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求助:孩子注意力老不集中,喜欢和人说话怎么办

求助:孩子注意力老不集中,喜欢和人说话怎么办

女儿快要读小学了,上课注意力老不集中,喜欢和旁边的小朋友讲话;有时小朋友不理她,还是自个儿讲个不停。请有经验的妈妈帮帮忙吧。谢谢!.

TOP

老师会给点小小的惩罚,自然会改掉。.

TOP

回复 1#enejm 的帖子

既然还没读小学,就不能以幼儿园的表现来衡量孩子以后的情况。
你可以制定一些小措施,比如给她一个目标,要求她上课要回答老师几个问题,然后跟老师沟通一下,如果她达到目标,可以有点鼓励的。
还有其他类似措施,都可以转移她的关注点的。
我认为她不是注意力有问题,而是关注的东西跟别人不同而已。.

TOP

前几天刚看了关于感统失调的文章,转一点贴在这里供楼主参考,我看下来几乎每个孩子都会占上几条,可能各人程度不同,或者会根据成长经历发生变化。据说现在城市的孩子因为生长环境关系,感统失调非常普遍。为了孩子健康成长,我们做家长的,尽量创造机会让他们发展自身的力量吧。

网上也有不少文章,是为了让家长参加一些收费的培训班而写出来的。家长了解一些原理,平时多给孩子训练机会,比每周去机构培训更有效率。

我觉得每个孩子都需要有丰富的环境和充足的活动机会,让他们的头脑和身体的各个部分能协调发展。

以下是引用的网上资料
摘要:Ayres博士经过大量研究发现在1-13岁儿童中,有约30%的儿童出现感觉统合失调的症状(又称学习能力障碍),引起该症状的原因并不是儿童智力的问题,也不是教育上的问题,而是儿童大脑功能发育不协调,与大脑整合功能不完善不健全有关,需要进行感统训练来加以矫正。随着我国独生子女及剖腹产儿童的增多,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一.什么是感觉统合及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是美国的心理学家Ayres A.J根据对脑功能的研究,于1972年首先提出的一套理论。感统是指人体各部分器官通过与外界的接触,向大脑传递感觉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大脑有效的整合,指挥人完成各项活动。如果这个系统不能正常运转,就会产生感觉统合的失调。

Ayres博士经过大量研究发现在1-13岁儿童中,有约30%的儿童出现感觉统合失调的症状(又称学习能力障碍),引起该症状的原因并不是儿童智力的问题,也不是教育上的问题,而是儿童大脑功能发育不协调,与大脑整合功能不完善不健全有关,需要进行感统训练来加以矫正。随着我国独生子女及剖腹产儿童的增多,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70年代末,感觉统合训练已经在美国、欧洲各国等国家和发达地区兴起,现在已发展成每个小学校都设有感统训练室。因为他们发现,如果不加强孩子的感统训练,其前途发展将受到影响。

二.感觉统合失调的危害: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在孩子幼年时也许不会表现出来,但到了学龄期,就会在学习能力和性格上出现障碍。因为这样的儿童即使有正常或超常的智商,但由于大脑的协调性差影响注意力和记忆力,影响儿童言语表达和人际交往,而直接影响到儿童学习、生活运动的完成,也影响孩子智力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妨碍正常的成长发育。

★ 前庭平衡功能失常:表现为多动不安,走路易跌倒,原地打圈眩晕,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调皮任性,兴奋好动,粘人,自控能力差,情绪不稳定,容易违反课堂纪律,容易与人冲突,爱挑剔,很难与其他人同乐,也很难与别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有些孩子还可能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词不达意,语言表达困难等。

原因: 爬行不足或先天神经发育不全。

★ 触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表现为害怕陌生的环境、吮手、咬指甲、爱哭、爱玩弄生殖器等,过分依恋父母、容易产生分离焦虑,或过分紧张、过分喜欢碰触各种东西;有强迫性的行为(一再地重复某个动作),个人表现缺乏自信、消极退缩,语言和行为表现笨嘴拙舌和笨手笨脚、惹事生非、爱惹别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 原因:刨腹产,户外活动少,家庭触觉学习不够,皮肤接触少。

★ 本体感失调:方向感差,容易迷路,容易走失,不能玩捉迷藏,闭上眼睛容易摔倒,站无站姿、坐无坐相,容易驼背、近视,过分怕黑。

原因:任何感觉统合失调都会造成本体感失调

★ 动作协调不良:表现为动作协调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滚翻、骑车、跳绳和拍球等。

★ 痛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冒险行为,自伤自残,不懂总结经验教训;或者少动,孤僻,不合群,做事缩手缩脚,缺乏好奇心,缺少探索性行为。

★ 精细动作不良:不会系鞋带、扣纽扣、用筷子,手脚笨拙,手工能力差。

★ 视觉感不良:表现是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流利地阅读,经常出现跳读或漏读或多字少字;写字时偏旁部首颠倒,甚至不认识字,学了就忘,不会做计算,常把数或字颠倒写,例如:把9写成6,把79写成97,把"朋友"写成"友朋",常抄错题抄漏题等。

三.感觉统和失调的原因:

1.胎位不正所产生固有的平衡失常

2.活动空间太小,爬行不足所产生前庭平衡失常

3.早产或剖腹产,造成触觉学习不足

4.祖父母采用传统方式,要求太多或太放纵

5.洁癖症父母或保姆造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及活动不足

6.父母太忙碌,造成幼儿右脑感觉刺激不足

7.要求太多,管教太严,产生拔苗助长的挫折

8.保护过度或娇纵溺爱,造成身体操作能力欠缺

9.过早用学步车,造成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

10.延误矫正,造成幼儿自信不足和不良习惯的定型化

再贴一点家庭游戏的感统训练

游戏治疗“感统失调”,让孩子感觉更好

如果孩子患了感觉统合失调,一般3岁左右就会有所表现。经常细心观察孩子,是及时发现问题的关键。对感觉统合失调的矫正,最有效的时机是小学三年级以前,而且年龄越小越有效。请放心,感觉统合失调与其他疾病不同,治疗的关键在于后天的教育和训练,这是你完全可以做到的,而且过程还可能充满欢笑哦!

与其他疾病的治疗过程不一样,感觉统合失调的治疗常常通过游戏来完成,就算是在家里也一样可以达到训练的目的。感觉统合训练一般都要坚持2~3个月的时间,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玩这些游戏,它们同样会对他的成长发育产生积极的作用。我们更希望感觉统合训练成为一种观念,渗透到每个孩子的生活中。所以,和孩子一起来玩玩这些快乐的“治疗游戏”吧!

★前庭功能失调

【主要症状】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听而不见、久转不晕,平衡能力差。虽然已经看到了桌椅、门墙等“障碍物”,却仍然会撞到。

【推荐游戏疗法】用一块大毛巾把孩子包在里面,由你和你的伴侣各拉一头,左右或上下拉动毛巾,使孩子随着毛巾摆动。同时可以让孩子拿着小球,一边摆动一边向固定目标投球。

★触觉过分敏感

【主要症状】偏食、挑食,不爱吃菜,喜欢吃手或咬指甲,情绪不稳定,爱发脾气,胆小、怕黑。特别粘人或容易紧张、退缩,不敢表现自己。对小伤小痛特别敏感,不合群或不会和别人玩,爱招惹别人。

【推荐游戏疗法一】麻布刷身游戏

用麻布以中等力度刷孩子的手臂、前胸、后背、足部。一边刷,你可以一边讲故事或唱歌给孩子听,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避免让孩子紧张。如果没有麻布,你也可以用毛巾、海绵、软刷子等代替。

【推荐游戏疗法二】毛巾卷游戏

找一条略微粗糙的大毛巾,将孩子整个卷起来。然后轻轻滚动或下压毛巾卷,或者用双手轻轻抱紧孩子,强化他身体各部位的触觉感受。

【推荐游戏疗法三】垫上游戏

让孩子躺在地毯上,双手抱头,然后向左右两个方向滚动,还可以练习前滚翻和后滚翻,这对发展孩子的触觉、动作平衡、协调性都很有帮助。

★本体感失调

【主要症状】动作协调能力差,笨手笨脚。做事拖拉、磨蹭。语言表达能力差。缺乏自信、消极退缩,不敢表现自己。

【推荐游戏疗法一】花式拍球游戏

给孩子一个皮球,让他练习各种拍球方法。比如,对3岁左右的孩子,你可以训练他分别用左手和右手拍球,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则可以让他用左右手交替拍球。此外,当孩子再大一点,也可以从简单的分解动作开始,训练他打乒乓球和羽毛球。球类游戏能增强孩子小肌肉、大肌肉的协调性、灵活性以及反应速度,训练他的注意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推荐游戏疗法二】“主人翁”游戏

每隔一段时间,你可以教孩子做一样家务,在学习生活技能的过程中,让孩子的眼、手、脚、脑等各部位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同时,让孩子长期承担一项他力所能及的家务,如取报纸、摘菜或者给花浇水等等,这不仅是锻炼的过程,也是培养孩子的意志力、责任心和自信心,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有效途径。

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游戏外,玩滑梯、跳绳、踢毽子、游泳、跳房子、滚铁环和捉迷藏等游戏,都对孩子感觉统合发育非常有益。

你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参考上面的方法,自行制定一套训练计划。

如何预防儿童“感统失调”

在家中可进行的活动,多和孩子亲近,一起玩,一起遊戏,不但增近亲子关系,还可帮助孩子有均衡的发展,减少问题的发生。

★室内活动:

1. 利用摇篮,或抱着婴儿,轻轻摇晃。

2. 经常让婴儿有趴着、抬起头的机会。

3. 多抱抱孩子、爱抚他的身体四肢。

4. 利用换尿布的时候,帮他手脚做作屈伸的运动。

5. 揹他,练习平衡。

6. 给予爬行、钻洞等探索的机会,锻炼腰和手的力量。

7. 和他玩挠痒的遊戏。

8. 洗澡后用毛巾擦干时多摩擦身体一会。

9. 用大毛巾或床单把他包在裡面,爸妈各拉一头,再左右轻摇动。

10. 陪他玩积木。

★户外活动:

1. 玩水、玩沙。

2. 在草地、或较柔软的PU跑道上跑、跳、滚、翻筋斗、玩球。

3. 荡秋千、翘翘板、旋转地球、攀爬架、平衡木、滑梯、球池等。

4. 骑三轮脚踏车。

5. 多爬楼梯,少乘电梯。

上述活动可促进儿童神经肌肉和骨骼的成长外,还能增加肌肉关节的运动觉,建立自我身体的形象,和认识生活的环境。此外,操作蒙特梭利感官教具,在家进行一些遊戏活动,也可做为强化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及平衡感等感觉的训练。

[ 本帖最后由 胡豆妈 于 2010-7-6 22:23 编辑 ].

TOP

谢LS的,献花,收藏了~~~.

TOP

谢谢胡豆妈提供了非常细致的资料。3Q!.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