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12
发新话题
打印【有9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重复罚写的另一面!

重复罚写的另一面!

旺旺上看到不少家长对老师的反复罚写都很反感.曾经我也和大家一样认为这是浪费时间,是让孩子做无用功.但,我家东现在的语文老师,她从来没有这样子罚过孩子,但给我们家长和孩子推荐了这样一篇文章,让我们家长和孩子认识到了重复罚写的另一面!我把文章贴上来一起看看吧!

[ 本帖最后由 东妈 于 2009-10-13 14:50 编辑 ].

TOP

犯错的成本

    前些日子采访了一位高位截瘫者。他60岁了,从事体育理论工作,事业上很有成就。可是说来令人难过,当年他是一名英姿飒爽的体操运动员,参加过全国运动会。20多岁时从吊环上落地。( 因为 )一个动作差错,偏偏本应在一旁的教练又正好走开,( 所以)导致了他的大半生在轮椅上度过。
    也许是由职业决定的,世界上有些犯错的后果是如此严重。比如司机肇事的差错,比如医生误诊的差错。这世界上有些犯错的后果又是如此轻描淡写。没关系,错了就改嘛;没关系,算是交了学费嘛;没关系,哪里跌倒哪里爬起嘛。不怕犯错,有错就改,真是这样吗?
    想起我上小学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是这样批改作业的:把我们的作业拿起来对着亮光照一照。有橡皮擦过的痕迹就要扣分。超过3个痕迹就要重写。重写时的标准还是一样。所以就有做一次作业用了半本练习簿的纪录。
    他不许我们错,甚至不能容忍我们已改正的错。那时我们对他恨之入骨。长大成人后才知老师的良苦用心。在他的苛刻要求下,我们后来就很少写错了,再后来就基本不写错了。判断失误的差错当然是有的,但随心所欲的笔误是绝对没了。
    老师让我们懂得:一个错就是一个错,( 即使 )改过来(  也  )有痕迹。他让我们懂得,要是改过来太容易了,我们就会轻易地犯错。
直到今天,每每看见那些一而再,再而三地出错的人和事,我就知道,那准是改正太容易了。今天的说法是,犯错的成本太低了。.

TOP

同意。这个也是我的一位做老师的朋友告诉我的好方法,减少橡皮使用次数。我在孩子做作业前收走橡皮的,每天可以来我这里使用3——5次橡皮(语,数,外合计)。其余再错没机会改,留着明天给老师批大叉.

TOP

回复 1#东妈 的帖子

我们老师也没有罚抄的, 但我偶尔会让孩子罚抄, 为了增加他对错误的认识
do right thing right
do right thing at right time.

TOP

现在,拿语文来说,一学期40课,量多,小朋友不是都能很好消化,出错肯定的。如果语数外老师都象2楼那位语文老师那样要求的话,估计没几个小朋友有睡觉时间了。.

TOP

我家孩子的语文老师就是这样要求学生的
从4年级开始,要求学生
语文练习本(钢笔写的)上每次只允许3个地方有错(就是字写错了)
刚开始孩子很担心写错,因为超过3个地方写错,老师会让她重新再写的



现在,每次打开孩子的练习本都有一中赏心悦目的感觉
在此,谢谢咱孩子的班主任老师了.

TOP

就像写作文一样,一开始要求孩子每篇作文里只能有10个错别字
然后是8个、6个、。。。
现在孩子的作文里基本没有错别字


其实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强的.

TOP

我暂时不可理解。自己改掉就行了,成人难道不犯错?如果认真数一数,你从早上睁开眼睛那一刻开始犯的大错小错还少么?孩子很可怜!只是个人观点。.

TOP

确实,事情总有其两面。犯错确实事情不大,但对形成习惯的孩子来说,养成好习惯是最重要的。小的时候培养好的习惯,包括不犯无谓的错误,长大以后就靠好习惯出去混了。严格一点也不是什么令人深恶痛绝的事情。.

TOP

细节决定成败。
你说的医生的疏忽还真是致命的。我生女儿的时候,一个产妇就是因为这而大出血死亡,留下实习学生,没有人观察到产妇出血。别人的一条命就这样没有了。
今天在新闻上又看到了一个十五岁的运动员在全运会蹦床比赛中坠地了,可能会成为桑兰第二,报道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吴楚文是广东队的后起之秀,这是她第一次参加全运会比赛。看到悲剧发生的上海队队员顾晴雯表示,吴楚文可能是因为紧张而出现失误的。这个失误也使得本来有望夺牌的广东队最后只获得第8名,冠军被拥有奥运冠军何雯娜的福建队夺得,浙江队夺得铜牌。对吴楚文和广东队来说,成绩已经不重要,希望她不要变成第2个桑兰。.

TOP

适当的罚抄可以接受.但老师过多的罚抄会造成孩子睡觉时间少,影响到第二天学习质量的。我認識的一个4年级小姑娘前两天因为抄课文时漏了一句话,结果被老师罚抄100遍.

TOP

作为家长,我一定和老师沟通。我们班级老师要求每天默字都要标上拼音,我认为我女儿拼音关过了,向来只是每天抽个3、5个词组标。如果发现拼音有错(不管是不是粗心),就再要求多标几个。老师也认可了,所以只有我女儿的默字本上是很少有标拼音的。我认为在某些情况下,无须浪费资源。你们说的情况我现在还没切身体会,可能到了中高年级会改变想法吧。.

TOP

回复 11#笑笑0423 的帖子

二三遍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再多的话,我做家长的就会直接找老师了。难道大人没有忘记事情的时候吗?.

TOP

如果我有足够的时间,我一定会认真监督孩子,字写得不好要重写,写错几个以上要重写,数学做错一道罚做5道,等等等等,但是,我和孩子都没有足够的时间,每天能够认认真真完成作业已经到了晚上8点以后,再这样,起码要过十点了。我承认短痛一阵,会养成孩子好的学习习惯,但我不知道这样的短痛,到底要多久,我怕他还没养成好习惯,就已经开始厌学了。
所以,理论上是对的事情,事实上不一定能够做到,也许这是我为自己找的借口。.

TOP

非常赞同12#、13#楼的意见!.

TOP

回复 2#东妈 的帖子

看似要求严格了点,但对于培养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成年后对人对事的态度确实大有帮助。赞同,打算先尝试下。.

TOP

回复 2#东妈 的帖子

真是太巧了,昨天正好在和小三的儿子谈对自己要有要求的问题.昨天因为数学考得不好存心把自己搞得怕怕的样子,我告诉他我一点都不吃惊,平时的学习态度决定了结果.每天的数学作业几乎都要错个两三道,本学期几乎看不到全对.我认为是因为他对自己没要求造成的.他觉得他自己是有要求的就是允许错两三道.会做的题目为啥不能做全对,为啥允许自己犯错!这本身就是没有要求的表现!家长要求孩子必须做到这样,必须做到那样,即使做到也是被动的,怎么才能让孩子主动对自己有要求呢?或许这是伴随他一身的问题!没有要求比犯错误更可怕!.

TOP

回复 2#东妈 的帖子

出错根本在于思想上的忽视和懈怠,所以解决的根本还是要思想上重视起来。

如果重复抄写只是流于完成任务,这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为此而浪费孩子大量的宝贵时间以致于其产生厌恶和反感的情绪,这更是教育的失败。

虽然罚写也是一种教育手段,但我主张老师在罚抄前更应该让学生知道其中的用义并且做为一次警示,切不可简单地滥用。

人都是在不断犯错和改正错误的过程中长大的,我们需要给予孩子耐心和时间,只要家长认识到问题,“木鱼”经常敲敲,相信孩子自然会有进步。.

TOP

任何事情都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的,关键就在于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看待。
当然每个孩子还是存在差异的,总之,我觉得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龙宝娘 于 2009-10-13 14:51 发表
同意。这个也是我的一位做老师的朋友告诉我的好方法,减少橡皮使用次数。我在孩子做作业前收走橡皮的,每天可以来我这里使用3——5次橡皮(语,数,外合计)。其余再错没机会改,留着明天给老师批大叉
嘿嘿,这不是麦兜同志的办法吗?为了不用那块洁白的橡皮,就不写错字.

TOP

引用:
原帖由 笑笑0423 于 2009-10-14 09:20 发表
适当的罚抄可以接受.但老师过多的罚抄会造成孩子睡觉时间少,影响到第二天学习质量的。我認識的一个4年级小姑娘前两天因为抄课文时漏了一句话,结果被老师罚抄100遍
非差同意你的观点:过多罚抄,影响孩子身体,影响孩子第二天学习质量,造成恶性循环。一句话:得不偿失,无用功!.

TOP

罚抄我们还么碰到,来汲取经验。不过我觉得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具体操作其实还是要看孩子本身的,我现在跟小一的儿子说,抄的目的是让你记牢,你认为抄几遍你能记牢了就行了,我希望你抄一遍就能记住,多出的时间可以做别的事。让他养成好习惯最重要。不过现在老师非常强调格式,语文一定要在田字格的标准位置,强调到笔画,数字在日子格里也是。优点是字是能写端正了,就是速度实在是慢得来,而且写不对就用橡皮,老师也会帮他们用橡皮擦掉让他们重写。这是我非常讨厌的一点,有这点擦的时间不如重写一遍了,不知道老师怎么想出来的。.

TOP

过多的罚抄不妥

没有足够睡眠,进入恶性循环, 很不妥,唯一的意义是提醒家长重视..

TOP

引用:
原帖由 龙宝娘 于 2009-10-13 14:51 发表
同意。这个也是我的一位做老师的朋友告诉我的好方法,减少橡皮使用次数。我在孩子做作业前收走橡皮的,每天可以来我这里使用3——5次橡皮(语,数,外合计)。其余再错没机会改,留着明天给老师批大叉
龙宝娘,,真行么?再问问,为什么要让他少擦呢?.

TOP

回复 24#CYTUTU 的帖子

这个问题,我问过女儿的老师(是我特意问的,并非有什么特殊事情),答复如下:
一是老师上课的时候,已经讲过了如何写,也要求下笔前先在头脑中回忆回忆要领;
二是本子擦几下,就会碎的,书面也不会干净。
所以我女儿的老师也是建议不要多用橡皮。
我个人私下还认为,橡皮用多了,浪费时间。
看到有些人写字错别字连天,排除笔误的原因外,肯定是小时候没有认真写字,所以积少成多,尽管并不是太影响大局,但是做编辑和、做老师的写别字还是让人家觉得不太好的。.

TOP

试着用一下3#龙宝娘的方法,看看能否改掉小儿的橡皮综合症(虽然没那么严重,但是也希望他能做到考虑好了之后再落笔)。.

TOP

回复 3#龙宝娘 的帖子

这就是以前用毛笔写字的好处,一旦要改就有难看的墨涂涂。
王羲之的兰亭,可以明显看出有修改的痕迹,但人家这是头遍草稿,和文章的质量相比,那些修改之处简直微不足道。头遍草稿就不改的,有一个成语,叫文不加点,是很了不起的。
其次,写完文章,誊写一遍也是必须的,就古人来说,上千字的文章誊抄必须一笔不苟一字不错,否则就得重来。
总之,从小训练孩子的严谨认真是有其重大意义的,内容枯燥不影响训练的价值。.

TOP

回复 24#CYTUTU 的帖子

少擦自然就认真对待每一次下笔的质量和正确率了呀,这样到考试测验时粗心或审题不清造成的失误会减少。.

TOP

回复 27#jyuntoku 的帖子

,就是这个理!.

TOP

回复 26#大头玮妈 的帖子

嗯,可以尝试的.

TOP

不写暴力作业

摘自: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圆圆小学同学中有一个很流行的笑话。说两个孩子打架,被老师罚写一百遍自己的名字。其中一个孩子很快写完被放走了,另一个孩子写好长时间还没写完。老师批评他写得太慢。这孩子憋了一会儿,终于大着胆子对老师说:“老师,这不公平,他的名字叫于一,而我的名字叫阿布杜拉?库依艾兹?乌力特利古拉赫”——所有的家长和教师,在开心一笑时,应该有多少反思啊!

详见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chapter_90879_59862.html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10-14 17:54 编辑 ].

TOP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

TOP

回复 2#东妈 的帖子

这个办法好的。因为可以减少孩子对橡皮的依赖性,不然他觉得反正可以擦,第一笔下去就不用心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龙宝娘 于 2009-10-14 17:44 发表
少擦自然就认真对待每一次下笔的质量和正确率了呀,这样到考试测验时粗心或审题不清造成的失误会减少。
恩,,非常好,,一定“开展”藏橡皮的活动。。谢谢。。。.

TOP

赞成藏橡皮,杜绝改正液修正带!.

TOP

最近儿子写字马虎,我还帮着用橡皮擦了,看来这个方法不可取,以后几天我要看着让他尽量少用橡皮才对。.

TOP

小时候,我爸爸也这样对我的,作业本上不允许有写错,写错不许用橡皮,
写错直接就把一页作业纸撕掉,重新做~
经常会发生一本作业本都撕光了,我作业还没做完的情况,
后来慢慢地,撕得页数越来越少了,很奇怪,我的成绩也越来越好了
一开始我还蛮狠他的,后来自己看看那么干净漂亮的作业,也开始喜欢起来了.

TOP

所以我觉得这个方法是对的,以后我儿子,我也会这样教育他的。.

TOP

从教育心理学可以这样分析重复罚写的做法:

我们想纠正的行为是写学习、作业、考试出错,本子卷面有擦涂,不整洁,我们想培养的目标行为是正确,精准,干净,整洁,赏心悦目,进而可以说是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完美的行事风格。我们采取的方法是惩罚性重复劳动,属于行为治疗中的厌恶疗法。

这个方法的理论依据是行为学习理论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即:人的行为是后天学习得来的,当个体处于良好环境,经过适当学习,就能形成健康的行为。凡促进行为的手段都称为强化,而阻止行为的手段是惩罚。厌恶疗法将所要戒除的行为习惯同使某人厌恶的刺激结合起来,建立条件反射,从而达到戒除或减少该行为出现的目的。

从理论上讲重复罚写如果运用适当是可以起到减少出错的作用的。但要特别注意惩罚的力度,如果过头,可能会将厌恶的感觉扩展到整个学习过程,那就得不偿失了。还有就是要因人而宜,对本身对自己要求就比较高,乖巧细心的孩子,效果比较明显,而对外向,粗犷型或胆小敏感型的小孩,要求达到同样的效果很可能会造成一些心理伤害。专家不主张用惩罚来控制行为,因为惩罚无形中承认了让他人遭受痛苦的行为的合理性,往往引发负面情绪,容易引起其他不良反应,如攻击敌意行为,自卑无助感等等。.

TOP

从罚写的多少及频率可以看出一个老师的教学水平及人品。

一个真正有水平的老师,是不会把罚抄当做主要教学手段的。.

TOP

犯错的成本

女儿的语文阅读卷上有这样一篇文章《犯错的成本》,是摘自《读者》上的,介绍给各位妈妈看看
   前些日子采访了一位高瘫患者,他60岁了,从事体育理论工作,事业上很有成就。可是说来令人难过,当年他是一位英姿飒爽的体操运动员。20多岁时从吊环上落地,因一个动作差错,偏偏本应在一旁的教练又正好走开,导致他的大半生在轮椅上度过。

   也许是职业决定的,世界上有些犯错的后果是如此严重:比如司机肇事的差错,比如医生误诊的差错。这世界上有些犯错的后果又是如此的轻描淡写,没关系,错了就改嘛;没关系,算是交了学费嘛;没关系,哪里跌倒哪里爬起嘛……

   不怕犯错,有错就改,真是这样吗?

   想起我上小学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是这样批改作业的:把我们的作业本拿起来对着亮光照一照,有橡皮擦过的痕迹就要扣分,超过三个痕迹就重做。重做时标准还是一样,所以就有做一次作业就用了半本练习薄的记录。

   他不许我们错,甚至不能容忍我们已经改正的错,那时我们对他恨之入骨,长大成人后才知道老师的良苦用心。在他的苛刻要求下,我们后来就很少写错了,判断失误的差错当然是有的,但随心所欲的笔误是绝对没了。老师让我们懂得,一个错就是一个错,即使改正过来也有痕迹。他让我们懂得,要是改过来太容易了,我们就会轻易的犯错。

  直到今天,每当看见那些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的人和事,我就知道,那准是改正太容易了,今天的说法是,犯错的成本太低了!

[ 本帖最后由 四月天 于 2009-10-15 12:58 编辑 ].

TOP

回复 39#lilyluf 的帖子

我家这个是属于胆小敏感型的,不知对付这样的小孩有什么办法?请教了!.

TOP

我是在适当时候把孩子橡皮收掉的.重抄我不反对,但要教会孩子用心去抄..

TOP

上周末有一个作业要孩子重抄了, 用橡皮的习惯实在太坏, 准备以后不给他买可檫水笔了..

TOP

回复 42#tommysj 的帖子

对于胆小敏感型的孩子做错了,做得不够好这件事本身就已经足以让孩子感到不安和内疚了,他自己内心对自己的不满和对犯错的害怕可能已经不亚于外加的惩罚。对于这样的孩子,不应该把重做当做惩罚,而是灌输一种积极地改错心态。尤其当老师的做法带有明显惩罚性时,家长要帮孩子减轻负面情绪。比如可以对孩子说:熟能生巧,老师的目的是通过。。。让你不再犯这个错误。你如果觉得这个方法不好,你觉得怎么做才能避免再犯这个错误呢?调动孩子自己内在的力量才是帮助他成长的根本。

熟能生巧是大家都认同的智慧,适当重复符合学习和记忆规律,也是老师们在日常教学中广泛使用的方法,课堂讲解,课堂练习,回家练习,周练习,单元练习,期中期末练习几个循环下来,大部分孩子都能基本掌握了。如果孩子的领悟能力差一些,或者老师家长对“掌握”这个概念的要求比较高,那就再增加一些练习量。这些都属于合理性重复。对于超过限度的厌恶性惩罚性重复虽然也是行为治疗的手段,但我个人还是比较不认同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lilyluf 于 2009-10-15 15:31 发表
对于胆小敏感型的孩子做错了,做得不够好这件事本身就已经足以让孩子感到不安和内疚了,他自己内心对自己的不满和对犯错的害怕可能已经不亚于外加的惩罚。对于这样的孩子,不应该把重做当做惩罚,而是灌输一种积极地 ...
请问怎么判断重复是合理的,还是超过限度的呢?.

TOP

回复 46#yiyilaoba 的帖子

这个应该没有标准答案的。比如国庆阅兵的训练可谓是重复操作的典范了,但因为目的和手段都得到了大家的认同,效果也是好的,这种重复就因该是合理的了。判断重复是合理的,还是超过限度的我觉得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是看出发点,是以帮助学生理解熟练为目的,还是单纯惩罚为目的甚至只是老师的一种泄愤;二是看孩子的反应,能够接受并达到纠错惩戒的目的,或是产生消极抵抗,自怨自艾的消极情绪或过激行为。.

TOP

回复 45#lilyluf 的帖子

非常感谢!我也正为如何让他对自己有要求在犯难!家长和老师对他的要求都是被动的,只有他自己对自己有要求才会有动力.或许是我心太急..

TOP

只有从小树立孩子“态度决定一切”的观点,才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TOP

关于使用橡皮还有这么一说,学习了!.

TOP

 51 12
发新话题