝!于是,我们便把所有用剩的粉笔藏在居委会小楼最尽头的栅栏后的窗台角落上,等到第二天再去老地方取笔,继续大干一场。我们沉浸于这种只属于我们小孩子的快乐。涂涂抹抹着,就是我们这群放学不回家的孩子最大的满足!
当然了,要是被下班回家的爸妈看见了我们的种种“恶习”,那肯定少不了一顿皮肉之苦,还记得这样的场景不止一次地出现过:正当我们画得酣畅淋漓之时,边上的某个同学便会冷不丁地被某种力量拽起来,随之传来的便是父母严厉的话语:“趴地上画什么画!你得哪儿趴哪儿,脏不脏啊!”说着,很用力地给朋友掸着裤子。“走,跟我回家去!写作业去!”于是,便夺过他手中的粉笔头,狠狠地摔在地上,头也不回地走掉。我们呆呆地目送着他越走越远,他也不时很留恋地转过头来,脸上写满了渴望。不过,自由被遏制了我们无所谓,那属于我们童年的风景都还在那灰灰的地上,从来不曾失去光彩。
无数个黄昏里,揉和了我们这群孩子的闹声、笑声。那一幅幅七彩斑斓的画中体现着我们的天真与稚嫩。同样,那一幅幅“大作”中也记录了我们无忧的快乐,还有那时烂漫无邪的童年点滴。这段属于故乡的童年生活,也成了我心底中最美丽的风景。
后来,小学毕业了。我也离开了家乡,我不再是那个放学只知道趴在院子里画画的小女孩。偶尔,在那么一个月圆的晚上,我也会想起可孩童时段那段美好的时光。一日,当我再一次拿起粉笔想重温原来的美好时,却蹲在地上久久未能下笔。或许是因为现在的国际化小区的道路铺得太过平整,让我不忍心破坏这份干净;又或者是因为边上少了曾经的那些伙伴,没有了他们的陪伴,没有了那些欢声笑语,使我不忍心破坏现在的这份宁静吧;还或者是,小时候那颗无忧无虑的心,它不在了呢?童年已离我而去,曾经的风景也已被画进历史,没有了延续……
还记得那风景中,小小粉笔描绘着大大的畅快。
还记得那风景中,灰灰的水泥地上歪歪扭扭的彩图画。
还记得那风景中,一群孩子充满活力,跳跃的影子。
还记得那风景中,曾烙刻着我们最快乐的童年……
人终会长大,终会离开那个带给你无尽欢乐童年的故乡,而我,要学会珍藏那段美丽的风景,让它留在我们的心底。
让手中的画笔继续不要停息地涂鸦着——黄昏、涂鸦、欢声、笑语……这属于我故乡童年的风景将永远留在我的心底,永远……

[ 本帖最后由 花草满天 于 2010-1-11 09:59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花草满天 于 2009-12-26 08:36 发表
生命之歌
  我想唱首歌,这是一首生命之歌。
  2003年7月7日,4时30分。我从信箱里匆匆取出《新民晚报》,如同往日一样,虽然临近考试,可看报仍是我多年的习惯。视线划过一版、二版、……十五版。猛然,眼前一 ...
前一篇.

TOP

前一篇感性,后一篇稳重,中规中矩。.

TOP

后一篇,更贴近生活。前一篇有应付差事的嫌疑.

TOP

就写作技巧而言,后者占上风
但是,很明显,我们上海的学生无法写出后者这样的作品。上海的城市特点决定了我们的孩子与其他地方的孩子相比,眼界更为开阔。因此,引导我们的孩子重视身边的生活,是指导他们选材的重要方法.

TOP

第二篇.

第一篇不知为啥读了不舒服, 读不下去~~.

TOP

当然是第二篇."真\善\美"中, "真" 最重要.
第一篇的写作风格很象出自我们以前的语文老师之手.

[ 本帖最后由 li兔兔 于 2009-12-26 13:55 编辑 ].

TOP

第二篇:理性,第一篇:感性。本人喜欢第二篇。.

TOP

从写作技巧而言,借鉴第二篇,从对学生的选材指导而言,借鉴第一篇.

TOP

语文老师的眼光,第二篇更好。第一篇语言味道浮于表面,第二篇更醇厚有味,且从中学生的写作技巧来讲,第二篇在扣题和中心上更明确。这也是有一年的语文中考阅读理解题。.

TOP

呵呵,大家可能不明白我的意思。我的目的其实并不是催这来那个排尿文章进行比较,而是提醒家长们注意引导孩子关注身边的生活.

TOP

喜欢后一篇.

TOP

喜欢后一篇.

TOP

第二篇.

TOP

第二篇

.

TOP

写作方法上可能第二篇更传统。可第一篇明显吸引我的眼球,选题内容更重要,所以我毫不犹豫地选第一篇!.

TOP

第一篇 不装老成.

TOP

引用:
原帖由 花草满天 于 2009-12-26 17:16 发表
呵呵,大家可能不明白我的意思。我的目的其实并不是催这来那个排尿文章进行比较,而是提醒家长们注意引导孩子关注身边的生活
正解。
说实话,我并没太注意文章技巧,一眼扫视后第一篇文章扑面而来的是一种鲜活感,能抓住稍纵即逝的身边事,又能从中感悟,恐怕是很多学生缺乏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Wini妈妈 于 2009-12-26 23:44 发表
写作方法上可能第二篇更传统。可第一篇明显吸引我的眼球,选题内容更重要,所以我毫不犹豫地选第一篇!
.

TOP

两篇各有特点,能写到这样不错了。.

TOP

喜欢第二篇,真实.

TOP

也喜欢第二篇,朴实,城市孩子写不出来的。
当然第一篇的角度很不错,来自于生活。.

TOP

第二篇,真实感人,技巧也有。.

TOP

1.二者的高下是显而易见的
2.我们的孩子写得出第二篇吗?
3.我们孩子是不是应该更多的关注身边的生活,并将之纳入作文的选材视野?.

TOP

城市的孩子,主要的任务是上学,应试,家长往往也会帮助孩子分担除学习以外的事情.上海的孩子能够从报纸,从网络的信息中提取这样的信息,并且有感而发.感觉上真实,这个孩子也很有爱心,文章能写成这个样子已经很不容易了,毕竟文章的内容最重要,只要真实可信,能够朴素的把感情记录下来,就比为赋新词强说愁强.但是站在语文老师的角度看,也许就不是这么回事了.他们可能更喜欢辞藻的堆砌,文法的运用..

TOP

引用:
原帖由 snazkf 于 2009-12-28 12:35 发表
城市的孩子,主要的任务是上学,应试,家长往往也会帮助孩子分担除学习以外的事情.上海的孩子能够从报纸,从网络的信息中提取这样的信息,并且有感而发.感觉上真实,这个孩子也很有爱心,文章能写成这个样子已经很不容易了, ...
呵呵,未必,我就是语文老师。.

TOP

喜欢第二篇..

TOP

喜欢第二篇..

TOP

我们要孩子写作的终极目的是什么?
欢迎家长发表意见.

TOP

对生活,对人生的思考。.

TOP

回复 29#花草满天 的帖子

我希望孩子能“以我手写我心”,用文章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写作文老师的要求是“大,空,以至于假”。第一篇太造作。.

TOP

回复 31#XIXIGU 的帖子

两篇从行文来看其实都有造作之嫌。第二篇也存在形式掩盖内容的倾向。.

TOP

回复 32#花草满天 的帖子

实际上文章越短越难写,你叫作家来写五、六百字的作文,一样写不出什么深度。要求本来就没什么生活阅历的孩子写出什么人生感想,是不现实的。.

TOP

的确,短文章难写,还有一类文章难写:名词动词的数量超过形容词和副词。哈哈.

TOP

我倾向第一篇更好,更真实,更像一个学生的随笔,关注生活中的新闻,抓住瞬间的真情流露,辞藻不是最重要的,知道写什么更重要。一个孩子如果能时常关注社会新闻,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以手写心,那语文应该无忧的。
第二篇,就像来自某篇不知名的作文选,有着千篇一律熟悉的面孔,写作技巧很老练,修辞得当,段落分明,但没啥特色~~,就像背文。。。.

TOP

第一篇做作。咿呀哇呀太多。象小孩子写作文。大惊小怪。不老练。第二篇还有点思想感情.

TOP

形式与内容哪个更重要?华丽与扎实如何统一?
作为语文老师,第一个问题我有答案,第二个问题我也没有确切的答案.

TOP

第二篇深沉,孩子已能从生活的艰辛中更加体会到父母的恩情,家乡的美丽。第一篇则是一个世事无忧的城市孩子对远方发生的真情的关怀,写的也不错,只是毕竟隔岸观火,少了切身的体会。LZ的意思是要真情实感吧,但是因为生活经历不一样,散发出来的心情是不一样的。.

TOP

我的意思是:第二篇作文要我们现在的孩子来写难度很大,因为他们的确缺乏切身的体会,第一篇的选在视角更适合我们的孩子.

TOP

第二篇,感情更真挚,文笔更优美.

TOP

喜欢第二篇

第一篇感情太强烈,感觉有点过。第二篇,语言驾驭能力高,比较老道,但最主要的是真实。喜欢第二篇.

TOP

引用:
原帖由 花草满天 于 2009-12-28 17:48 发表
我的意思是:第二篇作文要我们现在的孩子来写难度很大,因为他们的确缺乏切身的体会,第一篇的选在视角更适合我们的孩子
从思想的深度来讲,如果第二篇的作者确实是本人内心的流露,那真的非常之了不起

说句老实话,我自己没有这种修练水平.

TOP

回复 39#花草满天 的帖子

作文内容的选材上,主要还是来源于学生平时的生活. 第二篇之所以写得好,作者有"切身感受",这点功不可没.
回过头来,看第一篇的素材,其实也是不错的. 关键是立意要新, 才能出彩. 就象炒菜, 面对番茄和蛋这两种食材,是否就是番茄炒蛋一种老套做法? 还是我们可以换种烧法"番茄炖蛋"来尝尝新口味? 这不仅是技巧的问题, 更是作者的思路问题.

如果现在的学生思路无法开阔, 只限于一种模式, 那就难免企图单纯依赖夸张的辞藻取胜.
"伴着一声惊叫,这对姐妹花的照片映入我的眼帘......我感到似乎周围的空气凝固了,只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啊,怎么会这样!我失声大喊"这类超震撼的句子, 让我想到了台湾电视连续剧里为情死去活来\捶胸顿足的风格.

归根结底, 给孩子们多点时间多点空间,去全方位地更多体验生活, 这才是正解. 写作, 原本就是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

TOP

喜欢“读山就是读父亲”。
文字优美,感情丰富,读来让我感动。。。。

--- 支持第2篇!.

TOP

第二篇,更真实,感人..

TOP

引用:
原帖由 花草满天 于 2009-12-28 17:48 发表
我的意思是:第二篇作文要我们现在的孩子来写难度很大,因为他们的确缺乏切身的体会,第一篇的选在视角更适合我们的孩子
同意,.

TOP

喜欢后一篇, 前一篇虽然很跳但总感觉有点做作,  选材不错但作者为陌生人的感动有点过. 后者更稳重, 但是毕竟父亲是身边最亲的人,多感动都是应该的..

TOP

我倾向于第二篇:《父亲,我心中的一座山》。作者紧紧围绕着父亲这个主体,所叙所论都是父亲。就是“读山就是读父亲”重复的有些烦。
第一篇《生命之歌》不知道作者的主体到底是什么,是那对姐妹?还是自己?有一半句子与主题不相关,可以砍去。
不赞成“第二篇作文要我们现在的孩子来写难度很大,因为他们的确缺乏切身的体会,第一篇的选在视角更适合我们的孩子”这种说法。
第二篇所写的不就是浓浓亲情吗?只要孩子善于观察,例子真的可以信手拈来。反倒是第一篇更不适合孩子, 这对姐妹的背景信息有吗?伊朗这个国家他们熟悉吗?这个手术他们了解吗?.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读山就是读父亲,反复重复,什么叫读山啊?
第一篇感觉自己还憋得出来,第二篇我是觉得惭愧得很,写不出。但两篇都谈不上喜欢。.

TOP

 105 123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