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中考提前批“二合一”

中考提前批“二合一”

中考提前批“二合一”
市教委公布中招政策 推优生、自主招生合为提前推荐生
杨玉红
   2009.02.19      A01版:要闻 稿件来源:新闻晚报
□记者 杨玉红

    晚报讯 今年中考招生,将往年实行的“推优生”和“自主招生”招生办法整合为“提前推荐自主录取”办法,在初中学校推荐或学生自荐基础上,由招生学校择优预录取,学生参加中考后正式录取。今天上午,市教委公布今年的中招政策。今年,本市初中应届毕业生约9.2万人,比去年减少0.8万人。

    往年,有很多学生、家长盲目参加多所学校的 “推优生”、“自主招生”选拔,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优秀学生的学业负担。市教委负责人说,针对这一现状,今年,中考政策进行调整:将原有的“推优生”和 “自主招生”办法整合为 “提前推荐自主录取”办法,在初中学校推荐或学生自荐基础上,由招生学校根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情况和推荐 (自荐)意见自主择优预录取,学生参加中考后正式录取。每所初中学校按照不超过在读初中毕业生总数7%进行推荐,其他学生可根据自身特长、发展情况和招生学校招生要求进行自荐。被学校推荐的学生不再参加自荐,参加自荐的学生,学校不再推荐。按公正程序产生的推荐生和自荐生可填报两个志愿,按规定程序投档预录取。

    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现代化寄宿制高中“提前推荐自主录取”招生计划为学校招生计划的40%,其中推荐生计划为30%(二分之一计划向外区县招生),自荐生计划10%(面向全市招生),被高中学校预录取的考生中考成绩不得低于市统一划定的 “提前推荐自主录取”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方可被录取。

    中职校国家级示范专业30%的招生计划用于招收推荐生。国家级重点中职校部分名额自主招收自荐生,占学校招生计划的10%(首次自主招收自荐生的学校为5%)。

“提前批”为何要合并
——解读2009年上海中招新变化

www.jfdaily.com 2009-02-20 07:56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市教委昨天公布2009年本市中招方案。其中对“提前批”的调整,广受家长关注。近几年,从“推优生”、“零志愿”,到“自主招生”、“名额分配”,本市高中“提前批”招生不断丰富。不同门类有什么差别?今年合并调整出于什么考虑?哪些学校和学生将从中得益?

  “提前批”各负使命

  据介绍,本市往年中招“提前批”包括“推优生”、“自主招生”、“零志愿”和“名额分配”四类。

  “推优生”,指各初中学校推选优秀毕业生,免试进入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区重点高中或国家级重点职校的相关专业就读。而“自主招生”,则是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自行制订招生办法自己招生。“名额分配”,指由各区县将本区县管辖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现代化寄宿制高中的部分招生名额,按比例平均分配到区内各有关初中学校。“零志愿”则是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现代化寄宿制高中跨区县提前招生录取的方式。

  四类“提前批”的设计各有侧重。“零志愿”使得郊区学生也有机会进入城区优质学校。“名额分配”则在区内分配优质高中的招生名额,使那些在相对薄弱初中就读的学生,也与“好初中”的学生一样,获得进优质高中的同等机会。“推优”制度,着眼于引导和鼓励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为学生减负。“自主招生”则以考生的中考成绩为基础, 结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校与学生双向选择自由度更高,部分“特长生”空间更大。

  考生备考负担减轻

  不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推优生”和“自主招生”日益趋同。往年有家长和考生反映,部分高中在选拔“推优生”和“自主招生”时,考量标准差不多;有些考生兼报多校“推优生”和“自主招生”,疲于奔命;兼报还导致重叠的录取机会,造成资源浪费等。

  考虑了多方意见,市教委昨天透露,今年将“推优生”和“自主招生”合二为一,统一为“提前推荐自主录取”。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现代化寄宿制高中“提前推荐自主录取”招生计划为学校招生计划的40%,这其中,初中学校推荐生占30%,原则上一半以上面向外区县;学生自荐占10%,面向全市。学校推荐或自荐,学生只能选择其一。

  这一合并,对考生和学校都带来了方便。招生学校原本的两套招生方案,现在合并为一套;考生只需参加一次提前考察,奔波和备考负担大大减轻。不过,为保证质量,被确定预录取的考生,须参加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其成绩不得低于市统一划定的“提前推荐自主录取”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否则不予录取。

  普通学校受益更多

  今年中招政策中,将有更多郊区和普通初中学校学生,得到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招生名额,以促进教育均衡。往年“名额分配”占12%比例,是去除“推优生”、“自主招生”、“择校生”之后所剩余招生计划的12%,今年变为学校统一录取招生计划的12%,“分母”大了,事实上名额增加了。这些名额将按比例平均分配到各有关初中学校,以引导减少初中择校。而且,市教委还特别明确,其中2%原则上向市郊区县倾斜。

  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跨区县“零志愿”招生,今年不少于学校统一录取招生计划的15%。市教委将协调平衡各校的招生计划,再将招生计划下达到各区县。中心城区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跨区县招生,特别是对郊区招生,将有更多郊区学生得实惠。

  今年新推的“提前推荐自主录取”计划中,分配方式也有微调。往年“推优生”计划下达给区县统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更多“推优生”名额放在比较好的初中学校。而今年“提前推荐自主录取”直接放权到学校,这也就意味着普通初中学生机会增加了。

  此外,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将加强对公办普通高中择校生计划管理,往年高中“择校生”不高于学生比例的20%,今年更加严格地限定在不超过本校招生计划数的15%。

[ 本帖最后由 香茗一杯倚清风 于 2009-2-20 11:31 编辑 ].

TOP

.

TOP

换来换去,好一批,坏一批。
教育改革竟然可以每年有变化,不知道领导是否都在第一线工作过,
又有多少家庭要调整。.

TOP

每所初中7%,好初中不合算哦!有些好学校的好孩子推荐生挤不进而自荐,可是自荐生录取只占提前推荐自主录取的40%里的10%。.

TOP

回复 4#stellataotong 的帖子

但这10%的学生基本都来自好的初中!.

TOP

回复 5#bearmummy 的帖子

这样就好,但贪心不足,觉得10%少了点儿耶!.

TOP

回复 6#stellataotong 的帖子

别担心,好学校的推荐生录取的希望远大于普通公办学校,30%的录取率中公办初中能占多少呢? 反正决定权在高中手里.
请教各位,名额分配算不算在推荐内?

[ 本帖最后由 hy_mz 于 2009-2-19 16:53 编辑 ].

TOP

关注.

TOP

回复 7#hy_mz 的帖子

名额分配不算推荐,还是和去年一样。.

TOP

引用:
原帖由 stellataotong 于 2009-2-19 16:26 发表
每所初中7%,好初中不合算哦!有些好学校的好孩子推荐生挤不进而自荐,可是自荐生录取只占提前推荐自主录取的40%里的10%。
7%已经比去年的5%多了。好初中的入选率高,一般的初中即使有推荐,但被推荐成功的概率还是很低的。.

TOP

回复 7#hy_mz 的帖子

可是我觉得不太对,它说每个学校都推荐7%的学生作为推荐生,那么我校我届就只能30个人,不多的。也许好学校好学生推荐生的选中率会高点。只是我觉得7%对好学校太少了!.

TOP

回复 11#stellataotong 的帖子

劫富济贫!就当为社会和谐做贡献吧。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不管怎么说,4年的努力不会白费的,是金子在哪都能闪光的。.

TOP

回复 10#J爸 的帖子

初中推荐,决定权还是在高中啊!没有含金量高的东东,高中也会嘎嗒嗒的呀.

TOP

2009年上海中招政策公布 录取率98%与去年基本持平

2009年上海中招政策公布 录取率98%与去年基本持平
提前批次合并 择校比例下调
www.jfdaily.com 2009-02-20 07:31 稿件来源:新闻晨报


王 婧 文字 张佳琦 制图

□晨报记者 王 婧

    昨天,上海市教委公布今年中招政策,与去年相比略有调整。今年中考招生的最大变化体现在批次上有所减少,往年提前批次中的“推优生”和“自主招生”两类,今年合并为“提前推荐自主录取”办法。此外,今年“零志愿”投档录取比例从1:1.2,调整为1:1,高中择校生比例下调至15%以内。

    据悉,今年本市初中毕业生为9.2万人左右,比上年减少0.8万人。高中阶段学校录取率预计达到98%以上,普职比为6:4,与上年基本持平。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班额将控制在每班40人左右。

    今年本市学业考试科目不变,语文、数学、外语(英语)、物理和化学(理化合卷)等4场考试定于6月20日(周六)和6月21日(周日)进行。所有科目都将实行全市统一网上阅卷。

推优生、自主招生“合二为一”

    今年中招最大的变化便是对批次进行了精简,将原有的“推优生”和“自主招生”办法整合为“提前推荐自主录取”,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现代化寄宿制高中“提前推荐自主录取”招生计划为学校招生计划的40%。其中,初中学校推荐生占30%,原则上其中的二分之一计划面向外区县;学生自荐占10%,面向全市。

    市教委有关负责人指出,在学校推荐和自荐之间,学生只能选择其一,即被学校推荐的学生不再参加自荐,参加自荐的学生,学校不再推荐。最终由招生学校根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情况和推荐(自荐)意见自主择优预录取。

    市教委进一步解释说,“推荐”时,每所初中学校可按照不超过符合2009年中考报名条件的在籍在读初中毕业生总数的7%进行推荐,推荐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各项指标应达优良,其他学生可根据自身特长、发展情况和招生学校招生要求进行“自荐”。所有学生均须参加中考,被高中学校预录取的考生中考成绩不得低于市统一划定的“提前推荐自主录取”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方可录取。

    另外,中职校国家级示范专业30%的招生计划用于招收推荐生。国家级重点中职校部分名额自主招收自荐生,占学校招生计划的10%(首次自主招收自荐生的学校为5%)。

调整名额分配,减缓“择校热”

    今年中招政策,将继续实行“名额分配”,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现代化寄宿制高中的“名额分配”计划为学校招生计划的12%,这些名额将按比例平均分配到各有关初中学校。今年,市教委还特别明确,其中2%原则上向市郊区县倾斜,从而让更多郊区学生受惠。而为了确保学生可持续发展,今年还将继续设置“名额分配”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考生成绩达线后方可录取。

“零志愿”将按1:1投档录取

    此外,今年本市将继续实行“零志愿”招生政策,但投档录取比例将从原先的1:1.2变为1:1,根据考生学业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以投档录取。

    市教委表示,过去在实际录取中,多数学校也是按分数从高到低录取,加上1:1.2的投档比例选择余地并不大,却反而容易出现“摆不平”的情况,因此今年索性调整为1:1投档。

    另外,公办普通高中可继续招收择校生,但招生计划下调,从2008年不超过招生计划的20%今年下调至15%。

所有学科网上阅卷

    今年本市学业考试科目设语文、数学、外语(英语)、物理、化学及思想政治(思想品德)、体育、理化实验操作技能等,由市统一命题,区统一组织实施。今年所有科目都将实行全市统一网上阅卷。

    语文、数学、外语(英语)、物理和化学(理化合卷)等5门科目考试定于2009年6月20日(周六)和6月21日(周日)进行。其中,语文、数学、外语(英语)科目卷面分值各为150分;物理卷面分值为90分;化学卷面分值为60分。

    思想政治(思想品德)科目实行开卷考试。考试成绩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计。考试定于2009年5月23日(周六)进行。

    体育科目于2009年4月底前进行,分值30分,计入总分,由日常锻炼(20分)和统一考试(10分)两部分组成。

    理化实验操作技能考试成绩按“合格、不合格”计。考试在2009年5月底前结束。

[中招新变化]



作者:王婧.

TOP

上海今年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工作意见出台

上海今年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工作意见出台
“推优生”“自主招生”合二为一

日期:2009-02-20 作者:苏军;焦苇 来源:文汇报

                       


    本报讯  (记者苏军  通讯员焦苇)本市2009年初中应届毕业生约为9.2万人,比上年减少0.8万人,市教育行政部门按高中阶段学校录取率98%,普职比与去年基本持平(为6:4)的原则,制定了中招计划。市教委昨天公布了2009年本市中等学校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工作意见。
   
    合二为一:提前推荐自主录取据介绍,今年的中招方案与去年基本相同,而将原有的“推优生”和“自主招生”办法整合为“提前推荐自主录取”办法,是微调中的主要内容:在初中学校推荐或学生自荐的基础上,由招生学校根据学生综合素质评估情况和推(自)荐意见自主择优录取,学生参加中考后正式录取。每所初中学校推荐生人数不得超过本校符合2009年中招报考条件在籍且在读应届毕业生数的7%,被推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各项指标应达到“优良”,其他学生可根据自身特长、发展情况和招生学校招生要求进行自荐。被推荐的学生不再参加自荐,参加自荐的学生,学校不再推荐。经公正程序产生的推荐生和自荐生可填报2个志愿,按规定程序投档预录取。
   
    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现代化寄宿制高中“提前推荐自主录取”招生计划为学校招生计划的40%,其中推荐生招生计划为学校招生计划的30%(原则上其中的二分之一招生计划面向外区县招生),自荐生招生计划为学校招生计划的10%(面向全市招生)。被确定预录取的考生须参加2009年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被高中学校预录取的考生,其成绩不得低于市统一划定的“提前推荐自主录取”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否则不予录取。
   
    中职校国家级示范专业“提前推荐自主录取”招生计划为该专业招生计划的30%,招收推荐生。国家级重点中职校部分招生名额面向全市实行自主招收自荐生,招生人数不超过学校招生计划的10%(其中首次实行自主招收自荐生的学校不超过5%)。
   
    继续实行:名额分配办法  本市今年继续实行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现代化寄宿制高中将部分招生计划按比例分配到初中(简称“名额分配”)的招生方法,各校这项招生计划占学校招生计划的12%(其中2%原则上向市郊区县倾斜)。列为“名额分配”的考生,必须参加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成绩不得低于市划定的“名额分配”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由各区县招生部门根据考生志愿和学业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投档录取。
   
    1∶1投档录取:零志愿招生零志愿招生,人数原则上应不少于学校统一录取招生计划的15%,各区县中招办根据考生“零志愿”和学业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以1∶1的比例进行投档录取。
   
    15%:公办高中择校生招收上限2009年本市公办普通高中(不含综合高中、转制高中)可继续按规定招收择校生(限人数、限分数、限钱数),各学校择校生计划数不得超过本学校招生计划数的15%。.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