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12
发新话题
打印【有12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课堂笔记——中学生应具备的学习习惯

课堂笔记——中学生应具备的学习习惯

昨晚参加浦外家长接待日,班主任张老师着重谈了课堂笔记问题。有的孩子不记笔记,有的没有掌握记笔记的要点和记笔记的方法,有的不会使用笔记等等,很受启发,在旺网上搜索看到杰出中学生的14种能力特将其中关于课堂笔记的章节摘录,和网友分享。

  中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接受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内容就是从学习、经理解、到记忆的过程。记笔记正是促进学习、理解、记忆三方面联结的一条重要途径。.

TOP

课堂笔记要掌握二个要点

    (1)条理化

    一般来说,中学老师讲课,都要把章、节标题写在黑板上,这部分内容记下来有助于了解知识的系统性、条理性。但也会出现因课文内容需要、老师讲授思路不同,而不按板书顺序讲课的情况。如老师有时从课堂效果出发补充某些内容,插入对已学知识的回顾,或者颠倒某些课程内容体系中的顺序,这时,一方面要跟着老师的思路听课,同时要注意保持知识本身固有的顺序和条理。

    (2)不要放过课本之外的精华

    课本,只是讲述知识的。编课本的人一般并不把编写的思路、学习方法等都编进课本。而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则经常会谈到许多关于学习方法、思想方法等内容,这些虽然不是课本知识体系以内的内容,但是它是老师的切身经验,对学习行之有效,对中学生提高素质、能力极有好处,也应及时记入课堂笔记,切勿放过。

[ 本帖最后由 JACKY他爸 于 2008-12-4 10:09 编辑 ].

TOP

课堂笔记的记法

  李平同学是1978年3月第一期少年班的学生,那时他才15周岁,入学前是初中三年级学生。1981年在中美联合招收赴美生物化学研究生的考试中以优异成绩被录取,赴美国康乃尔大学深造。出国之前,李平给低年级同学写了一篇学习体会:《谈谈对笔记的认识》,不仅讲了记笔记的重要性,还谈到了记笔记的方法:详记和略记。
  详记,就是把课堂上讲的知识,尽可能地全面记下来。这种方法适用于政治、语文、生物、部分化学课程。这些课程的特点是:内容比较散,各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不很强,而且各部分的内容的重要性和份量比较平均,如果记录不完整,容易产生不连贯、不全面、散架子的现象。
  略记,就是只记录主要内容,次要内容略去。这样,可以省出时间来思考问题。这种方法适用于数学、物理、部分化学课程等。这些课程的特点是:前后内容紧密联系、逻辑性强,公式方程等各种关系式较多,因而只要掌握关键内容即可,其余问题可由此推出、迎刃而解。至于公式的推导过程更不用详记,只要把推导过程中关键的假设、转移、使用的定理等记下即可。
  课堂笔记本,每一页应当留下四分之一的宽度空出来,以便随时补充新的内容。因为,有时即使是同一内容,每看一次都会有不同的体会和认识,也需要留出空间来添写。
  许多同学在课堂上,往往是眼看、耳听之后,觉得要记的时候就低下头来记一段。这种记法,就容易漏掉一些重要内容。比如:这时候老师擦掉了黑板上刚写出的式子;或者老师这时候讲了重要内容,由于忙于低头记而没有听到。所以,采用下面的方法就可以帮助你克服这个缺陷:眼睛始终盯着黑板和老师,耳朵一直听着讲课,头脑里跟着积极思考,一旦感到有值得记下来的内容,就快速记下来。必须注意,这时候不能低头看笔记本,而只是用手作记录,最多眼睛瞟一下笔记本,是否写在合适的位置上。这样几个器官同时并用,互不影响,效果就好得多。当然,刚开始这样做时会不大习惯,字写得不好。不过,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就会慢慢适应的。“为了记得快,可以自创一些速写符号。数理化各门功课中的标准符号、缩写语都可以应用到笔记中去。只是有一点要注意的,自创的符号容易混乱,因此需要课后及时整理,否则时间长了,自己也记不得符号的含义,这笔记就无用了。

[ 本帖最后由 JACKY他爸 于 2008-12-4 14:04 编辑 ].

TOP

整理笔记主要应当做到三点

  (1)要系统
  课堂上随手草记的内容,由于为了争取时间,不影响听课,往往次序失当,轻重不一,缺乏系统性。课下整理的笔记,应当是一个知识的体系。当然,这里说的“体系”并不是固定的,可以是和课本上的知识体系相一致,也可以和老师讲课的体系相一致,还可以是学生自己对知识理解之后所悟出的和前面两个体系不同的体系。
  (2)要完整
  整理笔记时首先是把课堂上没有记下来的内容补充上,记得不太准确的更正过来。但是,完整并不是繁琐,仍要求简洁,中心突出,内容精练。
  (3)要留出副页
  笔记留副页,或者是留出一页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空白处,无论是预习笔记、课堂笔记、课后整理的笔记都是需要的。副页的内容,一般有以下四个方面:
  ①预习时发现的自己掌握不够好或忘记的内容和问题,预习中产生的见解或体会。
  ②听课时产生的见解或体会,易出现的错误(以提醒自己),易混淆的概念(以示区别),温习笔记时产生的见解和体会。
  ③从课本以外的同类书中摘录的与笔记内容有关的内容,比如参考书和精解中重要和边缘知识,象作者介绍段落大意,课文中心思想,字词辨析,甚至竞赛和奥赛等拓展内容等。
  ④补充课本或老师讲课中的不足。

[ 本帖最后由 JACKY他爸 于 2008-12-4 14:10 编辑 ].

TOP

笔记的使用

记笔记并不是为记而记,而是为了使用才记的。有的人记了笔记后就搁在一边,从来不用,这样笔记就没多大用途了。作为一个学生,应当经常看和背诵笔记,笔记就是课本,课堂和课外参考书的汇总。温故知新,才不致遗忘。同时,学过的知识是学习新课的基础,有必要经常温习。经过一段新课的学习,自己的认识水平提高了,对问题的认识深刻了,再去温习笔记可以纠正过去笔记中的错误,可以补充新的认识,使记笔记的水平不断提高。.

TOP

得到提醒了,好像是没见孩子有学校笔记本,回去问问。记好笔记能提高学习效率是无庸置疑的。.

TOP

好贴  顶  .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很实用!昨天去学校,老师又强调了笔记的重要性,看来我要和儿子好好消化一下,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TOP

很受用,好文 。.

TOP

认真拜读, 受益非浅, 给好评!.

TOP

好贴,给个好评!.

TOP

好贴,收藏了.谢谢!.

TOP

好帖,很实用,给好评.

TOP

好帖,收藏。等女儿回家让她学习学习。谢谢lz。.

TOP

开家长会时语文老师确实说了学生都不会记笔记,本来回家给女儿好好说说,结果忘了,现在领导的好帖,又让我想起这个重要的事,非常感谢!.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昨天我们几个家长和JACKY爸一起去找张老师的,还是JACKY爸用心,这么快就做好功课了。儿子不记笔记我只是着急却没有行动,和JACKY爸相比真是觉得惭愧。现在想起家里应该有我上学时的笔记本(当时记得好辛苦,舍不得丢掉),或许可以拿出来给儿子做个示范,再加上JACKY爸的笔记理论,应该会有效果吧。.

TOP

JACKY爸又发好贴。给个好评。.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

TOP

已经摘录打印!谢谢JACKY爸!!.

TOP

收藏了,让孩子认真学学,谢谢JACKY爸!.

TOP

回复 1#JACKY他爸 的帖子

转载在空间了,明天和儿子一起学习。.

TOP

开家长会的时候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提到了孩子们不会记笔记,记得那个星期回来问了一下,说是记在书上 ,关照了一下要记在本子上,以后也没有追踪落实。还是LD细心啊,记好笔记了,明天回来让angel学习.

TOP

回复 6#JANNY的妈妈 的帖子

!检查课堂笔记是对孩子上课情况,最直观的了解,是提高学习效率有效方法。.

TOP

回复 7#niuniuba 的帖子

.

TOP

回复 8#fanny妈 的帖子

中学的住宿生活,学习就从抓笔记开始。
周末笔记一拿出,就知道她平时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有无改进了。
.

TOP

好帖!打印下来让孩子照着实践!.

TOP

儿子一直记不好笔记,看来要好好和他谈谈了.

TOP

好贴!收集了,给孩子看看。.

TOP

学习!.

TOP

受用得很,给好评.

TOP

好帖!打印下来让孩子照着实践!.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孩子自小养成了记笔记的好习惯,但系统整理的技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认真学习!.

TOP

谢谢分享学习经验。今天和孩子一起读了一遍,孩子颇为赞同。希望她能用到日常的学习中去。.

TOP

回复 34#动耳神功 的帖子

感谢你的参与,上海西南模范学校的网友!.

TOP

回复 7#niuniuba 的帖子

上外附中的家长。.

TOP

回复 6#JANNY的妈妈 的帖子


祝你女儿明年如愿以偿进入进华!.

TOP

学习了,谢谢!.

TOP

回复 41#JACKY他爸 的帖子

谢谢你的祝愿,有你的祝愿,小女一定会加油的。很高兴看到你的祝愿。怪不得人称是浦外的老大--关心他人,绝对到位。再次谢谢!.

TOP

引用:
原帖由 JANNY的妈妈 于 2008-12-8 09:41 发表
谢谢你的祝愿,有你的祝愿,小女一定会加油的。很高兴看到你的祝愿。怪不得人称是浦外的老大--关心他人,绝对到位。再次谢谢!
相当年我家小女小升初的足迹中也有JACKY老爸的金点子。且是在最关键最难抉择时给出了正确的指引。再次感谢!侬盯牢依,没错的。.

TOP

回复 44#jukzj 的帖子

谢谢,一定。.

TOP

好帖.

TOP

回复 44#jukzj 的帖子

过讲了。最重要的在于你有出色的女儿和自己抉择。.

TOP

回复 9#yinjh 的帖子

道理很多人都懂,就是有人懒得动手。.

TOP

回复 10#justinemaomao 的帖子

好习惯要养成非一朝一夕。.

TOP

回复 19#莲秀 的帖子

汗颜!
笔记理论是转载的并非原创!.

TOP

 51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