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全国116所高校本科生历年就业率一览表

全国116所高校本科生历年就业率一览表

    106上海交通大学本科就业率为95%.研究生就业率为99%
  107上海大学近年来就业率一直在90%以上
  108上海财经大学近年来就业率一直在95%左右
  109上海外国语大学近年来就业率一直在95%以上.考研和出国留学的占20%左右
.

附件

全国116所高校本科生历年就业率一览表.rar (6.58 KB)

2007-3-5 16:51, 下载次数: 291

TOP

好东东.

TOP

明眼一看就知道是参水分的,一个字“假”.

TOP

好像有水.

TOP

谁来拯救我们的大学[ZT]

------------------------------------------------------------------------------------------------------------------------------------------------------------------------------------------------------------------不久前《金融时报》的一篇文章中指出,随着中国大学的扩展,中国每年毕业的工程类本科生比美国多四倍,但绝大多数质量低劣。这些人中,只有十分之一能胜任跨国公司“外包”到中国的工作。要知道,跨国公司一般把最尖端的技术留下国内。外包出来的工作,多属于低端的创造性不高的重复性工作。连这样的工作也才有十分之一毕业生能适应,我们的高等教育在干什么?有着这样的高等教育,创新社会还从何谈起?

现在是反省过去几年高等教育改革的时候了。反省的开端,是问一个基本问题:我们投入了那么多钱,大学的课堂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也必须带着这个问题,设想下一步的改革。

在我看来,我们首先要改革的,是以考试为中心的满堂灌的教育方式。这一改革分两个方面。第一,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要训练学生创造知识。理工科的大课之外必须有实验室的工作。文科课程则应该设讨论班,把大课的班分成小班,由研究生主持围绕所学内容进行自由讨论。这样,学生有了参与“思想过程”的机会,研究生获得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并领取一定的报酬,支持自己的学业。我自己的国外教书时,就反复对学生强调一点:你们在高中时,一天到晚考试,考试的目的是发现“你不知道什么?”所以你们总要死记硬背。如今进了大学,我们更关心的是“你知道什么?”你要通过讨论把自己所知道的东西和所能贡献于世界的东西表达出来。你毕业后找工作,别人雇佣你不是因为你记住了哪个皇帝哪年死的,而是你能提出你自己的看法,对你的雇主有用。大学就是要培养你这种能力。这也是讨论班的意义所在。

第二项改革,则是要求每个学生都要作研究。最近,一些美国的教授提出,要维持美国的创新力,必须要求每个大学生作研究。实际上,在美国一些好大学,你就会发现许多学生参与由教授亲自主持的研究项目。到香港读书的一些大陆学生也有反映:在那里,学生常常要参加教授领头的研究团队,和大陆的大学教育形成鲜明的对比。道理很简单,只有通过实际的研究,学生才能知道自己真正懂什么,不懂什么,能为社会提供什么,还有什么欠缺,体会到创造知识的艰辛。这样的过程,不仅增加他们的创意,也刺激他们更有目标地学习新的东西,能够更好地适应现实世界。用我们的老话,就是在干中学,学中干。也只有这样,让我们头疼了几十年的所谓“高分低能”的现象才能被克服。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