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小孩生在中国是不幸的——致教育部长的一封信

小孩生在中国是不幸的——致教育部长的一封信

【作者:奥数之友】  
  中国教育的问题很多,民怨极大。这也就是网络上一有人拿教育说事,帖子很快就能火起来的原因。大多数的家庭里,子女教育问题成为父母生活中的头等大事,说是孩子在上学,连家长都被放到教育这个油锅里煎熬着。孩子的作业,孩子的成绩,无不揪着家长的心。

我的孩子也在上小学,小小年龄,有时写作业写到快11点,业余还要报两个课外班。看着孩子负担这么重,自己心里也轻松不起来。可以说,孩子的事情比我自己的事情对我来说还重要。孩子有点成绩,比我自己有点成绩还让自己高兴;孩子有点问题,比我自己有点问题还让我沮丧。一开始,我也不堪其烦,对中国的教育怨气冲天。怨着怨着,我就不怨了。为什么呢?因为我发现,事情远不是当初想的这么简单。
孩子负担重,这可以说是教育最招人怨的地方。可是你看看教材,编得不难呀,教育部也三令五申要给学生减负,可为什么就是减不下来?后来我想明白了,中国教育的问题,根源不在教育上,根源在于极大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就业岗位稀缺这对矛盾和中国的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上。中国教育的许多弊端都是从这个根本问题上派生出来的。

想一想,如果考不上大学就可以找个收入很不错的工作,谁还在后面鼓着劲的让孩子熬夜;如果考个很一般的大学肯定会有一份舒适的工作,谁还让孩子从这个补习班到那个补习班的跑来跑去?谁都不是傻瓜,谁都想让孩子有个快乐轻松的童年、少年和青年。

  可中国的现实是:考不上大学,连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都难找,考个一般的大学找个能养活自己工作都不是件轻松的事情。只有考个一类大学,自己心里才能踏实一点。一类大学就那么多,招的学生非常有限,怎么办?大家只好激烈竞争吧。
当然,现在的市场化教育体制也为目前的激烈竞争的局面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很现实的一点是,学校高考、中考和小考成绩好了,生源就多,收费也能上去,领导在上级面前也好交待。所以,学校领导就会给老师施加压力,用奖金考评甚至下岗在后面逼迫着,老师再用作业、成绩慢慢煨熬学生。
现在的孩子苦呀!前有学校,后有家长,孩子们都快成肉夹馍了。可是,没办法,就业形势严峻呀!至少,我看不到短时间里解决这个问题的希望。过去,教育部搞了许多教改,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大都失败了,至于将来的教改,我也不敢乐观。不解决根本问题的教改只能是扬汤止沸,改变不了现状。中国的小孩还是要继续受苦受难,谁让中国的人这么的多,谁让中国的经济还不够发达,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了。小孩生在中国是不幸的!我有个同事说的更有意思:狗生在中国都是不幸的!

中小学教育是围绕着高考转的,这一点谁都改变不了,什么时候都改变不了。



现在的学生面对的不是学好学多好的问题,而是比多少人学好学多好的问题。别人都学好了,你只有比别人更好,才能考一个好的大学。

  高考制度目前也是被人诟病很多的一个话题,要求改革的呼声也很高。可是,我对这种改革的前途是不抱乐观态度的。就业竞争压力没有缓解之前的任何高考改革都不会缓解学生的高考竞争压力,没有从高考竞争压力中解脱出来的学子们照样还会水深火热。

  高考制度作为一个选拔制度,就是要考出个三六九等来,题都出简单了,大家都考100分,还怎么选拔?高考说白了,就是一个要把很多人挡到大学门外,然后,把考上的按成绩进行学校分配的选拔分配制度。

  当前的高考制度,科学不科学我不敢说,至少是比较公正的。至于说高考的选拔人才功能,我只能说,它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只能做第二位的考虑。作为一种选拔制度,高考首先需要维护它的公正性,只有在公正性能够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才能考虑发挥它的选拔人才功能。这就势必决定了高考试题改革的空间不会太大,只有一些有标准答案的试题才能比较好的维护高考制度的公正性。另外,还有一个可操作性的问题,也决定了高考试题不可能太灵活
前几年,教育部也试着在录取制度上搞了一个改革,给大学一些自主招生的机动名额,可是,这些名额能给于一些优秀的学子吗?我不敢保证。艺术类院校由于其特殊性,在录取方式上一直比较科学灵活,可是,这种灵活科学的结果是:穷人的孩子都进不了这种大学。所以,我宁可看到现在的高考不灵活一点,不科学一点,也不愿看到穷人的孩子因为科学灵活而踏入一个公正性无法保证的考场。.

TOP

80%大学录取,80%没有工作.

TOP

从根本上分析了为何家长老师要逼着孩子学这学那,归根结底是希望长大后有口滋润的饭吃,要想今后稍微轻松点,现在只能去拼命啦。.

TOP

回复 #3 BOY娘 的帖子

说得太对了。

我儿子常常羡慕我和LG生活得很滋润,我就跟我儿子讲,要想将来活得滋润,现在就得苦;现在轻松,以后就过苦日子吧。.

TOP

同意楼上观点.

TOP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个星期组织西方多个国家的儿童专家去我女儿的学校进行调研,课题是,中国基础教育培养的孩子为何能有出众表现?因为在西方,特别是在数学方面,中西方的差距很明显,很多西方的教育学家担心西方的教育体制再这样下去,很难再赶上未来的竞争,西方的相对于中国初中的教材,只是中国小学水平,因此,坛上的BBMM不要再责怪中国的教育体制,西方也在向中国学习,评判教育水准高低的标志本就在社会发展中轮回,西方那些有识之士是真的认识到了西方教育水准的下降的严重性..

TOP

同意.

TOP

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挺好。虽然各国都有自己的弱点与不足,但是中国的诚信机制缺失是不可否认的,从而也从另一方面导致了中国教育及其它方面体制与机制改革一直步履为艰——没有诚信,怎样才能保证公平?这也是高考制度难以从根本改革的一个原因。
中国的高考制度至少还保证了一些下层的贫民子女能够通过这一方式改变自己的命运(当然,可能他们要费更多的气力),但如果没有高考,接下去的结果又将会怎样呢——权钱交易将会更加盛行。.

TOP

回复 #8 liuy818 的帖子

“考不上大学,连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都难找,考个一般的大学找个能养活自己工作都不是件轻松的事情。只有考个一类大学,自己心里才能踏实一点。”‘


      这就对了!大学扩招就是在愚弄百姓,我们还没到全民上大学的条件。.

TOP

我们还没到全民上大学的条件。

到了全面都上得了大学的时候,上了大学就跟9年义务教育一样,仅属普及教育而已。.

TOP

上了一流大学就滋润了?也没见几个滋润的,艰苦创业才换得滋润。
因为我们这一代尝到学历的香甜,眼下找工作又拿学历开路,物极必反。好多企业的人事部门已经意识到学历跟能力的不必然关系,要蔓延整个社会,就跟学历蔓延一样,慢慢来,等大家都感觉到了,已是马后炮状态。.

TOP

上次在电视里看到报道,说是新毕业大学生“零工资”就业,放弃报酬,先求得工作经验的积累。那连自己的生计都成问题;不是所有的孩子要想“啃老”,是整个就业环境造就部分大学生毕业后继续“啃老”。.

TOP

我好象没有深刻感觉学历与就业的压力,我单位有清华的平庸者,更有普通院校的精英,是骡子是马实践几年就见真面目.领导看能力,不看学历.普通院校生比清华生挣得多.所以不必太着急..

TOP

那么多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在社会上晃着,是个问题啊。.

TOP

教育!应该教给孩子什么?知识还是品德或是生存之道?哪个更重要?.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