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教辅市场乱象何时休?

教辅市场乱象何时休?

教辅市场乱象何时休?

专家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职能,打造优秀的编写编辑队伍

上个周日,刘女士来到福州路上的上海书城,想在开学前为即将升入初三的儿子采购一些教辅读物。但面对新上架的上百种中考升学指导书籍,刘女士顿时“没了方向”。
    如今,有着刘女士同样烦恼的学生和家长不在少数。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为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规定教辅读物不能进校门,教师也不得向学生推荐。虽然这个“禁令”的出发点无可厚非,但事实上也使得部分确有这方面需求的学生和家长无所适从。有的家长索性大量采购,使学生终日埋头题海。也有的家长被广告误导,买回粗制滥造的教辅书籍,学生更是深受其害。有专家呼吁,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职能,维持教辅市场的有序竞争。
   
市场虽大,质量堪忧
    出版市场上,教辅是一块人见人爱的“香饽饽”。有业内人士粗略估算,全国至少有530家出版社涉足教辅读物的编写,市场产值至少有200个亿。单就上海而言,教辅读物也是一个拥有数亿产值的诱人市场,一些从来没有编过教材、教辅的出版单位,也纷纷挤进来分一杯羹,结果导致教辅读物质量鱼龙混杂。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曾花10万元从上海市场购买了1800册教辅读物,组织专人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至少有70%属于粗制滥造,抄袭乃至抄错的现象比比皆是。上海辞书协会最近也对上海教辅市场开展编校质量检查,结果同样不甚理想,合格率仅为30%。
   
“正规军”不敌“杂牌军”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不良书商通过买卖书号、一号多用、抄袭剽窃、侵权盗版等违规手段,凭借密集高调的宣传攻势快速占领市场。“劣币驱逐良币”,正是目前教辅市场乱象的真实写照。
    三五个人策划,请几个教师当“枪手”,用不了一周,就能编出一套考试同步练习;周五才进行的统考,只需等到下周一,一套“全市各区县统考试卷汇编”已送到学生手中……一些所谓图书工作室的“高效率”,令“老出版们”咋舌。而伴随“高效率”而来的,必定是图书质量低下,错误百出。还有一些不良书商,甚至把教材中所附习题的答案分步解答出来,汇编成册。老师们担心,那些不自觉的学生拿到这样的“教辅书”后,只要照抄照搬就能完成作业。如此“捷径”,对学生的危害可想而知。
    让人不解的是,这些不负责任的教辅书市场占有率却相当不俗,有的还在学生中风行一时。上海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朱明钰说,正规出版社一套教辅读物必须经过三道以上审稿程序,每一道习题都要经过演算核对,这样一来,出版周期自然会拉长,出版成本也相对较高。此外,宣传不够,营销手段落后,也是“正规军”不敌“杂牌军”的又一原因。
   
应鼓励市场有序竞争
    记者注意到,教辅市场的乱象目前已引起相关部门关注。上周末,上海市出版工作者协会、上海市书刊发行行业协会和上海辞书协会就联合举办了“教辅读物现状与发展研讨会”,探讨解决之道。
    教育界、出版界人士认为,教辅读物质量的高低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学业发展,因此,出版社应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选择优秀教师来参与教辅编写,编辑队伍也应该有出版社的业务尖子担当重任。
    而对于教辅市场出现的无序、恶性竞争,有专家呼吁应借鉴国家对教材出版单位实行资质认定的做法,由出版管理部门对教辅读物实行评审制度,对那些靠买卖书号、拼凑内容等手段出版发行教辅读物的单位,应给予警告,乃至取消其出版、发行资格。还有专家建议,今后行业协会可组织教辅读物评选,定期向社会推荐质量过硬的图书,曝光“劣质品”,从而让教辅市场有序竞争。
    本报记者  王柏玲.

TOP

专家应该思考教辅铺天盖地的根源

教材本身就不应该垄断,更何况教辅。优胜劣汰,我敢说,咱这些当爹妈的,眼光不会比专家领导差的,他们少出些愚昧的教改政策才是正道。.

TOP

既然做了调查,就公布一下哪些是粗制滥造的,家长们不买就行了!可惜,现在还是这样,为了利益呀!.

TOP

超七成习题集是买书号的“拼凑版”

超七成习题集是买书号的“拼凑版”
出版界希望允许特级教师编教辅书
日期:2008-08-25 作者: 来源:新民晚报

                       
 
 
    开学在即,教辅书市场开始逐渐预热。出人意料的是,许多希望在这个市场上分一杯羹的出版社,其“怒火”似乎也在随市场的升温而上升。
   
    市出版工作者协会、市书刊发行行业协会等单位日前联合举行“教育辅导读物现状与发展”研讨会,与会者呼吁希望教育主管部门“开禁”,允许特级教师参与编出有质量的教辅书。
   
东拼西凑“抢跑道”
   
    按常规,与教材同步的配套参考书,一般要等教材面市后才组织编写,大约10月份才是上市旺季。然而,本市一家出版社的发行负责人愤愤不平地说:“这两天中小学教材正在赶印之中,但有个别书商居然打破游戏规则,悄悄从印刷厂里提前拿到了教材样书,已经开始抢先编写同步辅导书了,所以,等到开学之日,那些粗制滥造的教辅书就会在市场上捷足先登。”
   
    据上海书城的统计,每学年其上柜的教辅书多达六七千个品种,但75%的品种是由外地出版社制作的,说白了就是由本地书商组织本市人员按本地教材编写,再买个外地书号“合作出版”,而擅长“抢跑道”、东拼西凑搞教辅书的,大多是此类外地版。
   
多数编者“下三滥”
   
    “三五个人,买个书号,搜罗一堆名校试卷,只要找对推销门路,一本教辅书最快的只要三天就可以完成编写、出版和发行的全流程”,有基层教师自曝教辅书出版之怪状。
   
    市教委教研室主任王厥先在会上痛斥这种“下三滥”教辅书害人不浅。许多出版社也借机呼吁,希望有“大师级”的教学专家来“热心和从事教辅书编写工作”,但这多少有点一厢情愿。有出版界人士说,按照本市的规定,特级教师不得“在社会上编写以习题试卷为主要内容的应试教辅材料”,经教育规劝不改者将面临被撤销称号的处罚,而正是这一规定,事实上则是将教辅书的编写阵地拱手让给了那些责任心和业务能力“双差”之辈,这也直接导致了许多教辅书的低质量。
   
教辅书号“实名制”
   
    目前上海的教辅读物市场拥有数亿元产值,竞争也日趋白热化。市教育部门曾邀专家“会诊”过1800个品种的教辅书,结论是70%属于质量低劣、错误百出。
   
    “希望国家出版主管部门对教辅书的书号实行实名制,以此杜绝买卖书号拼凑教辅书的现象发生。”上海的多家出版社联合呼吁,“有资质的正规出版单位应以质量和品牌在教辅读物市场中起主导作用”。这些出版社纷纷表示,所有的教辅书都必须经过三道以上审稿程序,所有的习题都必须经过演算和校对,更重要的是必须组织教育行家来参与编写并由经过培训的专业编辑严格把关。  本报记者  王蔚.

TOP

新学期家长请假为孩子买教辅书

新学期家长请假为孩子买教辅书
www.jfdaily.com 2008-09-04 10:13 稿件来源: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在新华书店杭州庆春路购书中心,不少家长带着放学后的孩子来购买学习资料。

  “这两天,书店里简直跟闹猛的菜市场有得一比,家长们都在扎堆买书呢。”昨天上午8点,赵先生打进早报热线,电话里他不无感慨地说,义务教育阶段全免费是件好事,但是,“因为全免费,现在的教辅书统统都要学生自行购买,害得我们这些家长四处搜寻,饱受买书之苦。”现象

  连跑三家书店才买齐

  赵先生的孩子今年上小学二年级。一年级时,每学期缴纳180元学杂费,学校统一购买教辅书,家长无须操心。而这个学期,学校只发了语文、数学、音乐、思想品德等几本教材,其余资料全部要家长自己去书店买。

  “8月31日上午8点去学校报到,注册完之后,老师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需要自己去买的资料书,总共有六本。”赵先生说,拿到书单已经9点多了,他马上把孩子送回家,然后自己骑上电动车去了书店。

  “那天上午还下了大雨,但也顾不了那么多,骑到书店身上都淋湿了。”第一家去的是教育书店,拿着书单一本本的找,最后只找到了四本,另外两本已经卖光了,只好再去别的地方。第二家去的是科技书店,把书店的每个角落都仔仔细细搜寻一遍后,还是没有找到。最后,赵先生又去了新华书店,终于,在无数的资料书中他找到了那两本!“等排好队付好钱走出书店门已经是下午两点半,饿得都要晕过去了。”

  “像我这样还算幸运的,毕竟六本书都买齐了。有些学生到现在都还没买全呢!”

  为买教辅书专门请一天假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解放路上的教育书店,发现家长的“搜书潮”依然没有退去。拿着各种手抄版、印刷版、短信版书单的家长络绎不绝。

  一名家长手中拿着一张粉红色书单,一直在一个个书架前转,不时拿起一本书再看一眼手中的书单,“孩子上一年级,这几天刚定下学校,昨天才领到书单,总共要买八本书。现在还差两本,有一本《现代小学数学》已经转了两家书店了还没买到,这里好像也没有。”他说,为了给孩子买书,他专门请了一天的假,以现在的情况看,一天时间估计还搞不定。

  一对年轻的父母在一堆《生字卡片》前犯了难。“老师说买卡片,当时也没多想,哪想到竟然会有这么多版本,到底要买哪本呀?”孩子妈妈左手一本浙江教育出版社的,右手一本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我给老师打个电话吧。”孩子爸爸有了办法,但是电话打过去一直没人接。“随便买一本算了。”妈妈不耐烦起来。“随便买到时候不合适又得跑去换。”爸爸再次拿起了手机,这回总算打通了,在老师的遥控下,他们拿了本浙江教育出版社的《生字卡片》走向了收银台。

  收银台前上百家长排队

  “《日有所诵》在哪里?”一位老奶奶的询问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孩子爸妈要上班,所以我来帮孙子买书。”询问过工作人员后,老奶奶来到《日有所诵》的书架前,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书架上陈列着一至五年级的版本,“不会是没有六年级的吧?”老奶奶自言自语,说完又一本本慢慢地看了一遍。“六年级的没有了,到别的地方看看吧。”听到工作人员的话,老奶奶失望地走了出去。

  “今天来买书的家长已经少多了。”教育书店一名工作人员说,买书的高峰是8月31日和9月1日,“31日下午人最多,收银台前排队的人都围着书架绕了两圈,足足有100多个。1日因为是周一,家长都要上班,所以晚上人最多。”

  “很多书都脱销了。”她说,以《生字抄写本》为例,8月30日晚上新进了180本,31日开始卖,到9月1日晚上就全部卖光了,“很多家长都等着买,但下一批什么时候来还不一定。”

  说法

  学校:都是为了学生好

  对于家长们的这些苦恼,一位小学老师在接受采访时显得很无奈。“其实学校也有自己的苦衷。”这位老师表示,按照规定,学校不能统一给学生购买教辅书,但光教材这几本书对学生来说确实不够用,学生自己去买教辅书又不知道哪种好。老师们也是出于好意,这才给学生列了书单让他们自己购买。

  教育局:改革中的新问题

  “这其实是素质教育推行过程中的一个问题。”杭州市教育局高师处副处长蒋锋说,2008年春季开始,全市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免收杂费基础上免收课本费和作业本费。学生学习所必须的教材、资料政府已经帮他们买好了,老师推荐的教辅材料应是学生自愿购买。

  “但实际上却不是这样。”说到原因,蒋锋表示,这有学校的原因,也有家长的原因。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怕自己的孩子落后,就自己给他们买辅导书,现在辅导书那么多,到底要买哪种,所以就要征求老师的意见。学生问得多了,老师干脆列个书单出来。“别的孩子有,我的孩子不能没有啊。”家长看老师列出的书单,肯定都会去买了,由此出现开学初家长扎堆买书等问题。

  他说,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学校和家长双方的努力。学校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努力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的目标,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特别要禁止强制家长购买指定的教辅教材。家长也需要改进教育理念,还孩子快乐的童年。

  记者手记

  能否成立教辅专业书店

  义务教育全免费,是为了减轻家长、学生负担,是好事;老师推荐书单,是为了省去家长麻烦,是好事;家长给孩子买书,是为了孩子学的更好,也是好事。

  出发点都是好的,却怎么造成了家长买书难的问题呢?这件事情有没有解决办法呢?

  能否成立专门的教辅专业书店?不要让家长跑断腿还买不到指定教材。在没有教辅专业书店的情况下,能不能由学校的家长委员会出面,统一购买老师推荐的辅导书,让家长忙而不乱。.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