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7个人次参与评价】

给琴童家长的一点建议

给琴童家长的一点建议

在教琴过程中,经常有些家长会跟我说:我们对钢琴一窍不通,对孩子学琴一点忙都帮不上。其实不是这样,家长可以从多方面帮孩子学琴,今天我主要向各位家长建议其中一个方面—那就是帮孩子提高一下文化素养,增加一下知识量。在教琴过程中,我发现了学生们在各个方面存在的差异,可以说学琴对他们是各有各的难,顺便说一下,在学生对一项内容时已是实在找不到感觉时,家长和老师千万不要打击他们。(这个问题以后再探讨,一个东西学生努力了但还学不到,我们就要先暂时避开或换种方法)。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知识量的差别也是很大的,这对学琴也会有挺大影响。因为钢琴像任何一门学科一样是需要多方面营养才能有所成就的,文化素养就像学琴的土壤一样,著名钢琴演奏及教育家涅膏滋(二十世纪多位著名钢琴家的老师)说过:天才是无法创造的,但是文化,也即为培育天才繁荣所需要的土壤,确实可以创造的。说一点例子给你们就会更明白了:我有一个学生平时是文化水平不太高的外婆带,在上课时我给他们解释一种东西会比较困难,比如弹到西方的教堂音乐(这在弹琴时很常见的,因为西方音乐这个五彩斑斓的彩蝶是从教会音乐这个蛹中蜕变出来的,许多大作曲家都作有大量宗教音乐),我就让他回忆一下品是在电视里看到的教堂场面,可他一口咬定从没看过,因为外婆不让看。于是我拿出各种教堂的图片给他看,并且要逐一解释庄严,神圣这些词的意思,他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可是有许多词他好像从没听说过。弹到巴赫的小步舞曲时,我为了让他弄清典雅一词的含义又颇费了一番周折。毕竟钢琴课的时间有限,如果家长在陪同上课时发现孩子理解曲子时存在哪方面的知识缺陷能在平时多留意补充一下,这样效果就会大大不同了。作为老师,为了学生也应该提出这样的要求给家长,有些自己知识量有限或者觉得没必要给学生说那么多的老师应该明白:只有业余的学生,没有业余的老师。我的另一个学生总是妈妈陪上课,课下也很注意扩充孩子的知识量,所以这个学生幼儿园时的理解能力就不错。有一次我在跟她讲强弱对比时说,如果要作渐强就先把音量控制弱一点才能写出后面的强,她马上接着说:我明白,这些强弱都是相对的。我当时就很惊奇一个幼儿园的小孩还知道‘相对’的意思,后来得知是她妈妈已经给她解释过了。要知道不是钢琴老师不愿讲那么多,主要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因为要弹好一首曲子,要注意的东西太多了,对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可能只能要求表面一点,对理解能力好文化素养好的学生,老师就可以往深处教了。所以我建议家长们品时多注意孩子知识的积累,可以通过阅读,并且可以有选择的看一些电视节目等途径。超级钢琴大师霍洛维茨小时候有一次弹琴给他的前辈斯柯里亚宾听后,斯柯里亚宾就说了这样的话:这孩子的技术以后不用担心,唯一的建议是以后要多看书,吸取多方面的营养,以便更好的理解音乐。我不如斯柯里亚宾那样权威,但我还是要建议各位家长让孩子多多看书,拓宽知识面,在肥沃的文化土壤中开出美丽的艺术之花。.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ZT 一个曾经音乐学院钢琴系毕业现为一中型企业CEO妹妹写的好文

写于2003年7月

慎走琴童不归路——写给琴童的爸爸妈妈和准备做琴童爸妈的人们
(本文在此原创首发)
[/COLOR]

这个话题虽然和HIFI不是很有关系,但这里肯定有许多爸爸妈妈,他们或许已经让自己的孩子做了琴童,有些可能准备让孩子做琴童。本文提出是一个专业艺术教育的重要问题,供大家参考和思考。

在当前中国,琴童热已经持续了30年,其中有两个高峰。一个高峰是70年代早期,为了避免自己的孩子下乡上山吃亏,让孩子学琴能有个手艺不用下大田劳动。第二个高峰是目前,在东部发达地区,许多孩子星期天背着沉重的琴和谱去学琴。当琴技考级时,成千上万的琴童赶到考场应试,可以让路上出租车成为抢手货。

第一节  个人艺术修养与做琴童没有必然联系[/COLOR]

为什么要让孩子学琴,大多数的家长恐怕是希望孩子能够成为艺术明星。艺术明星实在太诱惑人了,有名有利,环游全球,在掌声和鲜花中度过一生。但家长也明白,这条路犹如诞生体育明星、政治明星一样,概率是非常低的,于是就掩饰为“让孩子有点艺术修养,以后有客人来也好弹一曲助兴。”

先就这两个目的评说一下。如果让孩子有点艺术修养,那根本不用学琴的,这是吃力不讨好的。当一个人在没有成为演奏家之前,他根本就是个乐器匠,成为乐器匠是件巨辛苦的事情,而且和有没有艺术修养没有直接关系。很多乐器匠已经拉到专业团体里去了,对音乐还是没有感觉,不理解什么叫古典主义艺术,什么叫浪漫主义艺术,连自己的本分也没弄清楚,遑论艺术问题。其实要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不如教他听音乐,做HIFI发烧友,多看画展,多听艺术讲座,去劳神费力地习琴根本没有必要,也未必能达到这个目的。

再说“以后有客人来也好弹一曲助兴”,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即使是音乐学院毕业的,修过钢琴课,如果三个月不练琴,照样客人来了除了在钢琴或其他琴上洋相百出外,根本弹不出连贯的东西助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一个不是这个职业的成年人,要他天天练琴几乎没有可能,90%的琴童在放弃练习半年后,连一个完整的旋律都奏不出——统统还给老师了。这就是这个玩意儿的现实。

第二节  如果没有决心毕生以琴为业,童年习琴是对儿童巨大的身心摧残[/COLOR]

很多家长现在从4、5岁开始让孩子学钢琴,因为钢琴是定音乐器,比较容易上手,钢琴摆在家里也好看,有贵族气。巨大的痛苦降临在孩子身上。

孩子从指法练习开始,到能弹奏简单练习曲已经开始厌烦了,枯燥地搞什么和声、对位,乏味的技巧熟练练习花去了无数属于发展儿童天性的时间。一般来说,培养一个有可能的钢琴和小提琴演奏者,儿童时期每天练习的时间应该是6小时以上,现在那么多功课,孩子承受得了吗?他必须放弃学业才能谋求专业的发展,同时还要放弃玩耍,放弃儿童的快乐生活。这对儿童的自然个性发展是极其有害的。如果你的孩子没有考上音乐学院的附小,那就放弃吧,那边基本是放弃文化课专搞音乐的,你的孩子用有限的课余时间去拼他们相对无限的练琴时间,根本就是吃亏的。不要相信考级的成绩,那是一帮愚蠢的音乐老师骗钱的工具,根本不说明孩子真正的琴艺和音乐发展前途。

以开汽车为例,学开汽车很无聊,很辛苦。学会以后10万公里内则是个菜鸟。真正的好司机是人车合一的,开车时都是自然反应,根本不通过大脑的,聊天、打电话、听新闻的同时都能自如地驾驶汽车。这个“人车合一”的境界据说要在连续驾驶了10万公里后的聪明人才能获得。

钢琴小提琴莫不如此,但琴人合一的境界非常难得,花下去的时间和精力是达到“人车合一”境界的50-100倍。这样的负担要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去承担,是不是太残酷了呢?如果不能成为一个演奏家,岂不是在拿只有一次的生命旅程开玩笑。当然你可以说,没有量的陪衬,怎么出现有质的大家?话没错,但你愿意让你的孩子做陪衬吗?去花那冤枉力气吗?

第三节 音乐天才的诞生有偶然性,但大多数是有规律的[/COLOR]

有一个事实是,古今中外音乐人才很大一部分是家族承传的,你到北京音乐界一问,发觉大多数人互相熟悉,祖宗八代,舅妈大伯的事情全清楚,因为这圈子就是这么小。从祖父到曾孙全上海音乐学院毕业的事情不在少数。这说明音乐这个学科,靠家传的内容比较多,外人挤进去的比例很低。

如果你家不是音乐世家,也可以让孩子做琴童,但事先要作一点测试。

第一,对音乐有没有感觉。你放音乐,当然是严肃的作品,孩子喜欢不喜欢听,能不能安静,情绪有没有变化。是为对旋律和情绪的敏感程度

第二,对节奏有没有良好反应。学音乐的人没节奏感觉就糟了、,放一段节奏感很明显的曲子,比如进行曲,比如小步舞曲,看孩子能不能随着节奏手舞足蹈。

第三,听觉是不是良好。对乐音的听觉反应能力各人差别很大,听觉不好的人如果学不定音的乐器简直就是断手断脚的人去开车一样。总之听觉不行的学音乐就是瞎费精力。实验的方式是用钢琴以外的乐器给一个音高,让孩子在钢琴上找出这个音高的键,小孩子大致找准就是听觉非常好了,有培养前途。

第四,对音乐的总体创造能力。演奏是二度创作,需要有一定的智慧和灵感,播放一段钢琴奏鸣曲,请孩子哼出其中的旋律部分。这个试验对很多喜欢欣赏音乐的成年人也有一定难度。钢琴奏鸣曲的旋律部分常常淹没在和声、对位之中,小孩子能找出来就是很有音乐天赋了。

如果孩子能顺利通过这些试验,再让他学习音乐不迟。

第四节 学音乐非常花钱[/COLOR]

不要随便让孩子学乐器,除了上面提到的原因外,就是家庭对支撑一个学乐器的孩子,负担非常重。

以钢琴为例,一架菜鸟级的立式钢琴起码是10000元。每年调律2次,每次400元,共800元。从4岁学到16岁,钢琴加调律费是20000元。

每周请老师教琴2小时,好老师是每小时100元,一年是10000元左右。从4岁到16岁就是12万元。(说明一周2小时授课是现在的行情,但这个授课时间一般培养不出钢琴专业的学生的。)

曲谱费用一般是每年平均2000元,12年是24000元。

考级辅导费和考试费平均每次2000元,考到10级就是20000元。

给老师送礼,听音乐会,其他花销,12年中保守估算20000元吧。

直接投入总共是20万4千元。如果这个钱用来给孩子HIFI,硬件加软件已经很够意思了。90%的孩子结果放弃了,20万扔水里了,响都没有哦。

第五节 慎重选好学习的乐器[/COLOR]

我比较偏执地认为不要去学习民族乐器,尤其是二胡、琵琶、古筝这样的民族弦乐器,这种音也不准却很难学的乐器,学了也白学。如果要找工作,倒是可以学唢呐、笙这样的民族乐器,很容易学,找个饿不死的工作有希望。

如果是正规学乐器,应该学西洋乐器。如果期待孩子能有明星走向,就要选好所学的乐器。

女孩子应该学小提琴、竖琴、长笛这样比较轻型(指演奏比较轻型)的乐器,比较容易成功。竖琴一般没有男人学习的,女孩子容易成功,但需求量很小,一般是家族承传。在长笛、双簧管领域,女孩子能够和男孩子竞争的。在小提琴领域,女性是能够超越男性的。世界级的小提琴家中女性很多,比如苏菲·穆特,比如郑京和、张莎拉,她们的演奏很难说比斯特恩、帕尔曼差。但你没见女性吹小号圆号吹巴松管出名的吧?这不是女性的活儿,要肺活量的。比较容易误入歧途的是钢琴和大提琴,这两个领域同样是男性的,女性去学是不会有出息的,可偏偏中国很多女孩子要学这两件乐器。

钢琴的世界级演奏家中几乎没有女性,国产的有鲍惠荞、顾圣音等,不过她们是不是钢琴家只有作家记者在说,音乐界没有承认过。演奏钢琴需要巨大的力度,这个力度大得无法想象。比如弹奏
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协奏曲,全部的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协奏曲,包括中国的黄河协奏曲,很多段落手指所用的力度与手指式俯卧撑一样,女孩子有这力气吗?要她支撑45分钟弹完行吗?所以钢琴家是五大三粗的“屠夫相”的很多,比如傅聪、许忠、孔祥东,李坚、殷承宗算秀气的。

女孩子学钢琴,如果不是立志要到幼儿园当老师,基本就是白费了。

大提琴也是,要求力气,这种乐器,像搬死人一样费劲。 .

TOP

回复 #1 wywu2122 的帖子

讲得很好,谢谢!.

TOP

回复 #3 假居士的跟班 的帖子

觉得这个“曾经音乐学院钢琴系毕业现为一中型企业CEO妹妹”过得太辛苦了。.

TOP

只不过是学来玩玩的,我们学了4年多了,还么考过级呢。以玩的心态学的小孩不累的。主要是家长心态问题,为了证书和跟人家攀比那就另当别论了。那么多琴童,出几个朗朗啊。至于钱的问题,就看各自的条件了。.

TOP

回复 #3 假居士的跟班 的帖子

孩子开始学琴的时候是自己张罗的,现在上小学了,不象幼儿园时那么多自己的时间,每天完成功课再练琴,几乎没有玩的时间了,于是孩子特别抵触弹琴。每天弹琴都是和孩子的一场斗争结果,痛苦啊,真的想放弃了。感觉孩子对音乐没什么特别的天赋,当初学琴也只是为了能让她通过学琴,能增加一些音乐方面的感觉,学点我们没有办法教的东西,现在既然这么痛苦,我确实考虑是否要放弃了,但是,和孩子商量真的放弃的时候,她又坚持还要弹, .

TOP

回复 #7 smagerwang 的帖子

同感,真不知是该坚持还是放弃..

TOP

我是主张让孩子自己学,家长不可能什么都会,让孩子学会用心,用脑去学,一开始有点困难,一周下来,学的东西不能得到老师肯定,几条曲子都要返工,但是一段时间下来就行了。 孩子学会了自我学习的方法,对她也是一种进步。.

TOP

飘一飘

收下了.

TOP

小女孩子学习打击乐是否适合呢?LZ或者哪位朋友能提示我一下呢.谢谢!.

TOP

是的。如果从头开始选,不学乐器,就学音乐欣赏。.

TOP

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 还是多多体验的好..

TOP

回复 #7 smagerwang 的帖子

有同感.

TOP

引用:
原帖由 假居士的跟班 于 2006-11-19 21:22 发表
写于2003年7月

慎走琴童不归路——写给琴童的爸爸妈妈和准备做琴童爸妈的人们
(本文在此原创首发)


这个话题虽然和HIFI不是很有关系,但这里肯定有许多爸爸妈妈,他们或许已经让自己的孩子做了琴童, ...
.

TOP

可以不同意她的观点,但了解点信息也是不错的。
毕竟下贼船不是那么容易的,何况多数人上船时连船上有什么也不知道——看到很多人排队自己也就不由自主的排上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sunny的angel妈 于 2006-11-20 08:18 发表
只不过是学来玩玩的,我们学了4年多了,还么考过级呢。以玩的心态学的小孩不累的。主要是家长心态问题,为了证书和跟人家攀比那就另当别论了。那么多琴童,出几个朗朗啊。至于钱的问题,就看各自的条件了。
很同意哟。我们也是中班开始学,到现在也两年半了,从没要求宝宝考级,只是让她跟音乐多接触点。.

TOP

回复 #6 sunny的angel妈 的帖子

有道理..

TOP

我们给她买钢琴时也没有想过是要培养什么钢琴家的,就当一次性投资个大玩具吧。.

TOP

回复 #7 smagerwang 的帖子

我也在犹豫是否要放弃学琴。现在孩子每天读书已经很累了。学琴也不是件易事。两方面都要做好实在力不从心。.

TOP

从来没有想过要培养音乐家,但是我们已经走上了学琴这条苦路了,幼儿园三年,成绩是钢琴六级通过,上学了,还在每天坚持,真怕以后学业负担重了坚持不了,因为放弃就意味着从前的努力全都白费了。其实当初学琴也不是为了什么,就是想开发孩子的左右脑,然后给他买一个高级玩具而已,希望他长大后学业负担重,或者工作压力大了,可以借这个高级玩具抒发一下情感,缓解一点压力,而不是去搓麻将什么的。看来这个美好的愿望要实现还是很困难的。.

TOP

我不同意这种论调

学乐器就跟体育锻炼一样,无非是锻炼锻炼,开拓眼光,多才多艺而已。

有几个送孩子学游泳的家长是指望将来孩子成沈坚强、庄泳的?有几个教孩子打羽毛球的家长希望孩子将来参加奥运会拿金牌的?难道孩子不能成达芬奇就不要学画画拉?

其实很简单,我让孩子学琴是希望孩子全面发展,琴棋书画都会一点,不要成为只会死读书和读死书的书呆子。所以就这一点来看,学什么乐器并不重要。
同样,我也让孩子学游泳,除了锻炼身体还希望将来孩子具备自救的本领。
学棋学打牌是希望将来孩子能更好的融入社会,多一些和人交流的方式。
学画画更是为了增添孩子的审美能力,对美的判断。

其实我自己在工作中就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单位组织各类文体活动,有的人样样参加,样样拿的出手,让人刮目相看,而有的人却从不参与,显得孤僻不合群,其中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将来成为后者,所以我将尽我所能在各方面培养孩子,并且不计成本。

[ 本帖最后由 葱妈妈 于 2007-10-19 15:02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葱妈妈 于 2007-10-19 14:56 发表
学乐器就跟体育锻炼一样,无非是锻炼锻炼,开拓眼光,多才多艺而已。

有几个送孩子学游泳的家长是指望将来孩子成沈坚强、庄泳的?有几个教孩子打羽毛球的家长希望孩子将来参加奥运会拿金牌的?难道孩子不能成达芬 ...

学琴的目的不一,看法就不同.
郎朗<黄河>的DVD里,有一段外国媒介对他的采访.他说,东北有很多学琴的孩子,是想通过学琴得到名誉和财富.
抱着这样的目的学琴,如果没有得到名利,当然会觉得一场空.学乐器是学习音乐的一个途径,通过音乐又可以了解感知很多不同的文化.说民族乐器不值得一学,完全是谬论.那个所谓音乐学院毕业的妹妹,整个思维都是商人式的,改投商界是正确的决定.
但是每件事情都计较投入产出比,人生就没有意思了..

TOP

我们现在就只是为孩子提供一个接触的机会,开始学琴仅仅是缘于孩子的爱好,不过弹了两年发现孩子并没有开始的热情了,也就放弃了,现在她偶尔还是会给我弹一下,喜欢不照谱子瞎弹.

TOP

很多家长现在从4、5岁开始让孩子学钢琴,巨大的痛苦降临在孩子身上。
孩子从指法练习开始,到能弹奏简单练习曲已经开始厌烦了,枯燥地搞什么和声、对位,乏味的技巧熟练练习花去了无数属于发展儿童天性的时间。

以上不能苟同。。。那要看老师的教授方法了,如果能够寓教于乐,那对孩子来说未尝不是件好事情。。我们就有亲身经历:
第一位钢琴老师:上海音乐学院教师,从小开始一直在音乐附小、附中,一路上来。实话讲,水平高的没话说,但是就是过于狂妄,对孩子没有耐心,孩子犯了一点小错,就骂个狗血喷头,什么脏话都来了,孩子每次去上学简直是受罪。。但强逼下,一年考过四级。。
第二位钢琴老师:加拿大留学7年,钢琴专业,接触西方音乐界名流,受西方音乐的影响,上课想象力丰富,总是能够在看出孩子不足的地方以游戏娱乐的方式解决问题,孩子在短短的几个月中已经对学习钢琴产生极大的兴趣。孩子对老师的评价:百里挑一。。。。
我想,不管学习什么,如果孩子在哪方面产生兴趣,那都是老师引导的原因。如果老师上课不灵活,孩子自然没有兴趣感觉痛苦。有一句话讲的好,孩子是老师的追随者。我看还是有道理的。如果孩子喜欢这个老师,那么他就容易在这一方面出成绩。。。.

TOP

回复 25#一然 的帖子

看了楼上的贴,倒觉得第一位钢琴老师正好印证了 那位CEO妹妹文章中的说法,就是个乐器匠。学了那么多年音乐,气质都没变好。估计小时候就是被骂大的,所以现在也骂学生。第二位老师才是懂得音乐的人。

不过楼上能让小孩受着一年罪去学钢琴,也是有胆有识,要是轻易放弃了,就遇不到后面的好老师啦,哈。

顺便问一下,这百里挑一的好老师,费用怎么样啊?

[ 本帖最后由 胡豆妈 于 2007-10-20 14:57 编辑 ].

TOP

我们现在刚踏进学琴的阶段,女儿对它一点感觉也没有,当初想学琴也是为了培养她个人的修养,曾经几何想放弃,但女儿偏说要弹啊,真矛盾~~.

TOP

其实我们从一开始踏入这个门就知道我们的孩子不可能在钢琴上成名成家(我的众多朋友都是所谓的音乐世家出生,但现在他们都不从事音乐这行),只不过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坚持",无论学什么都要坚持,所有看到成功的人都不是一朝一夕成功的,在他背后付出了很多泪水和汗水.
每当孩子练完一首新的练习曲时,她的内心也时常涌现出成就感.我想,这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当她快乐时,悲伤时,永远知道音乐能带给她的欢娱..

TOP

我们学琴有时更在意音乐之外的收获,比如坚韧不拔,不轻易言败,贵在坚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等等,希望对女儿今后的人生有所帮助,希望他对困难和逆境不要退缩,希望她在未必能一帆风顺的人生中坦然面对,荣辱不惊,不屈不挠。.

TOP

女儿4岁多学琴,碰到的是个非常严格的老师,刚学了2个月就说孩子小,学起来困难,大点再说吧。我想想还是求情留下来慢慢学,坚持了2年,孩子查出来近视眼了,我想放弃弹琴了,去和老师说,毕竟教了2年也有感情了,反而是钢琴老师劝我不要放弃,说哪怕每天坚持弹半小时,你也能看到孩子学琴的进步,还说我女儿是个聪明的孩子,哪怕先停一段时间后以后她还是愿意教下去的~~。我心里真的是挣扎了很久,还是让女儿继续学,但进度上慢点,每天弹琴的时间也减少些。好象自己心里也找到了某种平衡:坚持着,不和别的考级很高,进度快的孩子比,不拿这些来要求孩子。现在读小一乐,每天听读功课也不少,但孩子每天都能坚持自己练琴,而且经过了停掉再弹这个过程后,我反而觉得她比以前自觉了,不管怎样,对我的孩子而言,学弹琴这几年,她还是从中学到了很多音乐以外的东西。
另外我觉得22# 葱妈妈说的我也很有同感。.

TOP

回复 22#葱妈妈 的帖子

主要还是看家长对学琴是抱怎样的目的,而且要了解自己的孩子是否真的喜欢学这乐器,现在也很少人会为了成为什么家,而学.

TOP

我觉得练琴和考级让女儿体会了付出和成功, 知道做事情贵在坚持..

TOP

回复 26#胡豆妈 的帖子

我们是老师上门,150元/次。。。说一节课45分钟,但一般都上到1小时。。.

TOP

一开始是孩子自己觉得弹琴好玩提出要学的,我想想弹奏的动作对孩子的手指和大脑是很好的训练,就同意了.我承认弹琴是要持之以恒的,而且有的时候的确比较枯燥,但这对孩子来说也并不是什么坏事啊,重复的练习可以锻炼孩子的耐心和恒心.我最讨厌别人问孩子:"宝宝弹琴苦不苦啊".我觉得弹琴仅仅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让孩子理解什么是上坡,什么是努力,什么是坚持.其实我觉得收获来源于付出,掌声来源于辛苦,不仅仅弹琴需要这样,任何事情都需要这样!所以我认为弹琴对孩子来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苦!.

TOP

回复 33#一然 的帖子

刚看到你的贴子,请问你的这位老师住哪片?他还收学生吗?我正准备给孩子换老师呢,我们现在的老师就是把孩子培养成琴匠式的,太枯燥了。.

TOP

我觉得现在大多数人的经济条件不同了和过去的差距不是一点点,学琴的目的和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只要有条件,有兴趣,学琴还是利多余弊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cicici 于 2007-10-22 10:17 发表
我觉得现在大多数人的经济条件不同了和过去的差距不是一点点,学琴的目的和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只要有条件,有兴趣,学琴还是利多余弊的。
投入是不能以金钱来衡量的,家长对孩子的投入也不是要收获多少来衡量.学习付出是艰苦的,收获是喜悦的.先苦后甜总比先甜后苦好..

TOP

我觉得不管学什么都不要以家长的心态强加于孩子 ,人家都能表演节目,就得让孩子将来也能,或者更有甚者为了儿子、女儿能成为明星和嫁入豪门设定课程,社会越来越文明,人性亦越来越理性,放归自然,融合自然,将是人成长发展的归属

[ 本帖最后由 花儿心藏的妈妈 于 2007-10-22 10:53 编辑 ].

TOP

学琴源于孩子的兴趣,在决定学习之前就和孩子讲过今后可能遇到的困难。五年过去了,一路过来,真的付出了许多。但孩子和我也从中获益非浅,我们一起踏入古典音乐之门,一起学习去面对困难,明白做任何事都要努力才会有收获。虽然有泪水,汗水和争吵,但孩子都坚持下来了,当他快乐地弹着自己喜欢的曲子时,我们都觉得所有的付出还是值得的。我对孩子说过只要你还觉得快乐,就认真地学习下去。.

TOP

回复 11#lucy1201 的帖子

我们是中班开始学打击乐的,目的是学习培养节奏感为学钢琴打基础。现在看来,效果的确很好。学了一年由于达不到打击乐要求的力度,孩子已使出最大的劲了,毕竟年龄偏小就没在继续学下去了。.

TOP

3楼转的那篇文章里充满了对儿童音乐学习的不屑和仇恨,估计是个苦大出身的。
文章里的  “第四节 学音乐非常花钱”里面提到的数字可能太专业化贵族化了,怎么一年的乐谱费就要2000元呢?
如今我们广大的琴童父母有较大部分观念已经转变,是纯玩型的。顶多寻思着陶冶一下情操,磨磨脾气,协调一下左右手,开发个大脑什么的。只要没想着靠琴吃饭成名,琴童们的日子还是好过的。.

TOP

我们从5周岁开始学钢琴,现在6岁半,不仅打算坚持,而且希望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原因如下——
他喜欢钢琴,前段时间说起要搬新家,他首先就是非常担忧地问:“那我的钢琴怎么办呀?”他怕太重搬不走。
躺在床上,听到一些特别的调门会哭,比如《小白菜》等,问他为什么,他说觉得很伤心很悲哀。
经常从乐谱里挑出哪一首,他认定好听,就会非常有兴致地练习,直到弹会为止,事实上被他选中的曲子也往往得到钢琴老师认同。几次参赛,曲目就是这样由他自己选中的。
有时会非常专注地在琴上自己创作曲子,听着倒也和谐,我比较惊奇,原本想,他随意揿出的音,隔多天一定就忘了,但是几天后他仍旧能再次演示他的曲子,有一首被他命名叫《超难奏鸣曲》。。。
类似事情很多,让我感觉儿子天性里喜欢钢琴、喜欢音乐,所以这条路就是难,也有心走下去。.

TOP

回复 37#miyuma 的帖子

关于付出,我的老板经常对我说work smart 要比work hard更重要,其实在教育孩子的付出上我认为也是这样的,有的家长时间精力付出了许多,结果孩子中途放弃了或者根本不喜欢音乐。而有的家长并没有付出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孩子也很不错。在专业技巧的学习肯定是要老师的教育,而家长能够在环境,幼儿心理上花多一定心思,也许会是事半功倍的。所有练琴可以是件快乐的事,关键还是家长的心态。.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